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类游戏有哪些:中国法医职业风险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4:02

  调查动机

  因为《大宋提刑官》的热播,人们熟悉了一个古老的职业———仵作。这个古时候的称谓,现在叫做法医。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公众的眼里,他们充满神秘。他们都是医学和法学的双料专家,但他们常常面对的,却是死亡的人体。

  作为一项强体力劳动与强脑力劳动结合的职业,法医面临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高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大突发事件和刑事案件需要法医介入,法医在面临高危风险的同时,还要承受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

  特别调查

  本报记者 杜萌

  现场殒命的8岁小女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手中攥着正在吮吸的盒奶。刀光在空中闪过的瞬间,孩子的鲜血与盒奶一同喷溅到墙壁上……

  这是邢庭进县公安局当法医后第一次见到的惨烈的凶杀现场。

  时值夏日,遇害母女俩被发现时已有时日。“进屋时满地肉蛆,气味格外难闻。”邢庭屏住呼吸仔细查验,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残暴的凶手找出来。经过细心勘查,法医们在母亲的头发里找到了半片指甲,经DNA比对后找出了凶犯。

  邢庭今年29岁,自大学毕业后在基层公安干了8年法医,如今已是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技术处法医室的一员。

  作为邢庭的老前辈,汪跃在1981年年初就走进了江苏省检察院。当年,恰巧赶上司法部委托南京医科大学举办第一届法医培训班,汪跃由此成为21名学员中的一员。他与同班同学也被称为中国法医的“黄埔一期”。

  如今已是老法医的汪跃,回想起23岁那年第一次与公安法医出现场的情景,依旧刻骨铭心:“当时,魂都吓掉了!”

  两农民吵架后发生厮打,一人倒地身亡,死者亲属认为是对方将人打死,遂将尸体抬进对方家中,用泥土堵住门窗。时隔两个月,汪跃跟随一名公安老法医寻到那间农屋,刨开封堵的泥土,开门入屋。

  “里面很黑,地上有个人形物,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蛆,整个尸首完全腐坏,人体软组织全没了。”汪跃胃里翻腾起剧烈的恶心,腿软心慌,老法医却十分镇静、从容不迫地把一层层白花花的肉蛆扒开,解开死者的衣扣,详细查验。两个多小时后,老法医起身走出屋外,向门外等候的公安办案人员和死者家属详细分析了死因,排除了外伤致死的结论。

  这一幕深深地烙在了汪跃的心底,对他的法医职业生涯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用他的话说,“有了‘这碗酒垫底儿’,就再也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关!”

操作环境恶劣

零距离接触各种传染病源

  “干了法医,才知道这职业实在辛苦。”汪跃感慨道。

  作为江苏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主任法医师,周盛斌深有同感。“一般人想象不出我们的工作有多辛苦。”他举例说,为了查找尸体,法医有时要钻进几公里长的下水道,行进中时常有粪水淋下,找到高度腐坏的尸体还要拖出来;基层法医经常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尸体,有公路抛弃的尸体,有掩埋在偏僻角落的残肢断体,有沉入江河水下的分尸包裹……

  腐坏尸体本身就是传染病病源,而生前染病的死者中可能患有肝炎、脑炎、肺炎等几十种传染病。一些生前吸毒的死者遗体中,还往往带有艾滋病菌。而法医在就地查验时,无论尸体如何腐坏溃烂,也不能对尸体进行任何消毒。即使回到有条件的实验室里,在解剖时也难免被刀具割破,法医稍微不注意就会受到传染,“你就是小心再小心,也会出这种事”。

  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染病威胁———这,正是法医职业高危风险之所在。

工作条件差

致癌物毒害气体相伴相随

  风险远不止这些。

  “没有消毒环境,没有强力排风设备,长时间嗅闻福尔马林药品,这对法医健康是莫大的损害。”

  福尔马林是法医不可避免要接触的———取得标本必须要用福尔马林来固定,每次取材至少要与这种药剂密切接触数小时。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品能代替它,而它对人体却是一种高危致癌物。“近几年,我们的老一辈法医、甚至同龄人去世了八九个。”周盛斌心情沉重地说,“他们患有鼻咽癌等各种癌症。我们有统计分析,法医接触有害气体是正常人的几百倍啊!”

