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娃娃微博新浪微博:安德义《论语解读·尧曰第二十·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10:42

安德义论语解读


 

  【题解】

  本篇取“尧曰”两字为篇名。

  儒家学说是研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简略一些说,儒家则是有关修齐治平的学说。前面“学而篇第一”到“子张篇第十九”侧重谈的是修身齐家类学问,以修身为主。本篇三章谈的侧重是治国平天下,以治国为主,本篇首章又是一章文字整饬严谨的治国方略,万川归海,修身是为了齐家,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是为了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是《论语》一书作者的终极目标,也是编纂者的编纂意图,所以本篇三章全关乎治国之方略。第一章古贤先圣治国之方略。第二章孔子谈治国之方略。第三章既是对全书的总结,也是对本篇内容的概括。

  【原文】

  20.1尧曰①:“咨②!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③,允执其中④。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⑤。”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⑥,敢昭告于皇皇后帝⑦: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⑧。朕躬有罪⑨,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⑩,善人是富。“虽有周亲⑾,不如仁人。百姓有过⑿,在予一人。”

  谨权量⒀,审法度⒁,修废宫,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⒂,举逸民⒃,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⒄。

  【注释】

  ① 尧:又称唐尧,相传为上古帝王,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陶唐氏,孔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圣人。 ② 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美。 ③ 天之历数:上天安排的帝王相承的次序。古人认为,能做帝王是由天命决定的。在尔躬:在你身上。躬,自身。 ④ 允:真诚,诚实。执:坚持。厥:那。指示代词。中:中庸之道。 ⑤ 天禄:上天赐给的禄位。 ⑥ 予小子:是上古帝王自称之辞。意思是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履:是商汤的名字。敢:表敬副词。可不译,也可译为大胆,斗胆。玄牡:黑色的公牛。 ⑦ 昭告:明白告诉。皇皇:光明伟大。后帝:“后”和“帝”是同义词连用,都是帝王的意思。这里指天帝。 ⑧ 简:阅。这里是明白,知晓的意思。 ⑨ 朕:我,上古时,执政者和普通人都可用“朕”称自己。从秦始皇起,专用作帝王的自称。 ⑩ 赉(lái):赏赐,赠与。 ⑾ 周亲:至亲。(以下四句是周武王封诸侯的誓词) ⑿ 百姓:上古的“百姓”指受封的奴录主贵族。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姓氏。 ⒀谨权量:谨慎地检验审定度量衡。权,权衡。即量轻重的标准称。量,量容器的标准斗斛。(“谨权量”以后是孔子说的) ⒁ 法度:指分、寸、尺、丈、等长度单位。 ⒂ 继:接续,承续。绝世:绝禄的世家,也即卿大夫子弟失去世禄的人家。古时卿大夫的封邑采地,由子孙世世享用,有罪或灭国都会绝禄。 ⒃ 举逸民:推举超逸绝伦的人。 ⒄ 说:同“悦”。

  【语译】

  尧(让位给舜时)说:“啧!啧!你这舜呀!按照天命对帝王之位安排的次序,帝位已经落在你身上了。你要真诚地奉行中和之道啊。如果天下的人都陷入贫困境地,那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永远完结了。”

  舜(让位给禹的时候)也这样告诫禹。

  商汤说:“小子,履我冒昧地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明白地向光明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绝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不敢隐瞒,您的心里是明白的。我本人如果有罪,不要因此牵连万民百姓;万民百姓如果有罪,应该归我一人承担责任。”

  周朝大加赏赐,分封诸侯,使为善的人都富贵了起来。(周武王说:)“即使是同姓至亲,也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如果有过错,都归在我一人身上。”

  (孔子说:)谨慎地规范、度量权衡,审订法度,恢复被废弃了的官职,政令就可以通行四方了。复兴灭亡了国家,接续断绝了世袭地位的贵族世家,起用被废黜的、遁世的遗逸之民,天下的民众就会心悦诚服。

  执政者所应重视的是:民生、粮食;丧葬、祭祀之礼。执政者宽厚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诚恳守信用就会得到人民的信任,勤敏就会取得成功,公平人民就会心悦诚服。

  【解读】

  本章记载古圣贤治国之方略,具体则有尧舜汤周公以及孔子等。

  本章文字前人多有疑其脱落者,认为文义不相连贯,有支离破碎之嫌,“零碎采摘凑合而成”。《四书辨疑》说:

  “通看一章经文,自‘尧曰’至‘公则说’语皆零杂而无伦序,又无主名,不知果谁所言。古今解者终不见有皎然明白可通之说,亦不见有公心肯言不可解者,惟东坡谓此章杂取《禹谟》、《汤诰》、《秦誓》、《武成》之文,颠倒失次,不可复考,此说为近人情。”

  笔者以为本章是一篇整饬而又严谨的摘录式的文字,选择严谨,内容连贯,全文可分六节:

  第一节:尧曰……天禄永终。可分三点:

  1、“天之历数在尔躬。”奖善。尧传位给虞舜,是对虞舜的最高奖赏,帝尧传位时,说的话也是颇有趣味。不是说我传位给你,而是说“天之历数在尔躬”,表明帝尧之谦和,胸襟之广大。难怪孔子赞扬尧帝“魏魏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上帝施予万物不争,“多功不言,赏世不绝。”唯有帝尧能效法上天,以天为行为的准则,把最高的爵位奖给天下最善的人,舜一生的经历足可证明其为天下之善人。

