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河经济开发区:穿越大凉山,牵手泸沽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05:50
穿越大凉山,牵手泸沽湖(一)(二)(三) 时间:  8/27/2010 9:29:42 PM  来源:君子动手  

  泸沽湖,这个驴友们并不陌生的地方,去过的和没去过的,总能说出些关于她的故事,中国的“爱琴海”、神秘女儿国、最后的摩梭部落,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等等。可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泸沽湖在哪?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在云南,似乎泸沽湖只属于丽江,其实,泸沽湖隶属云南的部分只占湖面1/3,大部分都在四川境内,而那些美丽的传说,那么多诱人的景致,那么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都有待于我们去发现,理解,体会和保护。

  穿越大凉山,去那个神秘的母系社会----泸沽湖,这是一条神往已久的旅途,如果仅仅是为了看它一眼,当然完全可以依照传统的方式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可是,重复自己的路总会显得有些乏味。何况,大凉山本身的诱惑也难以抵挡。

   

 

 

  大凉山自古就以独立于外界而著称,他神秘的面纱直到解放以后才逐渐被揭开,人们开始被它奇异的景色和绚丽民族风情所吸引,特别是西昌这个中国航天城在中国卫星不断升空的同时,大凉山也开始被世人关注,这个曾经难以接近的世外桃源,开始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然而,毕竟已经深入人心的神秘感和先入为主的艰辛恐惧,选择这样一条旅行道路,还是需要勇气。可是当我真正踏上这块向往已久的土地,面对蔚蓝天空,遥望宽阔的邛海。。。。眼前的一切都在嘲笑我的担忧和恐惧,道路并不艰辛,人们更加友善。

 

  来不及更多的亲近彝族家园,匆匆走下螺髻山 穿过黄土林,与邛海挥手告别,凉山只做一次简短的穿行,我的目标就是翻过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去会见我的梦中情人----泸沽湖。

 

  西昌---盐源---泸沽湖,这是一条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的公路。

  从西昌到泸沽湖其实并不复杂,西昌旅游客运站,早晨8.30分西昌至泸沽湖的大巴车准时开动,(后来才知道,乘坐西昌至丽江的大巴到泸沽湖更方便)。还在我等车的时候,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年轻男子和周围的人说泸沽湖话题,我好奇的问“你是泸沽湖的吗”,小伙子很爽快的说自己就生活在泸沽湖畔的达祖村。看着眼前这个并不出奇的小伙,他居然就是传说中女儿国的一名成员,我这个泸沽湖迷对他有些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敬。就是这个小伙子,竟是我后来在泸沽湖越陷越深的主要媒介,也是通过他,才体会了泸沽湖人的热情友善,淳朴自然。他叫毛旦珠,是我未来几天在泸沽湖的向导和翻译。也是我在泸沽湖的第一个当地朋友。

 

  一路上旦珠就坐在我的身边,也许是他的不修边幅,也许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谨慎吧,同车的游客并不喜欢接近这个当地人,这反而给我提供了向旦珠更多的了解当地情况的机会,同时,车窗外我感兴趣的一切都可以向他问个究竟。

 

    

 

  西昌----泸沽湖途中

 

  大巴车行驶在山中公路,一会是绕着圈的爬山,一会盘旋着向山下行进。在路的一侧,总会有条江陪伴着,江水时而逆流而上,时而变成了顺流而下,河道时而狭窄水势湍急汹涌,时而宽阔水势平静和缓,它不断的变换着姿态,生怕欣赏它的人产生疲倦,去光顾同样千姿百态的山石树木,当眼前的景致渐渐被抛到身后,车已经在山顶上行驶了,放眼远处,山峦叠嶂,旗云翻卷,遥远的天际偶尔露出湛蓝的面容,山下滔滔江水,源远流长,一叶扁舟漂浮水面,看似停滞不前,实则距眼睛太远,看不出它究竟有多大,也判断不出它究竟有多快。偶尔,几座夺目的民居在车窗前掠过,造型奇异巧妙的木屋,伫立在高高的山顶,那就是传说中的高山彝族,一切都可以遥远,只要神明不再遥远便是幸福---这就是彝族人崇高的信仰。

  行走在变化万千的山中,西部特有的蓝天白云,高山峡谷,让我不由自主的回想行走在川藏公路的惊奇历程,似曾相识的山山水水,更觉无比亲近和熟悉。贪婪的眼睛透过镜头扑捉着每一帧稍纵即逝的画面,旦珠对的我好奇漠视着,似乎在说,这些真的不足为奇,在泸沽湖随便的角落都比这美过几倍。没错,在他眼里这些司空见惯的景致实在无法让他激动,就像我面对冰封世界,林海雪原一样熟视无睹(我是东北银),而又有多少人或许都忽略着别人眼中的无限风光。我千里迢迢奔赴这里难道就是为了欣赏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所谓“美丽世界”。人真是个怪物,人真的很容易喜新厌旧。这便是俗人------如我----去寻找未曾见过的风景;而圣人大可不必劳神去荒郊野外,美无处不在,善于发现才是功力。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老婆总是看别人家的好,孩子总是看自己家的好,”狂笑窃喜,原来俗人也会有圣人的智慧----看自己的孩子,圣人也有俗人的愚蠢----看自己的老婆。

  打开电脑,用Google地球俯视这块神奇土地,它的地质结构多么与众不同,而这样一个地球上的另类角落,究竟蕴藏了多少人类不解之谜,它神秘的自然景观还有多少未为世人发现。仅仅与它擦肩而过便是叹为观止。泸沽湖也许算不上神秘,但足以让你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潭清澈的湖水千百年来平静的停留在海拔2800米的高度,也不是因为它深达90米和可见深度20米的透明度,而是与泸沽湖相生相伴的摩梭人依然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繁衍生息着。

  泸沽湖镇的原名并不叫泸沽湖镇,而叫左所镇,贫穷落后曾经是它的真实写照。都是旅游惹的“祸”。但愿,随着旅游业在泸沽湖的不断发展,贫穷落后也和左所这个名字一样永远消失。 虽然左所镇改成了泸沽湖镇,可是在镇上,并不能看到湖水,也罢,也罢,本来这个享誉世界的泸沽湖,它自身的魅力早已征服了世人。今天的丽江似乎完全统领了包括泸沽湖在内的整个川滇交界地区的旅游制高点。可是,还有多少人记得,早在丽江成为旅游热点之前,泸沽湖已经在国际上声威显赫,泸沽湖以其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母系社会文化备受海内外学者和游客青睐,甚至八十年前就有洋人学者洛克就来到这里,对摩梭文明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从那时起,泸沽湖就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泸沽湖,从未被世人淡忘,被淡忘的恰恰是真正意义的善待和保护。盲目的开发,疯狂的索取,留下一个徒有虚名的泸沽湖又有几何意义!

