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女妖精:人教版第五册语文教案 1-10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1:50:07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友爱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是一所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
学习状态分析: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高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出。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1、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2、词语卡片。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教学重构2: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1、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情况,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所占时间过多,学生提高不大。可舍去这一环节。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2、学生听教师介绍。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3、学生领奖。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激发学文的兴趣。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学生读课题。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3、学生欣赏。
优美的音乐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1、学生试读。
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学生朗读。
检查朗读情况。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3、学生读字、读词。
认识生字词。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后进行比赛。
激发朗读兴趣,练习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1、            学生读生字。
2、            学生观察字形。
3、  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个别朗读字词。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a.       学生读文、想象。
b.      学生交流。
c.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d.学生配乐朗读。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a.       学生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b.学生交流。
激发想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感受民族小学的美、团结,还有欢乐和祥和。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a.       学生交流。
b.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c.学生朗读。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1、            学生朗读课文并背诵。
完成语言的积累。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抄写句子。
五、拓展活动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学生完成拓展性学习。
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使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反思:
“民族风情展示会”所占时间过多,学生提高不大。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课文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他们上课的情景。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读得又整齐又动听。”……这样的合理猜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此外,我还把知识延伸到课外,在立足于课内,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把语文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来画画这所民族小学,同学们都兴趣高涨,动起手来了,画的是各有千秋。
2 、金色的草地
教学内容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接着写“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
学习状态分析:
本班是新组成的一个班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很不熟悉,大家都处于认识、磨合阶段,幸运的是学校地处城郊,班上有不少学生来自乡下,对大自然、对学习内容(蒲公英)有一定的感知,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草地”。同学们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用黄色笔板书“金色的”。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学生交流。
学生读课题后质疑。
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学习中主动探究、质疑的良好习惯。
突出“金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确定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各自轻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问题处做上记号。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3、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
4、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
学生交流,读词语。
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相互评议。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展示学习成果,构建相互学习的平台,掌握生字新词。
在反复的朗读中把课文读通读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明确学习重难点。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交流。
2、 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
“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学生自学生字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跟老师书空并在本子上练习,相互评议。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字方法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将来学生使用中国汉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正确扎实地掌握生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布置作业
1、生字抄写本第二课生字。
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草地的美丽景色,还和兄弟俩在草地上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回。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
学生朗读1.2自然段。。
回顾上文,过渡到下文的学习,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2、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3.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 。
早晨,花朵(  ) ,(  ) ,草地就(    ) ;
中午,花朵(   ) ,它是(   ) ,草地就(   ) ;
傍晚,花朵又(   ) ,草地就(   ) 。
你能用动作来表示吗?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看图片(花开时,合拢时)。
4、这真是一地(   )的蒲公英!
5、面对这样的蒲公英,同学们想怎样读?指导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1、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当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2、是呀,蒲公英就这样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
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
:
学生交流。
学生思考填空题并交流
学生边做动作边解释。
填上自己的感受并用赞美的语气说。
练习朗读,第1、2句读出疑惑,第3句开始读出惊奇、探索的语气。
学生思考并回答。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给每个学生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用动作演示,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
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喜爱蒲公英的感情。
通过讨论真正理解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意思。
把学生情感推向高潮。
结合课文插图进行情境创设会更好。
不用这组填空题,用动作演示、图片加上简洁的板书就可以了。
鼓励学生自己去读书发现问题,然后相互启发,解决问题。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2、、你知道还有什么植物充满了神奇?
倾听,思考。
学生交流。
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最后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的意图是想在前面紧紧依托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的理解能够超越文本。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已学技能和本领,并且能超越原有的见解。
拓展,交流
1、蒲公英花的变化就像是一
位魔术师,使大自然呈现五
彩缤纷。看风儿也来凑热闹
。请你自己读一读吧!