  2、“四海穷困,天禄永终。”惩恶。尽管天人合一之气数在你虞舜,但你若不能“允执其中”,把握各种各类事物的平衡系统,运用中庸之道,为天下黎民百姓谋求利益,天之禄位将永远终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左传•僖公五年》,天意决定论,实质上是德义决定论,德义的核心便是仁善。上天“惟德是辅”,惟德是依,执天下大事,当以德为准则。以善待百姓为标准,方有天禄,否则“天禄永终”。帝尧对虞舜先讲“天之历数”,次说:“天禄永终”,先说天意决定论,次说德义决定论,意在强调虞舜当以德为准绳。

  3、“允执其中”。奖善惩恶的标准。《论语》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的就是一个“中”字。朱熹说:“中,过犹不及之名。”孔子思想中的道德论是一个“仁”字,表现则为一个“善”字,方法论就是一个“中”,“中”就是一个平衡系统,“叩两端而竭焉。”“执两端而用其中于民。”讲的都是“允执其中”。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易》之中正论,二是尧舜文武之道。帝尧的“允执其中”包括天下统一,君民统一,德神统一。“允执其中”是奖善惩恶的分界线,也是天意决定论和德义决定论的分界线,是奖善惩恶的分界线。能做到“执其中”,便是天人合一,不能做到,天人便不能合一。

  第二节:“舜亦以命禹。”舜传位给禹,亦含奖善惩恶。上一节属于繁写,本节属于略写。虞舜便将帝尧告诫他的话原样转告大禹,原文见《伪古文尚书•大禹谟》抄录备览。

  帝曰:“来,禹!……天之历数在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略写的文字补出,亦足见其奖善惩恶的意图不变。

  第三节:“(汤)曰……罪在朕躬。”说商汤惩恶。记载商汤革命,打败夏桀,取得王位,祭告皇天,表白惩恶之决心。商汤向“皇皇后帝”报告两点,一不蔽罪,二不推罪。不蔽罪包含两个方面,黎民有罪不敢遮蔽袒护赦免,“有罪不敢赦”。“有罪”即有罪者,与“帝臣”相对,当指黎民百姓。大臣有罪亦不敢掩盖,“帝臣不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天帝面前人人平等,一切善恶都不敢隐瞒天帝,这是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民主平等思想的体现。不推罪。“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先谈黎民之罪,次谈帝臣之罪,再谈朕躬之罪。我一人有罪,不牵连天下百姓,天下百姓有罪,由我一人承担。原始部落领袖尚知推功揽过,今天诸多政治家则是揽功推过,与三千多年前的政治家相比,能不汗颜吗?商汤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武王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是何等的帝王胸襟,何等的高风亮节,何等的境界,难怪孔子对他们推崇备至。

  第四节:“周有大赉……在予一人。”说周武王奖善惩恶。周武王分封天下,不以亲疏远近为标准,而是以善与不善为标准,“善人是富”,让关爱天下的善人得到分封,让关心他人的仁人得到财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仁善之人,超过至密无间的周亲。“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说苑。至公》)周武王一片公心,分封天下,“不阿亲戚”,大赉奖大善,仁人胜周亲,说的是奖善。“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说的是惩恶。天下人的过错,是我的过错;奖善,奖天下人之善,惩恶,惩我一人之恶,奖善与惩恶相去几何!令今人思索。

  第五节:“谨权量……民食丧祭。”谈奖善惩恶的标准,奖善惩恶的目的在于行政,归心。行政,归心当有具体的措施、标准。“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则是归政归心的措施、标准,也是奖善惩恶的标准。“谨权量”三句,皇侃疏:“谨,犹慎也。权,称也。量,斗斛也。当谨慎于称尺斗斛也。审,犹谛也。法度,谓可治国之制典也。宜审谛分明之也。治故曰修,若旧官有废者,则更修立之也。自谨权以下若皆得法,则四方风政并服行也。”“兴灭国”三句,皇侃疏:“若有国为前人非理而灭之者,新王当更为兴起之也。若贤人之世被绝不祀者,当为立后系之,使得仍享祀也。若民中有才行超逸不仕者,则躬举之于朝廷为官爵也。既能兴继举,故为天下之民皆归心襁负而至也。”

  “民、食、丧、祭”是行政,归心的具体措施,何氏集解孔曰:“重民,国之本也;重食,民之命也。重丧,所以尽哀,重祭,所以致敬。”

  第六节:“宽则得众……公则说。”奖善惩恶而执掌天下者所应具备的心理或道德素养,也是对“尧曰”、“舜命”、“汤曰”、“周有大赉”等内容的总结。“宽则得众”与“周有大赉”相呼应,奖善惩恶,勇于承担责任,心胸要宽,宽则得民众支持。“信则民任焉”与“汤曰”相呼应。治理一个国家,司法信誉是治国的根本。“帝臣有罪而不蔽”,“朕躬有罪”而不牵涉“万方”,是司法的根本,国之兴衰败亡的根本。“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兴灭继绝举逸民”与“敏则有功”相呼应。为政者均应勤敏而做,不应该堕怠延宕,勤于政务方能大功于天下。“公则说”与“尧曰”“舜命”相呼应。帝尧、虞舜均以天下相禅让,去天下犹如遗躧(草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颗公心,不徇私情。

  综上六节,第一、二两节,“尧曰”“舜命”均从正反两面讲,既讲奖善,也谈惩恶,中心论点是“德义决定论”。第三节,从反面讲,惩恶,“黎民”“帝臣”“朕躬”三者有罪一视同仁,“朕躬”罪重。第四节,“周有大赉”,分封天下既奖善又惩恶。第五节,行政归心,民食丧祭皆是奖善惩恶之具体标准和措施。以上五节谈治理国家必须赏罚分明,奖善惩恶。程子曰:“治众之道,在于遏恶扬善而已。”第六节则与上五节内容环环相扣,强调其为政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养和道德修养。全章条分缕析,昭彰晓畅,皎然明白。至此,则文从字顺,豁然贯通。  
杨伯峻《论语译注·尧曰篇第二十》摘记 2010年08月08日 星期日 10:26

