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为什么不能穿短袖:【引用】宏风讲堂国学通论之《论语阐微》(节选)(第二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8:28

【引用】宏风讲堂国学通论之《论语阐微》(节选)(第二讲)

天下教化 2011-03-02 20:03:06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播遠堂《宏风讲堂国学通论之《论语阐微》(节选)(第二讲)》

第二讲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这是我们的缘。中国人有一句流延很广的话,叫缘聚缘散,缘来缘去,缘实际上一种关联,它的呈现状态可以有久远的因果,也有生命的心相的相认。那么宏风讲堂的立起,那就是要复兴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开启宏阔智慧,经营高大人生,创造全新教化,沟通美好未来。那么,我们这个缘,就非同寻常。

宏风讲堂的国学讲座的这个部分,实际上是把这五千年来的真正聖者的大智慧经典重新启开它本来的面目,结合我们今天人的观念状态,破开我们的文化怪圈,打破我们的思维枷锁,真正的把道统智慧化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将从此不再用孔子主义、老子主义、释迦牟尼主义或耶稣主义来给传统文化贴标签,而是立于天地人三才贯通,物我情大智圆融的境界,来阐释经典之所以然,不被表面的言诠和说法所迷惑,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真正的把传统精髓用以纠正、化导我们的内心,融炼我们的态度,去除我们的生命杂质,重体天人合一的大成教化,把格物致知的智慧再拾起来,让我们真正的走向智慧大成功。

那一天我对一个向我宣讲《圣经》的人讲,我说耶稣出现之前地球是不是存在,四季是不是有序,天空诸星是否依然闪耀?他说是的。我说那不结了吗?老子讲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自己也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强志之曰大”。老子是公认的大智慧者,他也说得明白,道并不是他发明的,而是他见证的。那么耶稣也好,耶和华也好,那也是悟到了佛法(道)而有其境界。《聖经》约翰福音上说:“太初有道,神的灵驻在道中,道就是神。”那也说明是耶和华、耶稣他们证悟到自己在宇宙之道中的位置与境界。我们放开自己的思考,就会意识到广宇之中,一定有一种“不依形而立,不随形以亡”的“一元”存在,是宇宙产生、发展的原因,运化的根本,而我们人既然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不管我们到了“那里”,如何的体现出低能状态,实际上我们如果能够象孔子那样,经历“志道、而立、不惑、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过程,达到“吾、道,一以贯之”的与道相同一状态,那你可以解脱一切的物质障蔽,证到你的本来自在。在佛家《心经》之中讲“观自在菩萨行甚深禅定,照见五蕴皆空,”而真身成就,“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只有在那个境界才能见证得了。就象你要没有见过风,别人用语句描摹一千万遍,你也不明所以,还生出许多的“我见”来,这时只消把你放置于风中,你自己就明白了。