  在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技术处的标本取样查验室里,主任法医师顾晓生依次按下各种新设备的电源开关,向记者一一详细介绍。“排风设备、操作台面及光源布置,都是我们根据经验和需要自行设计的。”顾晓生兴奋地说,他多年期盼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我们马上又要购进一套仪器设备,还有投影设备,都是全自动的。我们的工作条件鸟枪换炮,大大改善了!”

  兴奋之余,顾晓生仍为那些在一线工作的公安法医同行们担忧。因为,他们不可能有这样好的条件。

  “公安基层法医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面对凶杀案件中那些血泊卧尸、江河沉尸、残体断肢;要求他们必须经常在野外或殡仪馆里近距离、长时间地接触各种尸体。即便是在殡仪馆,一些县城经常停电造成冰柜里的尸体化冻,抬出来时往往已是恶臭冲天。”周盛斌对记者说。

  “南方气候潮湿,法医接触腐坏尸体是常事。”周盛斌说,法医在现场解剖尸体时不能消毒,最多只穿一身解剖服,戴双手套。法医基本不带口罩,因为有些死尸会有特殊味道,比如因中毒身亡的,带了口罩就闻不出来。

  “我希望能尽快改善一线法医的工作条件。”顾晓生表情凝重。

心理压力大

公正办案也会面临质疑猜忌

  一旦遇有凶杀案报警,公安基层法医闻警必出。

  夏日高温、冬日寒冷,白天查验、夜半捞尸,工作没有准点,长年下来,身患高血压、胃病、失眠症的法医不在少数。而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医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血腥凶杀现场,往往都会激发起法医的同情心。如果找不出死因,发现不了破案线索,他们会在内心深处感到对不起冤死的人。

  倘若在马路边上发现尸体,法医必须在现场判断出到底是车祸还是凶杀。如果断定凶杀,法医要判断这个人死了多久、怎么死的、案件的性质是什么,根据尸检结论尽可能地指明侦查方向。公安机关随后就要投入大量精力去侦破。如果调查来调查去,最终认定说是车祸,且不说领导发火,面对那些办案民警,法医哪能一点都不愧疚?

  除此之外,法医还要面对当事人及群众的质疑和猜忌。凡涉及非正常死亡案件、凶杀案件,死者亲属情绪往往特别激烈,如果查验结论不符合死者一方亲朋好友的意愿,他们可能会作出种种非常举动。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法医往往会成为控告和斥责的对象。

  事实上,法医的查验结论不仅涉及死者及家属,还涉及到与其死因有关的人。最难的是像凶杀又不像凶杀的现场,法医这时的心理压力会特别大,因为,一旦搞错,使无辜的人受到法律惩罚,或使有罪的人逃脱法律惩罚,酿成执法不公,后果将不堪设想。

  顾晓生每每想起这样一个场景,心里就会很难过:那一天,他上班经过某司法机关大门前,看到一群人举着写有“某某法医故意制造冤假错案”字样的大牌子站在门口,指名道姓地叫骂不停。

  “我熟悉那个法医,也知道那个案件的鉴定结论非常公正。这样侮辱他,我心里很难过。”顾晓生说。

  周盛斌谈到同一话题时明确表态:“我相信,就我所知,绝大多数法医查验死因都非常认真仔细,真正不负责的人极少极少。”

  他无奈地说:“老百姓对我们工作的艰辛不理解、不认可、不信任,这让我们很心寒。”

社会地位低

“幕后英雄”待遇差晋升难

  在哈尔滨林松岭死亡案、云南“躲猫猫”等事件中,法医的介入及时遏制了事态恶性发展,平息了公众的不满情绪。法医工作对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作用,也逐步为人们所熟知。

  然而,法医工作的重要性及贡献与他们所获的待遇却极不相称。

  据了解,一些地方的公安法医到年底只能领到几十元补助,连买试验手套的钱都没有。有些单位没有专门的工作服,做尸体解剖时衣服溅上血,只能拿回家自己洗。

  法医有“幕后英雄”之誉。法医提供的关键证据可以指引侦查方向从而大大提高破案效率。但现实中,却难能有人提及法医的功绩,立功受奖多为办案侦查员所获。

  一位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相比于法官、检察官、行政官员、同资历医务人员,法医的职称与工资、警衔不挂钩,付出与报酬不相称,往往只讲奉献、不讲待遇。一些人干了一辈子法医,退休时往好里说也只能弄个科级。久而久之,一些法医工作者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受挫,鉴定质量受影响,法医队伍不稳定的现象正在逐步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