  大巴经过7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下午4点抵达泸沽湖镇,冬季的泸沽湖,4点阳光依然明媚,这与北方的此时此刻完全两种状态,在北京,工作中的人们开始盘算着晚饭该吃些什么,可是在泸沽湖,似乎一切才刚刚开始,距离晚饭的时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一路上为我答疑解惑的毛旦珠让我和他一块去达祖,去他的家里,同车的其他旅游者也被旦珠游说一番,结果都是带着警惕和怀疑的目光被一个个小三轮车拉走,我也时不时向前来拉客的那些三轮车主询问着泸沽湖好玩的地方,得到的信息无非就是草海,走婚桥等。说实话,草海对我实在兴趣不大,家乡的草原广阔无边,难道泸沽湖的草海还能大过呼伦贝尔!而来泸沽湖,不亲近湖水多少有些主次不分,因小失大了,当然,泸沽湖的草海固然有独特的地方,也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景区,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景致,也许会在以后的日子认真的欣赏,这些成熟的景点,绝对不是我这种野驴的第一需求,而达祖,这个还不具备"旅游"条件的原始村落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终点。我暗自庆幸,在左所镇都已经被迫改成泸沽湖镇的今天,还有这样一个湖边保存原貌的地方。泸沽湖,难道是为我保留着你最初的风韵,为我独守着千年的寂寞。达祖-----大咀这个听起来如此乡土的的名字,开始让我的心跳加快,于是,与旦珠同行,直奔达祖村,并在达祖开始了我与泸沽湖的美丽邂逅。

  

 

  从西昌至丽江,泸沽湖镇是必经之路.

  从泸沽湖镇穿过的唯一一条路是通往丽江的,也是通往达祖的,达祖村距离镇上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旦珠和一个开212吉普车的人说了一会话,我们就上车,装饰成藏式风格的吉普车在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晃晃悠悠的开出了泸沽湖镇。旦珠告诉我,开车的是他表弟,叫毛二车,从我看见这个毛二车开始,他一直就是笑的模样,是个典型的阳光少年形象,毛二车略带嘶哑的嗓音夸张的说他是给杨宏伟“打工”呢,吉普车就是杨宏伟的。。。我边听他唠叨边往车窗外看,转眼,车子出了泸沽湖镇,一转弯,眼前豁然开朗,一条蜿蜒却平坦的黑色公路沿着碧蓝的湖边向远处延伸,难以置信的是,平静的湖面,成群的水鸟野鸭一字排开,在朵朵白云的倒影里,悠闲的畅游,车子从湖边驶过,鸟群并没有受到惊吓,甚至一点警觉都没表现出来,从湖中鸟群的表现看,这里,人与自然多么平等的相处。

    

 

  成群的野鸭,热烈的欢迎来自各地游人,当然,必须是友好的

  人只是泸沽湖的一个分子,和野鸭,水鸟一样共同生活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伴随公路的还有湖边一座座转经塔,白色的转经塔在蓝色湖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醒,此刻,我已身在“异国他乡”了。藏式吉普车走在这样的路上,真是再合适不过。在一个平坦的湖边码头,吉普车违规左侧行驶,绕了半圈转经塔继续前进,毛二车看出我的疑惑,连忙解释说,这是当地的习惯,车开到这里都要转一下,以保平安,我半信半疑的点着头,心里嘀咕,这很危险啊。过了这个保平安的转经塔,达祖村就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迎接我的会是热情的拥抱吗?

  穿越大凉山,牵手泸沽湖(二)

  

 

  鸟瞰泸沽湖达祖村

  达祖村地处两山之间的凹处,著名的经堂山就在它的左边,通往亚丁稻城的路把达祖村一份为二,西昌至丽江的公路在达祖村与亚丁稻城的路相接,在村子的中心形成一个丁字路口,我就是在丁字路口迫不及待的跳下吉普车,湖边,一个妇女正在洗着衣服,平静的湖水泛起一阵阵的涟漪,我好奇的环顾四周的一切,路边的人们也好奇的看着我这个外乡人,脸上充满了微笑,还没来得及走近他们,一张张笑脸主动向我打起招呼,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你好”一下子让我打消了“陌生人”的感觉,这样的礼遇在我以后日子里每天都会感同身受,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面孔,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真诚朴实的问候。让我这个外乡人深切的感受到达祖人的博大胸怀和友善好客天性,达祖,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旦珠的家就在湖的对面,一座二层尚未完工的木制民居和一座古老的祖母屋,他告诉我,如果不嫌弃家里的环境,就住到家里吧,初来乍到,我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这个路上认识还不到10小时的朋友,执意要去住客栈,于是,就走进门口极具特色的一家客栈----游走部落,放下行囊,临水而坐,迎面微风,疲惫顿消。望远处狮子山倒映湖中,一缕阳光直射湖面,阵阵星光又从湖面映射到我的视线。一个典型驴行者的西北汉子热情洋溢的送上一壶热茶,几句颇为幽默的开场白,已然成为同路人,游马,这是西北汉子为自己冠以的美名,老板,这个游走部落的主人,是商人,更是性情中人,率真、耿直、活泼、开朗,西北人特有的气质。在他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冬季烤火在泸沽湖就像我们在家喝茶聊天,无需刻意准备,火塘是祖母房必不可少的设备,这里也是人们主要活动场所,当然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第一次走进祖母房是受旦珠的邀请,他家的祖母房在院子的中心,我谦卑的低头迈进幽暗的房间,两根直挺的顶梁柱支撑起整个房间,这个全木质结构的房屋,建造的即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一根根原木经过简单处理后从下往上排列起来就是一堵墙,说它复杂,因为拐弯抹角,横竖衔接全部刻铆咬合,整个建筑未见一处金属构件,稳固的屹立在那里。站在房间里,错中复杂构造一目了然。

  神龛在祖母房最显著的位置,正对着进门的墙角,神龛的下面就是上火塘,我被让到火塘的上座,紧挨着神龛,这是当地对客人的最高礼遇,我谨慎的从火塘的侧面绕过,隔着火塘端坐在门的对面。旦珠的妈妈送来一盘瓜子----未经任何加工过的葵花籽,在达祖,每家每户都用这种原汁原味的瓜子招待客人,原生态在达祖无处不在。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周围,时间仿佛回到遥远的年代,我的眼中火光跳动着,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场景在脑海里闪回,这是怎样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演绎了多少精彩的故事,这个古老的祖母房里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秘密?  