出示《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讨论:
(1)、 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 要是没有风的话……
2、大自然还有许多花草树
木,你观察到了什么,又有
什么新发现,与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四、完成作业
1、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积累好句子。
板书:
绿色
2、金色的草地   金色     开合
绿色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但文中描绘的现象(蒲公英会变色)我却没有仔细去观察过,而据我了解许多小朋友也看见过这种情景,这使我迟迟不敢去上这篇课文。为弄清真相,我上网查了大量的资料,又去野外亲自观察了蒲公英的花,还准备了一些精美的图片(蒲公英花瓣张开是金黄色,合拢时绿色),由于准备充分,课堂上我胸有成竹,学生也被我的图片和形象的描绘所吸引。我不禁暗自庆幸……
要是每堂课我都能这样精心去准备,我相信自己的课会更精彩一些,学生学得也会更愉快。我应时时提醒自己:用心做好教学中的每一件事。
3.  爬天都峰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爱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教具、学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导入新课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1、学生展示背诵。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天都峰资料。
3、学生齐读课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通过收集图片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学过很久,学生不容易背出,可改为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学生听教师范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自学生字,总结识字方法。
4、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检查读课文情况并梳理字词含义,为朗读感悟扫清障碍。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1、学生读课文,理解词语含义。
2、按照“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复述课文。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3、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1、学生观察。
2、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1、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为理解“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作铺垫。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1、学生读文、勾画词语,并交流。
2、学生读文。
3、学生回答问题,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朗读。
4、学生勾画词语,了解词语意思,并通过重点句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通过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体会爬山的艰难和上山后的喜悦
重点理解“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1、学生讨论、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拓展活动
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把自己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3、 爬天都峰
奋力
高                      一会儿
天都峰  (犹豫)     ( 果断)  手脚并用
陡                      爬呀爬
终于
相互鼓励   汲取力量
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一课既是前面大纲中的教材中有的一篇课文,也是我们新课程中有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在这一课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有课前进行了预习,也可以称作简单的自学。要求是:1、自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词语和自然段。2、再读课文,把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把生字和词语记住。并且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再读课文,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以下形式说一下。(什么时间,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4、再读课文,朗读感悟。这一课中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话语上面。比如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上,我让学生多次朗读第二段,并在范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在朗读到“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体会到天都峰的陡和险。在学习我和老爷爷相互的激励话语上面,我重点抓住了老爷爷和小作者的对话进行体验。让学生把下面两句话中体验:“小姑娘,你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以及在体会爸爸的话中知道我和老爷爷是从别人身上得到力量的。“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到这里学生就能够全部的体会到课文的用途和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了。
4、槐乡的孩子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学习状态分析:
通过近一周的学习,学生已适应学习生活,学习习惯地初步养成。并且在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这是本单元学生学习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巩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具、学具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启读,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导入:有一位名叫尹黎的作家,他在炎热的8月去槐乡收集写作材料,槐乡纯朴的民俗、善良的人们,可爱的孩子,给这位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于是,他提起笔来,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得这篇课文。板书:槐 师边写边问学生:“槐”字是什么旁?“木”字旁,那跟什么有关系?师:是的,“槐”就是槐树。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认识槐树姐姐呢?
2、槐树姐姐来了。(播放课件)我就是槐树姐姐,一般高15-25米。在每年7—9月间开花,花淡黄色,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的花苞米粒般大小,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花呢?(播放课件)我叫槐花,人们又常称我为“槐米”。我的花和果实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染料。
3、槐树特别多的地方,我们称它为“槐乡”。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槐乡”    去认识一群可爱的孩子。揭示课题——《槐乡的孩子》。
学生倾听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学生观察图片,听介绍。
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渗透识字方法。
给学生直观感受,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
通过让学生朗读课题,找到各自的初步感觉,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了情感的铺垫。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强的识字能力,“槐”字让学生自己介绍识字方法就可以了,不用老师一步步指导。
可以请看见过槐树或查到资料的同学来介绍,(辅以图片或实物)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读,潜心会文。
让我们放声地读2遍课文,争取把句子读通、读顺。读完之后,你觉得槐乡孩子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学生读课文。
尝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初步感知课文。
三、品读,披文入境。
1、 让学生推荐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划出描写课文插图中孩子们劳动的句子。
2、读后交流:
(1)出示: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像觅食的小鸭子。
当作者路过此地时,发现孩子们在这样热的天气里干活,觉得孩子们真辛苦!你能找到描写天气热的句子吗?
出示: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理解“耷拉”。
这样热的天气,请问你们一般在干什么?
这样热的天气,可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
你觉得槐乡的孩子辛苦吗?