20.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禄永終。”

舜亦以命禹⑴。

【譯文】堯[讓位給舜的時候,]説道:“嘖嘖!你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經落到你的身上了,誠實地保持着那正確罷!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於困苦貧窮,上天給你的禄位也會永遠地終止了。”

舜[讓位給禹的時候,]也説了這一番話。

【注釋】⑴這一章的文字前後不相連貫,從宋朝蘇軾以來便有許多人疑心它有脱落。我只得把它分爲若干段落,逐段譯注,以便觀覽。

曰:“予小子履⑴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⑵,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譯文】[湯]説:“我履謹用黑色牡牛作犧牲,明明白白地告於光明而偉大的天帝: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去赦免他。您的臣僕[的善惡]我也不隱瞞掩蓋,您心裏也是早就曉得的。我本人若有罪,就不要牽連天下萬方;天下萬方若有罪,都歸我一個人來承擔。”

【注釋】⑴予小子履——“予小子”和“予一人”都是上古帝王自稱之詞。從《史記·殷本記》中知道湯名天乙,甲骨卜辭作“大乙”,相傳湯又名履。⑵帝臣不蔽——《墨子·兼愛下篇》此句作“有善不敢蔽”,但鄭玄注此句云:“言天簡閱其善惡也。”譯文從鄭。《墨子·兼愛下篇》和《吕氏春秋·順民篇》都説這是成湯戰勝夏桀以後,遭逢大旱,向上天祈禱求雨之詞。《國語·周語上》引湯誓“余一人有罪,無以萬夫”,和這“朕躬有罪,無以萬方”義近。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⑴。”

【譯文】周朝大封諸侯,使善人都富貴起來。“我雖然有至親,却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如果有罪過,應該由我來擔承。”

【注釋】⑴雖有周親……一人——劉寶楠《論語正義》引宋翔鳳説,“雖有周親”四句是周武王封諸侯之辭,尤其像封姜太公於齊之辭。

謹權量,審法度⑴,修廢官⑵,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譯文】檢驗並審定度量衡,修復已廢棄的機關工作,全國的政令就都會通行了。恢復被滅亡的國家,承續已斷絕的後代,提拔被遺落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都會心悦誠服了。

【注釋】⑴謹權量,審法度——權就是量輕重的衡量,量就是容量,度就是長度。“法度”不是法律制度之意。《史記·秦始皇本紀》和秦權、秦量的刻辭中都有“法度”一詞,都是指長度的分、寸、尺、丈、引而言。所以“謹權量,審法度”兩句只是“齊一度量衡”一個意思。這一説法,清初閻若璩的《四書釋地》又續已發其端。⑵廢官——趙佑《四書温故録》云:“或有職而無其官,或有官而不舉其職,皆曰廢。”這以下都是孔子的話。從文章的風格來看,也和堯告舜、成湯求雨、武王封諸侯的文誥體不同。歷代注釋家多以爲是孔子的話,大致可信。但是劉寶楠《正義》引《漢書·律歷志》“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舉逸民,四方之政行矣”説:“據《志》此文,是‘謹權量’以下皆孔子語,故何休《公羊》昭三十二年注引此節文冠以孔子曰”云云,則不足爲證。因爲漢人引《論語》,不論是否孔子之言,多稱“孔子曰”。《困學紀聞》曾舉出《漢書·藝文志》引“小道可觀”(19.4),《後漢書·蔡邕傳》引“致遠恐泥”(同上)皆以子夏之言爲孔子,其實不止於此,如後漢章帝長水校尉樊鯈奏言引“博學而篤志”三句(19.6),也以子夏之言爲孔子之言,《史記·田叔傳》贊曰“孔子稱居是國必聞其政”,又以子禽之問(1.10)爲孔子之言;劉向《説苑》引“孔子曰,君子務本”,又引“孔子曰,恭近於禮”,則以有子之言爲孔子之言。甚至鄭玄注《曲禮》、《玉藻》,以及王充著《論衡》,引鄉黨篇之文,都冠以“孔子曰”。則可見《論語》之書當時似别稱“孔子”,如“孟子書”之稱孟子者然。翟灏《四書考異》據《尸子·廣澤篇》、“墨子貴兼,孔子貴公,皇子貴衷”云云,以爲先儒以孔子雜諸子中;又據《論衡·率性篇》云“孔子道德之祖,諸子中最卓者也”謂當時等孔子於諸子,其言不爲無據(説本《詁經精舍三集》吴承志〈漢人引孔門諸子言皆稱孔子説〉)。若此,則劉氏所舉不足爲證矣。

所重:民、食、喪、祭。

【譯文】所重視的:人民、糧食、喪禮、祭祀。

寬則得衆,信則民任焉此五字衍文⑴,敏則有功,公則説。

【譯文】寬厚就會得到羣衆的擁護,勤敏就會有功績,公平就會使百姓高興。

【注釋】⑴信則民任焉——《漢石經》無此五字,《天文本校勘記》云:“皇本、唐本、津藩本、正平本均無此句。”足見這一句是因陽貨篇“信則人任焉”而誤增的。陽貨篇作“人”,“人”是領導。此處誤作“民”。“民”指百姓。有信實,就會被百姓任命,這種思想絕非孔子所能有,尤其可見此句不是原文。

