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英灵的激励:24种要素健全人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2:11:49
   

1.诚实——诚实的人拥有真自由;不诚实的人,牺牲明日的信用,滥用于今日。

    2.可靠——说到做到,不论他是汽车工人或公车司机。

    3.公正——抛开私利,远离偏见,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

    4.慈悲——慈悲是指照顾别人;但教人依赖别人,一点也不能算是慈悲。

    5.勇气——勇气不靠力气,更不分年龄与性别。

  6.谦逊——不吹嘘,不骄傲,不牺牲他人成就自己。

    7.理性——理性使勇气免于鲁莽。

  8.自律——掌握小事,处理大事。

  9.乐观——是的, 我们能做

  10.投入——设定方向,全心投入,达成目标。

  11.主动——去除借口,愿意尝试,不怕别人嘲笑。

    12.工作——每一个工作都是一种喜乐和尊严。

  13.坚毅——成功属于坚持到底的人。

  14.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并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15.合作——懂得和谐有效的互助合作,就能成就大事。

    16.管理——“善用”时间、资源和天赋才能,也意味着“好好管理自己”。

    17.鼓励——鼓励必须实际。在他人努力的地方帮助他们,支持他们,就是鼓励。

    18.宽恕——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完美。“宽恕就是遗忘”。

    19.服务——爱的果实是服务。每一天每一刻,都有许多机会为他人服务。

    20.捐献——捐献不在于数目的大小,而在于施予者心量的大小。

    21.领导——一辈子不出错、从不冒险、逃避做决定的人,绝对不是领袖。

    22.机会——每个人都能改变,只要他能把握机会。

    23.教育——教孩子分辨善于恶。

  24.友爱——尊敬每一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无论种族、肤色、语言或宗教。

六种好性格影响人一生

(一)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

     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大人开玩笑;

     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

     双手活泼:会劳动,会做手工,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手很灵巧;

身体活泼:表现在能歌善舞,爱做游戏、爱运动等;

思想活泼:喜欢提问、讨论、争论、识字和读书等。

(二)安静专注
    不能安静专注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活泼的内在表现就是安静。而专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专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收获。而不能专注的孩子,该静静不下来,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学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缘何说孩子“三岁看老”。

(三)勇敢自信

    婴幼儿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现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独、小动物、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等。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可爱,即使只是潜意识的感觉,也会有自信情感的流露,这与骄傲、没礼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令宝宝从小自信的N个方法。
        
(四)勤劳善良

    从小会劳动的人以劳动为乐,也会关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帮你拿拖鞋,你的鼓励“宝宝真乖、真能干”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从小关心家人和周围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我建议4-5岁的孩子要学会做饭,5-6岁的孩子要学会做菜。……快乐,来自童年的劳动。
        
(五)独立精神
    孩子的独立性格应该表现在从小自己会睡、会坐、会玩;1岁以后可自己吃饭,吃得好、吃得快;会走之后,能够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没有“催”字。如果一个连吃饭都要家长七八遍催促、没有责任感的人,以后上学、找工作等都会依赖人,何谈成材?……独立小孩,智慧父母打造。
        
(六)创造精神
    表现在对新奇的事情爱看、爱听、爱摸、爱做、爱问、爱记;喜欢自己动手,想办法玩耍,搞小发明等;家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求异、逆向和发散思维。
    性格的培养是有规律的,不靠督促、说教和打骂,而是靠不露痕迹的“潜教育”,包括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

给家长的十条建议

最近,美国评出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家长提出了10条建议:

    1.尽量多表扬。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乐于学习。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 

    3.经常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可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从而有利于发挥潜能,增加自信。 

    4.刺激学习欲望。不只限于书面,还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例如,制定旅游计划时让孩子从书中查找地名、路线、测量距离等。 

    5.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6.做好表率。父母能为一本新书、一个课题而激动不已,反复研讨,那么,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认真读书、解答课外练习题,汲取知识。 

    7.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不要说“××老师课讲得糟透了”、“××老师太爱管闲事”等等。 