我觉得是快乐的,请同学们到文中寻找支持你观点的句子。
住重点词:满载而归——载着什么?当孩子们满载怎样多的东西而归时,他们唱着快乐的歌声,如果是你,你当时可能唱着什么歌,你能哼两句吗?回读孩子们劳动的画面。
他们在梦里梦见了           。师: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不管什么梦想肯定都会得到的。
师: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每天都会出现同一个火热劳动的画面。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每天都会出现同一个火热劳动的画面。再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每天都会出现同一个火热劳动的画面。
这就是孩子们劳动的画面。(播放笑声)
师:你能通过孩子们脸上的神情与笑声,猜一猜他们当时在说什么?这么自在的画面,就让我们来自由地读一读吧。这么祥和的画面,就让我们来尽情地读一读吧。这么快乐的画面,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一边听一边划出描写课文插图中孩子们劳动的句子。
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
学生自读句子。(男女生分角色读)
学生找描写天气热的句子、汇报。
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说自己的体会。
回读
学生回答
学生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句子并谈感受:
(1)勤劳的槐乡孩子……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2)当缕缕炊烟……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3)月落柳梢,……进入梦乡。(回读)
(4)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为明天又可以劳动而乐)
学生欣赏,想像。
根据画面猜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段的教学设计,教师旨在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读好书。老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不断地引导学生越来越清晰地了解读好书、学好语文的方法。也让学生明晰,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该用什么方法来学。
通过自己与槐乡孩子的对比,加深体会槐乡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
使学生真正自主学习。
本部分可紧扣“从哪儿可看出槐乡孩子的可爱?”这个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活动。
四、 定位,提升情感。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是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2、拓展。快乐写话卡:
通过对槐乡孩子劳动情形的多次诵读,我们认识了槐米,认识了槐乡的孩子。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槐乡孩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的槐乡孩子,我真想对说:“    ”
3、延伸。
作者见我们孩子这样会读书,就托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劳动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只有付出艰辛地劳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作者赠言
倾听
写话、交流。
朗读,记忆。
巧借文本,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搭起说话练习的平台,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帮助学生又一次走进了文本,对全文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了概括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使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六、链接、课外延伸
◆喜欢阅读的你,读一读《背篼》或《竹笠》;
◆喜欢习作的你,写一写《槐乡孩子印象记》;
◆喜欢音乐的你,填一填《劳动快乐歌》的词;
◆喜欢画画的你,画一画《槐乡的孩子》的图画。
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完成。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发展。
板书:
槐乡的孩子
孩子———————— 槐树
背着葫芦
带着干粮
爬上小山
削着捡着————————槐米
(淳朴、勤俭、吃苦、耐劳)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都是我直接参与指导方法等,是我一步步引着走的,属于半放半扶。下次的略读课文我觉得应该完全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略读课的特点,促进学生更快地成长。
本节课的作业设计非常受学生的喜欢,因为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一种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完成作业。这既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
5、灰雀
教学内容分析:
《灰雀》是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被他捉走了,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
本课教学突出以“爱”的情感为主线索,凭借列宁爱鸟、爱孩子的故事,唤起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爱。
学习状态分析:
经过一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适应三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并且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课文,学生都已进行了预习,对于列宁,在学生心目中已有相关的积累,(已学过《蜜蜂引路》及阅读过其他一些资料),所以对本篇课文的人物比较感兴趣;在理解课文词句方面,学生在低段已学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能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所以在教学中尝试复习巩固。这些都为学习本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
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透过列宁和小男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学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学。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3、结合语言文字学习,体悟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读课题,质疑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1、看图片或课件,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同学们,见过这种鸟吗?那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说说你的印象?(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为故事的学习作下铺垫。)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2)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学生自学课文。学生读课文。同桌或四人小组学习生字词。
读课文,读生字词。
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试分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了解课文大意,为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读中感悟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a.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三只欢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这一段该怎么读?
