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 杭州 便宜:美军上校被中国维和官兵感动 称中国威胁论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33:02

    4月17日,已经登车的维和官兵站在窗口和亲人告别。

医护人员正在为当地群众进行义诊。王均波摄

    英国陆军参谋长参观中国维和部队 赞其素质过硬

    中国第十二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第一梯队启程

    第12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出征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内蒙古军区某汽车团的战士,虽然年纪轻轻,经历却很丰富。从2006年至今,他们所在的这支部队已先后5次赴利比里亚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在遥远的西部非洲,作为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唯一的运输部队,担负着装备物资、部署换防、生活保障以及难民返乡、解除武装等行动的运输任务,每次时间长达8个月,保障范围覆盖利比里亚全境。

    就是这样一群似乎还稚气未脱的兵,最多的已4次远赴西非,最少的也是两次出国。他们臂戴鲜艳的五星红旗臂章,头戴蓝色的UN头盔,成年累月奔驰在异国的大地上,为非洲人民的和平与安宁作出无私的奉献。他们出色的表现受到联利团和利比里亚人民的广泛赞誉和约翰逊-瑟利夫总统的称赞。

    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向祖国报告,倾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向祖国报告

    我们担负整个任务区1.5万维和部队、37个执勤点的运输任务,累计运输里程相当于绕地球150圈,创造了恶劣条件下无一起车辆责任事故的“中国纪录”。

    讲述人:陈亮,二连战士,曾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3次参加维和。

    有一次向500公里外的绥德鲁运送物资,早上6点准时出发,一路上雨下个不停,路上大坑连着小坑,路面泥泞湿滑,一不小心,车辆就会发生淤陷,我们只能以每小时30-40公里的速度前行。为了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大家困了就嚼干辣椒,掐自己的大腿,在对讲机里喊一嗓子,讲一段笑话,唱几句家乡小调。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互相鼓励着、提醒着,一直坚持到第二天凌晨4点40多,才抵达目的地。维和期间,我们是天天有任务,像这样大的任务,每周至少有2-3次。这样的任务很费轮胎,几乎是3个月就得换。

    讲述人:岳常鸣,四连班长,上士,两次参加维和。

    任务太重怎么办?我们摸索了一套方法:做到人性安排、科学组织。我们每次出车,都有大队、中队领导带队。路越是不好走,干部越是走在前面。领导对士兵的关怀体现在很多方面,2010年除夕那天,我们外出执行运输任务,当我和战友们返回营区时,春节晚会都快完了,其他大队领导早站在营门口等我们,见我们回来了,赶紧接车,把录好的春晚节目放给我们看,还亲自把年夜饭端上来。

    记得有一次,天黑了,下着大雨,一台车的轮胎漏气,但是第二天要出车,队领导和我们一起冒雨抢修,尽管最后所有人都变成了“落汤鸡”,但车修好了大家都特别高兴。任务区条件差,生活艰苦,完成任务困难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政委还总结归纳了维和安全“十一防”,涵盖了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下发部队,做到人手一份,而且逢会必问,让我们牢记于心,转化为预防事故的实际行动。正是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大家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终于战胜了一次次困难和险阻。

    感言:精湛的技术靠的是迎难而上和千锤百炼;安全奇迹靠的是人性管理和科学组织。在文化差异、道路安全、武装冲突、传染疾病等威胁面前,正如战士们说的:有什么情况我们就有什么方案,有什么路况我们就有什么速度,有什么困难我们就有什么准备。我们问陈亮,维和既苦又累,为什么还要连续去?那么艰苦的任务你们靠什么圆满完成?陈亮回答发人深省:“靠前方带队干部的形象,靠耳边对讲机里的笑话和歌声,靠身旁战友们的坚强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