————————————————————————————————————————

钱穆先生《论语新解·尧曰篇第二十》按语摘记

 《論語》編集孔子言行,至〈微子篇〉已訖。〈子張篇〉記門弟子之言,而以子貢之稱道孔子四章殿其後。《論語》之書,可謂至此已竟。本篇歷敍堯、舜、禹、湯、武王所以治天下之大端,而又以孔子之言繼之,自“謹權量審法度”以下,漢儒即以為是孔子之言,陳後王之法;因說此篇乃《論語》之後序,猶《孟子》之書亦以歷敍堯、舜、湯、文、孔子之相承作全書之後序也。然此章全不著“子曰”字,是否孔子語,尚不可知。或謂此乃孔子常常諷道之辭,殊無證。〈泰伯篇〉末已備載孔子論述堯、舜、禹、文、武之事,他章論堯、舜以下古帝王者尚亦有之,皆已數見,何必此章乃獨為孔子常所諷道?且當時諸侯卿大夫及門弟子問政,孔子隨而答之,其語散見於《論語》者亦已甚富,安見此章“謹權量審法度”以下乃為孔子陳後王之法,若其他各篇所記,反是零碎偶爾之辭,而此章所云始是孔子畢生抱負所在,而綜括最舉其綱要;此亦未必然。且孔子自云:“文王既歿,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舎吾其誰。”又曰:“吾久已不復夢見周公。”是孔子以文王、周公之道統自任,確已情見乎辭矣。若此章遠溯上古,歷敍堯、舜、禹、湯、武王而承以孔子自陳後王之法,則若孔子之意,乃以王者自任;此恐自戰國晚年荀卿之徒,始有此等想像。孟子已言王天下,然尚不以孔子當王者。《論語》只言:“用我者我其為東周乎!”又曰:“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可證孔子生時,其心中僅欲復興周道,未嘗有繼堯、舜、禹、湯、文、武以新王自任之意。其弟子門人,亦從未以王者視孔子,此證之《論語》而可知。故疑此章乃戰國末年人意見,上承荀子尊孔子為後王而來,又慕效《孟子》書末章,而以己意附此於《論語》之末。或疑此章多有脫佚,似亦不然。蓋此章既非孔子之言,又非其門弟子之語,而自堯、舜、禹、湯而至武王,終以孔子,其次序有條不紊,其為全書後序而出於編訂者某一人或某幾人之手,殆可無疑。又此章下接“子張問於孔子曰”,體例甚不類。《漢書》〈藝文志〉:“《論語》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有兩〈子張篇〉。”當是《古論語》即以此下“子張問”一章為另一〈子張篇〉,則〈堯曰篇〉實即以此章為一篇。體例正與〈鄉黨篇〉相同,亦只以一章為一篇。如是則《上》、《下論》最後一篇均不分章,《下論》〈堯曰篇〉乃仿《上論》〈鄉黨篇〉之例而為之。

  又按:此章末,“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數語,已見〈陽貨篇〉“子張問仁”章。惟〈陽貨篇〉以“子張問仁”橫隔於公山、佛肸連類並載之間,顯見不倫。且《論語》載孔子答弟子問,皆僅稱“子曰”,獨〈陽貨篇〉子張問,及本篇下章子張問,皆稱“孔子曰”,別成一體。或說:〈陽貨篇〉“子張問仁”章原在《古論》〈子張篇〉之首,當是此兩子張問合為一篇。而本章“寬則得眾”數語,則為脫亂不盡之文,與上文不相蒙。後人謂《論語》後十篇多有脫誤是也。今據此再為推說,或此兩章裒集在後,故辭例不能與全書一律。而《魯論》、《齊論》均以此兩章附入〈堯曰篇〉合為一篇,為《論語》之舊。因《上論》、《下論》各自十篇,不應《下論》獨增一篇。又疑“堯曰”一章,或出自子張氏之儒之所為,故以所記子張問兩章附於後。而《古論》乃將子張問兩章分出別為一篇,不知何時“子張問仁”一章又誤移入〈陽貨篇〉中,而又於“堯曰”章末再出“寬則得眾”數語,而“惠則足以使人”,又誤成“公則說”三字。

  今按:《論語》一書,乃孔門遺訓所萃,此為中國最古最有價值之寶典。孔門七十子後學討論會集而成此書,厥功大矣。獨此最後〈堯曰〉一篇,章節之間,多留罅縫。又後有偽造《古文尚書》者,復剽竊“堯曰”章語以散入其所造〈大禹謨〉、〈湯誓〉、〈泰誓〉、〈武成〉等篇,後儒又轉據《偽尚書》以說《論語》此章,於是疑辨遂滋,定論難求,實為此書一大缺點,亦千古一大憾事。因不憚辭費,采酌眾說,詳訂之如此。然亦不知其果然與否。

——————————————————————————————————————————————

南怀瑾《论语别裁·尧曰篇第二十》摘记

《尧曰》这篇,我们要用另一个观点研究了。《论语》这部书,有些是孔子的
弟子记载孔子的言行,到后来的几篇是孔子的门人们——也就是再传弟子的记载,
有些是记孔子的话,有些是记孔子的大弟子如子贡、子夏他们的话。至于《尧曰》
这一篇,孔子的话仅在最后一点点,而其余完全是讲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应该说
这一篇是历史的书,或者归附到五经之一的《尚书》中去,这是讲尧舜之间的历史。
至于是不是孔子当时口说的,或者有这种旧资料,孔子当时用来教学生的,这暂不
去考虑它,不过其中所讲的,是尧、舜、禹三代禅位,“公天下”时候让位的事情。