b.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宁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一段?指导读好“找遍”一词。
c.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学生自由读课文。
相互评议,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以读促进理解深化。
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认读本课要写的生字词。学生观察字形,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字形的。
学生练写。
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继续让学生质疑、答疑,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语言文字学习,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欣赏、倾听
教师语言的渲染,多媒体的吸引,把学生直接带入了故事情境之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复习了上节课(讲读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用横线画一画。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自然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2)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自由轻声读,
按要求寻找并读一读。
读列宁的话、体会。
学生交流自己特别有体会句子
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分角色朗读
一大组读列宁说的话,一大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教给读书勾画方法,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受。
通过对学生自读自悟的评价,矫正自读中的偏差,进一步理解句子,体会感情。
引导学生揭示出本课的审美主旨——爱的教育。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个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的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识。
上述多形式、分层次的读,使学生经历“自读感知—导读启思—悟读明理”的实践过程,逐步达到了“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教学目标。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初步感知。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的画面)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师: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看多媒体
自由朗读
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小组讨论
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总结课文
老师用假装糊涂的方式把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有深度、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上,激起学生主动解疑的欲望。并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给学生留出的时空恰到好处,既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又为进一步解决前面的疑问打下了基础
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再一次美的升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安排在此处的练习,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了本课的收获,了解学生的“内化”情况,而且通过动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师: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交流。
巧妙的结束语使本课的教学主旨得到升华
课外拓展,以点带面,使学生收获更多。
板书:
灰雀
仰望                没看见
找遍                     不敢讲
着急                     还活着
担心                              一定会
列宁(教育影响)男孩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我在出示课题后,照例请学生提出自己预习课文后心中的疑问,结果学生提出的总题非常精彩:生1:第二组课文主要是学习名人故事的,(他事先去浏览了本组的所有课文),这篇课文为什么不以“列宁”作题目而以“灰雀”作题目呢?生2:难道小小一只灰雀比列宁还要大吗?生3: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要对灰雀说而不对男孩儿说呢?……真不可小瞧我们的孩子,他们提出的问题难度还挺大的。于是本文的学习就围绕着这些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有序展开,层层推进,效果还真不错。我不禁想:学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知道怎么样的学法他们最容易掌握,怎么样的逻辑顺序他们最容易接受。老师设计教案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当学生提出更好的学习方法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推翻自己的教案,跟着学生走。这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
6《小摄影师》
原创:王江玲   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4、            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            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学生准备: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教师出示高尔基的画像)你们对他了解多少呢?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1、学生分别介绍课前了解的有关高尔基的情况。
了解有关高尔基的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列宁和一位男孩之间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摄”抓住题眼“摄影”理解课题。
3、学生理解课题。
二、熟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词语。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3、学生标自然段。
4、互相交流,了解词语意思。
5、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6、学生勾画不懂的词语。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合作识字,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互相交流记住字形。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
基、备、卷——上下结构
突、弄、杂——上大下小
1、学生学习生字。
2、学生观察字形,用以指导自己的书写。
3、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给我们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生读词语。
2、学生叙述课文内容。
巩固词语。
检查上节课学习情况。
二、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1、学生读文,思考问题。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2、在文中划出答案。
通过找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
3.通过高尔基跟小男孩的对话,高尔基和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回答。
三、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1、学生分组排练、表演。
在表演中加深理解。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
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
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体会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4、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1、学生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2、在课文中找出回答依据。
3、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感悟。
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五、拓展活动
小男孩这次没有给高尔基照相,那么他还会来吗?他和高尔基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续编故事。
学生课后完成故事续编。
板书设计:
6        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
