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概况中文版:两行字见功夫——报道摄影中的图片说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2:19:50

两行字见功夫——报道摄影中的图片说明

  两行字见功夫
 ——报道摄影中的图片说明  
作者:夏莹  
在武侠小说中,要检验一个习武之人的身手,最简便的方式恐怕就是扔给他一般兵器看看对方的招式。
  那么,考量一位图片编辑的职业素质最便捷的方法呢?递给他一支笔吧,让他写两行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对于报道摄影意味着什么?新华社特稿社图片编辑曾璜在他的《报道摄影》一书中这样写道:“人类迄今为止发明了文字、印刷、图片、广播、电视、电脑互联网等大众信息的传播方式,所有不同的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就是文字。没有古老而又不断更新的语言文字,所有的传播方式都达不到传播的目的。”
  在报道摄影中,正是图像与文字的结合构成了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
  可以打个比方,图片说明好比报道摄影的两条腿之一,好的图片如果没有专业的图片说明,在传播过程中也会走得踉踉跄跄,甚至可以说是残疾的,弄不好会摔跟头。
  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佑珠曾风趣地说自己“这一辈子的工作就是在照片下写两行字”。可见,写好这“两行字”花费了图编们多少心思,其中大有学问!
  本期《影像背后》将对前日两个颇受关注的新闻摄影案例回头冷思考,把目光聚焦在照片下面的这“两行字”上。
  案例回放一骑车人雨中摔跤
  5月10日,数家新闻网站转载了一组发生在厦门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新闻事件尽管不大,但却引发了网民关于记者在传达新闻责任和社会公德心之间应如何平衡的争论。
  摄影记者守株待兔式的抓拍方式使这组照片颇具争议,那么从图片编辑的角度来看呢?我们希望从图片说明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事件。
  首发媒体福建《东南快报》的图片说明是一个编者按:
  如果是雨天,如果路面没有积水,路上的坑一目了然也许不会害人,但是如果施工单位及时把它填平,这些意外不会发生,也许施工单位不想害人,但是安全无小事大家切忌。
  首发这组照片图片编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了自己当时的编辑思路:“就这一组照片本身来说,很精彩,比起只拍路边一个大坑的照片,当然更欢迎这种冲击力强的照片。但我在编稿时也考虑到了可能会引起的争论,所以在用一张还是用一组的问题上犹豫了一下。如果只用那张摔倒在地的照片可能会避开受指责的风险,但是并不精彩,而且对凸显事实的帮助不大。所以我用了一组,一个生动的瞬间,凸显新闻事实,再加上编后语,我们的编辑意图就很明显了。”在受众反映方面,这位编辑说,“没有针对这组照片的指责电话或信件反馈到报社来,说明我们的编后语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这组图片后来通过网络的传播为更多人所知,新浪网转载时用的是新华社的图片说明:
标题:骑车人暴风雨中突遇马路陷阱栽跟头 新华社原题为:马路“陷阱”太坑人  正文: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省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天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
  关于这个图片说明,我们采访了新华社摄影部的张凤国,他认为:“作为一个为媒体服务的综合性通讯社,这条说明的写法应该说是比较恰当的。标题中的‘陷阱’与‘坑’字鲜明地表明了态度。第一个句子完整地解释了画面,提供了画面无法提供的地名等信息。第二个句子提供了背景,说明了原因,也表明了意义——不是偶然的跌倒而是不少的跟头,不是猎奇也不是兴灾乐祸,而是有提示意义有社会意义。”
  比较两个图片说明,可以感觉到,《东南快报》的图片说明基于本报的立场更富于人情味,而新华社的图片说明则力求客观准确。但是这组作品在广泛转载的时候,图片说明却被忽视,甚至被简化成“雨中摔跟头”这样一些带有取笑揶揄色彩的说明,难怪引起很多网友的不满。
  反思这场争论,虽然焦点落在该不该拍、该不该发以及职业责任和社会公德心之间的平衡上,与图片说明的写作似乎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曾璜在参加新浪网关于这一事件的聊天节目时说的一句话给了我们启发:
  “在我们考虑新闻事业的伦理道德的整个过程中,不单单涉及到怎样拍,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获得影像,同时也包括这个照片怎么样在媒体上使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指出,新闻事业伦理道德涉及整个链条,包括在使用影像这方面,“假如一个媒体以三个不同方式来报道,也许受众接收到的信息也不一样……这张照片引起问题并不单单仅是摄影记者,实际上跟图片编辑是有关系的。”
  张凤国也谈到:“通讯社具有为媒体服务的综合性质,它只能用最短的文字最客观的方式讲清楚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而直接面对读者的媒体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甚至可以由一张新闻照片引发出一篇短评、一番议论。事实上,同一张新闻照片的图片说明,在基本事实一样的前提下,原本就有不同的写法。也就是说,说明的写作不单纯取决于新闻事实,也取决于选择的立场,而选择的立场又取决于你是一家什么样的媒体、你的读者对象是谁。党报、晚报、娱乐报、综合报、专业报等等。”
  由此可见,规范、专业的图片说明在规避报道风险、引导整个报道方向符合新闻伦理道德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在处理可能引发争议的敏感照片时,文字说明的写作就更要慎重。比如这一组照片,因为摄影记者获取图片的方式、以及组图连放式的编排对受众的心理刺激过强,图片编辑在考虑使用时,就更应该利用文字说明引导受众对画面的读解方向,表明媒体的报道立场和意义,把产生争议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案例回放二:墙上的“黑手印”——都是文字说明惹的祸?
