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华山旅游风海拔:柯云路的心灵太极:如何消除焦虑与生活压力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12:21

柯云路的心灵太极

如何消除焦虑与生活压力感

 

 

 

2004年9月16日与新浪员工谈“减压新思路”

如果你听明白了,领会了,一生就有收益。

 

上篇:关于额外支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新浪的人都很忙,我早就知道。我呢,也不闲。希望今天的交流能够解决问题,希望能对年轻朋友的一生都有点用。

  在当代,年轻人面对的生存压力是个全球性问题,很多工作是非常难干的,也是比较累的。如果一个人他自己没有累过,没有在工作中吃过苦,和大家进行这种交流是没有资格的。

  大家都知道,在很累的活儿里有一样活儿叫写作,用一个女作家的话讲,写作不是人干的事情。你看有许多作家,当他写累了,可以去当导演,可以去当策划,可以去做生意,但是书写不动了。写作是件相当辛苦的事。

  那么,我已经写作了二十多年,说真的,在这二十多年中,我最大的一个收获,不光是研究怎么写东西,还要研究在什么状态里写东西。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光研究工作怎么做,还要研究在什么状态里做工作。

  要不,没有一个人可以坚持下来。

  今天在场的有些年轻朋友,我和他们认识了三四年,他们是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的年轻人。这几年中,他们在很多关键时刻跟我交流过,这种交流大概帮助他们战胜了一些困难,越过了很多坎儿。你们现在可能相当多的人干活儿比较累,我知道这个。

  咱们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过来的。

  知道大家都很忙,希望今天的交流确实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要使你从今天开始,感觉人生有了新的寄托,新的依靠,新的信念。少了恐惧,多了把握。用句很俗的话讲,知识就是力量。在这方面,我们要增加一点认识,增加一点见解和方法。

  这个世界很多人其实不够聪明,他们只去研究一件事情怎么做,从来没有研究过自己。这不对,非常不对。

  希望朋友们认真交流互动,有什么收获赶紧在脑袋里消化,一定要解决你心中的问题,使得你以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你生命的能量。

 

  下面我们开始正文。

 

  前言:问题的提出

 

  先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有可能是我们中间的某个人,也可能就是你。

  一个年轻人来找我,他工作非常辛苦,力不从心,工作之余,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有时候腰酸,有时候腿疼,到了下午还恶心,至于肠胃的不适更是经常出现,动不动就感冒,眼睛无神,睡眠不好,总怀疑这儿有病那儿有病,想去医院检查,又怕万一查出问题承受不了,如此等等。

  但他还是想发展,想工作做得好,想做得棒。说得俗点想职位能够发展,待遇能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我以为,一切所谓的人生咨询、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教条,都要面对这样的现实。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大可不必听信他。

  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应该怎么办呢?

  你们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而且我知道,你们中现在有人就有这个问题。有的人已经查出有这个病,有那个病。工作压力大,百病都要缠身的。

  那么,像刚才的问题怎么办呢?

  你们看,有很多理论都来告诉你。

  第一种理论说,提高工作效率呀,你提高工作效率,不就干活快了吗?你不就轻松了吗?这样的声音满世界都是,各种各样的书也不少,可很多人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实际上年轻人都在想法提高工作效率,他已经尽全力了,所以,这样的理论虽然正确,还等于没说。

  还有一种声音说,你得注意健康啊。你们看,现在有多少注意健康的书,千万不要生病,千万不要亚健康。亚健康有种种表现,真正的健康有多少标准。

  这样的书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看过,怎么没有受益呢?

  如果我说,你们可要注意健康啊,怎么这么年轻就有人得这么大的病啊,怎么这么累呀?

  你们会说,根本没有时间呀,顾不过来嘛。有人甚至会说,我不仅没有时间,有时候连锻炼的情绪都没有。

  不是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是生存压力使你找不到保持健康的时间和精力。

  工作压力大了,人就会这样。

  这是现实问题啊,随随便便说两句话是不解决问题的。

  还有人说,可以吃保健品啊。

  你们中有的人会说,吃过,效果不大,而且现在甄别一个保健品是真是假都很困难。

  最后一种说法好像比较高明,说你减压呀。

  可是有的年轻人告诉我,怎么减压?我现在已经全力以赴了,尚不能让我的上级百分百满意,也不让我自己满意。我减哪个?我现在干的所有事情都是必要的,没有一件可以减掉。你让我少开几个会,少管几件事,行吗?  

 

  减压,谈何容易。只要是努力工作的人,都有这个问题。

  如果今天在座的是一群闲人,我们就不探讨这个问题。如果大家闲得没事干,咱们会探讨另一个问题:如何从无聊中走出来?我会建议你去做公益事业,去做环保。

  你们看,刚才讲了这么多好方法,可是解决不了问题。

  大家都是在新浪网工作的人,消息多么四通八达,如果真有什么好方法,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谁想瞒新浪的员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那么,往下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几十年探索人生,一步步往前走,自己摸索出来的。这里既包含我对心理学的探索和学习,也包含对人生经验的探索和学习,还包含着对古今中外各种成功人士的经验的探索和学习。

  前面我们看到,让你重视健康,谈何容易。

  让你减压,你好多事情都要干。

  你处在巨大的压力和冲突之中。

  ——有出路没有?

 

  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你听明白了,领会了,一生就有收益。

 

  一、生活中有大量的额外支出

 

  我的概念非常简单,出路在于减少额外支出。

  有人会问,莫非我们的支出有额外的吗?

  我告诉大家,所有的年轻人,包括你们在内,每个人不但有额外支出,而且非常大量。一般人三分之一以上的支出都是额外的。

  不要觉得这句话是不可想像的。人的很多支出是额外的,是多余的,是不必要的。就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在那儿支出着,在那儿浪费着,在那儿消耗着,在那儿自我折磨着。不懂得这一点,不懂得从这里杀出一条出路,永远在身体与工作的矛盾中不可解脱。

  我们要走出这个死局。

  那么,什么叫必要的支出,额内的支出?