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摄影师》一文时,我根据课文的重点采用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揣摩关键词句意思等,引导学生学习。除此之外,我还结合这两单元的训练重点(重点之一是“试着提出问题”)在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抛砖引玉,适当提出了带有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提出问题。如,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1、小男孩为什么要给高尔基扔小纸团?2、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却愿意见小男孩呢?这两个问题一出现,学生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他们的答案有的是串联上下文,有的是结合对上下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的,特别是第二个问题,他们的答案就更精彩了,大多数学生都能结合生活实际,有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回答。有的说:“高尔基关心下一代,愿意帮助小男孩。”有的说:“高尔基觉得记者是在宣传自己,是为他自己扬名的,所以他不见记者。这还能说明他是个不图名利,关心下一代的大作家!”也有的非常激动地说:“高尔基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只要是对下一代有利的事,他再忙也要帮忙的!” 听着他们真实的感受,看着他们争先恐后的表现,我趁机诱导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说像这样的问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回答,而且答案能够表现主人翁的好品质,或者需要动脑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对我们才有所帮助,我希望今后同学们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来。经我这样一启发,开始有一两个学生举起了小手,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说:“文中为什么还要写‘小男孩哭这,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呢?”,孩子们好象真的被他问住了,没有几个马上举手回答的,一个个都在那里紧缩双眉,认真思考呢!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表扬了这个同学,说他提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动脑思考,提得好。经我这么一说,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了,“他为什么还要仔细打量高尔基呀?”“高尔基好心帮他,可他为什么还不用高尔基的胶卷呢?”……渐渐的不少学生都能提出联系上下文回答,或者受名人精神感染、教育的问题来了。这样一来,就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只提词语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了。这表明他们经过训练,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当然,这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向全体,大面积丰收做得还不够到位。这是因为这一做法一时还很难能被所有三年级的小学生接受,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我坚信只要长期坚持训练,他们一定会成功的,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他们的目的。
7、奇怪的大石头
原创:朱小倩    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本文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感知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学习状态分析:
学生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李四光在游戏中起了疑问,最终经过努力明白了道理。我们学生也经常在游戏,所以这个故事对于学生有一定启发意义。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具、学具准备:
查找跟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集中注意力。
充分抓住课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读课题后马上质疑:这块大石头奇怪在哪儿?这石头是从哪儿来的?等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就可以自然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学生认读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读课文。
3、学生认读词语,并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通课文,自主认识生字、新词。
三、质疑解难
1.你们在课下搜集了许多关于李四光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呢?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学生介绍李四光。
2、学生互相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解疑。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
地质学家
突兀
第四纪
冰川 秦岭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
“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
“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
3 、重点范写:
纪:右边是“己”
“旅”和“旋”要区分开。
“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
4、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观察字形。
3、学生观察。
4、学生练写。
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看插图: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1、学生读文思考问题。
2、观察画面,思考问题。
学生描述画面。
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石头的“怪”。
二、感受好问精神
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2、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1、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2、表演者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表演中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好品质。
三、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学生读文,讨论问题。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回答。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1、学生朗读课文。
2、交流感想。
整体回顾课文。
在相互交流中体会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树立起为国家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五、作业
课外搜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
在课外搜集资料并进行交流。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    小时候  发现问题                问题:这块石头怪在哪儿?
长大后  勇于探索                     这到底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教学反思:
出示课题时,学生一读课题就提出了疑问:大石头到底怪在哪儿?这是块怎样的石头呢……围绕问题顺势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气氛较好。但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对课文中出现的许多专业名词都不太懂,所以我在学生以口语猜测之后,又进行了详细讲解,但可以看出孩子们还是很不满意(这些词语实在太抽象,我讲了他们由于未能亲眼所见,因此似懂非懂)这让我心里很不好受。如果有多媒体,那该多好!在理解课文内容时,第一段我以指导学生怎样读为主,先让其围绕是怎样的石头(抓住石头的“怪”)及他们怎么围着石头捉迷藏进行读书,在学生说了以后,让其抓住主要词来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然后进行角色朗读,表现出李四光的特点,让学生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已评出应读出李四光的什么特点怎么读。最后通过他解决这个问题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及由此而得到的成果的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已学了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学生在对比的情况下体会出做事要多思考,不要轻易放弃没有解决的问题。
8、      我不能失信
原创  王江玲   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本文的对话和答话较多,教师在具体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父母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词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师准备:宋庆龄照片、将课文插图制成课件或投影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了解宋庆龄的高贵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教学重构2
一、简介人物,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照片,谁来给我们说说,照片上的这位老奶奶是谁?
1、学生看照片。
激发兴趣
2、关于宋庆龄奶奶,你们知道多少呢?谁来给我们说一说?
2、学生兴趣盎然的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业绩和传奇故事。
3、教师简介介绍,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3、学生听。
4、跟你们一样,宋奶奶也有欢乐的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
引起学生共鸣
二、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比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1、学生读课文。
2、课文读完了,现在看老师手里的生字卡片,我们先齐读,再小组开火车读。
2、学生开火车读卡片。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自主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以下问题。
1、从哪儿看出来宋庆龄非常想去伯伯家?
