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客站附近哪家医院好:孙子兵法与中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7:37

孙子兵法与中医

前言

      用药如用兵。

       太公曰:未见形而战,败之道。病亦有形。形乎形,工独见,即 病在脏象经络间的情状。 先战而后求胜,败之道也。用药不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把握、无胜算就用兵,反为病机所乘。必须先胜而后求战。可见:学兵法就是学医,将会自然暗合于医。对于用药而言此是不言之教,自然就下手知道法则。而言教累赘却未必能使人真实得到。
       何以见得,例如:庙算太极 ,要知病者之情,明病势与正气之优劣胜败,而立一周全完整的对 治方案。思考得越周密,就越有主心骨。
      医贵与病者两神合一。病不许治,病必不治。将不听吾计,去之。
      阴阳持枢 
      治病也要贵拙速,不贵巧久,不然会反变。或者渐渐药不胜病,或者病势与药力迁延,药耗精气,反致变症。只要是攻病,必须作此虑,一鼓作气,再鼓衰,三鼓竭。凡要搞持久战的,病势为沉疴或急难图之,总之正气极弱,得药援助也不足以平之,只能借于主客地去谋求病势衰转之反变,慎无益其病势,而必培正图强。

      阳病(即发作突然剧烈、一派阳象亢盛的)治阴。此阴不胜阳,当育其阴。阳病之微,育阴导阳于正即平;阳病之甚,则当夺其阳本, 而又诛治。其死则以阴竭阳亢。真阴有益于此类病。此即要用拙速之道,立足于速战。因为育阴难而又除阳暴易,不可让病势迁延坏阴。西医有时也合拙速之理。 
     阴病(即发病缓慢迁延、一派阴象沉滞的)治阳。此阳不胜阴,当扶其阳。阴病之微,扶阳消阴即平;阴病之甚,则当大培正气,而除其沉积。其死则以阳尽无生化之气。真阳有益于此类病。此要立足于持久战,因为扶阳易而又除阴积难。
     三才人谋
    人谋为本。医生就是将领,而病人的身体精气就是兵马,药物就是武器。兵马之命悬于将手。关键是将谋,病人的体质状况只是兵马雄壮与否,不是决定性的。庸将自乱毁命,庸医乱身杀人。先要立靠医生的谋略制胜之心,而不能见病人情况不错就武进,见病人坏就萎靡萎缩。胜在谋,不在武力。武力只是工具,强者可以使弱,弱者可
以使强。凡治病,不得以病太久为托词。无论新病久病,都有一个病势,新可败之,久也可败之,在于谋攻是否得当。所以对于病势而言,无新旧一说,只有轻重虚实之别。轻有轻的治谋,重有重的治谋,谋得一朝都除。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夺病之资粮、政令地位等,让病无用武之地,自然降服。很多时候用阴阳五行的生克承制关系就能办到这一点,不攻邪而邪自尽。其次伐交,使病失其助与,孤立之,防范之,则病势屈。其下攻城,西医一路杀灭镇压手术之路。攻城日久,兵老师疲,国内空虚,必遭反噬。以谋为本之攻病,先有制胜之大略,则其胜于病简易。人只知其胜病之形,却不知其有制胜,无所能容其病势之变化逃遁。不能制胜者,经常变症纷纷,与药周旋日久。
     形
     立于不败待敌之可胜。病暂未可胜,或欲除病邪,须先治病邪所旁害及可能传变之处,使之固护。又调三部九候,使之不败。必须明察病形所在,然后搜邪攻击。治病用药要先立在无过之地,即使不能成功也要有益无害,有忧虑疑惑的药物不能擅用。要是不能靠兵战取胜,就要谋求国胜。国胜,地生度量,强其国本后备力量,而致必胜。例如苏德战争,苏军不能击败德军,就要动员和依托强大的后备实力渐渐反胜。这个举国之力的后备、实力起来了,即立于不败。用药也是。如病势沉重,必使生化兴人身精气渐旺,即寻求于国胜,然后度病势可胜则攻成之。木的正德是有根本的,基于根本谋求发展,如果不正就浮躁到处钻搞投机。肝木不正散乱游走,或挟相火之势则暴进侵入,肝风内动、黄疸之类都是肝木不受其德。立军形要先立此不败,所以毛主席讲根据地。对于病势而言,若病气是游走性质的,就易于胜之;若其在有积的情况下步步进取则难对付,如肿瘤。
       势
       任势以奇正。总之是要使一发攻则有千钧之力。力从何来,其势险,其节短,有势能而短距离爆发。要形成对敌的那种内蕴之势,发而加之于敌则不可抵抗。此为震 .卦之威。非坎之险不能蕴其势。治病不要轻易与病势输攻拒守,要知逆从之理,善于诱导,因势而动。与邪留出路,即是任势之例,不然其降斗矣,恐伤真搏结。势之任、 之蓄见之方子,堂堂之药阵,君臣佐使分明,势在其中。要是连个君药都没有,号令不明,势从何来。药少则功专,势乃不分;药众而乌合,无有势也。又要有引经之使,使其势能聚向一点攻击,不然药力要靠经脉相灌之循环运行而达病所,其节太长,早就衰减势力了。君火代表着明略,不正则易攀附于物而被物转。君火如明,则相火守位。
君火不明,相火动失。兵势是有向外的勃发张力的,即为相火,而识势任势则归君火之明。
