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飞国际股票价格:扶持中小农企做强做大 努力优化我省农业产业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45:15
扶持中小农企做强做大 努力优化我省农业产业链 到目前为止,我省农业中小企业已有近2万家,它们联系千万农户,衔接三次产业,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但现行政策中客观上存在“瓶颈”,使这些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发展速度难以提高,它们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与东、中部地区同类企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例如,我省有280多万亩茶叶基地,面积和品质均居全国第二。但在产品加工经营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企业,很难形成抱团发展机制,市场开拓整体能力低,市场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被“摊薄”,导致茶叶虽有好“卖相”、却卖不出好价钱和好市场,部分地区甚至成为沿海省份名茶的原料供应地。其他主要由中小企业加工经营的优质农产品,如青川山珍、通江银耳、川北富硒茶等,境遇也几乎与茶叶相同。迄今为止,主要靠中小企业支撑的我省农业产业,真正形成产业链的不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多数品牌的影响力仅局限在省内及周边省(市),且面临着市场进一步萎缩的局势。    我们调查发现,制约我省农业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渠道狭窄。农业企业都须在农产品出产季节集中收购原料,在此时段内,所需资金数量很大,中小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渴望得到充足的金融支持。但部分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即时制定贯彻落实中、省扶持农业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政策的具体措施,以及金融机构囿于现行政策限制而不能开发出适合农业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只能向民间机构借高利贷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导致盈利率大幅降低,有的企业甚至仅能维持生计,遑论扩大规模、拓展市场了。    2、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中、省虽于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我省部分基层政府受经济实力制约,落实政策规定责任有相当大的困难,主要精力只能用于文件传达、宣传等“表面”工作,没有积极主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导致中、省扶农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农业中小企业得不到投资、减税、贴息、担保等政策支持。    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产业链长、自我服务能力弱,决定农业中小企业对公共服务体系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政府针对“三农”的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即使部分地区有此体系,职能也分散在多个部门,且缺乏一套高效的整合办法。我省农业中小企业几乎都因得不到有效的公共服务而被迫花大力气包揽了产业链前端的种养殖业服务、中段的加工生产服务、后端的市场营销服务,增大了运作成本,削弱了发展后劲。    我省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面临政策“瓶颈”,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消除政策“瓶颈”,有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形成集群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为我省实现“强省富民”和把四川“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促进农业中小企业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    应科学判断未来五年农业产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为目标,以增强农业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为动力,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服务体系为保障,制定我省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农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突出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力争用较短时间显著提升四川农业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二、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借鉴地方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大力发展中小银行;鼓励经营状况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向中小银行转变,建立起与农业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快研究制定省、市、县级财政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职能主要是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建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对商业性担保体系,政策支持的重点应是确保其按市场原则为农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对互助型担保体系,政策支持的重点应是鼓励行业商会(协会)在信用联保中发挥作用。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方式,努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展农业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三、着力培育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应按照农业产业链优化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努力推进多层次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应做好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为农业产业链的前端服好务。以行业商会(协会)等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应与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艺研究、产品创新研究、品牌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平台,帮助中小农企和专业合作组织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农业产业链的中、后端服好务。    四、努力增强我省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应从四川实际出发,加快农产品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对全省农业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形成示范效应;积极引导中小农企“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打造产业链优化的重点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强势企业的内涵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弱势中小农企科学地确定各自在产业链细化分工中的定位和实现升级换代;集中财政资金,支持行业骨干企业扩散工艺技术和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中小企业参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全国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五、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办法,建立一批名优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制定农业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改造规划,重点解决好一些地方优质“名特”农产品加工能力与生产能力不适应的矛盾,引导农业中小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主产区的监管力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严禁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使标准化生产的全过程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