  6月10日14时许,沙兰镇突遇暴雨,镇中心小学被洪水围困,超过百名小学生遇难。
  6月13日,《新文化报》以配图形式刊出“遇难的学生在教室墙壁上留下挣扎的手印”。
  6月14日,《新京报》和《新闻晨报》均在头版刊出黑手印的大照片。同日,新浪网予以转载,照片说明文字为“遇难孩子留下的手印”。当晚,在新闻墙、西祠胡同等一些摄影论坛和新闻论坛,开始有人质疑手印是否为遇难孩子所留。
  6月16日,《新文化报》刊发文章,题为《洪灾黑手印不是孩子留下的》。当晚,西祠胡同论坛以“《新闻晨报》记者郭翔鹤”发表了《关于黑龙江手印的原始图片出炉实录》和《黑手印再次回应“手印打假”报道之谬》两篇文章,自此,论战开始。
  随后,一些专家学者和网友参与讨论,参与此事件采访和编辑的相关人员也提供相关线索,发表观点,但都无法对黑手印的真伪与产生过程予以明确证实。更多的参与讨论者的观点倾向于黑手印“作者是谁”不值争论。
  以上是《中国摄影报》对“黑手印”之争的回顾。
  在这场争论中,大家普遍关注的是手印究竟是谁的,而如果我们从图片说明的角度着手分析,会看到另外一些重要的事实。
《新闻晨报》文字说明(节选):标题:年幼的他们,在墙上留下最后痕迹正文:“我写这件事的时候,还觉得脉搏怦怦跳动;即使我活到十万岁,这些情景也一直历历在目。”———2005年6月13日15时,当我在黑龙江宁安沙兰镇的墙上看到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手印时,充分明白了卢梭这句名言的含义。
  就在72个小时前,洪水灌满了我站立的沙兰镇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室,几十个孩子此起彼伏地在没顶洪水中挣扎。少数孩子被冲到墙边,无助的他们用手在墙边上奋力划动,试图摆脱呼吸道灌满泥水的极端痛苦。然而,大部分的孩子没有成功。
  洪水过后第三天,在学校破损的平房旁,一位参与救灾的东北籍解放军战士告诉我,窗台附近留有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们的手印。我被震撼了,我行走在仍满是泥浆的小学走廊里,在一间间教室的墙上寻找这些为了生存留下的印迹。洪水过后,原本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淡褐色的薄雾般水痕,而人手滑过的地方,则留下了赭红的淤泥痕迹。是手印!他们有的大有的小,他们的主人是1年级的小童和参与救援的家长、村民。如果不知情的美术家前来观看,可能会把这些时而如惊鸿滑过、时而如焰火奔腾的痕迹当作行为艺术家的杰作———然而,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些手印在向人们“回放”着不久前洪水中一场生离死别的悲剧。
  在这些手印依然尖锐地刺痛我们感觉的时候,在黑龙江2005年的这次洪水尚未从我们记忆中退去时,最值得人们深思和反省的是,我们应该为死去的孩子做些什么?如何避免悲剧再次重演?!……《新京报》:标题:墙上的手印正文:昨日中午11时许,在沙兰中心小学,一位武警官兵在淤泥中抬起头来说:“去看看教室墙壁上孩子们的小手印吧,他们在洪水中留下了印记。”随后,记者在一个教室里见到原本洁白的墙壁被一道清晰的水渍分开,四个乌黑的掌印被留在了水线下半米处。而在这一排8个教室里,有5个教室墙壁多处留下了或深或浅、或高或低的掌印。
(《新京报》的原版面)《东方早报-视觉双年展》画册中对这张照片的说明:
  2005年6月14日,黑龙江省伊宁市沙兰镇沙兰小学的教室里,洪水侵袭的痕迹和现场的手印触目惊心。10日下午14时许,牡丹江地区宁安市沙兰镇突发山洪,该事件截止6月21日,沙兰镇洪灾死亡人数最终确定为117人,其中学生105人。
  《新闻晨报》的文字部分是以记者手记的形式出现的,给人的感觉,这似乎是文字记者完成的一组配图摄影报道,文笔优美,有很强的煽情性,标题中明确表示手印是孩子留下的,正文也是以解放军战士的论断为依据大发感慨。
