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技巧:制度创新让“腐败无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23:47

陈洪锦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07日   04 版)

  “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呈易发多发之势,一些案件触目惊心,影响极为恶劣”,人民日报4月6日刊登的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根本在于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已有的制度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和力度不够,导致对权力缺乏有力约束。”

  诚然,对于一些潜在腐败分子而言,通过教育促其提高觉悟,通过严惩使其受到震慑,使他们“不想为”、“不敢为”,确有效果。但根本的还是要致力于让腐败者“不能为”,也就是构筑刚性的防腐堤坝,使他们“腐败无门”,无门可入、无洞可钻。这样,胆大妄为者即便教而仍想为、震而仍敢为,却一概都为不起来了。这里的“腐败无门”,显然不是那些不完善的制度、不健全的机制所能担当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制度创新,赋予反腐制度以真正的铜墙铁壁。

  在制度创新方面,有两则“他山之玉”颇给人以启示。

  加拿大政府为了限制超速、减少悲剧发生,在摄像取证、重罚违章不奏效的情况下,转变设计思路,修建起了“超速就无法正常行驶”的高速路。车辆一旦超速,刹那间就失去平衡,左侧车轮似悬空般地飘起来。只有降低车速,车辆才得以恢复平衡。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不少车辆都装有自动酒精测试仪。这种测试仪与汽车发动机启动装置相连接,司机开车之前,必须朝测试仪上吹一口气,接受酒精度的电脑自动测试。如果测试仪显示你酒精度为零或者在许可的标准内,电脑就会通过系统自动解锁,你就能轻松开走车。反之,电子锁无法打开,你也就无法把车开上路。

  超速开不了车,酒后开不走车,这“开不了”和“开不走”,就是严格刚性的“不能为”,就是不可逾越的“不能为”。在这样的制度面前,超速和酒驾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率大为降低。在反腐败方面,倘若我们有“超速开不了车”的高速路,有“酒后开不走车”的测试仪,那就能有效地遏制和消除腐败。

  事实上,让“腐败无门”的制度创新方面,我国在不少领域都开始破题。比如,容积率是所有开发商都很关心的规划指标,一些地方规划局的腐败窝案就是倒在容积率上。广州市规划部门主动取消自由裁量权,通过法定规划,明文确定哪个区域容积率是多少,凡不符合的一律不批,托门子找关系也没用,因为规划局没权改,从而有效遏制了规划腐败。

  国家税务局系统近年来全面推行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亦初显制度创新之效。这一机制,旨在强化流程制约和风险管理。把制度规范、权力行使以信息化的形式固定下来,税收执法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信息全程留痕、可查可控。同时,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融入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各个环节,不按规定的程序操作就不能逾越,就办理不成。这一防腐机制,确保了国家税收的按时足额入库。

  天下未有一成不变的制度,久必生弊。“腐败无门”的制度运行久了,往往也会被发现新的门和洞。在这个意义上,反腐的制度创新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如果我们始终着眼于“腐败无门”的制度创新,那么,腐败与反腐败的斗法,就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腐败终归是要棋高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