 

  一个人祖母房

  泸沽湖的冬季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下可以穿的很单薄,可是到了晚上,即便穿上棉袄也不觉过分,不过房间里取暖也很容易,只要点上一点火,周围立刻暖融融,这和北方截然不同,北方的气温还是更低一些,在北方火炕上睡觉快烙熟了,出了被窝还是拔凉拔凉的,空气都是刺骨的。祖母房里通常都有上火塘和下火塘,下火塘在上火塘的对角线位子,通常一个火塘升起来,屋子里就不再有寒意了。所以现在的祖母房差不多只保留一个上火塘了,一个祖母房里蕴含了太多的玄机,从宗教到民俗,从文化到生活方式,完全就是泸沽湖母系社会的缩影。低矮的房门,幽暗的进深,凸显祖母房的神秘和尊贵,无论你有多么显赫的身份,来到到祖母房,必须放下尊荣,谦卑的走进它。因为这里承载了一个家族几乎所有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两根顶天立地的擎天柱象征着男人和女人,支撑的不仅仅是一幢房屋,而是托起一片天空,在他们张开的双臂下,没有暴风骤雨,也没有烈日炎炎,有的是温饱舒畅,和谐共融。

  在达祖,去过很多家里做客,虽然每家的祖母房在装饰和布局上千差万别,但是基本构成大体还是一致的,比如神龛,比如火塘,比如家具等等,这些位置似乎永远不需要改变。而在房间里的人,似乎也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女人最好不要坐在属于男人的位置---火塘上方----那是从一头到另一头的通床,女人的地方是在火塘另一侧,也是一个长条型的床,和火塘上方的通床正好形成一个“L”型,长的一边是男人的地方。神龛设在床上的衔接处,靠在墙角,火塘就设在床的内角处,高度和床一平。每去做客,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在火塘边绕过去,坐在主人真诚礼让的位置。这既是常识,也是对主人的尊重,跨越火塘的行为是及不礼貌的事件,后果很严重,在达祖。家里的火塘是最神圣的地方,有三根立柱的金属架架在火塘上,每根立柱都有象征意义,在神龛与支架相临处,供奉着一尊石像(人型的石头),这就是家族的祖先,相当于汉族的供奉的祖先的牌位,达祖人用供奉石头、以石头象征祖先和神明的形式,与当地崇拜自然的原始宗教信仰是一致的,达祖特有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能保持到今天,可以说天下独一无二。火塘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地方,坐在那里首先就是鲜卑和恭敬,烧水烧菜甚至烤红薯,却不可以丢垃圾和烟头,每到饭时,掌勺的人首先要给祖先敬上----在供奉石像的金属架上放点吃的,然后依次在每根立柱的顶端也放一点,做完这些一家人才开始吃饭。

  

 

  左起:毛二车(开着吉普车把我拉到达祖的)、村长、作者、杨宏伟(杨二车娜姆弟)

  达祖村有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祖母房---杨依佐的家,实际上整个院落都保存的及其完整,是一处难得的古老摩梭民居。杨依佐已经把这座民居经营成一个“民俗博物馆”很多游客也专门去他的家里访问,当然,在这还能看到很多早已失传的摩梭人的生活用品和工具。憨厚的依佐打开一间专门用来存放藏品屋子,如数家珍的向我介绍他多年来收集的各种宝贝,对我这个生长在北方人来讲,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其实,让我最好奇的还不是这些宝贝,而是放在祖母房里的猪膘肉,一具具完整的猪膘,有头有尾摆放在一个角落,像一只只爬在地上睡觉的活猪。难道这也是用来收藏的吗?猪膘肉在达祖也是家家必有的东西。每看到这些完整的猪膘肉,总会让我产生很多的联想,而这么多猪膘放在一起,看起来却很滑稽,摸一下,象摸着石头,硬邦邦的,有些猪膘已经是发黑,看起来已经放了很久。最初看见这些猪膘的时候,我曾怀疑这些肉是否能吃,依佐说,每天吃的肉都是这上边割下的,也就是说,我已经不知不觉中吃过了,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并没有异样的感觉,吃过的肉充其量也就是腊肉的味道,殊不知,猪膘肉也只是一种储存方式而已,存放的年代越久反而越是好吃,甚至有“千年猪膘”的说法,当然年代越久也越昂贵,据说,年代久远的猪膘,无须加工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在达祖几十年猪膘肉似乎很常见,我见过储存时间最长的就是依佐家十几年的猪膘了。从好奇到爱吃,猪膘肉成了我在达祖每天必吃的食物和每天必说的话题。

  

 

  猪膘肉

  穿越大凉山 牵手泸沽湖(三)

  

 

  临水的泸望达

  杨依佐的家在达祖算是个大家族,除了保存完整的古老民居,在村中,还有其他房舍,而最漂亮房子就是三面临水的大院子,也是达祖村最漂亮的房子,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所处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 只要来达祖玩的游人,总会选择去这个院子里逗留一番,拍照,喝茶,聊天,或者在院子里的湖边随便坐坐,看着清澈见底的湖水发呆。泸沽湖渐渐成为旅游热点后,依佐家就把这个院子做成客栈,于是达祖有了第一家客栈,因为依佐的父亲是原达祖村的村长,客栈就取了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老村长家》也就是今天的《泸望达景观客栈》,当地人更喜欢叫《挖玛若家园》。

  今天的达祖,客栈已经很多,可是即便是在整个泸沽湖,真正临水的客栈也少之又少,能在房间里伸手触摸到湖水的可谓凤毛麟角了,再加上依佐厚道诚实的接人待客,客栈的生意也红红火火,院子里每天热热闹闹,到了晚上,客人多了就点上篝火,大家一块喝酒,一块跳舞,一块唱歌。

  我第一次走进泸望达客栈还有点曲折,在达祖的前几天一直都是在陆地上活动,天天看着湖中的安娜俄岛,总想下水游过去,12月份的泸沽湖,到了中午,气温还是相当暖和的,可是我一直没有勇气下水,反倒是来自成都的一个驴友,下水畅游了一番。我自叹弗如啊,面对安娜俄岛,我只能划船过去了,岸边的猪槽船是旦珠叔叔家的,旦珠找来船桨,我们把船里积蓄的水往外掏了几下就划向湖中。

