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化咒签有什么用:对“度”的全新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19:44

对“度”的全新探索

吴   鹏

 

【摘要】文章通过对度的讨论,尤其是“房价调控目标”的实例分析,再次强调:在一个多元互动随机多变的世界中,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更新,对于全体人民,特别是国家领导层,确实是一项更为迫切、刻不容缓的“软件”重建;它的重要性,对于改革开放成果的巩固与发展,并不亚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思想理论领域的僵化,就像固执的老年滞呆症一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一】为什么要讨论“度”?

教科书哲学对“度”的认识存在重大错误。

教科书哲学认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这在理论上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因为,教科书哲学指出:事物就是质,事物变化就是量;只有当量的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变化,达到的时候,该事物才会变成另一事物。

可见,是事物存在的关键。可惜,教科书又绕了回去;说白了“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本身与事物变化”的统一,这是明显的同义语反复。

还有一个更要害的问题:教科书强调,事物变化(量变)不是别的原因,而是事物本身就有一个“对立统一”,即量变质变规律,又称质量互变规律。

如果,想把事物的变化完全归结于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那么,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必须向人民交待以下几个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

谁的原创?有什么理论支撑?又有多少事实的支持?

是不是绝对真理?允不允许质疑?让不让讨论?

如果错了,又该怎么办?……

众所周知,导致事物变化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确实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事物的内因,更不能武断地认定“对立统一”就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试图把整个世界的变化全部纳入一条“最根本的规律”,这与万能的上帝又有多少区别呢?

再说,度的本意就是一种界限;不仅是事物本身有事物度,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关系度,事物的行为有行为度,事物的状态有状态度……;

请问,这一系列的度,都能用“质和量的统一”来理解与把握吗?

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哲学,一个不敢自己否定自己的哲学,一个不能与人民群众平等地讨论与交流的哲学,哲学的科学性又从何谈起?这样的哲学又如何为改革开放的时代服务?又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服务?

毫无疑义,教科书哲学的疮痍满目,并不能否定哲学的作用与现实意义,包括我们对“度”的全新探索。

 

【二】如何认识事物?

“事物”这个概念,应该是所有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然而,我们的哲学教科书至今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更没有详细的讨论。

尽管,教科书哲学在国内确实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然而,哲学教科书不可能禁止人们的独立思考,尤其在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时刻。

纵观所有的事物,按照教科书哲学的基本体系,至少可以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具体事物。具体事物又可以分成:

天然事物;诸如太阳、月亮、星星、大海、高山、沙漠、草原等等。

人造事物;诸如汽车、飞机、电视、电脑、住宅、服装、家具等等。

人天两掺事物;如家禽、家畜、花卉、试管婴儿、转基因大豆等等。

第二类:抽象事物。抽象事物又可以分成:

错误抽象;诸如神仙、鬼怪、灵魂、天堂、以太、绝对理念等等。

正确抽象:诸如国家、人民、政党、城市、交通、知识、水果等等。

待定抽象:诸如矛盾、对立统一、质量互变、虚时间、奇点等等。

其实,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究竟又有多少含金量呢?

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是否正确可靠?能经得起认真的推敲吗?

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对立统一”会不会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误区?

实际上,既是人类中一员,又是国家的公民,企业的职工,家庭中的多重角色。真的,整体、群体、个体的关系如何融汇一体?

你在家里,既是儿子,又是丈夫,还是父亲。换言之,个体的多重角色、多面性格、多变行为又将如何认识?不难看出,这些都是黑格尔年代的思维能力——“对立统一”无法涵盖的内容。

在一个多元世界、互动世界、随机多变的世界中,教科书哲学如果继续抱住黑格尔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不放,再不跟着时代步代“与时俱进”的话,那么吃大亏的又会是谁呢?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更新,对于全体中国人民,尤其是国家领导层,确实是一项更为迫切、刻不容缓的“软件”重建;世界观与思维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对于改革开放成果的巩固与发展,并不亚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思想理论领域的僵化,就像固执的老年滞呆症一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总而言之,对事物的重新认识,必须建立在世界观与思维方式创新的基础上,任何修修补补都将无济于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三】对“度”的一些展望。

