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二手房出售信息58:中华第一汉奸------孙之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56:25
     孙之獬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名人”,其大起大落、大毁大誉,为历史所罕见。/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孙之獬,山东博山白塔镇大庄村(当时属淄川县辖)人,生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卒于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

 

    该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再中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因为馆试第一,得以升任翰林院检讨。他当官的时期恰逢魏忠贤走红时期,由此,与阉党来往密切,在官途上虽然屡有起伏,但总体向上。崇祯元年,魏忠贤倒台,因此在刘鸿勋主导下,销毁由阉党为主编写的《三朝会典》时,孙之獬却逆潮流而动,坚持反对销毁此书。结果在当年八月份,朝廷“削孙之獬籍”,回老家博山居住。

    清军入关后,孙之獬带领一家老小积极迎接清兵的到来。但是,他与其他降清的清朝旧官员不同的是,他确实率领全家一起积极剃发,换上满装,进行迎接。清廷在所到之处尽是遇到强烈抵抗的情况下,对于这一空前行为降清的官员积极接纳,并封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本来,如果仅仅是降清的话,那么与其他投降的官僚一样,本也无什么二致,但是,他在此时所做的一件丧尽天良的事情,却让他“名闻千古”!

     当上清朝要员的孙之獬身着满装,进入朝堂时,却遭遇了极其尴尬的状况。

      从中国历史讲来,即使蒙元铁骑的兵力踏遍中原,也是尊重各民族服装选择的。即使降清较早如吴三桂者,也是穿着汉装、坚守几千年来汉人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观念,以“衣冠束发”的外在标志列班清廷的。汉满各占一列,也成为了清廷的惯例。

      但是孙之獬身为汉人而着满装,却成了朝廷的一大奇观。

      他想当然的要进入满族官员的行列,但是自谓高人一等的满族官员,却将其赶出了行列。于是他又企图走进汉官的行列,但是却在遭到一通冷嘲热讽后,再次被挤出行列之外。

      因积极邀宠却自取其辱、狼狈万状的孙之獬,自以为深受欺负,于是他一怒之下向朝廷上书,提出清朝应该在所到之处统一剃发留辩,也就是药让天下的汉人统统统一到满族的装束之列!

      孙之獬充满卑劣心态的举止,是真正的空前绝后,而另一个在清兵入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大汉奸吴三桂,见此孙德如此举动也深感震惊,当面劝阻多尔衮,停止剃发令的实施。

      但是孙的这一举动,却让当时把握朝政、急于施展自己权威的多尔衮“大悦”。顺治二年(1645年)6月间,正式发出了“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十日内,以10日为限,“文武军民一律剃发如满族式样,不从者治以军法”。

      于是历史上罕见的一幕,在孙之獬的上书后出现了!在清兵的队伍里,总是跟着一群挑着担子、带着剃头工具的“剃头匠”。担子前面的粉牌上写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字眼,后面是热水。如有不从者,跟随的清兵立刻将反对者的头颅砍下来,挂在前面的担子上,以示威慑。

     由此,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悲剧,在清军所到之处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剧,在孙之獬卑曲的私心发酵下演出!

     王家桢的《研堂见闻杂记》对这段历史做了清楚的记载: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但是此时的孙之獬却官运亨通起来,又担任了“招抚江西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务,并在之后得意洋洋的回家省亲。        

     真是天理昭彰。就在他回家省亲的时候,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衣锦还乡”的孙之獬被起义军抓获后,在通衢街头,孙之獬被扒光衣服,将他的头发一根根扯下来,再用针在头皮与身上扎满针孔,将头发一根根插进去,直至血尽而死。随后将其肢解,暴尸街头。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闻此消息,奋笔写下了《淄川行》以贺: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 

      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即使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到了“以身殉职”的地步,但是也没有得到清廷的褒奖,连起码的抚恤也没有得到。

      当时的朝廷对于孙的死亡,有两种意见。侍郎陈名夏、金之俊建议给予抚恤;而马光辉及启心郎宁古里,则主张不应当给予抚恤。“两议上,命用光辉议,”顺治皇帝最后采用了马光辉的建议,没有给予孙之獬任何旌表和抚恤。

      作为孙之獬老乡的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时,其中有一篇《骂鸭》的故事,恰与谢迁起义军对付孙之獬的手段相似。说的是一个人偷吃了别人的一只鸭子,随后身上长满了鸭毛。在鸭子的主人出面痛骂一通后,这个无良的小偷才褪去鸭毛。

      而清朝遗老遗少编写的《清史稿》中,也没有给这位“名扬千古”的特大汉奸立传!

     这就是亘古第一汉奸的应有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