    8.定下家庭学习规矩。例如,“不完成作业不许出去玩”、“说不出今天所学到的东西不许看电视”等,并且自始至终地执行。 

    9.多引导孩子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知识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家长要培养孩子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10.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因家庭问题导致孩子缺课。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将来的敬业精神。

 

拥有一个善于从重负中解脱的孩子

   学业负担沉重是每个学子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有的孩子面对重负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有的孩子则采取积极的调节方式,笔者偶尔从2月的一份《北京晚报》上看到北京五中初二(8)班李一萌同学写的《快乐10条》,很受启发。

  这个孩子先算了一笔人生帐:假如一个人能活80岁,一年按365天计算,那么才有29200天,他觉得这么短暂的一生,与其天天不开心,不如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接着,他毫无保留地奉献出他的“锦囊妙计”:

  1、睡个好觉。从忙碌中解脱出来,躺在柔软的床上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好舒服!

  2、数星星。虽然不能躺在乡间的稻草堆上数星星,但躺在可爱的床上也别有一番风味,仿佛回到美好的童年,心中多了几分纯真的童心。

  3、看一场电影,轻松一下紧张的心情。

  4、给密友发E-mail,短短的几秒传来温馨的话语和感情。

  5、和朋友分享你的烦恼。这样,既发泄了苦恼,又解决了问题,真是一举两得。

  6、不要预支痛苦。不要提前担心你可能糟糕的考分,毕竟那是将来的事,否则,天天就只能生活在担心、害怕、痛苦中了。

  7、开个个人演唱会。心情不佳时,边弹吉他边唱,尽情地发泄,不过要把窗户关严,不能扰民。

  8、别在意别人对你的想法,因为活在别人的议论中太累了。

  9、与好友逛街,买许多可爱的礼物。

  10、送自己一朵红玫瑰。这是一份心灵的安慰、一份特殊的浪漫。

  看了之后,谁不想有这样一个善于从重负中解脱的孩子,如果孩子有了这样一颗泰然处世的成熟的心,他就能经受住未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那么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善于从重负中解脱自己的心灵。

  首先,家长要善于化解自己的压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出了问题,孩子的学习出现不稳或倒退,不管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顺心之事,家长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成熟的家长往往遇事不能沉着冷静,甚至有些神经质,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紧张和不安,不利于孩子成熟心理的形成。

  第二,留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只要孩子从事的是健康的活动,家长就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比如,李一萌同学用睡个好觉、数星星、发E-mail、唱歌、逛街等办法调节自己的心理,也有的同学用其他方式调节自己,大人不要横加干涉。

  第三,鼓励孩子培养多种爱好。多一个爱好,孩子多一个精神寄托方式,他也就会更加灵活地化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样等他的心理平衡之后,他会觉得除了烦恼之事,人生还有许多乐趣,原来的困难就不会象一块石头一样压在他的心上,他会重新调整自己、面对现实,所以家庭教育光抓孩子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缓解心理压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伴随人一生的问题,孩子需要培养,大人也需要磨练,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大人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个心理成熟的孩子反映一个成熟的家长,一个成熟的家长造就一个心理成熟的孩子。

对孩子进行生死观教育刻不容缓

  前不久,一名年仅14岁的少女写的一封千字遗书成了四川多家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遗书复印件在校园内广为流传,同学们纷纷争相传阅同龄人凄婉的遗书,有的禁不住泪流满面。这个少女是重庆铜梁某中学初三女生余金津,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很快乐的普通女孩,然而她的心里却是一片灰暗阴冷,她在遗书中说:“我知道,因为我成绩不好,弟弟也经常欺负我,我都忍了。其实我也恼怒,晚上我经常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死,这个词早在几年前就在我的生活里出现。小学六年级,我就经常想到死,上了初中以后更是多了。特别是初二下学期,每次被老师骂后,我的心被针扎一样,好痛。可是,每一次我有了这种想法时,我都想尽一切念头来将它打消,我想活着的种种好处,一切的一切来打消。终于,我忍着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悲伤、失望,甚至是灰心,活了下来,到了今天。我每次总是想,明天是美好的,太阳每天总是新的。然而,生活并不因此而宠爱我。一天一天,什么都没有改变,变的只是我那颗千疮百孔、心灰意冷的心。”于是,在生与死的念头反复斗争中,她还是选择了死,她从8层楼上纵身跳下,不治身亡。