  在泸沽湖上划船可能是这辈子最惬意的一次了,平静的湖水像镀了水银的镜面,船桨次划动都泛起一片涟漪,回头看着划过的水面,一道长长的水线连接着船尾。划累了,就放下船桨,吹一声口哨,远处的红嘴鸥就飞到头顶盘旋。如果静静的望着湖水,另一个世界让自己的眼睛产生幻觉,湖水清澈碧绿,却深不可测,忽而一群泛着银光的鱼群一闪而过,忽而看见水下繁茂的水草随着暗流涌动,完全就是童话世界或者更像是在梦中。

  接近小岛的时候,水下世界更是多姿多彩,一丛一丛的水草从幽深的水底向水面散开,没有水草的地方便是怪石嶙峋,总是让人既兴奋又有点畏惧,甚至幻想,那边的黑影是不是一个水怪,另一个石头下是不是有条传说中的大鱼(泸源涯传说),望着湖水,心情是不会平静的。划船驶向小岛的时候没来得回头看看岸边,到了小岛,回头看看对岸,达祖村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在泸沽湖岸边,一处伸向湖里的三层彩绘飞檐摩梭民居显得尤为突出,他就像一条即将出海的大船静候在码头上。

  

 

  临水泸望达

  我问旦珠,这是什么地方,旦珠说,这就是老村长家的泸望达客栈,泸望达,一个如此贴切又形象的名字,在泸沽湖上能望见的达祖村。此时,一群飞鸟正在那条“大船”周围盘旋飞舞,一个身影在岸边挥动胳膊向空中抛洒鸟食,这场面就像一个指挥家在舞台上指挥着一场交响乐,鸟儿随着指挥棒的起伏上下翻飞。时而俯冲到水面,时而翱翔在空中。我迫不及待的和旦珠划向这条“大船”,并在依佐喂鸟的地方上岸,直接进入这个达祖村第一大院----泸望达客栈。

  

 

  每天喂鸟是杨依佐的工作

  穿越大凉 山牵手泸沽湖(四)

  在泸沽湖,客栈似乎也是一种文化,甚至还是一道风景,这些在摩梭民居基础上稍加改造,摇身一变的小客栈点缀在泸沽湖周围,也为泸沽湖湖增色许多,而客栈本身的经营需求,也为泸沽湖景区带来了可观的游客。尤其是这些临湖的摩梭民居,以独特优美的环境吸引着远道而来旅游者,住在客栈,身在景区,不经意的使自己也成了景观。随意也惬意。

  

 

  猪槽船

  就在我和旦珠弃船上岸,初上泸望达的院子时,一群捧着长枪大炮的摄友正从外边进来,这些看上去相当专业的摄影家好像很熟悉这里,甚至有点像主人,他们径直进到一个祖母房,围坐在上火塘周围我在院子里随意的东看看西看看,所有地方都觉得好奇。偌大一个院子里,停放着驴友自驾游的车,客房里传来说笑声。在泸沽湖,有名气的客栈有很多,可是象泸望达这样建在湖里的房子却没有几家,客栈的环境和客房的设施还是相当完善。

  客栈的主人杨依佐把我领到酒吧,这是个面朝湖水,雅致古朴的休闲场所,很有情调。依佐告诉我,他的客人都是回头客,每年都会来这住些日子。这些人有的是记者,有作家,摄影家......还有是纯粹出来旅游的,来的人差不多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有台湾人和香港人,也有老外,更多的是广东和四川的,成都来的大都自己开车......

  我无心听依佐的介绍,自顾窗外飞过的水鸟在夕阳下嬉戏,远处狮子山(神女峰在达祖被称作狮子山)倒映在湖中,一抹夕阳把湖水幻化成一道星光璀璨的银河,极目远望层叠起伏的山峦,朦胧婆娑,层次分明,仿佛就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

  我似乎明白了,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落脚点。酒吧的墙上订了很多来过的客人的照片。很多看上去很熟悉却一下子又想不起来的面孔,我的大脑飞快的搜索着平时电视里、银幕上过往的形象。远离时尚的我能记得的名字实在有限:范冰冰,徐静蕾,小沈阳,李宇春等快男超女什么的,估计是忙着赚钱没时间来到这里,来达祖村的明星只听说周迅专为达祖希望小学献爱心。一些国内电视台的摄制组倒是经常光顾泸望达,还有就是地方政府的一些领导。毕竟泸望达客栈在当地相对“豪华”,老村长的级别也算是地方“首长”级。住在泸望达起码也够体面。这些大人“腐败”起来可不含糊。

  在祖母房里烤火的摄友也来酒吧,彼此并没有陌生感,互相打了招呼就凑到一起,一个美女显然不愿和陌生的我搭讪,走到窗前重复我刚刚重复的状态,不过,他的身影移动到窗前,却完全改变了窗前景致,朦胧诗般的美妙图像,一下子调动起这些好摄之徒的创作欲望。这个女子也很配合,一会低头做沉思状,一会张开双臂做拥抱状。。。。直到大家拍够才自己端起相机跟着飞鸟晃动。

      

 

  经过这么一番的折腾,酒吧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依佐拿来一瓶苏里吗酒(当地特有的一种酒)给每人都倒上一点,有了酒大家说起话来更加随意,通过聊天也知道了他们是来自广东,是专业摄影创作,一个大胡子据说是某杂志编辑,几口苏里马酒下肚,就开始控制不住好为人师的欲望:摄影就是玩光线,达祖村的地理

  位置在泸沽湖的上方偏东,大多数时间都是处在侧逆光之中,拍出来的东西想不好看都难。这些听起来带酒味话,立刻引起一圈人的共鸣,而我对此话也有深刻的体会。

  同样是泸沽湖,在达祖拍的照片光线真的很漂亮。作为一个摄影的初学者,能拍出自己都意外的作品,并非我的摄影水平突飞猛进,完全是达祖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的照片质量。即便是不会照相的人,到了达祖相信一样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大胡子边给我讲课边给我看相机里的照片,还振振有词的给我举例说明,其实我的眼睛根本没在照片上,就顾看他手里的相机,他似乎看出我的羡慕的眼神,不无显摆的告诉我,这相机拍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真正摄影创作还有别的机器。靠,我干了这杯酒。