也就是说过去的宗教也好,还是世俗的一般存在,在我们这里,就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文化,一个存在。我们要坚定一点:聖者讲道说法,既然他来到人间,以人相示人,以人言示理,那就不是为了人崇拜他(她),而是为了人觉悟,学习他,以发现和成就真实的自己。他所实践的道路,是对众生的慈悲留存。换言之,宗教的说法流传,历史的过程,也都是为了补足和构造今天人发现和成就自己的文化基因,奠定一个文化的基础。聖者以师道行世间,也无非是一个唤醒与帮助,根本能否真正觉悟,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己做来的。耶稣说:“你信我,就能上天堂”。人因为妄于天堂之求,都说:主啊,我信你啊。潜台词是你得保证我上天堂。可是耶稣说这话不仅内含着原因,还是有条件的。这个信不是现代人嘴上说的那个东西,西方的宗教讲的“信”,其实就是东方宗教讲的“悟”,是一个内涵。而一个人真正的信或者悟,那是要满足以下条件的:信,即放下自我,放下一切我执、我见。孔子讲:“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耶稣讲:尽心尽意尽性爱主你的神,这是所有诫命中的最大,而且是所有诫命中的第一。且要爱邻如己。至于现代一些和尚讲:看破、放下、自在,我说因为他们很多人并不实修,观念层面的看破,往往如水中论月,穴里观影,他的放下一定是不负责任,一定是随意的,而自在多是自欺。耶稣讲:你信我,就背上你的十字架跟从我。他不是要人崇拜他,而是要人学他,按他讲的去做。我就问那个给我讲基督的人说,我说退回去2000年,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你在场,我那时问你:你还信耶稣吗?你不要欺心,你真诚的回答我,如果你真的能够无所愧在说你信,且心中不是求,不是交换心,我说你才是基本满足“信”的条件。同样的,我们要推到文化的原始节点上去,我们就会发现,现在说信儒学,信佛法,我说当孔子居无定所,飘泊无依,被人讥为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时,你还信吗?事实上,听他讲学的无数,却只有三千人可称“弟子”,七十二人可称“贤者”。至于老子,有生之年,到老时只有关尹宓喜一人知他懂他。释迦牟尼,跟耶稣差不多,也只有身边十几个大弟子真正懂他。而耶稣的十二门徒中除了出卖他的犹大外,大弟子彼得曾对耶稣说:主,他们可以不认你,但我自始至终是要跟从你的。耶稣伤感地笑说:“今天鸡鸣之前,你会三次不认我。”事实上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彼得混在人群中被人三次认出来,他三次否定了。第三次否认的时候,鸡正头鸣报晓,彼得回想起老师的话,不禁痛哭失声。人类五千年来公认的四大聖者,他们在世之时的状态,你设身处地、揆情度理,别只在嘴上说你信他们,信的最高表达,就是生死见证,你能够吗?反观耶稣被钉十字架上时,那旁边两个“海盗”对耶稣的态度,你才发现其实道法所界定的善与恶,不是仅著眼于人这里的一点利害分别,它是关系着根本的选择,是生命真实尽底的态度。舍此之外,一切都是形式。那些在宗教中得成就的,实际上也不过是借着宗教的形式在修,根本上这颗心纯不了,随便你唱多少赞美诗,做多少“功德”捐,其实什么也不是。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皇帝萧衍,表现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尊崇佛教,他用皇帝的权力,每年剃度成千上万的僧尼,在宫中作水陆忏,又多次自己跑庙里出家,害得臣下把国库掏空了来换他回朝。他因为读佛经,佛家戒律禁止杀生,他就下令和尚不准吃肉,从此把“吃荦”的本义变异成了不吃肉。他广建庙宇,后来的杜牧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不过他讥笑他说:“多少楼台烟雨中”,当然这是后来的事了。因为萧衍所为,表面的声势那个浩大,当然惊动了在天竺的达摩和尚,于是他辗转来到中国,见梁武帝。中国这个集权权力状态,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趋炎附势,马屁满天,那是再自然不过的。梁武帝在内心里是很为自己的“成就贡献”满意的,臣下日日上呈的奏章,多是溢美之词,久之自己也生大慢之心而不觉。所以接见达摩时,寒喧毕,就问:“大师,我度僧尼无数,建庙观千所,究竟有无功德?”言谦而内慢,达摩看他一眼,说:“实无功德。”他不乐意了,拂袖而去。因为龙颜大怒,臣下还想谋害达摩,达摩长叹一声,说江南寺多僧众,惜无一真佛子,于是到长江边,长江的渡船全遵萧衍之令,不准放他走,他长叹一声,用禅杖扫一束芦苇,略展神通,一苇长渡,吓傻了那些耿耿俗子,梁武帝后悔也晚了。后来他居然身死国灭,留下历史的笑话。现在我们是一个商化的社会,商业上有点成绩的人,如果再加上信基督、信佛教,呀,那被人吹捧的机率就太高了。然后今天捐钱建个庙,明天捐钱建个教堂,或者助益一点教堂的活动,心里洋洋乎的大有人在,可是,我是希望真正清醒的人明白,形式的本身繁丽并不是实质,真正的那颗心,能够回到初点,还是纯的,还是能定能静的,那才行的。你照样可以有万贯家财,但你心不在其中,你也不为世俗的名利而动心去表演,这才是真智慧。

无论你修什么,历来讲“正师正法”,这个正师可是很难求,正法也不是超市,任你照选,你要这样,慢心也太大了。而你的实践,一般都必经情感境界、观念境界,这个过程中,如果执于人的名利情不放,最容易自惑惑人,口善心魔。那么佛法也好,道法也好,必会作动天机,佛法道法的另一面必然会出现考验,以实证你是否真正达到完全的理性坚持,只有达到这个境界,这个人才能说在生命科学文化或者说道统文化的这个层面,算作佛法或道法的弟子,这时逐渐生起启开的智慧才算是真正有根的,才是属于在你的心里生出的花朵,而不是外来的。

我曾经讲过,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四维思考,真正的道统文化,那是不变不动的天道。有人讲“法门”,惑于名词。而有人就心性很好,说:“天道即是门”,实际上无论你怎么学,如果人不知道道统文化,不在这块上真实努力,你顶多也就是了解一点过去的智慧与经验,顶多了知一些方法智慧,而你还不一定能够用得好。至于艺术的智慧,那你不明道,你就只有照搬照抄以前,或者拼凑一下古典文化的元素。与道的关系,是生命最根本的关系,这个态度不摆正,生命不调整,一切都等同水中捞月,而你的方向要错了,按庄子说:“滑欲于俗思,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犹缘木而求鱼也。”(《论语阐微》第二讲节选)

启嘉春秋

2011年2月24日

分享到:        阅读(11)| 评论(0)| 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