    为什么要把这篇书放在这里?严格研究起来,的确是个大问题,也是中国文化
的真正精神所在。第一,为什么《论语》的编排,拿上古史如《尚书》方面的资料
放在这里?它的精神何在?又代表了什么?第二,这一篇所讲尧舜之间的传位内容,
与《尚书》中的《尧典》、《舜典》有相同之处,不过描写得更详细。第三,它摆
在这里要看什么东西呢?上面由“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一直连贯到这里,为
什么把这样大的东西摆进去?同上面一条一条的对话记载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
如果作博士论文,仔细深入研究,钻到牛角尖一研究,就会发现东西,有它的道理。
中国文化所认为的一个儒者,一个知识分子,学问并不是文章,是作人做事。作人
做事成功还不算,还要把自己的学问,用出来立人,有利于国家、社会、天下,既
然利于国家天下,就须讲究领导人的精神,也就是古代讲帝王政治。那么帝王政治
真的精神在哪里?第四,我曾经再三提到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这
篇文章,大家都说好,但是光论文章该打手心,并不好读,要通了才晓得真好,司
马迁把整个的历史精神,统统写进去,我们也可以强调地说,司马迁的那一个精神,
就是根据这里来的。现在我们大概晓得了这几点。如果真写博士论文,还有许多要
挖的,有许多值得发挥的。这里下面的记载: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资料,根据我们中国文化最初这本历史资料——《尚书》,
第一篇《尧典》。(《尚书》是孔子整理的,他把《尚书》删订为中国历史的第一
本书。孔子删订《尚书》以后,才著《春秋》)。为什么《尚书》从尧开始?尧以
前还有很长久的历史,如黄帝就更早了,而孔子站在史料的观点,认为尧以前的资
料太少太乱,没办法整理,没有采用,所以从尧的时候开始。现在我们研究,孔子
还是有问题,这位老师瞒了我们一手。我的看法,固然他手里搜罗的资料是尧的时
候最完整,但有一点,他为什么要从尧开始?我们要指出来。因为尧、舜、禹这三
代是公天下,而孔子的思想是“天下为公”,但是他当时是在春秋战国的帝王政治
时代,没有办法把这个话说出来,所以删订《尚书》从尧开始,这一点大家千万注
意。我这个话不是偶然随便说的。况且整个研究了孔子言行的思想精神,就会发现
孔老先生还是瞒了我们一手。当然他不是有意的,等于《史记》寓意,读书要自己
有眼光。(中国人塑菩萨,顶门上塑一只竖起的眼睛,就是象征智慧之眼,要在顶
门上有一只眼,把书中的道理看出来。我们懂了这个道理,他引用《尧典》里的话,
就是如此。)这篇文章写得很妙,头尾叙事都不关联,只是中间突然拿出一段来,
奇峰突起,等于外国有些电影,故事的头尾都不要,只拿出中间一段来,使观众去
猜想、判断、作结论。有人说外国的这种手法好,我说中国早就有了。《论语》的
这篇《尧曰》就是现代戏剧的体裁,头尾都不说,只说中间的一段。

    我们现在作研究,把它加上头尾。我们晓得尧老了,要传位给舜,在交接的那
一天,这是古代很庄严的大典,隆重得和宗教的仪式一样,要在泰山烧火,当着全
国百姓,把帝位交下去,尧就告诉舜:“咨!”这个“咨”字,我们看历代皇帝的
诏书,常用这个字,其实我觉得古人在这种地方真糟糕得很,很丑陋,何必一定套
用老式文章!老实讲这个“咨”字,也就是我们现在上台讲话时,说正题前一开口
的“呣!这个……”并无含义的语助词而已。古人自汉代以来,搞训诂的汉学家们,
为这些字,写十几万字的文章,那真讨厌!实际上是尧上台了,舜还站在下面,尧
说:“喂!舜上来,我告诉你,天之历数在尔躬。”(中国人过去的政治哲学思想,
是天道政治,上天的意旨。“历数”,我们先解释文字,这个“历数”很有内容。)
上天的意旨,气数到了,轮到你来挑这个担子,不是我个人的意思,是上天的意思,
时代的趋势,这个担子必须要你来挑了。第一句话就是要舜继承这个王位。不过说
到“天之历数”这四个字就够麻烦了。第一个是“天”的问题,中国文化讲“天人
合一”,到底“天”是什么东西?讨论起来麻烦得很。

                        天人合一的气数

    第二是“历数”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精神都在“历数”,“历”古代叫历法,
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阳历、阴历等等,这就是历。中国的历法、天文方面的学问发达
最早,而中国所用的阴历、干支等等,代表了一个非常深厚的文化精神。像过去换
朝代,明朝亡了,清朝进来,多少人一辈子不投降,清朝统治了中国三百年,可是
汉民族的知识分子三百年来没有投降过,许多人“不奉正朔”。(正就是正月。朔
是月初。代表历法。)再看几年前刚过世的画家溥儒,大家都知道他是清皇室,他
一辈子画的画,写的字,作的诗,没有用过我们中华民国的正朔,这也是他表示自
己是清朝的皇室,不奉我们民国的正朔。当然,也不会用西历纪元多少年,只好以
干支古法纪年,如“甲寅三月”,“乙卯五月”。这就表示他内心不奉正朔,所以
用年号这个问题真有趣。

    现在我们自己拚命想把中华文化复兴,而文化的精神在什么地方却不知道。这
是“历”所引起的一段感想。

    而“数”又是一个大问题,中国人讲历史的命运,这套学问很大很多,还有算
命之术。像《论语》最后一段孔子的话中有“有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讲“命”。
有一次,我和一位算命的大家,在一起吃饭,谈到算命的道理,他说中国人读书一
定要会算命,当时他就掉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句书袋。我听了以后,
不好意思说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每一个读书人要会算命。不过这个“数”字与
“命”字有没有关系呢?还是有关系的。历史有个大命运的。譬如历史命运中“数”
的道理,到了第六就不是第七,到了第九就不是第八,等于地球行度的轨道,到了
这里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力要下去的时候,若就把它拉回来,要出毛病了。所以“天
之历数”这四个字,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很难讲的,一两个字,包括的内容太多了。
这四个字发挥起来,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讲得完的,在此不再发挥。

