诛仙3天帝宝库的馈赠:农村念小学 牵手一生 新浪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7:14
农村念小学

   老年人有个特点:新的记不住,老的忘不掉。小时候的一些事不时在脑海里浮现,60多年前在农村念了4年小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蛮有趣的。

我生于40年8月15日,出生地是辽宁省彰武县城,爷爷是小商人,父亲是铁路工人。1948年我上小学了,学校是城关西门里小学。当时正是辽沈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恰好我家居住地是主战场,那真是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学校停课了,学不能上了。为了躲避战火,大批城里居民逃到乡下投亲靠友。妈妈带着我们兄妹三人来到了距我家100多里的辽宁省新民县大巴屯村,投靠我姥爷家。我的姥爷是当地十里八村比较有名气的老中医,家境较富裕。

大巴屯村有200多户人家,学校在村中间,是由一座破庙改建的,共有三排平房。操场比较大,四周是由土堆起来的矮墙。

1949年初,我的五姨把我送到学校开始念小学。我是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为什么在农村念小学呢?是有原因的,我的姥姥生了六个女儿没有儿子,而我的姥姥、姥爷又特别喜欢男孩,我就成了他们家的“小老爷们”,对我是呵护有佳,所以直到五年级我才回到城里念书。可以说,我的小学生活,是在农村姥姥家度过的,那段美好时光我是非常留恋的。

大巴屯村实在是太穷了,村子紧靠辽河支流大柳河,经常发生水灾。上不起学的孩子太多了,男孩子十多岁就开始“当倌”了,什么猪倌、羊倌、牛倌、马倌。十二三岁就和父亲下地干庄稼活了,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累死累活的干一年到头还是糠菜半年粮。女孩大多数不上学,帮妈妈看孩子或干家务活。

由于家里穷,农村孩子上学都比较晚十多岁才上小学一年的比比皆是。我们班主任于老师是私塾先生出身,50多岁每天绷着脸不见笑模样。对学生要求十分严厉,因而我班学生成绩普遍较高。还有教音乐的崔晓丽老师,“歌唱祖国”这首传唱几十年的经典歌曲,当时报上刚一发表她就教全校师生学唱。还有一位年轻的教图画的刘忠信老师,他画的抗美援朝的黑板画活灵活现,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呀,这两位优秀的教师后来调到县城小学去了。

农村的孩子,大都憨厚朴实,他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遵守纪律刻苦学习。我班有个男同学叫刘兴文,是我的玩伴,我俩经常一起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他十一岁才上小学一年级,他在班级个子最高也最懂事,学习非常努力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家孩子多非常穷,农忙时他都要请假跟随父亲到地里干活,落下许多功课,白天干活那么累他也不放弃学习,有时晚上来找我补习功课,真是难能可贵呀。后来听小姨讲,刘兴文小学毕业后考上了“简师”,“简师”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当了一名教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全国人民响应祖国号召,积极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学校也向师生们发出了号召,捐款的学生不是太多,学生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穷了。为此学校领导想出两个好办法:冬天狩猎夏天捕鱼。那时野生动物很多,河里的鱼也特别多。(当时还没有颁布野生动物保护保护法)1951年的冬天我校就开展了两次狩猎活动。大巴屯往西走四五里路有一大片开阔的丘陵荒草地,那里有野兔、狐狸、狼出没。学校组织学生狩猎,实际就是人海战术实行围捕。参加围捕的都是男老师和男同学总共有几百人,男同学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棒,男老师拿着红缨枪,在牵上十几条看家护院的大狗,浩浩荡荡的狩猎大军上路了,非常壮观。到达目的地后,师生分成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北不声不响迂回包抄,逐步缩小包围圈,包围圈越来越小,就能看见小动物四处逃窜,那个场面真是激动人心。大个同学和老师勇敢的冲在最前面,再放出十几条大狗追杀,被围住的野兔、狐狸无一漏网全成了师生们的战利品,第一次狩猎取得了成功。第二次狩猎是联合作战,大民屯的师生也参战了。大巴屯北走十多里路有个村庄叫“下营子”,村北靠山的地方有一片荒草甸子,围猎的地点就选在那里,可称得上是大兵团作战,人多力量大收获颇丰,这些猎物卖出后筹得的钱款全部捐献了。在狩猎归来的路上同学们唱着“志愿军战歌”,真像打了胜仗的战士一样心里美滋滋的。

冬天进行狩猎,夏天全校师生又开展了捕鱼活动。大巴屯南走三里多路有个地方叫“长泡子”村,村东有个大泡子,水有一人多深,泡子里面鱼很多。1951年的夏天,全校师生不顾炎热连续干了两天,用水桶排水,将泡子里的水排出二分之一多,师生们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捕鱼,打上了好几百斤鲜鱼。师生们甭提多高兴了,筹得的钱款也都捐献了。

学生们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小学的学生们都有如此之高的爱国热忱,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国鬼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