  大家干工作,是不是要辛苦啊?辛苦。写小说得动脑子吧?得动。做编辑得动脑子吧?得动。这种劳动是必要的劳动。大家上班,无论是开车骑车坐车,得花费时间,得消耗一定的体力,这是必要的支出。

  然而,这些应付工作所需要的支出,会伴有许多额外支出。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坐车上班,路上堵车了。当你别无选择的时候,只能在车里坐着。如果这时心态好,顺其自然,堵在车上虽然耽误了你的时间,但对精力的消耗有一定的限度。可是如果你这时特别焦虑,在车中坐立不安,使劲儿埋怨自己运气不好,如此等等,你的消耗就比那个坐在车上顺其自然到达单位的人要大得多。

  要体会这里的细微处,奥妙都在这里。

  你坐在车上骂了一路气了一路,到了单位,可能没觉出自己浪费了什么,实际上你浪费了相当多的体力。

  如果我坐车遇到这种情况,我可能会闭目养神,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我顺其自然。这样,到单位以后,我的精力就比你多一块。一天下来,你少掉几块,我多出几块,这个差别就明显了。

  再举个例子,你今天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比如你喜欢打麻将,要是碰到情投意合的伙伴,你打一个通宵,到五六点天亮的时候沙发上眯一会儿,也不觉得太辛苦。

  可是,同样是打麻将,你和几个极不顺眼的人坐在一起,你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陪着他们,不得不应付这个场面,朋友们相信不相信,可能两三圈下来,你已经非常疲劳,而且会肩膀酸脖子疼。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例子。

  如果把打麻将看成工作的话,同样的事情,你情愿,干到天亮,五六点才在沙发上歪一觉,你不辛苦。可是,你不情愿,两三圈下来,你满脸辛苦。

  我经常看到周围人这样辛苦地生活。

  聪明的人呢,要尽可能躲开这些辛苦。

  如何躲开这些辛苦,要有悟性,要有方法。

  你和一个人聊天,哪怕是谈项目合作,聊天可以是休息,也可能是工作,如果你对这个谈话心态比较好,或者说对方是你比较投合的,你谈很长时间并不觉得辛苦。

  可有的时候一个谈话还没开始呢,你已经辛苦了,因为不情愿。

  很多人的精力全被这些额外支出占满了。

  包括做家务,包括亲朋好友之间的应酬,凡是不心甘情愿的,你做完以后极其疲劳,比上班还疲劳。

  为什么?额外支出太大。

  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就在于能不能够将自己的额外支出降到最低。

  请想一想,如果说你曾经有很多额外支出,你把它减去了,精力就多了一块。原来你只有十分的力量,这下富裕出二十分的力量。这二十分的力量可以去休息,可以去锻炼,还可以略微多做点工作。你看,我们在工作和健康两个领域就多了一块发展空间。  

   既然在生活和工作中额外支出是存在的,那么,这些额外支出在哪里?如何去发现它?如何消除它?这是我们走出各种生存压力困境的一个重要前提因素。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不必要的焦虑和烦恼构成了额外支出的主要部分

 

  第二,我们的额外支出都是什么?

 

  我们的额外支出绝大部分由不必要的、多余的烦恼和焦虑构成。

  从心理学上讲,任何情绪都不是完全不必要的。无论是欢喜、悲伤、恐惧、愤怒、焦虑等这些基本情绪,以及它们派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变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必要的。

  你说悲伤完全不必要吗?必要。你失去了亲人,悲伤是对亲人的纪念,也是一种感情的表现。你失去了名誉地位很痛苦,痛苦让你记住经验和教训。悲痛还可以转化为力量,叫化悲痛为力量。

  所以,必要的悲伤是必要的。

  愤怒呢?也是必要的。愤怒是你的目的和利益受到阻碍时产生的一种情绪。愤怒可以调动你的力量战胜对手,包括威慑你的对手。

  所以,一定的愤怒是必要的。

  恐惧呢?如果不知道交通事故能够造成死亡,一个人对交通事故完全没有恐惧,就没有安全意识。小兔子见了狐狸也不恐惧,就被狐狸吃掉了。

  所以,必要的恐惧是必要的。

  同样,必要的焦虑也是必要的。一个兔子躲在窝里,对守在洞口的狐狸就要有点焦虑。毫无焦虑,它就要被狐狸吃掉。

  那么,人的情绪在一定范围内是必要的。

  但是,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是不必要的。

  比如说,免子躲在洞里,外边可能有狐狸,它应该有所恐惧。可是如果兔子对所有的风吹草动都十分焦虑,以臻焦虑到不敢出洞打草觅食了,饿死了。这种焦虑就是多余的。

  这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情绪,包括烦恼、焦虑有一条界限,在界限之内是必要的,在界限之外是多余的。

  而多余的焦虑,经常成为我们额外支出的重要部分。

  参加今天交流的很多人都是新浪网的骨干,很多人还负有一定的责任。你们有时候的焦虑是在解决问题,有时候的焦虑纯粹是在折磨自己。

  仔细想一想就会知道,你的很多焦虑根本不是在解决问题,只是不断地折磨自己。

  比如求职,你会有一点焦虑。但是这个焦虑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你没完没了地焦虑,却没有任何行动,你的焦虑就是额外支出,不解决任何问题。

  又比如,本来一件事情差不多就这样了,好坏就是这样了,你还在没完没了地反复地焦虑,你有时甚至意识到这是没有必要的焦虑,可是仍然在焦虑,这又是额外支出了。

  我们每天的很多烦恼、焦虑,都有额外支出的一面。

  工作很辛苦,但许多辛苦不纯粹由于工作,是工作的伴随物,还是工作之余的填塞物。本来你的工作很简单,但工作的同时你在不停地焦虑,工作之余还在焦虑,这就是额外支出。

  谁能善于把这个支出消灭掉,谁就获得更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多的健康。

  这就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不必要的焦虑和烦恼构成了额外支出的主要部分。

 

  三、减少多余的焦虑不能只靠美好的愿望

 

  第三个问题,既然我们有很多多余的焦虑、烦恼,比如你明明不愿意陪人打麻将,可这是你的客户不得不陪,内心很烦恼,结果打两圈就累了。明明你很健谈,但这个人你不喜欢,可是出于应酬和工作不得不和他谈,内心有种烦恼,这种烦恼就是多余的支出。

  这么多额外支出每天都堆在身上,怎么消减呢?