      法
     以实击虚,兵站的根本法则。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造成敌虚而我实。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动,天;形人而我无形,至阴之备化无象,地。土法天地而生万物。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是以实击虚,精神士气等也是决定虚实的要素。尽兵战之道,虚实二字。 此实则彼虚。治病也讲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若直接补虚泻实,补则其本就气馁而可能不受纳,还可能形成依赖;泻则其可能有邪客之而泻其真气,邪未必尽去而真气更弱,邪反盛。这只是急切用法。缺胰岛素长期补之,大谬,脾反不运。致于人,时时备、处处备,则处处虚。致人之道则不如是。例如木实泻火,则木当移其精气去生成泻走的火,木减,又火削则金强,金强则木势屈。又如木虚补水,则水有余力去生成更多的木,木增,又水益则土弱,土弱而木势伸。致人之道,能为虚实之政。病客于身,人脏象经络发生一系列虚实变化,实则往往邪客之。先调治虚处,使病邪不能乘于正,又泻其经络之客邪,则邪势孤。经络邪气受泻,则其要移动大本营或其它处的喽罗来重新盘踞经络。几副药下去,邪气衰竭而不能盘踞了,也就失去了布政的资格。既不能布政,则失势易擒矣。轻一点无大积的病自然就好了,无需再着力,正气日进而邪尽消散。若病邪根深蒂固,必从经脉以衰减之,时机成熟后再捣黄龙。故治病必守经隧。治经隧即以实击虚。与病邪斗争,不能跟着它的指挥棒转,这里有迹象,治这里,这里还没治好,那里又冒出症状出来了。致人而不致于人,要主动,吸引病气来与药力作消耗,无使其盘踞巢穴。土德之正健运而至阴,善成终始,主运化,不正则为阻滞纠缠。孙膑曰:必攻不守。你看《汉武大帝》电视剧,坚城车卒以守匈奴,不是个办法,以骑兵变守为攻,才得主动。并不是说不守,而是以攻为大战略原则,守是攻之机。阳为主,而阴为助。攻则致人而不致于人,敌要处处备而处处虚。若失健运则消极萎靡,故正气虚不能胜病。脾胃论有此义。很多病人胃口开了,中气即振而实,病即不胜。
      权
      争利而形成对敌之权,必杂于利害审之,迂直之计以达成之,权衡也。此非审平之心不能得。我利则敌害,敌利则我害,故争其权,以扼制敌手。在病与治病两方之间,必定有一关键枢机,得之则药力助正气转而病势无能为矣。不找到这个枢机,在小处与病势全力抗争是不顶用的,虽有小得,可能反而使病情顽固化、深入化。有很多病
刚开始有点效果,后来反而没动静了,都是没有取得这个关键枢机,把病人的正气通过药力的鼓充用在了无足轻重的方向。病邪为小人,见抗衡必肆虐,其性更加褊厉。病人的正气精华疲乏,精神也不易再振。过不了多久,病形依旧恢复,而且再也不易挫动。只有知晓关键枢机,去夺其权令,才是要害。善战者不争。不争各种次要的东西,
而反以其为饵以求得掌控最本质关键的利害枢机。若争,则同时也激发了敌人争夺的气力而使其强盛,还会落入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利能生害,害亦能生利,唯迂直之计能就利而避害。如辛味补肝,辛本金害于木,但德为发散合于木令,害中反生利,能使本气木争发而趋盛。红军如果与白军继续斗,则要生息壮大、要得民心的枢机就不
能得到,所以反要讲和。治病用药也要有步骤、有环节设想,从而为取得枢机创造有利条件,取得之后病情就拿捏住了。不能一步到的要分步走,以迂为直。例如肝郁有火,要想得肝之助,怎么办?可分三步,先泻肝火,再疏肝气,再补肝阴。井井有法。必须有顿挫,一个方子是无法实现这个目的的,因为利害相因。就是同一个方子,各种
药有利有害,也要杂于利害,互相制衡,使害有制而凸显利益。须有金德之审慎严谨,才能知道如何制权。权者,所以握升降之枢机。
       变
       变通之道。水主润泽,因地制流。水有灵活狡猾之义。同是一个病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治法可能完全不同。拘执者死守框框,或者受性格偏才影响,不能灵活变化,则无功。不喜变化者,对于一些变化迅速的疾病就往往抓不住。蒲辅周同一传染病各人之方各不相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中医没有教条。教条、法则色彩重了,思
维就不灵活,精微全不能用。有些古病到今天变了卦,不知斟酌损益,就是用古方也未必管用。对这个人管用,对那个人可能无效。不同的时代疾病都有不同的信息标记。只有经旨以及论著的精华格言才是万变的宗要,其余都只能作为善变的借鉴启发。根据病势、病形、天时、地利、人事、人的材质、人的心性等灵活变通。将用兵不能受制于君,就是因为可能受束于君的旨意教条而不能因情势而变。 形势法权变五者还是相生相克的。略而不谈。 