    尧在传位的时候告诉舜,这是天命,不是他尧个人的意思。我们看这句话的内
在意义,尧把帝位交给舜,既非自己的亲戚,又非朋友,更非他的子孙,这就是古
代的“公天下”。他经过几十年,多少次试验,培养一个人,等到自己真的年纪老
了,(根据历史记载,古人比我们活得长久。)百把岁了,于是禅让,表示不是个
人私见。历史的精神,就在这里。

    “允执其中”这句话也有问题来了。经书上有四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只引用了一句话,我们讲中国思想,儒家思想,尧、
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都用这四句话。也可以说中国文化讲人的学问修
养的中心,教育的中心,都在这里,也可以只说一个字“中”。“人心惟危”,人
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这个危险并不一定是杀人的危险。凡是人都有欲望,而欲望
是一个总称,现代说的“好胜心”、“荣誉心”、“有希望”、“生活有意义”这
些都是好事情,归纳起来都是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灭了自
己,也毁灭了世界,都是欲望问题。

   

   

                            辨中边论

    什么叫“中”?如果我们做知识的研究就很多了,如“中庸”就讲中道,在物
理世界,讲一个茶杯的中心点,那是假定的。一个人站在房子的中间,说他是中,
那是对四周而言;实际上还是边,因为在某一边看是中,在另一边看,他是站在左
边或右边,或前边或后边,所以还是边。没有绝对中的。这是物理上的中,思想上
的中更难确定了。自已脑子能够想的,停留在中,这个中在什么地方?力量均衡了
就是中,象一支筷子来说,不要以为筷子两端间的中心点就是中,筷子两端的粗细
不同,重量不一样,将一支筷子搁在手指上,使筷子保持水平,两边均衡了,这筷
子与手指的接触点,才是中。所以在思想上可以持平的才谓之中。因此中是一个抽
象的名称。也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如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
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如后世的解释中庸为滑头,而是要懂得持平
的中心点。这个学问研究起来太难了,并且涉及人格的修养,所以我们作人处世要
持平,真能做到平,则一个人平了就没有话讲,“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
平则鸣”,一不平就乱起来了。为政的道理在持平,可是求平很难,所以中国人讲
究天下太平,太其实在难求。“平”就是“中”的道理,个人修养,作人处世也如
此。“中”的道理暂时讲到这里,发挥起来很多,可以讲上半年多。

    尧告诉舜要“允执其中”,“允”字有两个意义,一是信,一是平。就是告诉
舜要坚持把握住公平的原则,不能有偏私,不可动摇,如果不把握这个原则,天下
国家,四海之内,人也好,物也好,都会垮的。在尧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国家还没
有建立完成,还有水灾,大禹治水之后,黄河、长江未开发,整个国家在水患中,
还痛苦得很,是最艰困的时代,如果为政不能持平,整个国家就完了,假使做得不
好,就“天禄永终”。这四个字可作两面解,做坏了不得好死,做好了上天给你的
禄位,永远有好的结果。古文的美感在这里,讨厌难懂之处也在这里。“天禄永终”
四个字是凌空的,每个角度看都是圆满的。所以好的古文用白话一作解释就完了,
美感就破坏了,等于好的图画,没办法加一笔,也没办法减一笔。

    这是引用当时尧舜禅让交接的时候,尧把中国文化政治思想的中心交待下来。
等到舜也老了,大禹治水成功了。在中国文化史中认真讲,文化开创的功劳,首推
尧舜;至于国家建设的奠基,则大禹的功劳最大,自他以后,固然政治上变成家天
下了,但在他个人的功绩,真是千秋万载,由他建立了以农立国的基础。

                            禹分九州

    禹分了九州,所以: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
    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舜将自己的帝位,交给大禹的时候,也把这个文化的传统精神告诉禹王,而舜
在这里所说的一段话,别的地方没有,是在《论语》里才见到的。这里舜加重了语
气,其所以加重,我们从另一角度来看,是因为时代不同,文化越来越发达,如现
在用的白话文,就有这么噜嗦,越上古越简单,所以尧传给舜很简单,舜传给禹就
复杂一点了。舜将帝位交给禹的时候,也是行大礼,向天地祭告。

    舜对天祷告说:“予小子履”,我这个小子——向天不敢自称帝——履是说,
学步前辈的办法。“敢用玄牡”,才敢用黑色的公牛作祭品,“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代表全国的百姓,向在上面广大的、威严的、高深不可知的天帝天后祝告。“有罪
不敢赦”,我执政了许多年,恐怕自己有很多过错,不敢希望上天原谅,我若有罪,
你还是惩罚我,不要宽恕我,不要赦免我。“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这句话就是
告诉禹要学习。帝是上面领导人,臣是部下,对天来讲,这个帝是天帝,自己是臣
子。这是中国过去的政治思想,与宗教精神是连在一起的。加以皇帝称天子,是上
天之子民。人世间是皇帝,阴世间是阎罗王,所以过去的皇帝,受万人之拜而不拜
人,但在祭天的时候,皇帝就要下跪,祭祖先时或到后宫见皇太后也要跪。他这里
说“帝臣不蔽”,就是说你天帝的臣子,我这个舜,年纪大了,精神不够,已无法
作天下的庇护。“简在帝心”,现在我选来一个人,可以继承我这个位置,而我所
选的这一个人,天帝也会同意的,因为他的功劳太大,对国家百姓的贡献太大了。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这是作领导人最重要的政治德性,做领导的人,自己个
人的错误,不要推卸责任,不要推给部下或老百姓。这是中国文化政治哲学的精神,
也是中国政治领导哲学的大原则,太难做到了。我自己有罪,一切处罚我承担,与
我的部下和老百姓没有关系。“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或部下错了我负责,
都由我来挑起。