  可以告诉大家,只有愿望根本消减不了。

  你给自己下一道命令,消减额外支出,消减不了。

  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哪一位能使自己的心脏停跳啊?

  没人说能吧,心脏不听你使唤,它不听你的命令。

  那么,大家做件稍微容易一点的事情,让自己的心脏跳得稍微慢一点行不行啊?心脏跳得慢一点,慢太多可能不行,稍微慢一点还是有一点办法的。

  比如说,我现在讲话,心脏就跳得不是太慢。那么我现在开始闭目养神,再稍微静静心,心脏是不是能稍微跳得慢一点?

  你看,连心脏都不能随便听你的指挥,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不说话,闭目养神,才能调整一点。

  再出一个题目,你现在能让自己立刻就悲伤吗?给自己下道命令:悲伤。

  不行吧,可是有没有办法呢?

  有一点办法,但这个办法绝对不是通过直接下命令、凭愿望就能做到的。  

  比如演员演戏可以悲伤,但不是下命令。绝对不是说,他自我命令一下,我现在开始悲伤,就做到了,不是这样。

  要采取一定的方法。

  所以,要想影响我们的情绪,减少烦恼,减少焦虑,靠命令自己做不到,靠有一个愿望也做不到。

  比如你今天被领导申斥了一顿,心里不服气,因此非常不高兴,回家以后情绪也不好。你看,就因为领导说了几句让你不很舒服的话,对你有了不公正的评价,你那种烦恼的支出,有时候超过干一天工作的劳累。大家相信吗?

  不要说领导对你的评价不公正,有时候就是家人,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如果有一句话伤了你,你会很烦恼,你会支出很多精力,你会疲劳。

  可是这时候你说,这是额外支出,我应该想开,使自己不要烦恼,给自己下个高兴的命令,能行吗?做不到。

  这样我们就讲到第三个问题,要想减少多余的焦虑,多余的烦恼,只靠命令自己,只靠一个美好的愿望,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们今天讲了存在着额外支出,也讲了额外支出是由多余的烦恼和焦虑构成的,如果讲到这里为止,你多了一个愿望,想使自己的额外支出减少,想使自己多余的焦虑减少,你会发现,还是没有达到目的。

 

  四、减少额外支出的第一个方法:顺其自然,听之任之

 

  这样,我们就讲到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人生经验对此的回答。

  这是我讲的第四个问题。

  当我们看到自己有额外支出、多余的烦恼、多余的焦虑、多余的支出、多余的精神消耗的时候,要靠四个方法来解决。

  比如,你现在工作中有很多烦恼、焦虑,包括人际关系的很多不愉快,应该如何把它们减少到不伤害自己的程度,或者尽可能少伤害自己的程度?

  第一个方法,说来简单,做起来非常困难,但是通过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做到,叫听之任之。

  就好像你上班的路上堵车了,有一些着急,有一些烦恼,当你不能改变这个局面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听之任之,不要着急。

  不要以为这个方法很简单,你不训练,你不注意,还做不到。

  到了一个地方,环境噪音比较大,空气比较污染,空间比较紧迫,你不大适应。这时候你要明白,自己只有两种可能,要不改变环境,不在这儿待了。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在一个阶段内,首先要听之任之。如果你一味地埋怨,哎呀,这儿噪音真大,结果会越埋怨越焦虑,越埋怨越烦恼;反之,你越能心平气和地适应它,可能效果越好。

  大家不要觉得这个说法简单,这个简单的方法很多人经常做不到。

  很多人在该听之任之的时候不能听之任之,徒劳地消耗,徒劳地支出。

  又比如,你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情绪特别不好。你明明要向对方表达一个意思,或者是求职,或者是求爱,要向对方表达感情,或者是和对方沟通,或者是和对方谈项目,你呢,心理上有障碍,张不开嘴,讲得不好,不到位。这时候,你有点沮丧。

  一般来讲,这种沮丧情绪停留一会儿,自然就消失了。

  可是,如果你在沮丧之外又增添新的想法:我怎么就这么沮丧呢?我这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呢?对沮丧横加责备,你就可能产生新的烦恼。

  而新的烦恼产生之后,你又会想,我怎么这么烦呢?值得这么烦吗?太缺乏把握自己的能力了。对由沮丧而生的烦恼再加指责,又成了新的烦恼,

  这样,把原来的沮丧越来越夸大了。

  所以,对自己的某些焦虑情绪、烦恼情绪,包括人生中遇到的痛苦——大家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痛苦,人不会没有痛苦,都会有烦恼,不会没有烦恼。大家工作、求职、发展、恋爱、社交,人生总有不顺心的事情,烦恼总会伴随着我们——要善于采取从容的态度。

  这时候顺其自然,听之任之,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方法。

 

  五、第二个方法:改变认知

 

  那么,第二种方法是什么?

 

  如果我们对一种情绪,一个焦虑,觉得它太多余,比如你在单位上班,和同事关系没处好,伤了和气,你很烦恼;或者在家里,因为和家人吵架很烦恼;或者工作中有很多焦虑,这个焦虑又克服不了。

  这时候有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叫做改变认知。

  举个例子,今年夏天很炎热,有很多桑拿天。可是桑拿天也得上班,下了班还想在外面放放松散散步。有的人一到这种天气就很烦恼。

  这时最笨的方法是什么?哎呀,这个天真闷真热真难受。他这样想的时候,就会更热更难受。    

  那么,第一个方法,就是顺其自然听之任之:反正我也改变不了天气,热就热呗。这样一想,心理支出就少了。

  可是,除了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以外,还有没有更积极的态度呢?

  应该有。

  比如你可以这样想,我平常时间特别紧,想去做桑拿也没有时间。不是说桑拿天吗?正好,这种室外的大自然的桑拿到哪儿去找?和朋友聊着天散着步就桑拿了。你看,男男女女,看着花看着草,聊着天出着汗,就桑拿了。是出了不少汗,但出汗是排毒的,对健康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想,桑拿天就不折磨你了。

  这个不折磨你的结果是什么呢?减少了额外支出,少了疲劳。

  同样的桑拿天里走同样的路,认知改变了,额外支出就少了。

  有些人就不懂得这些,老在那儿额外支出。

  比如,一个年轻人到了新单位上班,他说,我那个单位不好,人际关系特复杂。我问:那你能不能跳槽换个地方?他说:不行,这是我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可是这儿人际关系太烦了,主要的累就在这儿了。

  我告诉他:根据我的了解,你是属于思维比较简单化的,人际关系这个坎儿你还没有过,这堂课你没能补上。那么,现在有一个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环境,正好锻炼这个能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从现在起,就把这个环境当做锻炼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课堂,那么,在一年或者两年之内获得的经验对你一生都有用,何乐而不为?