展望一、质、量、度这三个概念一定会淡出理论舞台。

度这个概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质、量、度这三个概念,在黑格尔正、反、合的逻辑体系中有它自己的特殊位置与特定作用。

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居然割断了黑格尔逻辑的整个体系,单独抽取了它自认为有用的部分;这就好像砍下了黑格尔右手,还要他的右手继续完成他曾经做过的经典动作。

明明是黑格尔右手,还必须接到革命领袖的身上;不管你以革命的名义,还是人民的名义,黑格尔的右手早已死亡。换言之,质、量、度这三个概念早就成为历史;如果不是“质量互变规律”的需要,我国的哲学教科书根本不用花费大力气去重新定义质、量、度。

显然,随着“质量互变规律”错误的公开(“论质量互变规律的错误”炎黄春秋网刊外稿2009年12月),质、量、度这三个概念一定会淡出理论舞台;个别的哲学家与哲学教授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整个杜撰,肯定将作为思想被扭曲的见证,永留史册。

展望二、彻底告别质和量,“度”才有新生的机会。

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视角,“质量互变规律”的错误毕竟会沉淀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比如,部分事物的变化确实存在一种界限,或者叫底线;一旦超越了这些界限或底线,整个事物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可能产生不同于常态下的、甚至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尽管,我们可以不用量变与质变这种古老而混乱的概念,也可以不把这些现象硬性地纳入某一条规律;然而,在事物变化过程中,界限或底线的存在,确实具有普遍意义。

比如,由许多事物共同参与的现象,包括蜡烛的燃烧、开水的煮沸、衣服的凉干、受精卵的孕育等等,这都是人类最容易观察到的、开放的、多事物互动的基本事实。因此,孤立地探讨一个事物两种状态的相互交替(量变质变规律),在理论上就陷入了绝对的被动。由此可见,质量互变规律所讨论的“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被哲学家用“质”定义的孤立事物。看来,教科书哲学对事物的认识,既不唯物,又不辨证;他们始终遵循唯上、唯人的原则,确实到了应该猛醒的时刻。

总之,重新认识事物,这是我国哲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度”的新生,必须告别黑格尔的灵魂,彻底摆脱质和量和羁绊。

展望三、“度”应该是一个有组织、可微调的系列。

对度的重新认识,最好从具体事物的分析着手。

一张木质桌子,让它燃烧,应该有个燃点;从高处摔破它,应该有个最低高度;想把它压碎,有个临界重量;自然使用,一直到不能再使用为止,应该有个最低使用年限……由此推断:在不同的情景下,木桌有不同的界限或底线;看来,桌子的度,将是一个系列,它是由燃点、最低高度、临界重量、类似保质期的最低使用年限等等组成。所有这些不同的度,看上去杂乱无章,实际上都是桌子特性的具体体现,应该是一个有组织的系列。还有,随着材质、结构、大小、工艺等等的不同,所有的度,都存在一个可微调的空间,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数值。

一个人,他(她)的“度”就更加丰富多彩了。胎儿、婴儿、青少年的他(她),与成年、壮年、老年的他(她),确实存在很大区别;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度”,又是一个随着主体变化而变化的相应系列。众所周知,一个特种兵的抗打击力,与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再说,人的死法,有各种各样;从活人变成死人,随着死法的不一样,随着死者的个体差别,活人与死人之间的“度”只能用有组织、可微调的系列进行描述。比如,大脑缺氧的最长时间,脑壳破碎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安眠药的最大剂量,割腕流血的最大容量……等等等等;确实不能用唯一的、确定的数据来概括生死间所有界限或底线。

显然,度作为一个事物存在的界限或底线,决不是单一的、不变的数据,“度”应该是事物整体属性底线的系列表述。

展望四、“度”将在随机王国里大放光彩。

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人类的认识已经冲破“规律”的制约,进入了随机时代。建立在“不确定性原理”基础上的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以不可辩驳的大量实践证明:人类必须接受随机性,世界确实是随机的!