  《新京报》和《东方早报》的图片说明则比较严谨,没有武断的下定论说现场的手印就是孩子挣扎留下的,《新京报》借用了采访武警时说的话,《东方早报》则只是客观的指出了墙上有手印的事实。
  《新京报》的图片编辑糜红恩说:“这图说我们作到了尽量客观、准确地去判断。”
  《东方早报》的图片编辑郑福利认为:“从当时以及后来的说明中,《东方早报》没有在具体提及手印的归属,只是对现场的客观情况做了一个准确的描述。”他认为之所以《东早》在这一点上显得更加谨慎,这应该感谢摄影记者现场准确的新闻判断,这是记者新闻素质的体现,是摄影记者的记者身份最好的例证。”
  来自“中立方”的张凤国对以上媒体中图片说明的点评也许更具说服力,他认为:“从说明写作上讲,我认为《东方早报》的图片说明更符合我所了解的国际流行的图片说明的写作方法。对新闻照片而言,说明写作有一个标准化的公式。标题,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发生这件事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称之为新闻图片说明写作三段论。用这个公式检验《东方早报》的图片说明,就知道它是多么的标准。这个新闻图片说明的写作公式,是一百多年来遂惭形成的,也是最有效的。”
  “就你所提供的《新京报》的图片说明来看,总体上还是可以的,犹其是关注细节这一点。但是,对战士的描写以及引语,感觉有点过。另外,没有山洪与学生死亡人数这样的背景作为衬托,细节的震撼力与悲愤感就被减弱了。”
  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则图片说明都没有在图片说明中展开想象。这种客观真实的撰写图片说明的方法,让读者在获得基本信息的同时细细揣摩图片。
  那么,这场关于“黑手印”的争论可以说是图片说明惹的祸吗?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因为,照片中的手印是现场环境客观存在的,后来之所以被人指责为假照片,是因为图片说明中体现出来的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如果图片说明中明示或暗示这些手印是孩子的,那么就可能存在因为核实工作不到家而导致武断的“作假”嫌疑。这正应了那句话,“照片不会说谎,说谎的往往是图片说明。”
  由此可见,在处理敏感照片的时候,撰写图片说明就是通过文字给照片“定性”的过程,这时严谨地核实、谨慎地表述正是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职业素质的体现。否则,即使是引用转述采访对象的原话,也有可能引发争议。
  这里要强调的是,亲临现场的摄影记者对图片说明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郑福利所说的那样:“摄影记者拥有摄影师与记者双重身份,也就是说在新闻现场摄影记者的任务不仅仅是拍完照片就可以结束的,绝大多数的时候图片说明的内容来自于摄影记者现场的采访,图片说明的真实与否来自于摄影机记者对新闻事件客观、真实、准确的判断。由此可见,为一张照片撰写清晰准确的说明是摄影记者的责任,图片编辑作为最后的把关人也有责任为照片说明的完善竭尽全力,但是如果摄影记者现场无法尽到记者职能的话,其它一切都是徒劳的。”
  图片说明对于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郑福利谈到:“在国外,如果一个摄影记者写不好图片说明都可能丢掉饭碗,在中国这样的事情显然还没有提到一个足够重视的程度。也正是这样,错误的图片说明频繁地见诸报端,也正是这样,一张好照片配上错误的图片说明导致了一场大讨论。同样的照片,不同的说明,读者理解的意思可能就完全相反,这更说明图片说明的重要性了。把图片说明的写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