附录:孙子兵法浅谈

《孙子》虽然言简意赅,真正能领会其精髓的不多,知其所以然的就更少了。它也不是凭空写出来的,前有黄帝、太公之书为烛照,后有周礼以及春秋时期的阴阳学术为滋润,才有了这部旷世名著的出现。我打算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就大小两点略谈一下。不过,若非通于幽明者,知之无益。 

1.《孙子》中凡是分划为五类的都是用的五行思想,简单而又全备,故而后世不能增削之。举一个例子,如《用间篇》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可以这样看:乡间以关系亲近,配木之和义;内间打入内部,配火之明义;反间敌友混淆,配土之化义;死间诳陷敌人,配金之刑义;生间侦察之事,配水之润义。为何最重反间?因为土寄中宫而王四季,故而反间为枢纽,四间因其而能活用。再举一个例子,知胜有五,分别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此为立本,合德于木;识众寡之用者胜,此为明度,合德于火;上下同欲者胜,此为一众,合德于土;以虞待不虞者胜,此为慎严,合德于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为信顺,合德于水。
2.《孙子》的每一篇都不散乱,都有一个完整的思想,如果断章取义,逊色不少。十三篇又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大架构。
A.始计篇 不光要计较五事,且要根据之画策布势形成一套具体的操作思路。此为庙算,为太极。
B.作战篇讲了用兵贵胜不贵久的原则,不然阴阳消长形势反变。若思过半,就理解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了。此为大则,为阴阳持枢。
C.谋攻篇 以谋攻为先,还说了将的谋机受制于君的三种情况。此为核心思想,一切以三才中的“人”为主。
D.军形篇 立于不败待敌之可胜。此为形,合于有守之木德。 
E.兵势篇 变势、用势、任势的奇正之术。此为势,合于明略之火德。
F.虚实篇 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主,形人而我无形为手段,得虚实之用。此为最重要的法则,犹如土法天地而转物,寄中宫而王四季。
G.军争篇 以迂直之计争利害,以及治气力等,皆为权,合于肃治之金德。
H.九变篇 以变化之道济之。如果将是偏德之人,就难九变而有五危。此为变,合于润顺之水德。散而为五,合则为一,五篇相辅相成。 
以上是兵道的范畴,通之者可以为统帅。《孙子》后半部分就开始谈具体的一些方面了,通之者可以为战将。天地草木等都是兵,在人运用。
I.行军篇 行军、相敌、教众是一个整体,皆为自助之机。木德。 
J.地形篇 先言六种地形之制,继言六种兵败之状,孙子之意深矣。地形者,兵之助。升明之道,火德
K.九地篇 言不同的地势与兵政的关系。静幽之道,健勇之用,土德。
L.火攻篇 先言五火之变,继言审慎之心方可得物之助。审平之道,金德。
M.用间篇 得阴人之助,为三军恃动之本。微秘之道,水德。
以上孙子虽然没有直接就智信仁勇严的将德而论,看上去每篇内容有点形散,其实却是不言之教。 

《孙子兵法》以高深的阴阳五行大道作为其中暗藏的纲纪,只在我们能够理解运用的范畴里进行表述,因此“瞻之在前,忽然在后”,永远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