    我们看了这段书,感觉到非常严重,也非常敬佩,不禁为之肃然起敬。中国文
化谈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就同佛学讲到菩萨,道家讲到神人、天人
一样。就是有好处,也绝没有一点自私,应该是大家的,好处是大家的,不是自己
的,自然一点不能要。佛家所谓布施,乃至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交给别人,这个精神
多难!所以看了这一段记载历史的资料,懂得中国的政治思想。拿现在西方来的民
主精神比较,西方思想无论怎样民主,也没有到达我们这个“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程度,这种带宗教性的自我牺牲的君主,可不容易。缩
小范围来说,如果作一个单位主管,自己的政治道德修养,能够到达这个地步,就
是最成功的人。当然对自己本身来说,会是很痛苦的,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就要担
负所有人的痛苦,自己的痛苦绝对不放在别人的肩上,而部属的痛苦,都由自己替
他承担。

                            周重九鼎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前面是讲尧舜禹三代的文化、政治思想以及作人的道理。我们文化的鼎盛,是
三代以下到周朝完成的,孔孟思想就是继承周公的思想。周朝有一著名文献为《大
赉》,就是周朝开始立国时候的重要思想(主义),他这个思想的中心是“善人是
富”。什么是真正的富强,包括家庭的富强,个人的富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
各个是好人,没有坏人,这好人不是老实的老好人,是思想纯正,行为端正,一切
都好的好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这就是大富。至于“虽有周亲”,
这个“周”代表了圆满,四周充满了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很多的群众,很多“盲
目”的人跟着你。“不如仁人”,不如有一个两个有眼光的人,有仁义道德的人。
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喜欢在矮子里当高人,不喜欢到高人里当矮子,到了高人中
间,处处不对,成天只有听话的分,看看谁都比自己行,这个味道很难受。可是从
人生中体验到,有成千上万的“盲人”跟你走,一点都不希奇,只怕有一个明眼人
对你说:“你走错了!”这就完了。历史上有许多人,当时人人捧他,真是了不起,
但后来明眼人在历史上写一两句,就把他刷下去了。所以当在台上的时候要当心,
所听的,所看的,所讲的都是顺意的,都是对的,这时切不可得意忘形。“百姓有
过,在予一人。”周朝也是三代时的那种精神,由此可知当皇帝之难。我常和美国
朋友讨论民主与帝王政治,说他们的民主政治是假的,而我们中国过去的帝王政治
思想是真民主。这也是有所本的。

                        上古的政治经济

    一种真正的学问要达到外用,在古人多是用之于政治方面。现在我们所讲的,
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哲学的道理,现在说到上古为政的九个字: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这是写作《论语》当时,引用上古的文献。“谨权量”有两个观念,我们看到
《尚书》中《舜典》有一句话,“同律度量衡”。我们的文字越到上古越麻烦,这
也是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基本上的不同,中国文字依六书的法则而来,每一个字,
单独代表一个观念,有时一个字包括了四五个概念;外国文字要几个字母拼起来,
才表示一个概念。这是中国与西文化不同的重点之一,我们必须了解的。我们后世
年轻人读古文会觉得麻烦,就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没有从研究中国字入手,尤其
现在更是如此。

    像这里,就是说从尧舜的时代才统一了全国的“律”。这个“律”包括了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天文的、物理的规律,就是现在所说科学性的各种“律”,包括了
历法、天文的法度等等,这是中国最早、最古老、也是最光荣的。在全世界各国,
天文学的发展,我们是最早最早的,比别人早了好几千年。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制度
的各种官制规律,虽然历代都有变更,但原则上仍是一贯相承的。

    “度”可以分开来说,一种是地理方面的行度,等于现在西方文化的地球经纬
度。另一种就是长度,经济方面应用的丈、尺、寸、分等等名数单位。这是古代为
了经济上使用,求得公平合理而统一的。

    “量”,即是合、升、斗等容量的总称。

    “衡”就是称,就是称东西的斤、两、钱等等名数的总称。

    这就是在尧舜时代,已经发现,各个宗法社会,各自为政,律、度、量、衡都
没有统一,所以他要把它统一起来。我们要研究经济,研究社会发展,看二十五史
就知道了。我们直到现在,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完全彻底统一,上菜场就知道,有台
尺、台斤,又和我们当年在大陆所用的不同,现在又有公尺、公斤等等,是根据西
方文化来的。现在以全世界来说,很少有已经统一了的地方,只有小部分统一了,
如装船的吨位算是统一了的,可是在各国社会自己国内所用的,还是没有统一。由
此我们也了解,人类努力了几千年,自己号称文明进步,事实这些地方,我们还是
停留在几千年前的阶段,统一的工作,还没有做到,这是以哲学的观点,看历史的
所谓进化,是一个讽刺。

    《论语》上这里也说,要“谨权量,审法度。”这个法度,就是现在所谓的制
度,各种办事的制度,要严格注意,这是第一层的意义。其第二层的意义,如果我
们不根据《尚书》记载的传统而讲,“谨权量”的权量,就是权变的意思,我们中
国文化中,尤其儒家喜欢讲究两个字,所谓“经权”之道,经就是常经,大原则不
变,永远不变的,如人之穿衣饮食是经,但吃白米或吃面包,穿西装或穿中山装,
可以随意,则是权变。“权”具有了这样的意义。在为政的大原则就是“谨权量”,
对政治权能的分辨,要非常谨慎,以个人而言,如领导一个单位,对某同仁在权力
上应该使用到什么程度,要量才而用。要非常谨慎,这也是对人事而言。“审法度”
是对制度而言。固然说为政在人,但是制度的发挥,非常重要。