  他这么一想,觉得很好。明白自己如果在一个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的环境里,这个问题就终生不能得到解决。带着这么严重的问题,今后肯定会遇到更多的困扰,更大的难题。

  那次谈话以后,他不再苦恼了。有时候还发现,处理人际关系,多体会多总结也是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你看,他在此之前为这件事每天烦恼,很累,工作也受影响,茶饭无心。

  就这样改变一下认知,额外支出消失了。

  我们生活中也会有很多额外支出,都要通过改变认知,即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识,来减少额外支出。

  改变认知是我们采取的第二种方法。

 

  六、第三个方法:正确的行为

 

  减少多余的焦虑、减少精神损耗的第三个方法是什么呢?

  叫采取正确的行为。

  举个例子,夫妻俩难免闹矛盾,如果两个人都比较轴,有时会吵得很厉害,吵过以后彼此会很伤。这时两个人都堵气坐在屋里,半天情绪过不去。

  如果这个人用了我前面讲过的一个方法,说我很烦恼,就听之任之吧。可是烦恼很长时间都过不去。那么,他说我用第二个方法,改变认知吧,可是那时候气到这种程度,认知改变不动。许多人都有这种体验,生气烦恼的时候,你说我改变认知,你哄自己,说他骂我,跟我吵架,正是锻炼我涵养的好机会,或者是锻炼我减少额外支出的好战场,不可能,你想这些话一点用都没有。这种时候谈改变认知,会显得软弱无力,因为你正被一种强烈的焦虑情绪控制着。

  要采取有力的行为。

  什么行为?拉开家门走出去,走出家门,下楼了,把对方晾家里了。

  走出家门时不是挺虎着脸吗?见到保安,见到邻居,人家问你干吗呢,看你脸色不太好?你说,噢,没什么。你得装样子,不能说在家和爱人吵架了。这样,你在和外人打招呼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应酬中,在不得不装作很有涵养的过程中,真的就有涵养了,气也就一点点消了。

  在座的有些人是结了婚的,还有些人是有朋友的,你们吵架的时候,火头上的时候,就要采取这种行为的方法,那时候用认知改变说服不了自己。你们一定会想,是对方太不讲理了。可是,等你遛完一圈回来之后,冷静下来发现,刚才在家里争吵的事完全没必要。你回家了,说不定还会哄哄对方。

  那么,是什么改变你的情绪呢?

  是行为。

  如果你不采取行为,一直轴在那个情绪里,对你杀伤太大。

  可是,我们常常在这样伤害自己,外边的一些信息每天都可能对你进行这种杀伤,虽然没有大吵一架那么历害,但是种种小难受经常在脑袋里难解难分。

  这时候,第一,听之任之,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要不堵车也挺着急的。第二,改变认知,桑拿天做露天桑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第三,采取行动,不和你一般见识,下楼去散步。吵不起还躲不起吗?一走出去,烦恼的情绪马上发生变化。

  行为的方法非常有用。

  比如说,你今天对工作特别焦虑,怎么也放不下来,这时候,听之任之不行,改变认知还不行,就要用行为的方法。我今天就起劲儿地跑一段步,投入地打一阵网球,或者找几个朋友好好聊聊天。为什么?中断你的焦虑情绪。  

  有的人一天总是免不了被一两件事杀伤,精力不好,常常有病。

  在焦虑和各种烦恼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采取正确的行为是必要的手段。

  要善于采取行为,而且当机立断,绝不要让自己过度地支出与消耗。

 

  七、第四个方法:放松的技术

 

  第四个方法,叫放松的技术。

  大家都知道,运动员赛前往往非常紧张,教练要在心理医生的配合下,采取一些放松的技术,让运动员尽可能放松下来。这些放松的技术,自己可以学会,可以采用。

  古今中外各种放松技术比较多。以后若有再交流的机会,我会专门讲讲放松的技术。

  我们前面讲了,许多多余的额外支出,是由焦虑和烦恼构成的。

  而去除这些烦恼和焦虑,是不能够用命令和愿望解决的。

  我们又讲了四个方法:一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二是改变认知;三是正确行为;四是放松技术。用这四个方法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额外支出、多余的焦虑。

 

  下篇:关于十二种额外支出 

 

  

现代人的额外支出主要是十二个方面。

  其中包括四种普遍倾向、四个多余消耗以及四种综合症。

 

  一、焦虑加焦虑,现代人非常普遍的误区

 

  第一个额外支出,焦虑加焦虑。

  这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误区。

  大家每天工作有压力,身体已经比较疲劳,有时候工作的环境、自己的处境不理想,情绪很焦虑。那么,每个人都喜欢轻松愉快的工作,不甘心长期受焦虑和烦恼的困扰,不甘心身体不好,但是不甘心又找不到方法。

  大家请注意,任何不甘心既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徒加烦恼的通道。

  因为不甘心焦虑,又找不到办法排解,又增加了一种焦虑,叫焦虑的焦虑。

  焦虑的焦虑非常厉害。

  比如,你睡不着觉,很难受。可是你心里总在想,我怎么就睡不着,我如果睡不着,明天怎么有精力工作?结果就更难受。这叫恶性循环。

  有人对我说,我现在感觉自己状态特别不好,疲劳,焦虑,每天忙得不得了,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境况?很焦虑。

  大家知道,一个现状,当你对它不满的时候,就有了改变它的动力。

  另一方面,如果你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可能在不满的同时,又添新的焦虑。

  比如感觉房间太热,我可以开空凋。这就是一个正确的方法。可是如果没有空调怎么办?这时候对温度的不满就转化为新的焦虑。

  所以,焦虑上加焦虑,烦恼加烦恼,是年轻人特别普遍的误区。

  为什么?因为着急呀,我们希望发展,希望工作做得好,希望快一点进步,老想摆脱现在的处境。而摆脱当下处境的时候,找不到正确方法,就是焦虑上加焦虑,烦恼上加烦恼。

  这是特别重大的误区。

  对于这个误区,一定要审视。

  有的人明明已经很疲劳了,身体也不好,这是一种苦恼。可是他又有新的苦恼,就是老想使自己不累,想让身体好,又找不到方法,定了无数计划,总是不奏效。新的烦恼又加上去了。

