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无线电频率:大放逐:三门峡库区移民50年血泪史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28:19

 

故土易主

三门峡库区65万亩土地重新裸露,就在移民们在逃亡路上茫然徘徊时,他们的家园却陆续迎来新的“垦荒者”

1962年夏,移民们的大规模逃亡返库和上访,终于走到终点:陕西、宁夏两省工作会议作出决定:愿返陕的移民全部返陕,由陕西省进行二次安置。搬到宁夏,再搬回陕西,很多家庭人口已在饥荒中少了一半。

回迁和较晚搬迁的移民,多数被再次安置在渭北旱塬地区、平原灌区的蒲城、白水、澄城、合阳和富平等县。这里虽然不至于要在戈壁滩上刨食,但河滩上来的移民们仍要面对严峻的问题:缺水、水质盐碱重、含氟高。华阴县华西镇的张吉生还记得,自己曾代表回迁移民到富平去考察安置地点:“生活习惯跟关中基本一样,但吃水艰难,两桶水三元钱。”渭北的社队,一个劳动日只有几分钱到几毛钱,分粮食还扣工分。

而此时,故乡的宏大水利工程三门峡,在投入运行后一再被修改。蓄水之后一年多,库区迅速淤积了19亿吨泥沙,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库容——如此运行下去,水库将在四五年内被填满。潼关河床被推高4.5米,渭河入黄河口形成“拦门沙”,严重威胁到西安和关中地区的安全。国务院因此决定改变水库运用方式,1962年到1969年期间,水库由“蓄水拦沙”改为“防洪排沙”。逐年改建、库区蓄水面积大大缩小,65万亩土地重新裸露,旱塬地区的移民纷纷回库区耕种。

就在移民们在安置区为生存挣扎、在逃亡路上茫然徘徊时,他们抛下的家园却陆续迎来新的“垦荒者”。

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机关单位的干部吃不饱,许多单位便到改变蓄水计划、土地“无主”的库区“拓荒”,办起了许多小农场。库区周围的社队也开始蚕食部分库区土地。在“大办农业”的号召下,大大小小的知识青年“垦荒队”也进驻库区,建起农场。在其最鼎盛时期,库区有50多万亩土地隶属于209个单位,绝大多数是国有性质的企事业单位。而在“文革”开始后,三门峡库区的“蛮荒”进入部队后勤部门视野。于是,六十多万亩的土地,又进驻了不同军区、不同番号的军方单位,形成今天仍然存在的各个部队农场、靶场和兵器试验场。

这数十万亩耕地在未进行任何经济补偿的情况下,从移民手里转移。后来的“移民司令”王福义曾经说:“实质问题不是移民种了农场的地,而是国有并吞了集体所有制。”这次悄无声息的产权转换,为之后40年的土地纠纷埋下伏笔。

广袤的华阴滩和朝邑滩,仍然留有不少空地。安置地在一两天即可往返的省内,移民更加频繁和急切地返库耕种。如1974年干旱少雨,就发生了大规模返库潮。在河滩搭起庵棚,抢种土地。这样的行动,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

地方史志上记载:1981年移民返库两次,计500多人;1982年1000多人次;1983年两次,2000多人次。而移民们表示,实际人数数倍于此。

1983年清明节前后,数千名移民在华阴人刘怀荣的带领下,以“清明返里祭祖”之名返回库区耕种。

1984年,移民成立了“返库种地生产自救指挥部”。移民中的“四大司令”各据一方——王福义是沙苑滩和蒲城县的移民“头家”,朝邑滩的是陈文山、苗福群,华阴滩的是刘怀荣。其中,“司令”陈文山是当年积极响应号召,带领乡亲迁移的人民公社初级社主任——生活过得不差的他,以这种方式,纠正自己的“历史错误”。这次返库分工组织严密,通讯系统发达,并且,移民不仅仅抢种土地、抢占农场房屋,还规划街道,分配宅基,打井垒墙,分田到户……局势越发无法收拾,返库移民与农场的知青、农工争地、斗殴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