  

 

  (未完待续)

穿越大凉山,牵手泸沽湖(一)(二)(三) 时间:  8/27/2010 9:29:42 PM  来源:君子动手  

  泸沽湖,这个驴友们并不陌生的地方,去过的和没去过的,总能说出些关于她的故事,中国的“爱琴海”、神秘女儿国、最后的摩梭部落,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等等。可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泸沽湖在哪?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在云南,似乎泸沽湖只属于丽江,其实,泸沽湖隶属云南的部分只占湖面1/3,大部分都在四川境内,而那些美丽的传说,那么多诱人的景致,那么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都有待于我们去发现,理解,体会和保护。

  穿越大凉山,去那个神秘的母系社会----泸沽湖,这是一条神往已久的旅途,如果仅仅是为了看它一眼,当然完全可以依照传统的方式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可是,重复自己的路总会显得有些乏味。何况,大凉山本身的诱惑也难以抵挡。

   

 

 

  大凉山自古就以独立于外界而著称,他神秘的面纱直到解放以后才逐渐被揭开,人们开始被它奇异的景色和绚丽民族风情所吸引,特别是西昌这个中国航天城在中国卫星不断升空的同时,大凉山也开始被世人关注,这个曾经难以接近的世外桃源,开始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然而,毕竟已经深入人心的神秘感和先入为主的艰辛恐惧,选择这样一条旅行道路,还是需要勇气。可是当我真正踏上这块向往已久的土地,面对蔚蓝天空,遥望宽阔的邛海。。。。眼前的一切都在嘲笑我的担忧和恐惧,道路并不艰辛,人们更加友善。

 

  来不及更多的亲近彝族家园,匆匆走下螺髻山 穿过黄土林,与邛海挥手告别,凉山只做一次简短的穿行,我的目标就是翻过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去会见我的梦中情人----泸沽湖。

 

  西昌---盐源---泸沽湖,这是一条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的公路。

  从西昌到泸沽湖其实并不复杂,西昌旅游客运站,早晨8.30分西昌至泸沽湖的大巴车准时开动,(后来才知道,乘坐西昌至丽江的大巴到泸沽湖更方便)。还在我等车的时候,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年轻男子和周围的人说泸沽湖话题,我好奇的问“你是泸沽湖的吗”,小伙子很爽快的说自己就生活在泸沽湖畔的达祖村。看着眼前这个并不出奇的小伙,他居然就是传说中女儿国的一名成员,我这个泸沽湖迷对他有些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敬。就是这个小伙子,竟是我后来在泸沽湖越陷越深的主要媒介,也是通过他,才体会了泸沽湖人的热情友善,淳朴自然。他叫毛旦珠,是我未来几天在泸沽湖的向导和翻译。也是我在泸沽湖的第一个当地朋友。

 

  一路上旦珠就坐在我的身边,也许是他的不修边幅,也许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谨慎吧,同车的游客并不喜欢接近这个当地人,这反而给我提供了向旦珠更多的了解当地情况的机会,同时,车窗外我感兴趣的一切都可以向他问个究竟。

 

    

 

  西昌----泸沽湖途中

 

  大巴车行驶在山中公路,一会是绕着圈的爬山,一会盘旋着向山下行进。在路的一侧,总会有条江陪伴着,江水时而逆流而上,时而变成了顺流而下,河道时而狭窄水势湍急汹涌,时而宽阔水势平静和缓,它不断的变换着姿态,生怕欣赏它的人产生疲倦,去光顾同样千姿百态的山石树木,当眼前的景致渐渐被抛到身后,车已经在山顶上行驶了,放眼远处,山峦叠嶂,旗云翻卷,遥远的天际偶尔露出湛蓝的面容,山下滔滔江水,源远流长,一叶扁舟漂浮水面,看似停滞不前,实则距眼睛太远,看不出它究竟有多大,也判断不出它究竟有多快。偶尔,几座夺目的民居在车窗前掠过,造型奇异巧妙的木屋,伫立在高高的山顶,那就是传说中的高山彝族,一切都可以遥远,只要神明不再遥远便是幸福---这就是彝族人崇高的信仰。

  行走在变化万千的山中,西部特有的蓝天白云,高山峡谷,让我不由自主的回想行走在川藏公路的惊奇历程,似曾相识的山山水水,更觉无比亲近和熟悉。贪婪的眼睛透过镜头扑捉着每一帧稍纵即逝的画面,旦珠对的我好奇漠视着,似乎在说,这些真的不足为奇,在泸沽湖随便的角落都比这美过几倍。没错,在他眼里这些司空见惯的景致实在无法让他激动,就像我面对冰封世界,林海雪原一样熟视无睹(我是东北银),而又有多少人或许都忽略着别人眼中的无限风光。我千里迢迢奔赴这里难道就是为了欣赏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所谓“美丽世界”。人真是个怪物,人真的很容易喜新厌旧。这便是俗人------如我----去寻找未曾见过的风景;而圣人大可不必劳神去荒郊野外,美无处不在,善于发现才是功力。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老婆总是看别人家的好,孩子总是看自己家的好,”狂笑窃喜,原来俗人也会有圣人的智慧----看自己的孩子,圣人也有俗人的愚蠢----看自己的老婆。

  打开电脑,用Google地球俯视这块神奇土地,它的地质结构多么与众不同,而这样一个地球上的另类角落,究竟蕴藏了多少人类不解之谜,它神秘的自然景观还有多少未为世人发现。仅仅与它擦肩而过便是叹为观止。泸沽湖也许算不上神秘,但足以让你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潭清澈的湖水千百年来平静的停留在海拔2800米的高度,也不是因为它深达90米和可见深度20米的透明度,而是与泸沽湖相生相伴的摩梭人依然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繁衍生息着。

  泸沽湖镇的原名并不叫泸沽湖镇,而叫左所镇,贫穷落后曾经是它的真实写照。都是旅游惹的“祸”。但愿,随着旅游业在泸沽湖的不断发展,贫穷落后也和左所这个名字一样永远消失。 虽然左所镇改成了泸沽湖镇,可是在镇上,并不能看到湖水,也罢,也罢,本来这个享誉世界的泸沽湖,它自身的魅力早已征服了世人。今天的丽江似乎完全统领了包括泸沽湖在内的整个川滇交界地区的旅游制高点。可是,还有多少人记得,早在丽江成为旅游热点之前,泸沽湖已经在国际上声威显赫,泸沽湖以其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母系社会文化备受海内外学者和游客青睐,甚至八十年前就有洋人学者洛克就来到这里,对摩梭文明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从那时起,泸沽湖就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泸沽湖,从未被世人淡忘,被淡忘的恰恰是真正意义的善待和保护。盲目的开发,疯狂的索取,留下一个徒有虚名的泸沽湖又有几何意义!