  这个额外支出杀伤太厉害了。

  在这种时候,首先要知道,焦虑上加焦虑没有用,烦恼上加烦恼没有用。

  要么就要找到方法,要么就尽可能听之任之。

  千万不要烦上加烦。

 

  二、工作与健康的内心冲突,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内心冲突

 

  第二个方面,工作与健康的内心冲突。

  这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内心冲突。

  朋友们现在还很年轻,但有些人已经觉得体力不行了,干活累。真的,很多人干活很累。有些男孩下班以后,女朋友说一起出去玩玩吧,他都没有多余的精力陪伴,没有心思。

  当觉得自己精力不够的时候,多苦恼啊。

  这时候,健康和工作的冲突不断发生。

  你说减工作吧,不可行。让他牺牲健康接着拼命吧,又不甘心。

  要知道,仅仅这个冲突,如果不走出来的话,就每天在杀伤我们。

  我真希望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自己回答一下,你有没有健康和工作的冲突?感受强烈不强烈?强烈到什么程度?

  有的人上班时经常在犹豫,今天是锻炼一会儿少干一点呢,还是不锻炼多干一点?身体不舒服了,是干还是不干?这是相当普遍的冲突。

  这种冲突如果不解决,必然是对自身的杀伤。

  记住,所有对现状的不满,不是解决问题,就是杀伤。

  而许多人往往不是走向解决问题,而是走向杀伤自己。

 

  三、因疑病恐惧而忧心忡忡,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忧心  

 

  第三个方面,因为疑病和对生病恐惧而忧心忡忡。

  这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忧心。

  有个年轻人对我说,他工作很累,有段时间胃疼,就怀疑胃有毛病。过段时间胃好了,腰又疼了,就怀疑腰有毛病,肾有毛病。腰疼还没好,头又疼了,就怀疑脑袋出了问题。这就是疑病。

  疑病和对生命的忧心忡忡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一种忧心。

  这种忧心,一方面是提醒我们注意身体的一个信号,另一方面也杀伤我们。

  当你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有病了?

  事情一般是这样的:如果工作压力大,最初出现的身体不适大多是疑病,那是一种心理反应,是一种精神防御机制,不一定真有病。怎么证明呢?就是一旦给自己减压之后,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消失了,你也不怀疑自己生病了。

  人在压力下,各种怀疑都会出现的。

  对那个疑病的年轻人,我首先给他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点,关于焦虑的焦虑。

  我对那个年轻人说,你工作累压力大,因此很焦虑,你又产生了急于改变这种焦虑的焦虑,这没有必要。在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前,你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只能焦虑着。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自然就改变了,你也就没有再焦虑的必要了。

  他一听,这一点焦虑的焦虑当时就去掉了。

  第二点,关于健康和工作的冲突。

  我当时给他一句话,我们要减少额外支出,如果现在工作和健康有冲突,就要从减少额外支出出发。

  我还帮助他具体分析了哪些是可以减掉的额外支出。

  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第三点,关于疑病。

  我说,你这是疑病,你怀疑自己有肿瘤,检查过吗?他还真去医院检查了,没查出什么问题,可是他不太相信医院的检查结果。我告诉他,不是医院没有检查出病来,而是你本来就没有病。没有病却怀疑自己有病,这叫疑病。

  有一种神经症叫疑病症,疑病严重到一定程度,就是疑病症了。有些四五十岁、三四十岁的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一天到晚跑医院,医院告诉他检查结果阴性,他不相信。再去检查,永远在检查,就是不相信自己没病。

  我们可能没到疑病症这么严重,但轻微的疑病倾向是存在的。

  压力所致。

  所以,大家记住,当我们感觉身体有轻度不适的时候,你要明白,这是工作压力所致。要及时减少额外支出,减少压力,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症状消失了,就不必疑病了。

  如果压力减轻了,症状还在,甚至加重了,不妨去医院检查检查,有病治病,没病去疑。

  疑病是特别杀伤人的。

  这是普遍的忧心,工作压力大的人容易这样。

 

  四、没有充分兴趣的被迫工作,现代人非常普遍的难受

 

  第四个方面,对工作缺乏足够的兴趣。

  这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难受。

  不知道在座的朋友中有没有,很可能有,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可是为了生存,为了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为了挣钱,为了在北京留下来,做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

  这种难受,在现代人是非常普遍的。

  这种难受也杀伤人。

  人的兴趣有两种,一种叫做手段的兴趣。我对这份工作虽然没有兴趣,但是我对挣钱有兴趣。我之所以做这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会使别人对我的评价好。这时工作是手段,是手段的兴趣。

  还有一种,是目的的兴趣。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虽然挣钱不多,可是我干得挺有兴致,吃苦受累也不怕,很高兴。这叫目的的兴趣。

  可是,手段的兴趣和目的的兴趣之间是可以过渡的。

  比如你不喜欢喝矿泉水,爱喝碳酸饮料,但是你了解到矿泉水对身体有好处,你开始喝矿泉水。这时候,你喝它的兴趣是手段的兴趣,因为它对身体有好处。可是你喝多了,慢慢习惯了,逐渐变得喜欢喝了,觉得比碳酸饮料还好喝。这时候,可能给我碳酸饮料我都不喝了。为什么?手段的兴趣已经变成目的的兴趣了。

  做工作也一样。有目的的兴趣,工作可以挣钱,可以发展,可以得到社会比较好的评价,这个工作虽然我不喜欢,但是我也去做。这是手段的兴趣。

  但是做多了以后,就有点目的的兴趣了。哎,这个工作也挺有意思。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