                          人治法治并重

    这两句话连起来研究,在我看来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跟着西
方文化跑。其中譬如用在工厂人事管理,因为效果很好,所以将这一套又扩大到行
政方面。美国对这方面特别重视。还有一位丹麦人写了一本书,我们有人译作《领
导的艺术》或《领导的技术》,这个书名相当新颖,里面的内容,就是人事管理,
而这些东西,在我们中国文化讲来,就是“审法度”。但是这种管理用之于行政,
我们以冷静态度,不掺入任何东西来看,它的毛病非常大,就是人跟着制度在转,
人变成没有灵魂,将来这个东西的祸害非常大。可以断言,将来一定要变,不变吃
不消的。依法规来做事,人会变成机械,没有灵魂,人到底不是机械,是有灵魂的。

    

    我们了解了这些思想与观点,再回过来看中国文化,在尧舜当时,人事与制度
并没偏废,而把这两方面“谨权量”,像天平一样,法规与人事,配合得非常好。
我们现在社会上就经常看得到,有时候去机关办事,磁了钉子,一肚子牢骚回来,
可是没有办法,因为机关里的人照法规办事,遇到法规上某一部分会互相抵触的,
上面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而给下面的人找了很多麻烦。在我们古代的人治思想,
法规因人事而变的原则,情形就两样,究竟谁好谁坏,的确难下定论。这是介绍了
“谨权量,审法度。”两句话当中,所产生的很多的联想。

    第三句“修废官”。古代官者管也,就是管事的人。严格的研究起来,中国古
代所谓作官,在秦汉以后,才变成特殊阶级,在上古时候,如国父所说的,是管理
的意思,服务的性质,是对某事的主管人员而说。“修废官”也有两层意义。第一
层意义就是说,在尧、舜、禹以后,经过殷商的阶段,政治荒废,到了周朝重新整
顿起来。第二层的意义,一个制度,一个法规,一个行政措施,依我们中国《易经》
的道理,是没有不变的。很好的计划,施行下去,到了下层,经过空间或者时间的
关系,今天这个办法对,明天情况变更就不对了,非变不可,不变就会出问题,所
以修废官等于说兴废之间要多注意。

    这三个重点把握住,了解周朝政治思想的大概规模,就好办了。“四方之政行
焉”,为什么说“四方”?中国上古的政治制度,虽说中央集权,但四方都是诸侯,
地方分治,实际上他是“中央分权”。

                          承先启后

    根据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说法,中国上古如周朝,中央反而没有集权,地方
的权力非常大。所谓的中央集权,只是道德上的领导,思想上的领导,而行政上的
指挥,多属于地方。所以他说“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这三点注意到了,四方
之政自然行得通了。缩小范围来说,个人也是这样,一个家庭中处理事情也是这样,
中国文化向来宗法社会——族有族规,家有家规,治家之道也是一样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是由宗法社会的基础而来的,“兴灭国,继绝世。”过去已经灭掉的国家,万一这个国家没有后人,就要把他远支的宗亲找出来。所以周武王统一了中国以后,分封诸侯达两三百个国家,而所封的并不全是周文王的儿子,如当时的宋国,就是殷商的后代,许多都是曾经一度灭亡的,周武王再封建,把这种国家重新建立起来。

   

   

    “举逸民”,所谓“逸民”,就是纣王的时代,许多人不同意纣王的做法逃走
了,避世于海外。到了周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把这些人都找回来,给他一个相当好
的位置,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与思想,这样人心就归顺了。由这三点来讲,我们看
自己的历史,过去讲仁讲义,现在讲就很难了。过去某人的家庭出了问题,朋友就
把这家庭的担子挑起来,这就是义,也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以前我们疏忽了两
个东西:一个是特殊社会的组织,另一个是宗法社会的被破坏。这相当重要,中国
人过去的祠堂,初一、十五,都召集族中的年轻人读训,那时读的尽管是清朝的圣
谕——康熙写的广训,教人如何孝顺父母、如何作好人好事,原来是作为政治的安
定力量,后来变成宗法社会非常好的中心思想。我们当时疏忽了这些东西,只有爱
好自己文化的人,感到非常严重。现在更加上思想的离析,这些东西破坏了。所以
这些地方我们要了解,这些精神,在宗法社会中,为朋友卖命,替朋友挑担子的这
些事,普遍得很。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几千年“兴灭国,继绝世”深厚文化教育的
结果。

                            养生送死无憾

        所重:民食、丧祭。

    这句话,古书上圈点的句读作:“所重民,食丧祭。”这个句读,我不同意。
不要以为古人大儒讲的话,就一定是对的,我们为真理,为了求真,对的就是对,
不对的就是不对,大儒不一定没有错,错了的事多得很。像我们这些连小儒都不够
格的经验,常有写错字的时候,学生看到也不讲,后来自己发现,问他们为什么不
讲?他们说老师写的怎会错,像这样的态度就糟糕,老师不一定就对,要多提意见。
即使我对了,学生没懂,多提意见问一声,也不算错,为什么只是听话?所以对古
人的话,也要注意。这句话是说,施政所注意的重点,在民食,人民的生活;其次
丧祭,就是送死。换言之,政治的重点.就是养生送死,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这里是另外四个原则。上古的政治,始终是宽,这是儒家的主张。道家则主张
宽猛并重。我们读历史读到用猛的时代,就是法治,严格的管理;宽则是讲礼治,
如历史上有名的汉唐时代。

    儒家宽可以得众,而“信则民任焉”,上面领导的人言
而有信,老百姓就完全信任你。“敏则有功”,敏捷聪明,就可建功业。“公则说”,
凡事公正、公平,则大家心悦诚服。

   


安德义《论语解读·尧曰第二十·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尧曰第二十·3》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论语解读·23》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季氏第十六·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张第十九·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述而第七·5》 1-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微子第十八·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29》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0》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2》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3》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4》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6》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38》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40》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4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2》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3》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4》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6》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8》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