1、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以及描写鸽子的语句,理解体会到宋庆龄非常想去伯父家。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2、教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3、宋庆龄既然非常想去伯父家,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3、学生通过读第2——4自然段知道宋庆龄不去伯伯家的原因是“他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4、面对父母的劝说,宋庆龄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4、学生抓住第六自然段宋庆龄回答父亲劝说时说的话以及“把手抽出来”的动作,理解体会出宋庆龄的态度是非常坚决、毅然决然的。
学生抓住第七自然段,分析“忘记了”道歉与“没有忘记”失信的不同性质,从而体会出宋庆龄正确的思想认识、严格要求自己的美好行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分角色朗读,感情升华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1、学生组内安排角色,分组练习。
2、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学生评议。
2、学生小组表演赛。
3、教师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学习课文后得到的启示。
3、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拓展活动
学生把搜集到的宋庆龄奶奶的故事整理出来,在班里召开一次故事会。
学生课下准备。
板书设计:
8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语文园地二
原创:朱小倩   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口语交际:围绕本组的专题,安排了以《讲名人故事》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本组的几篇课文导入,接着,选一些同学做示范交流,使学生深入领会交流规则和交际过程。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继续交流。最后,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在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要针对学生的故事提出问题、见解或补充说明,或者针对交际习惯做出相应的正确引导。
习作:本次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写一篇习作,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教学中,可先让学生从自己的朋友,同学中选择一位,打开思路。回忆一下曾经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然后从中选取一件。想好以后,可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大家通过互相交流,达到启发、补充的目的。然后调整自己要写的内容。在小组交流之后,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在全班交流,特别是那些选材有新意的。
“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种相对位置关系。教材中学习伙伴提示的话,已经明确“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学生发现的则是都有哪些不同的形式。一是引号里面的话可放在“说”的后面;二是可放在“说”的前面;三是可以省去“说”字,放在陈述性成分的前后。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上述特点,教师可在最后作归纳总结。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本册教材新设置的栏目,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感受、积累中华传统文化。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学习状态分析:
(1)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了不少名人故事资料,为口语交际训练做好了准备。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较好的倾听习惯,但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差。(2)课前学生已选择目标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人物活动,为习作打下了基础。(3)“成语故事”学生在课外已接触较多。对“闻鸡起舞”这个故事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以“讲名人故事”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2、            通过习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在引用人物语言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种相对应的位置关系。
4、            通过“日积月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5、            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感受、积累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            过以“讲名人故事”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2、            通过习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教具、学具准备:
名人故事、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了解内容,明确目标
1、同学们,学了那么多篇课文,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
2、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名人故事”。象列宁、高尔基、宋庆龄等等,他们的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每个成功的人,他的成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与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分不开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名人故事会,讲述一下你们所知道的名人。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学生读课题。
2、学生准备。
3、学生读口语交际中的内容,明确其要求: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听完后交流听后的想法。
教师饱含激情的导入,可以很快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为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做好准备。
课前先简要回顾本单元所认识的四位名人,说说他们的故事,总结他们的优秀品质。
二、讲述故事
1、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回忆一下将要给同学们讲的名人故事。
2、指名示范讲。
3、教师引导学生先同桌互相讲,然后再在小组内讲。
4、教师组织举办“名人故事会”各组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2、一生讲,其他同学听。
3、学生先同桌讲,再在小组内讲,选出代表,准备参加班上的故事会。
3、学生全班交流。
示范,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讲故事的方法。
人人参与,在各种形式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交流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听了故事以后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自己听完名人故事后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哪位名人的事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自己受到了教育,今后应该怎样做。
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名人优秀品质),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习作的范围,帮助学生选材。
(1)哪些人是“熟悉的人”
(2)什么事是“值得写的事情”
1、学生读文字部分,应弄清习作的要求:第一,要写清楚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情。第二,要写值得写的事情。
2、“熟悉的人”指的是老师、同学、亲属、邻居、朋友等等。
“值得写的事情”指的是这件事最能表现这个人的特点和品质,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为进行写作打好基础。
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想写、乐写。
帮助学生选材,降低写作难度。
引导学生回顾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一件事来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二、交流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这讲事发生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先说后写,遵循写作规律,进一步降低写作难度。
三、动笔写作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写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动笔把心里想写的事情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
在学生写作前先读几篇范文,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
第三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自主探究
1、教师启发学生自己读“我的发现”中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发现三种不同形式中标点的变化。
4、教师出示三个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加标点的练习。
1、学生认真读“我的发现”中的三句话,边读边思考自己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发现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引号里面的话可放在“说”的后面;二是可放在“说”的前面;三是可放在陈述性成分的前后。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
4、学生给老师出示的三个句子正确地加上标点。
学生进行自主、主动地认读句子,自己做探究的主人。指导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发现。
从发现句子特点到自己学会使用,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及从学会到巩固的过程。
5、自己试着写出这三种形式的句子各一个,相互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二、读读背背
1、教师启发学生熟读“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3、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这些句子。
4、教师启发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其他名言警句。
1、学生认真朗读。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3、学生背诵句子。
4、学生积极踊跃地背诵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
通过交流我的发现,诵读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扩大孩子的视野,并让学生从名人名言中汲取营养,领悟道理。
三、我会填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读“我会填”中的字。