什么是随机性?你坐上哪一辆出租车?买到哪个座号的车票?晚上睡觉会不会做梦?会做什么样的梦?……这都是不确定的,这就是随机性。

事实上,受精卵的配型、基因交换中的差错,整个孕育过程的巨大变数……这一切,都不是老天爷所能决定,也不是规律能够左右,这是教科书哲学根本无法解释的“随机整合”。决定人们命运的真正主宰,在神学时代是“神”,在科学时代是“规律”,在未来第三时代就是随机性!

当人类的认识,一旦冲破规律王国的樊笼,一个令人玄晕迷茫的、庞大的随机王国立即会扑面而来。人类的视野将同时接纳四大王国:神话王国、规律王国、随机王国与未知王国。

在随机王国里,所有的事物,从夸克到宇宙,统统都是多元互动中的随机整合与随机展开。所以,事物的度,也就是事物的界限或底线,注定与多元互动有关,注定与随机整合及随机展开有关;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把握,将充分体现在对度的认识与把握中。度是人们必须与之打交道的重要对象,尤其在决策与选择的关键时刻,度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对度的探讨确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望五、在互动与博弈中把握“度”。

举个实例。中国的房价是众目睽睽的焦点之一;牵动房价的主要方阵,大致可以分成如下:

第一方阵,是房地产的老板们,他们是卖方。在理论上,他们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法则来决定自己的策略与行为。加上他们是依法经营的企业行为,他们的兴衰将带动一大片产业,对国家GDP的贡献有目共睹。一般情况下,只要控制住他们利润的上限,应该不会扰乱整个房地产经营的正常秩序。违法乱纪的行为毕竟是少数,而且尚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第二方阵,是迫切需要住房的老百姓,他们是买方,就是他们对房价居高不下的呼声最为强烈。其中,也夹杂为了保值、增值的投资人,及企图炒房牟利的投机者等等。事实上,由于投资环境相对恶化,由于贿赂资金、国际热钱的冲击,住房购买力本身确实也是拉动房价飙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方阵,是国家的中央机关,他们是管理方,宏观调控者。根据“国之命,在人心”的理念,挤掉房地产泡沫,让房价回归应有的水准,这是国家打压房价的良好愿望和勿庸置疑的决心。

第四方阵,是地方政府,他们既是管理的实施方,又是房地产最直接的受益方。因为,他们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把土地拍卖给房地产老板,把卖买土地的收益纳入地方财政;土地价格的疯涨,显然是房价上浮的重大因素之一。有些城市的地价,已超过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关键是:取之于购房人的钱,并没有用于人民的购房。

第五方阵,是银行。这是房地产不可或缺的中介,在利益的驱动下,银行的运作及监管往往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失误与失控。金融利益与金融风险同在,再加上体制上的一些弊端,银行与萧何一样,成与败都脱不了干系。

粗略的描绘,只是想告诉大家,所有的方阵都有自己的目标、利益、思路、原则、策略及行为的相对自由度,他们之间的互动,或博弈,将给房地产的未来提供了巨大的变数。

如果,再把国际形势,再把非经济因素,全部统筹考虑进去,情况就会更加复杂多变;所以,房价调控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统一“度”的确定。如今,地方出台的“度”,已经呈现各自的特色、智慧或猫腻。看来,“度”这个东西,与所有事物一样,同样也是多元互动的随机整合与随机展开。

 

结论:

度与所有的事物一样,我们必须在互动中,在博弈中去认识与把握。

度在通常情况下,总是以界限或底线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在随机王国中,度往往都是暂时的妥协与平衡,在好似简单的数据背后,必须清醒地认识它的全部背景,必须充分估计它未来的多种可能。

记住:在博弈中,谁都可能犯错误;胜利往往取决于谁能尽快地认识错误与改正错误,或少犯错误。在这个意义上,度只能是一个较好的参照系。

 

2011年4月9日

 

邮  箱:wupeng43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