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电话:大放逐:三门峡库区移民50年血泪史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54:37

大放逐:三门峡库区移民50年血泪史

2010年10月08日09:00南方都市报李思磐我要评论(252) 字号:T|T

[导读]等到真有政策时,许多闹了多年返库的移民却最终没能回来。他们搬过很多次家,很多人已经没有能力再迁了。

 

“预留土地”之迷惑

即使按官方资料,安置返库移民的土地也至少有13万亩剩余,这“预留土地”是留给谁的?却一直没有答案

对于渭南三门峡库区移民1985年前的历史,渭南,乃至陕西省官方,跟民间的认识并没有太大分歧。冷梦曾经在1996年出版了这个题材的第一本报告文学《黄河大移民》,记录了陕西的三门峡水库移民颠沛流离、陷于贫困的近四十年。而在谢朝平的《大迁徙》前半部分,则多处引用冷梦书中的资料。

“我当时写作,着眼点是农民失去土地。三门峡水库的决策,违背了自然科学。这么多移民,几十万人失去了家园,改变了命运,这在中国都是比较严重的。”冷梦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她这个采访和写作角度,当时陕西省水利、移民系统的负责人能够认同,并给予了资料和采访上的协助,她的采访也有省市官员陪同。这本书后来获得了全国大奖。

前陕西省库区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姚少华还在他的学习体会中提到:“我省四大才女之一的冷梦女士写的《黄河大移民》就是写三门峡移民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后的艰难历程、苦难史。看这篇报告文学,催人泪下。”

在数年前的采访中,渭南市宣传部某负责人及一些部门的官员曾经对南都记者提起此事,他们对移民历史的看法,与谢朝平书中的立场几乎一致——错误的、政治冒进式的工程决策,导致水土丰美、农家富足、农业发达“关中白菜心”的沉沦,也导致了渭南市境内经济落后和水患频发。

很显然,谢朝平的“错误”,在于《大迁徙》的后半部,描述了返库移民们在1985年以后,尤其是1995年后的生活。

“以前想回来不能回,现在国家给政策了,该抓紧劳动搞生产了。”华阴市北社乡村民张应龙说。在移民们的回忆中,一直到1995年左右,他们都处于忙于重建故园的艰苦,这一段时间,是库区的平静期。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和扶贫攻坚规划1998-2000》曾给出一组数据:到1993年为止,返回库区的22.72万三门峡移民(陕西约占半数),年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有4.18万;200元到县平均收入的,13.78万;只有1/5的收入在县平均以上。从1996年开始,渭南市移民局干部李万明的持续举报,加上移民对自身处境的不满,让库区的“移民预留土地”问题浮出水面。

当初,国家规定,移交30万亩土地安置15万移民,但是,在此后省、市各级的文件资料中,返库移民的数字几乎没有统一过。当时整理《渭南移民志》书稿的李万明坚称返库移民为68950人,而其上司、渭南市前移民办(现为移民局)主任程远要求他将数字在《渭南移民志》里处理为73965人,而陕西省前移民办主任姚少华,则在一份2006年的内部培训交流材料《学习国务院17号文件的认识和体会》中,表示陕西省的实际控制人数为93588人。

移民代表们则认为实际返迁人数不超过8万,而且里面还包括大量通过“买户口”入库的“非移民”。李集新告诉南都记者,“华阴的回迁移民中有一部分,最低限度有两千人,是山区人想办法花钱活动,来充当移民。他们山区地薄,肥土易流失,耕作不便,而库区的土地肥力有保证。”据称,买一个移民户口,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张应龙曾经亲自查过村里的人,他所在的北社乡北社村就至少有五六十名“非移民”。

官方资料表明,渭南市接收部队和国营农场土地31.2万亩,其中耕地25万亩。即便确实返迁移民为93588人,按照国家规定的人均分配2亩土地,土地至少有13万多亩左右剩余。这部分土地,在渭南市历年的多份文件中,被称为“预留土地”。“移民人数早已经不增加了,这‘预留土地’算给谁预留的?”移民们的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答案。

事实上,移民们并未按国家政策分足2亩土地,加上人口增加,人均耕地越来越紧张。华阴县北社乡新姚村的一份登记表格表明,移民家庭人均土地多为1.2到1.5亩,甚至很多人家只有0.5亩左右。而在大荔县,移民们分到的土地有相当一部分的沙碱地,生产效益差。而大荔移办发(1985)012号文件,详述了各农场欠交土地共6000余亩,而接回的土地中,土质好的只占20.6%,中等地42.9%,而碱化地、荒地、积水地、河崩地等差等级的地则占了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