2、教师启发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启发学生用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
1、学生自由认读“我会填”中的字,区分每组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并组词。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交流自己区分这些形近字的情况,展示自己组成的词语。
3、学生进行扩词练习。
自主识字,辨析字的用法。
积累、巩固。
四、成语故事
1、教师出示“成语故事”中的插图,放录音讲“闻鸡起舞”这个故事。
2、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这个故事。
3、教师组织学生在班上讲述这个故事。
4、教师组织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交流读后的体会或感受。
1、学生边看图画边听故事。
2、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握“闻鸡起舞”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讲述故事。
4、学生简述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交流读后体会。
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和说,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发现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拓展活动
要求学生搜集整理“成语故事”举办一次“成语故事”会。
学生课下搜集。
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            名人故事
列宁     善解人意  关爱少年
高尔基    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李四光    勤于思考 善于动脑 不懈追求
宋庆龄    诚实守信
习作训练:我最熟悉的人
写一个人   一件事       品质
谁?    什么事?    什么特点、品质?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将其分成三节课授完。口语交际要求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准备,上课时我组织学生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结果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大部分是去准备了一下,但并不是很充分,再加上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流利,每个学生讲的很费时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也为了使学习过程不因时间短促而受到影响,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学生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讲完后其他学生有意见的可以提也可以补充。然后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并补充,讲完后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个表情等,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进行全班交流,这样,课堂效率就提高了不少。
习作训练《我熟悉的人》较之上一次习作,很明显地,学生的语句通顺多了,段也分得比较合理,但使人特恼火的是:全班大部分学生写的是《我的妈妈》,而所选的题材几乎都是自己生病(或受伤),妈妈送“我”上医院看病的事。这不能不让我怀疑内容的真实性。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写出不同于他人的作文,还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其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亲关怀自己的活生生的事例有很多,可惜的是学生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正如有句名言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练就学生具有一双慧眼呢?
9、古诗两首
原创:王江玲      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感所代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编选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习状态分析: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教学重构2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2、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引起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提出学习任务
老师巡回指导。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读通古诗,理解大意.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
4、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5、感情朗读: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再读感悟,练习朗读.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
(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1、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学生背诗。
激趣背诗.
五、识字写字
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1、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学生读或背。
板书:
教学反思1:
第二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       )
教学重构2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学生说。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理解“忆”的意思。
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习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教师巡视指导。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
自读自悟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组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 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
流一下吗?
1、学生朗读并回答问题。
2、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  生字连词背诵。
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
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2、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教师巡视。
1、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
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学生背诵。
板书:
教学反思
10 、风筝
原创:朱小倩    使用者: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10篇课文。这篇精读课文乃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写了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情景,文章语言质朴,笔调清新,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也写了丢失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美好憧憬。文章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该篇课文位于第三单元,此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秋天",故通过教学《风筝》,可引导学生逐步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所带来的乐趣,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此后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定的铺垫。
学习状态分析:
学生大都放过风筝,(可惜学生都是在春天放的风筝,在秋天放风筝似乎很少)对课文中描写“做风筝、找风筝”这部分内容有较为真切的体会,易与课文产生共鸣。“做风筝”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并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具、学具准备:
风筝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三月三》,说说你听懂了什么?放风筝,有很多人都喜爱。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
2、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的风筝世界,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
学生听歌曲,说自己听歌的体会。
交流分享自己放风筝的快乐。
齐读课题
课始便提出贴近学生生活,且其感兴趣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自然过渡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为下面的学习开设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碰到生字多拼几遍,喜欢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吗?
2、认读生字新词。(1)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你认为哪个词比较难读,来给大家提个醒。(2)我来说你来猜。一生说(做动作),其他同学找到相应的词语。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围绕着风筝主要讲了什么?读后交流: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自由读课文
读生字新词。
回答
做动作,猜词语。
自由读课文。
交流。
1,整体感悟
(1)自己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四人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以上的教学环节,为个人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学习相结合,既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尝试以自己特有的目光认知,感受课文.又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让其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互相倾诉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独特感受,将课文内容的学习巧妙地融于情感的交流之中,互相取长补短,初步实现由对文字的感知过渡到情感的体验.)
(3)全班交流(最有趣)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三、读中悟情 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是否读出高兴的语气,听后仿读,读好课文。 “你知道风筝给他们带去的是什么?”(快乐)
2.过渡:“我们首先跟随这群孩子一起去寻找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吧!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自由朗读2、3自然段,你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呢?