  大巴经过7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下午4点抵达泸沽湖镇,冬季的泸沽湖,4点阳光依然明媚,这与北方的此时此刻完全两种状态,在北京,工作中的人们开始盘算着晚饭该吃些什么,可是在泸沽湖,似乎一切才刚刚开始,距离晚饭的时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一路上为我答疑解惑的毛旦珠让我和他一块去达祖,去他的家里,同车的其他旅游者也被旦珠游说一番,结果都是带着警惕和怀疑的目光被一个个小三轮车拉走,我也时不时向前来拉客的那些三轮车主询问着泸沽湖好玩的地方,得到的信息无非就是草海,走婚桥等。说实话,草海对我实在兴趣不大,家乡的草原广阔无边,难道泸沽湖的草海还能大过呼伦贝尔!而来泸沽湖,不亲近湖水多少有些主次不分,因小失大了,当然,泸沽湖的草海固然有独特的地方,也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景区,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景致,也许会在以后的日子认真的欣赏,这些成熟的景点,绝对不是我这种野驴的第一需求,而达祖,这个还不具备"旅游"条件的原始村落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终点。我暗自庆幸,在左所镇都已经被迫改成泸沽湖镇的今天,还有这样一个湖边保存原貌的地方。泸沽湖,难道是为我保留着你最初的风韵,为我独守着千年的寂寞。达祖-----大咀这个听起来如此乡土的的名字,开始让我的心跳加快,于是,与旦珠同行,直奔达祖村,并在达祖开始了我与泸沽湖的美丽邂逅。

  

 

  从西昌至丽江,泸沽湖镇是必经之路.

  从泸沽湖镇穿过的唯一一条路是通往丽江的,也是通往达祖的,达祖村距离镇上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旦珠和一个开212吉普车的人说了一会话,我们就上车,装饰成藏式风格的吉普车在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晃晃悠悠的开出了泸沽湖镇。旦珠告诉我,开车的是他表弟,叫毛二车,从我看见这个毛二车开始,他一直就是笑的模样,是个典型的阳光少年形象,毛二车略带嘶哑的嗓音夸张的说他是给杨宏伟“打工”呢,吉普车就是杨宏伟的。。。我边听他唠叨边往车窗外看,转眼,车子出了泸沽湖镇,一转弯,眼前豁然开朗,一条蜿蜒却平坦的黑色公路沿着碧蓝的湖边向远处延伸,难以置信的是,平静的湖面,成群的水鸟野鸭一字排开,在朵朵白云的倒影里,悠闲的畅游,车子从湖边驶过,鸟群并没有受到惊吓,甚至一点警觉都没表现出来,从湖中鸟群的表现看,这里,人与自然多么平等的相处。

    

 

  成群的野鸭,热烈的欢迎来自各地游人,当然,必须是友好的

  人只是泸沽湖的一个分子,和野鸭,水鸟一样共同生活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伴随公路的还有湖边一座座转经塔,白色的转经塔在蓝色湖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醒,此刻,我已身在“异国他乡”了。藏式吉普车走在这样的路上,真是再合适不过。在一个平坦的湖边码头,吉普车违规左侧行驶,绕了半圈转经塔继续前进,毛二车看出我的疑惑,连忙解释说,这是当地的习惯,车开到这里都要转一下,以保平安,我半信半疑的点着头,心里嘀咕,这很危险啊。过了这个保平安的转经塔,达祖村就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迎接我的会是热情的拥抱吗?

  穿越大凉山,牵手泸沽湖(二)

  

 

  鸟瞰泸沽湖达祖村

  达祖村地处两山之间的凹处,著名的经堂山就在它的左边,通往亚丁稻城的路把达祖村一份为二,西昌至丽江的公路在达祖村与亚丁稻城的路相接,在村子的中心形成一个丁字路口,我就是在丁字路口迫不及待的跳下吉普车,湖边,一个妇女正在洗着衣服,平静的湖水泛起一阵阵的涟漪,我好奇的环顾四周的一切,路边的人们也好奇的看着我这个外乡人,脸上充满了微笑,还没来得及走近他们,一张张笑脸主动向我打起招呼,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你好”一下子让我打消了“陌生人”的感觉,这样的礼遇在我以后日子里每天都会感同身受,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面孔,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真诚朴实的问候。让我这个外乡人深切的感受到达祖人的博大胸怀和友善好客天性,达祖,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旦珠的家就在湖的对面,一座二层尚未完工的木制民居和一座古老的祖母屋,他告诉我,如果不嫌弃家里的环境,就住到家里吧,初来乍到,我不好意思再去麻烦这个路上认识还不到10小时的朋友,执意要去住客栈,于是,就走进门口极具特色的一家客栈----游走部落,放下行囊,临水而坐,迎面微风,疲惫顿消。望远处狮子山倒映湖中,一缕阳光直射湖面,阵阵星光又从湖面映射到我的视线。一个典型驴行者的西北汉子热情洋溢的送上一壶热茶,几句颇为幽默的开场白,已然成为同路人,游马,这是西北汉子为自己冠以的美名,老板,这个游走部落的主人,是商人,更是性情中人,率真、耿直、活泼、开朗,西北人特有的气质。在他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冬季烤火在泸沽湖就像我们在家喝茶聊天,无需刻意准备,火塘是祖母房必不可少的设备,这里也是人们主要活动场所,当然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第一次走进祖母房是受旦珠的邀请,他家的祖母房在院子的中心,我谦卑的低头迈进幽暗的房间,两根直挺的顶梁柱支撑起整个房间,这个全木质结构的房屋,建造的即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一根根原木经过简单处理后从下往上排列起来就是一堵墙,说它复杂,因为拐弯抹角,横竖衔接全部刻铆咬合,整个建筑未见一处金属构件,稳固的屹立在那里。站在房间里,错中复杂构造一目了然。

  神龛在祖母房最显著的位置,正对着进门的墙角,神龛的下面就是上火塘,我被让到火塘的上座,紧挨着神龛,这是当地对客人的最高礼遇,我谨慎的从火塘的侧面绕过,隔着火塘端坐在门的对面。旦珠的妈妈送来一盘瓜子----未经任何加工过的葵花籽,在达祖,每家每户都用这种原汁原味的瓜子招待客人,原生态在达祖无处不在。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周围,时间仿佛回到遥远的年代,我的眼中火光跳动着,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场景在脑海里闪回,这是怎样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演绎了多少精彩的故事,这个古老的祖母房里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秘密?  