关于花季少年自杀是一个太沉重的问题。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在青少年死亡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意外事故,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自杀,而且在所调查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有过自杀的念头。对于屡见不鲜的中小学生自杀现象,无怪乎一些教育工作者呼吁:应加强对孩子的生死观教育。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生死观教育应该是孩子人生教育的第一课。然而,长期以来,家长认为与尚未成年的孩子谈论生死问题似乎过于沉重,因而,对孩子的生死教育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和闪烁其词的说法。这样的结果,会不断地传达给孩子关于死亡的一些不正确的信息,还带着那么一点儿神秘。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的刘凤华老师认为,在中小学自杀问题上,不应简单地拿教师当替罪羊,尽早配合素质教育实施生死教育才是治本之举,在这方面我们家长应该承担起不容推卸的责任。当孩子对生死问题感兴趣或者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不要回避他们的问题,应该坐下来严肃地与孩子交流看法,搞清楚使他们对活的信念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开导和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在我们的生死观教育中,一定要这样告诉孩子:不仅要爱党、爱祖国、爱亲人,还要爱自己。爱自己不是错,爱自己就是热爱生命!

笔者记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有这么一段情节:张大民的儿子问:“爸爸,人为什么都得死呀?”张大民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说:“除非有人把枪逼在你的脑门上,你没办法了,否则,无论如何,人都得活下去!”张大民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儿子传达了“人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比给孩子制订学习目标、报名参加特长培训班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教育。

家长,抓住站在悬崖上的孩子

   在孩子身上已经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不禁让人心惊:浙江金华中学的徐力因受不了母亲要求他期末考试前十名而用榔头把母亲活活打死;江苏金坛又有三名学生自杀,其中两名死亡,幸存的是金坛二中某初一学生,因为上学期他的成绩由全班排名第二降为第三,父母很不满意,曾多次揭他的短……

  这些沉痛的悲剧让人震撼: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是谁逼他们走向绝路?可怜天下父母亲怎么教育孩子?

  孙云晓在《儿童教育忧思录》中说:“当您面对一个难教育的孩子时,与其说您面对一个孩子,不如说您面对一个社会……也许可以说,学校教育中的应试体制、家庭教育中的过度保护及社会上要钱不要下一代的赚钱狂潮,构成了中国当代儿童教育的三大危机,或者叫做‘三座大山’。每个有良心并且有头脑的中国人,都会感到‘三座大山’的存在。”这一番话沉重、深刻,我们的孩子并不是不知道活着的快乐,他们只因活得太累以致不堪重负,幼小的心灵本应该多体会轻松、愉快、成功,可是他们承受太多的负担、压力、失败,这是生逢好时代的孩子所遭受的最大不幸。

  家长们可以退一步再想想:今天的孩子都面临着同样紧张的社会和家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在顽强地抵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只有少数孩子走向了绝路?谁也不希望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家庭里,那么,既然我们这些单薄的个体无力扭转庞大的社会,我们就在自己的小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存空间。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了,我们少一点揭短和教唆,多一点安慰和宽容,用成人成熟的爱去抚慰孩子此时此刻正在受伤的心,因为他们也不想退步,他们也渴望成绩“扶摇直上”;如果孩子受了委屈,我们少一点草率和暴躁,多一点理性和忍耐,用我们饱经沧桑的智慧去化解孩子稚嫩的迷团,因为他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指点迷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要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告诉他们只要爱国、爱家、爱自己,就能找到人生的乐趣,就能做一个正派的人,就是社会的良民!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深思:孩子无力回避他们现在或将来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汪洋大海,他们站在高高的悬崖上踌躇着:或准备直面人生,或准备悄然遁世或正在冷眼旁观,爱子情深似海的你是在把孩子往前推一把呢,还是与他们乘一艘同舟共济的船?

