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立电梯地址:大放逐:三门峡库区移民50年血泪史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55:56

大放逐:三门峡库区移民50年血泪史

2010年10月08日09:00南方都市报李思磐我要评论(252) 字号:T|T

[导读]等到真有政策时,许多闹了多年返库的移民却最终没能回来。他们搬过很多次家,很多人已经没有能力再迁了。

 

恶性循环

问题久拖不决,官民互动现状变成:移民上访、堵路——截访、司法手段“治理”移民——移民再为新老问题上访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2008年的一份《大荔县做好库区移民稳定工作的调查报告》中确切地提到,从2001年至2004年,仅大荔县的信访总量就达到3398批10756人次,其中集体上访650批9280人次。

常年上访和动员移民的移民代表,有当年返库的“四大司令”之一刘怀荣,而其他代表,如陈思忠、董生鑫、侯焕成等,多已经六七十岁,失去土地是他们的少年创伤,而上世纪80年代的返库抢地,是这群人壮年时期的回忆。预留土地问题解决不了,他们开始依赖二三十年以前的“路径”,讨还“历史土地”。

2002年2月,马连保等移民开会谋划夺回某农场当年欠交的数千亩耕地,造成14名老汉被拘留;2005年,大荔移民抢种河道管理单位上万亩滩地,最后青苗被毁,而发起集会的侯焕成等人,被劳教一年。

这些行为的背景,是当年交接土地时的诸多“遗留问题”。陕西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那份《调查报告》分析了大荔县移民不稳定因素的由来。大荔县库区面积44.19万亩,其中军地农场、河道管理部门占有土地22.6万亩,占库区耕地总面积的60%,人均22亩。平民、赵渡、韦林三个移民乡镇占用土地21.59万亩其中耕地12.13万亩,占库区耕地总面积的40%,人均耕地仅1.7亩。而且,当时部队农场在给移民划拔土地时,少划了4993.8亩。

在一份陕西省文号为“省政办发(1986)44号”的文件中,规定“东靶线以东的新滩地,也全部包给渭南地区行署安置返库移民”,然而,这个地块被县政府分配给县河道管理站,而附近的移民认为,河道管理站领财政工资,凭什么拥有土地?这块土地的归属应该属于移民。

在岳万民看来,移民的要求有一定合理性,但“因为对情况不太清楚,提的一些要求可能脱离实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他举例说,陕西省历任领导都希望解决移民与军地农场争地问题,也曾请国家高层协调,他本人甚至曾拜托过三门峡水库建设时的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此外,他表示,渭南2003年洪水后,国家拨给渭南市5906万元迁建资金,但后来因多数移民不愿意异地重建而三年只下发了1%,导致移民上访,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

于是,问题久拖不决,官民互动现状变成:上访——包围政府办公地、堵路——截访、司法手段“治理”移民——移民再为老的问题和新的司法不公上访。几乎每一个移民代表,都曾被拘留、劳教或判刑。陈思忠等四人曾因为上访而被当地公安局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为由被刑拘,后又因证据不足而变更为“取保候审”至今;侯焕成则在2007年因上访而陷入一桩怪异的官司:因帮外村跑修路工程的落实,而获得两万多元酬劳,却被以“诈骗罪”起诉,判刑三年。

岳万民说,移民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移民把苦受砸、干部把神劳砸、国家把钱花砸。”而解决渭南目前的困境,还是要“排除困难,把国家的现行政策和5年前市上那两个文件的内容落实好”。

而老政法委书记李集新的提议是:“对于刘怀荣这样的移民领袖,国家后来给了政策,证明他们当年的抗争是对的,为什么不能让他当个人大代表,反映移民的要求、好让政府落实有关政策呢?”而身在宁夏的刘怀荣年事已高,耳背的他在电话中已经无法听见记者的提问,只能用当年“司令部”训话的昂扬声调,不断重申他的不满:“把土地霸为己有,用高价盘剥广大群众……”

本文引用的历史资料除注明外,部分来自冷梦《黄河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