 

  一个人祖母房

  泸沽湖的冬季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下可以穿的很单薄,可是到了晚上,即便穿上棉袄也不觉过分,不过房间里取暖也很容易,只要点上一点火,周围立刻暖融融,这和北方截然不同,北方的气温还是更低一些,在北方火炕上睡觉快烙熟了,出了被窝还是拔凉拔凉的,空气都是刺骨的。祖母房里通常都有上火塘和下火塘,下火塘在上火塘的对角线位子,通常一个火塘升起来,屋子里就不再有寒意了。所以现在的祖母房差不多只保留一个上火塘了,一个祖母房里蕴含了太多的玄机,从宗教到民俗,从文化到生活方式,完全就是泸沽湖母系社会的缩影。低矮的房门,幽暗的进深,凸显祖母房的神秘和尊贵,无论你有多么显赫的身份,来到到祖母房,必须放下尊荣,谦卑的走进它。因为这里承载了一个家族几乎所有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两根顶天立地的擎天柱象征着男人和女人,支撑的不仅仅是一幢房屋,而是托起一片天空,在他们张开的双臂下,没有暴风骤雨,也没有烈日炎炎,有的是温饱舒畅,和谐共融。

  在达祖,去过很多家里做客,虽然每家的祖母房在装饰和布局上千差万别,但是基本构成大体还是一致的,比如神龛,比如火塘,比如家具等等,这些位置似乎永远不需要改变。而在房间里的人,似乎也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女人最好不要坐在属于男人的位置---火塘上方----那是从一头到另一头的通床,女人的地方是在火塘另一侧,也是一个长条型的床,和火塘上方的通床正好形成一个“L”型,长的一边是男人的地方。神龛设在床上的衔接处,靠在墙角,火塘就设在床的内角处,高度和床一平。每去做客,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在火塘边绕过去,坐在主人真诚礼让的位置。这既是常识,也是对主人的尊重,跨越火塘的行为是及不礼貌的事件,后果很严重,在达祖。家里的火塘是最神圣的地方,有三根立柱的金属架架在火塘上,每根立柱都有象征意义,在神龛与支架相临处,供奉着一尊石像(人型的石头),这就是家族的祖先,相当于汉族的供奉的祖先的牌位,达祖人用供奉石头、以石头象征祖先和神明的形式,与当地崇拜自然的原始宗教信仰是一致的,达祖特有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能保持到今天,可以说天下独一无二。火塘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地方,坐在那里首先就是鲜卑和恭敬,烧水烧菜甚至烤红薯,却不可以丢垃圾和烟头,每到饭时,掌勺的人首先要给祖先敬上----在供奉石像的金属架上放点吃的,然后依次在每根立柱的顶端也放一点,做完这些一家人才开始吃饭。

  

 

  左起:毛二车(开着吉普车把我拉到达祖的)、村长、作者、杨宏伟(杨二车娜姆弟)

  达祖村有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祖母房---杨依佐的家,实际上整个院落都保存的及其完整,是一处难得的古老摩梭民居。杨依佐已经把这座民居经营成一个“民俗博物馆”很多游客也专门去他的家里访问,当然,在这还能看到很多早已失传的摩梭人的生活用品和工具。憨厚的依佐打开一间专门用来存放藏品屋子,如数家珍的向我介绍他多年来收集的各种宝贝,对我这个生长在北方人来讲,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其实,让我最好奇的还不是这些宝贝,而是放在祖母房里的猪膘肉,一具具完整的猪膘,有头有尾摆放在一个角落,像一只只爬在地上睡觉的活猪。难道这也是用来收藏的吗?猪膘肉在达祖也是家家必有的东西。每看到这些完整的猪膘肉,总会让我产生很多的联想,而这么多猪膘放在一起,看起来却很滑稽,摸一下,象摸着石头,硬邦邦的,有些猪膘已经是发黑,看起来已经放了很久。最初看见这些猪膘的时候,我曾怀疑这些肉是否能吃,依佐说,每天吃的肉都是这上边割下的,也就是说,我已经不知不觉中吃过了,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并没有异样的感觉,吃过的肉充其量也就是腊肉的味道,殊不知,猪膘肉也只是一种储存方式而已,存放的年代越久反而越是好吃,甚至有“千年猪膘”的说法,当然年代越久也越昂贵,据说,年代久远的猪膘,无须加工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在达祖几十年猪膘肉似乎很常见,我见过储存时间最长的就是依佐家十几年的猪膘了。从好奇到爱吃,猪膘肉成了我在达祖每天必吃的食物和每天必说的话题。

  

 

  猪膘肉

  穿越大凉山 牵手泸沽湖(三)

  

 

  临水的泸望达

  杨依佐的家在达祖算是个大家族,除了保存完整的古老民居,在村中,还有其他房舍,而最漂亮房子就是三面临水的大院子,也是达祖村最漂亮的房子,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所处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 只要来达祖玩的游人,总会选择去这个院子里逗留一番,拍照,喝茶,聊天,或者在院子里的湖边随便坐坐,看着清澈见底的湖水发呆。泸沽湖渐渐成为旅游热点后,依佐家就把这个院子做成客栈,于是达祖有了第一家客栈,因为依佐的父亲是原达祖村的村长,客栈就取了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老村长家》也就是今天的《泸望达景观客栈》,当地人更喜欢叫《挖玛若家园》。

  今天的达祖,客栈已经很多,可是即便是在整个泸沽湖,真正临水的客栈也少之又少,能在房间里伸手触摸到湖水的可谓凤毛麟角了,再加上依佐厚道诚实的接人待客,客栈的生意也红红火火,院子里每天热热闹闹,到了晚上,客人多了就点上篝火,大家一块喝酒,一块跳舞,一块唱歌。

  我第一次走进泸望达客栈还有点曲折,在达祖的前几天一直都是在陆地上活动,天天看着湖中的安娜俄岛,总想下水游过去,12月份的泸沽湖,到了中午,气温还是相当暖和的,可是我一直没有勇气下水,反倒是来自成都的一个驴友,下水畅游了一番。我自叹弗如啊,面对安娜俄岛,我只能划船过去了,岸边的猪槽船是旦珠叔叔家的,旦珠找来船桨,我们把船里积蓄的水往外掏了几下就划向湖中。