A、做风筝:
(1)指名读句,感悟交流。你是怎么体会到他们的快乐的?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感悟“精心做着”、“心中充满憧憬和希望”、“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这些词句。
(3)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并相机理解憧憬。
(4)“你能读出这种快乐吗?”指导朗读,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5)质疑探究,深入体会。读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理解“憧憬”、“依然快活”、“写上名字”,深入感悟孩子们做风筝时快乐的心情。
(6)再读句子,入情入景。
学生朗读、评议,教师范读,齐读。
B、放风筝:
(1)想象入境: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指名读句,感悟交流。
“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的快乐的?”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
(3)观察图画,想象感受。
看图,说说图上的“我们”各是什么样?
(4)读课文,找出写牵线人和“我们”放风筝时的样子的句子,读出我们的快乐。
(5)观看动画,理解感悟。
出示风筝在天空上升、飘荡的录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凌空飞起”、“翩翩飞舞”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读读文中是怎样描写风筝的,指导读出风筝“凌空飞起”和“翩翩飞舞”的样子。
(6)整体朗读,想象画面。
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再读全段课文。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是否读出高兴的语气,听后仿读,读好课文。
读句,感悟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交流,理解憧憬。
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感悟:希望自己的风筝能做得漂亮,飞得高,即使结果做得什么也不像也没关系,只要是自己做的就高兴。
找出有关句子朗读体会。
观察图画说图意。
朗读课文。
读出风筝“凌空飞起”和“翩翩飞舞”的样子
齐读课文(兴奋、激动、自豪),想象画面。
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在以上感悟“做风筝,放风筝”快乐的教学片段中,让学生入情入境 ,多次通过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尝试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体会“做风筝,放风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实现情感的转移,情感的内化。
1、        第一段
a,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做风筝、放风筝)。b你是从哪儿找到这个答案的?c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段)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在童年的所有记忆中情有独衷的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最大的快乐)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出作者对风筝的感情。(高兴的语气)
2、        第二段
过渡:让我们跟随这群孩子一起去寻找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吧!你觉得作者在做风筝和放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把能够体会到情感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交流:
(1)我们精心地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a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把“精心”换一个词语吗?b我们用心、认真、专心、一心一意做的是一只怎样的风筝呢?c不是什么都不像吗,为什么还被称作“幸福鸟”?d为什么孩子们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呢?e如果做风筝的是你,你会怎么想?f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一份美好与甜蜜再来读读这一段。
(2)第三段
风筝做好了,你最想干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他们放风筝的快乐的?
出示:风筝越飞越高,……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a看这个“翩”字,左边是个“扁”,右边是个羽毛的羽,又扁又薄的羽毛飞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呢?b你们通常用“翩翩飞舞”这个词语形容什么?在作者的眼中,这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就像你们眼中色彩斑谰的蝴蝶、孔雀一样翩翩起舞。c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他们在喊些什么(看图)d你能读出风筝的飘逸和作者的快乐吗?
e村里人看见了,说……你能想村里人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吗?(惊奇、羡慕)f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村居》吗?是啊,村里人羡慕我们的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鳶。”g是呀,我们拥有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童年独有的天真和快乐,这怎能不让大人们羡慕呢?请你带着这份孩子们的快乐和村里人的羡慕再来读读这一段。h听了同学们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一幅快乐的场景,难怪作者在回忆往事时说:“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四、学习
生字
1、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2、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3、练习书写生字。
交流生字的学法。
给生字组词。
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
自由抄写。
积累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重构1(朱小倩)
教学重构2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3、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读生字词。
读自己最喜爱的一段话。
学生回答。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继续学习下文作铺垫。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孩子们玩得正高兴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他们当时是什么样子的?找一找重点词。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种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边读边想,孩子们在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交流讨论,引导启发。
“哭了”——难过
“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焦急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在那儿呢。”——怀着希望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学生用心读第4自然段,思考。
交流读后的发现。
用多种方式朗读。
表演。
相互评价,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
自由读5、6、7、8自然段,边读边想,孩子们在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
交流讨论。
有感情地朗读。
讨论交流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在表演中加深体会。
联系生活经验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激起学生的共鸣。
四、总结课文,整体朗读
孩子们仍然在焦急而又满怀希望地寻找着幸福鸟,找到了还是没有找到呢?课文没有告诉我们,就留给我们大家去想象吧!但不管怎样,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我们有笑有泪,有喜有悲,这些都是童年生活中永远难忘的记忆啊!请大家再次朗读全文。
全体朗读全文。
整体感悟课文。
五、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分小组说说写写。
小组内交流。
读写结合,在运用中得到巩固。
定向积累词语,深化所学知识。
板书:
做风筝:憧憬  快活
10 风筝    放风筝:喊叫  奔跑
找风筝:哭  垂头丧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