  当你对工作的兴趣不是百分百的时候,就有额外支出。

  如何使你的工作既具有手段的兴趣,又具有目的兴趣,减少额外支出,是一种智慧。

  大家不要觉得我在这里说空话,因为讲游戏工作法、兴趣工作法,这类话似乎讲得很滥了。你如果能使自己工作中的非兴趣成分转化为兴趣的成分,你就少累一点。    

  千万不要觉得兴趣不兴趣不重要。

  凡是工作兴趣差一点,不是百分百的兴趣,就一定有额外支出。

  写文章也是这样,写一篇我感兴趣的文章我就不费劲,因为有激情。写一篇我不感兴趣的命题作文就比较累。这样的感觉每天都能体会到。

  那么,你们做工作,做一个栏目,兴趣是大是小?你做一个项目,兴趣是大是小?大家一定在有些领域兴趣比较高,在有些领域兴趣比较差,还在有些领域兴趣基本上没有。这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比如改变认知,把非兴趣的成分变成兴趣。

  不知道朋友们能不能领会。

  本来这个事情没有足够的兴趣,可是又不得不做。为了不累着自己,就要给自己做这件事情增加些兴趣。

  举个例子,比如作为一个编辑,你对文学有兴趣,但是你有可能对某些教育类的书、小孩的书不感兴趣。我常和出版社的编辑打交道,他们一天到晚看稿,当他们看一篇对路的稿件时,心情会比较愉快。看一篇不太喜欢又不得不看的稿件时,支出就很大。

  这时候,如果说这个项目是你无法回避的,是必须作为工作对待的,那么,你不妨改变认知,使自己尽快对这些不得不干的项目喜欢。

  改变认知的方法成千上万,要善于找到。

  比如我们做教育频道的编辑,你现在可能还没结婚,更没有小孩,你可能不喜欢看教育方面的书,你更喜欢文学。可是,你可以这样想,我现在做点教育方面的书,我就增加了育儿的经验,一旦将来我自己有了孩子,会更好地教育他。大家说是不是?

  你做科技频道,本来这个领域的知识我不具备,也不喜欢。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工作,把它变为自己懂得的知识了,增加一点本领,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小看这些笑话,这里包含着减少我们日常生活支出的一些真谛。

  这样一想,你就发现,做文学书可能并不一定是好事,知识面扩展不开。长此以往,你不但喜欢做教育、科技方面的书,还会有收获。

  在这种状态下工作,事半功倍。

  我和大家讲这些,一点也不是冠冕堂皇,想让你热爱工作,想让你做标兵,没这么多空话可讲。就告诉你,只有这样做,才减少额外支出,你才少了疲劳,你才做得快。

  而结果会发现,你还能做得很好。

  比如说,我写作时大多情况下自己命题,写我感兴趣的。有时候也难免写一些别人希望你写的命题的东西。这种时候,我迅速用刚才的方法使我爱上自己写的东西。

  比如,我平常不爱写小杂文,我喜欢写大文章,半年写一本,谁也不干扰我,但报纸有时会约我写点小文章,这既不是我的特长,也有点应景,我不爱写。

  可有时候人家的约稿你推不掉。

  怎么办?

  我要求自己进入一种状态,改变认知。我过去小文章写得不多,也不如有些作家写得好,现在有了机会,正好弥补一下。我给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增加了一个意义。

  认知一改变,不但写文章减少了疲劳,而且获得新的感觉,寻到了写作的方法。

  没有充分兴趣动力的工作,是现代人一种普遍的难受。这个难受杀伤了我们,也使得我们额外支出。

  要减少这份额外支出。

 

  五、关不掉的乱发烧电脑:滞后性消耗

 

  以上讲了四个很普遍的倾向,是四个额外支出。

  往下再讲四个额外支出,叫四种多余消耗。

  第一种多余消耗,叫做“关不掉的乱发烧电脑”。

  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说的是什么呢?我听说新浪网的有些年轻人下班以后,永远想着班上的事情,回到家也从不关电脑,有事没事开着。一会儿上去看看,一会儿上去看看。很辛苦,很累。

  这是什么呢?不是电脑关不掉,是你的大脑关不掉。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你工作紧张,都难免有个情况,下班关不掉你大脑里那台电脑,在那儿乱发烧。在座的大都是部门负责人,栏目主编、副主编,总监、副总监,你看你人下了班,脑袋瓜一直在班上呢,是不是这样?

  如果你下了班,脑袋里焦虑着转圈子对工作有意义的话,也就罢了。你们一定体会得到,你那个电脑开着,很多时候叫干着急,瞎使唤,乱消耗。

  我管这种消耗叫“滞后性消耗”。

  明明上班的工作完成了,下班后大脑里的这台电脑关不掉,还在那儿嗡嗡转,里面也没有太多合理程序,基本上是乱码。

  这种“滞后性消耗”,我跟很多人交流过,特别厉害。

  大家有感觉吗?就是下班以后,脑袋里经常在想上班的事情,把自己弄得很累很累。  

  附录一:消除十二种额外支出(9)  

  这里,我提出一个口号:下班后坚决“跳槽”到休息。

  除非是需要加班,你那台电脑不关。如果你决定下班了,要坚决跳槽到休息。

  做起来容易吗?

  你看,有人摇头。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不太容易。

  怎么办呢?采取行为。

  我们刚才讲了一个方法,就是下班跳槽到休息。我已经给了你一个正确的认知,你从此就明白,今天回到家脑袋再瞎转的话,你就想“下班跳槽到休息”,这样一想,就把脑袋瓜中断一下,这个认知起作用。

  经常这样想,慢慢就中断了。

  我每天写作,该休息的时候,绝对不再多想,多想没有用。有时候不写作的时候想得太多,结果反而写得少。不写的时候想得少,结果反而写得多。

  下班坚决跳槽到休息,这是你获得的一个正确认知。

  每当你做不到的时候,想一想这句话,就是逻辑中断。

  还要采取别的行为。下班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些行为使得你的情绪中断。要收拾你的案头,劈里啪啦,抽屉关得坚决点,这些动作都有中断逻辑的作用。不要拖泥带水,不要在桌上摊一片,明天接着干。该合起来的合起来,该关上的关上。另外,和同事,亲朋好友,谈几句或者谈十几句有点刺激性的休闲话题。