 

表扬孩子的艺术

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家长大多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表扬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运用表扬的方式不同。那么,应该如何表扬孩子呢?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经常的关注和及时的表扬。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诸如吵嘴、打架、乱叫……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试问家长们,你是否认真地观察过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安静静地游戏和做自己的事情时,家长一向熟视无睹,等到孩子吵嘴了,打架了,才来充当调解人,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夹带武力。在孩子看来,这种爸爸妈妈总是跟自己过不去,整天板着面孔训人,他们一点也不亲切可爱。家长应该明白,在孩子的小心眼里,渴望着自己的行为引起关注,得到赞许。要知道如果他们积极的行为不能达到目的,就必须采取消极的行为。假如你没有表扬孩子的习惯, 不妨现在就试一试,留心孩子在做什么,如果他现在的表现让你感到满意,就马上提出表扬。当然,任何事情的开端都会有困难,但随后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不断的表扬声中,孩子的行为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积极的表现会越来越多,消极的行为随之减少。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会过度依赖表扬,其实,对他们来说,家长的表扬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其次,要明确表扬的目标是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当孩子做错事时,有的家长气急败坏,张口责骂他们自私、懒惰、顽皮、不听话,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她们变得无私、勤劳、温顺。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须知1个人的个性是难以改变的,家长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到的孩子的行为上,事情就好办了。家长不要说:“你真是好孩子。”而要说:“你帮助别的小朋友,真好。”或者换个说法:“妈妈喜欢你这样做。”表扬的目标指向,使孩子本身可能产生这样的积极后果,使他们得到这样的认识:做得好就是好孩子,做不好就不是好孩子。为了做好孩子,就不能出错。还应该明白,没有人永远正确,孩子一旦做错事,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因此,这时候家长没有必要一概指责,穷追不舍。

  再次,方式得当。表扬,要具体明确,因为这样的目的是增加所期望的行为,所以要让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表扬,表扬越具体明确,孩子就越容易理解,并且重复这一行为。比如,当孩子起床后收拾好床铺,然后去刷牙洗脸,你表扬说:“你做得很好。”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什么举动得到了妈妈的夸奖,如果换一种方式可能就好些:“你起床后把床和收拾得很整齐,真是太好了。”

  表扬孩子的进步,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当孩子的行为向这个目标前进时,既使进步渺小,都要提出表扬。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求孩子玩耍后自己收拾好玩具,尽管孩子从来不这样做,但是你还要坚持不懈地重复这一要求,如果有一次他把一个玩具放在玩具盒里,表扬的时机就来了。你把布娃娃放进了玩具盒里,真不错,妈妈帮你即可把别的玩具收起来好吗?“”又如,你跟别人说话时,孩子总是打岔乱嚷,希望你不要忽视了他,最初孩子静静地听你和别人说话,过了一段时间(比如两分钟),你停下来跟他说一句“真乖”,然后继续讲话,这一次时间可以长些(比如四分钟),你在来表扬他一次,这样孩子就学会了等待。当目标达到时,一种新行为完全建立起来,稍许的表扬就足以使这种行为得到维持,但仍然不能完全放弃表扬。

  表扬要还要及时,当孩子表现出了好的或者家长所期待的行为,要马上表扬,及时的表扬和才能更有效,对越小的孩子越应如此。

  表扬的方式还有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比如对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口头表扬能同时给他一个吻,一次拥抱或者其他的身体接触,效果将做好。而大一点的孩子的习惯表扬的方式含蓄一些,可心领神会地向他们眨眼睛,或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他做的不错。因此,家长不断地尝试,有意留意哪一种表扬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更好。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地向孩子表达对他们无条件的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爱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同时,由于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也不必过多地考虑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学什么,而把注意力指向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取得进步,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