  在泸沽湖上划船可能是这辈子最惬意的一次了,平静的湖水像镀了水银的镜面,船桨次划动都泛起一片涟漪,回头看着划过的水面,一道长长的水线连接着船尾。划累了,就放下船桨,吹一声口哨,远处的红嘴鸥就飞到头顶盘旋。如果静静的望着湖水,另一个世界让自己的眼睛产生幻觉,湖水清澈碧绿,却深不可测,忽而一群泛着银光的鱼群一闪而过,忽而看见水下繁茂的水草随着暗流涌动,完全就是童话世界或者更像是在梦中。

  接近小岛的时候,水下世界更是多姿多彩,一丛一丛的水草从幽深的水底向水面散开,没有水草的地方便是怪石嶙峋,总是让人既兴奋又有点畏惧,甚至幻想,那边的黑影是不是一个水怪,另一个石头下是不是有条传说中的大鱼(泸源涯传说),望着湖水,心情是不会平静的。划船驶向小岛的时候没来得回头看看岸边,到了小岛,回头看看对岸,达祖村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在泸沽湖岸边,一处伸向湖里的三层彩绘飞檐摩梭民居显得尤为突出,他就像一条即将出海的大船静候在码头上。

  

 

  临水泸望达

  我问旦珠,这是什么地方,旦珠说,这就是老村长家的泸望达客栈,泸望达,一个如此贴切又形象的名字,在泸沽湖上能望见的达祖村。此时,一群飞鸟正在那条“大船”周围盘旋飞舞,一个身影在岸边挥动胳膊向空中抛洒鸟食,这场面就像一个指挥家在舞台上指挥着一场交响乐,鸟儿随着指挥棒的起伏上下翻飞。时而俯冲到水面,时而翱翔在空中。我迫不及待的和旦珠划向这条“大船”,并在依佐喂鸟的地方上岸,直接进入这个达祖村第一大院----泸望达客栈。

  

 

  每天喂鸟是杨依佐的工作

  穿越大凉 山牵手泸沽湖(四)

  在泸沽湖,客栈似乎也是一种文化,甚至还是一道风景,这些在摩梭民居基础上稍加改造,摇身一变的小客栈点缀在泸沽湖周围,也为泸沽湖湖增色许多,而客栈本身的经营需求,也为泸沽湖景区带来了可观的游客。尤其是这些临湖的摩梭民居,以独特优美的环境吸引着远道而来旅游者,住在客栈,身在景区,不经意的使自己也成了景观。随意也惬意。

  

 

  猪槽船

  就在我和旦珠弃船上岸,初上泸望达的院子时,一群捧着长枪大炮的摄友正从外边进来,这些看上去相当专业的摄影家好像很熟悉这里,甚至有点像主人,他们径直进到一个祖母房,围坐在上火塘周围我在院子里随意的东看看西看看,所有地方都觉得好奇。偌大一个院子里,停放着驴友自驾游的车,客房里传来说笑声。在泸沽湖,有名气的客栈有很多,可是象泸望达这样建在湖里的房子却没有几家,客栈的环境和客房的设施还是相当完善。

  客栈的主人杨依佐把我领到酒吧,这是个面朝湖水,雅致古朴的休闲场所,很有情调。依佐告诉我,他的客人都是回头客,每年都会来这住些日子。这些人有的是记者,有作家,摄影家......还有是纯粹出来旅游的,来的人差不多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有台湾人和香港人,也有老外,更多的是广东和四川的,成都来的大都自己开车......

  我无心听依佐的介绍,自顾窗外飞过的水鸟在夕阳下嬉戏,远处狮子山(神女峰在达祖被称作狮子山)倒映在湖中,一抹夕阳把湖水幻化成一道星光璀璨的银河,极目远望层叠起伏的山峦,朦胧婆娑,层次分明,仿佛就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

  我似乎明白了,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落脚点。酒吧的墙上订了很多来过的客人的照片。很多看上去很熟悉却一下子又想不起来的面孔,我的大脑飞快的搜索着平时电视里、银幕上过往的形象。远离时尚的我能记得的名字实在有限:范冰冰,徐静蕾,小沈阳,李宇春等快男超女什么的,估计是忙着赚钱没时间来到这里,来达祖村的明星只听说周迅专为达祖希望小学献爱心。一些国内电视台的摄制组倒是经常光顾泸望达,还有就是地方政府的一些领导。毕竟泸望达客栈在当地相对“豪华”,老村长的级别也算是地方“首长”级。住在泸望达起码也够体面。这些大人“腐败”起来可不含糊。

  在祖母房里烤火的摄友也来酒吧,彼此并没有陌生感,互相打了招呼就凑到一起,一个美女显然不愿和陌生的我搭讪,走到窗前重复我刚刚重复的状态,不过,他的身影移动到窗前,却完全改变了窗前景致,朦胧诗般的美妙图像,一下子调动起这些好摄之徒的创作欲望。这个女子也很配合,一会低头做沉思状,一会张开双臂做拥抱状。。。。直到大家拍够才自己端起相机跟着飞鸟晃动。

      

 

  经过这么一番的折腾,酒吧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依佐拿来一瓶苏里吗酒(当地特有的一种酒)给每人都倒上一点,有了酒大家说起话来更加随意,通过聊天也知道了他们是来自广东,是专业摄影创作,一个大胡子据说是某杂志编辑,几口苏里马酒下肚,就开始控制不住好为人师的欲望:摄影就是玩光线,达祖村的地理

  位置在泸沽湖的上方偏东,大多数时间都是处在侧逆光之中,拍出来的东西想不好看都难。这些听起来带酒味话,立刻引起一圈人的共鸣,而我对此话也有深刻的体会。

  同样是泸沽湖,在达祖拍的照片光线真的很漂亮。作为一个摄影的初学者,能拍出自己都意外的作品,并非我的摄影水平突飞猛进,完全是达祖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的照片质量。即便是不会照相的人,到了达祖相信一样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大胡子边给我讲课边给我看相机里的照片,还振振有词的给我举例说明,其实我的眼睛根本没在照片上,就顾看他手里的相机,他似乎看出我的羡慕的眼神,不无显摆的告诉我,这相机拍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真正摄影创作还有别的机器。靠,我干了这杯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