  别小看这个小方法,小方法解决大问题。

  如果关不掉那台乱发烧的电脑,你们就生病,你们就腰疼,就脖子疼。你们好像很敬业,下班了还在努力,结果工作还是做不好。

  我把电脑关掉了,但第二天精力比你好,到头来我做得比你好。

  所以,关不掉的电脑就叫傻帽儿。这是我们的又一个认知。

  我今天当不当傻帽儿呢?当然不当。

  一定要去掉这种“滞后性消耗”。

  这种消耗,脑力劳动者比较多,体力劳动者相对少。越是脑力劳动成分高的工作,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这种滞后性消耗越普遍。比如说今天劳动,装车拉煤,干完一天回家,头碰着枕头就睡着了,他没有事情要考虑。但如果我是个工头,要考虑明天带多少车,拉多少煤,用多少人,如何分配劳力,他的滞后性消耗就来了。

  越是脑力劳动,白天用脑多的,这台电脑越不容易关掉。

  因为大脑有惯性。我们身体有的时候没有惯性。走路累了,说停就停了,不会收不住。大脑不行,大脑累了往往收不住。大脑这个电脑如果关不好,躺到床上还收不住的话,就坏了。失眠,睡不好,精力无法恢复。好像下班后还一直在努力,其实工作越做越差。

  下班后关掉电脑,这是一种进步啊。

  如果你今天有事,你开着;没事,坚决关掉。

  通过改变认知,采取行为。

  当然还有放松的技术。用点放松的技术,使得自己坚决跳槽到休息。

  这叫第一个消耗,叫“滞后性消耗”。

 

  六、没过中秋就剁过年的饺子馅:提前性消耗

 

  第二种多余消耗,叫做没过中秋就开始剁过年的饺子馅。

  再用一句比较俗的老百姓的话,我曾在山西农村插队,农村那时候很穷,河上没有修桥,一过河,就得把裤子脱了趟水过去。老百姓管有些性急的人叫“离河二十里脱裤子”。你看,是不是早点儿?

  这种提前支出,又叫“提前性消耗”。

  没过中秋就剁过年的饺子馅,离河二十里就脱裤子,这种说法太夸张。夸张是为了警醒,生活中有人就会这么傻。

  好多人在笑,为什么呢?都有自己的体验。

  对有些事根本不需要提前支出,老在提前支出也不一定是高瞻远瞩。

  是什么呢?是心里老放不下一样东西,然后使劲儿在那儿支出,也不解决问题。

  有时遇事要满不在乎,不要太当一回事。

  提前支出对人的消耗特别厉害。

  一个好教练解决不好这个问题,运动员就不能出成绩。运动员明天比赛,今天就开始紧张。我告诉你们,明天比赛今天紧张还是时间短的,下个星期比赛,这个星期就开始紧张。教练员都知道,运动员心理支出大呀。

  大家看那些台上的歌星,那个红哇,受欢迎啊,但他们很多人在上台前会紧张。到北京开演唱会,两三个星期以前就开始卖票了,他从这时候就开始紧张。越是重大的演出之前,越容易感冒。很多事不敢做,不敢洗冷水澡,不敢吹冷风。

  就怕顶不住。

  我们在进行脑力活动的时候,提前支出也很厉害。

  所以,要想想自己有没有“提前性消耗”?

  要善于减少“提前性消耗”。

  要养成这种习惯,改变你的认知。  

  提前消耗没有用,过年的饺子馅现在根本不用剁。

 

  七、事无巨细瞎操心:弥漫性消耗

 

  第三种多余消耗,叫做事无巨细瞎操心,我称之为“弥漫性消耗”。

  这对于负一点责的朋友尤其重要。即使在工作上不一定有很高职位,但每个人可能也有很多个人的事情,家里家外,班上班下。事情有大小,有主次,有轻重,有急缓。事无巨细瞎操心的人,往往额外支出特别大。这不光是女性,也包括男性,这样的人往往很敬业,做事追求完美,样样不放心,事必躬亲。

  事无巨细瞎操心是非常累的事。

  为什么叫“弥漫性消耗”呢?

  研究一下,我们做工作,我们要发展人生,总有几个点,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操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同等的操心。

  而那些事无巨细瞎操心的人,他对所有的事情都要操心,而且是基本上同等地操心。

  这一点都不夸张。大事他那么操心,小事也那么操心。一旦他的操心离开了点,弥漫成面,而且不分大小、不分巨细、不分主次的时候,这种弥漫性消耗就非常大了。

  我们这里很多年轻人很能干,你们想一想,是不是经常觉得脑袋里事情多,头绪多,这时候就感觉焦虑,不知不觉就有弥漫性的支出。

  建议大家用一个小方法,就是建立一种卡片,梳理自己的头绪。

  把自己必须思考和做的事情,按重轻急缓顺序写下来。

  你可能会写个十条、十几条。这里有一个要求,尽可能写全。脑袋里只要有事情,就会消耗,有时候是不自觉的。你觉得脑袋里乱糟糟的,其实是有些事,要善于梳理它。

  这样,把脑袋里的所有事都写下来了。

  比如第一件事,明天要组织一个会议。

  第二件事,改编一个栏目。

  第三件事,谈一个项目。

  第四件事,有一个人际关系要处理。

  第五件事,有一本书要赶紧看。

  第六件事,分配部下一项工作。

  所有的事情都写好,然后看一下重轻急缓的顺序对不对,不对,进行一下调整。比如说,原来这个在第一位,但是看来第二位的事情更重要,把第一位的事情和第二位的事情对调。本来第三位是这件事,再看看和后面事情哪个更重要,按照轻重调整过来。

  把事情确定一下,比如说十件、十五件、十八件等等。

  然后,从下往上看,最下面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删掉。

  一定有可以删掉的,起码最后两项可以删掉。

  不是仅仅想一下,要真的用笔划掉。这个项目根本不必考虑,与我无关,没什么意思,这个事情有人管的,不用我瞎操心。坚决划掉。

  顺序往上看,有些事情可干可不干,或者说暂时可以不考虑,这些事画括弧。

  比如有十项,倒数第一项、第二项删掉,倒数第三、第四、第五项,觉得这件事现在不用着手,干和不干说不定,也可能干,也可能不干,先保留在上面,画括弧。

  这样理下来,就剩下前边这几项,

  前面几项,哪几项要画加重号,就是不但要干,而且比较重要,那肯定是第一项、第二项了。如果第三项也很重要,也画加重号。

  这样,就分了四等:删掉的一等;括弧为一等;再留下的有的有加重号,有的没加重号,又是两等。脑袋里就清爽多了。

  这样就帮助你从事无巨细瞎操心中走出来了。这样就指导你不是平均分配时间。这样就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几个点上,而不是弥漫在面上。这样就不仅是集中在几个点上,而且是轻重缓急有分别地集中在几个点上,你才能聪明。

  这个方法非常有用。

  我至今还经常用这个方法梳理自己。

  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把脑袋瓜里那种事无巨细瞎操心的“弥漫性消耗”廓清。你不会对那些已经删掉的东西瞎努劲,也不会对那些括弧起来的东西提前支出。在剩下的项目中,你就知道加重和非加重的区别。

  这样,“弥漫性消耗”就解决了。

  卡片梳理的方法,就是一种正确的行为。

  这种正确的行为,帮助你解决了“弥漫性消耗”这种额外支出。

  八、过分的紧张和危险感:夸张性消耗

  第四种多余消耗,我叫它“夸张性消耗”。

  什么叫“夸张性消耗”呢?就是在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过分地紧张,过分地感到危险。

  必要的紧张是必要的,不必要的紧张是夸张的。

  那些不必要的紧张有时候是很耗神的。

  教练员要使运动员摆脱不必要的紧张,才能发挥好成绩。运动员一点不紧张也不行,明天就要比赛了,他今天还没事人似的。举重运动员明天比赛了,今天大吃大喝,根本不考虑明天体重是否超重。一点不紧张不行,但是不必要的紧张太杀伤人。    

  一定的危险感是需要的。比如工作中有竞争,对自己的处境就有危机感。你和客户之间的合作也有一种不安全感,也有争夺。

  但是如果把这种紧张感、不安全感、危险感夸大了,这种“夸张性消耗”很杀伤人。

  请大家注意联想自己,你有没有这种消耗?

  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同样改变认知,采取行为,来消除它。

 

  九、人际关系烦恼综合症

 

  我们刚才讲了四个普遍倾向,讲了四种多余消耗,已经讲了八个额外支出了。

  下面讲的四个额外支出是什么?

  是四种“综合症”。

  第一种,就是有些朋友处处觉得人事关系不顺,这种感觉特别强烈,我管它叫“人际关系烦恼综合症”。

  现代人都在人际关系中生活,很多人受困于人际关系。

  一般来说,年轻人谈处境,谈生存,谈压力,第一位是工作,和工作紧联系的差不多就是人际关系。有的人人际关系比较顺利,有的人人际关系不顺利。但是,顺利的人也有不顺利的时候。人际关系有和上级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和下级的关系,和客户的关系,还有和工作有关的生活中的关系。当这些关系处理不顺的时候,你产生烦恼。

  陷在这个烦恼中,这种综合症就杀伤你。

  如果你在生活中比较多地受困于人际关系,你就要警惕了。

  你的累,你的人生之所以发展不够理想,你的身体的某种不适、不健康,工作中某种不如意,都和这有关系。因为它在困扰你,它在分你的心,让你经常在心里别扭。

  这种别扭,比干一天活儿还累。

  如何从人际关系烦恼综合症中拔身出来,避免这种累,是特别重要的。

 

  十、愿望迫害综合症

 

  第二种综合症杀伤面积更大,叫“愿望迫害综合症”。

  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目的和现实可能的矛盾。

  这种矛盾非常激烈,让你痛苦。

  你想做得更好,现实条件不允许。你想做得更好,可是你累,身体不允许。你想做得更好,你的人际关系没有那么多的条件。

  你的愿望和现实老是处在矛盾之中。

  这种矛盾是非常本质的,非常杀伤人。这个杀伤,可以说基本没有人能够避免。除非出家到庙里,还得修行得特好,一般的出家人还不行。我有时候去庙里,看见一些和尚表情也挺俗气,拿着手机,快步如飞联系客户,销售各种香火,有的还拿回扣,这样的和尚肯定私心杂念也挺多的。所以我认为,一般来说这个矛盾很难避免。

  但是当这种矛盾大到一定程度,折磨我们、消耗我们的时候,要警惕。

  就拿文坛来讲,有的作家对自己的作品预期特别高,出来以后反响平平。有的导演拍一部电影,拍摄的过程满怀希望,可结果不那么理想。那么,作为作家,作为导演,他肯定是非常难受的。这种杀伤力非常厉害。

  扩展到更广大的人群,愿望和现实的冲突是普遍的,谁都不会绝对避免。

  我们的愿望肯定要比可能性高一点。如果愿望比可能性低的话,就什么都不需要做,躺在那儿休息就是了。

  然而,如果愿望和可能性的差距太大,我们就会陷入愿望迫害综合症。

  一定要清醒,要把持住自己。

  具体问题要分析,哪些愿望适合你,哪些愿望不适合你,哪些愿望要调整。

  有些时候坚持愿望,为强者,为智者。为什么?他这个愿望是应该坚持的,往往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这时候如果放弃愿望,或者有人劝告你放弃愿望,一定是错误的。

  可是,有的愿望应该放弃,因为它无谓地消耗了你的精力,放弃的结果,不是使你少得到了,而是使你少消耗了。少消耗的结果,使得你通过同样的努力得到更大的成果。

  有时候我和一些朋友讲调整愿望,有的人一开始觉得话不中听。为什么?因为人都不舍得放弃愿望,愿望显得很积极,很光明。然而,当愿望杀伤你的时候,使得你原来可能达到的目标都不能达到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哪里错了。

  所以,避免愿望迫害综合症是减少额外支出的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

  即使有很高悟性的人,也经常要检点这一点。

  如果你从今天开始能够调整一下愿望,有的比过去还坚持,有的作一点消减,有的作一些放弃,而结果呢,你比过去工作做得更好了,身体更健康了,事业更成功了,这叫做合理的愿望。

  要善于当自己的老师。

  讲这些话并不要你只是放弃,是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的。

  有些地方要消减,也可能有些地方还可以增加。  

  关键是愿望和现实的冲突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当愿望和现实的冲突程度能够激发你创造,保持好的状态,而且有一定的身心健康态的时候,这种冲突是合理的。

  当这种冲突杀伤了你,让你多消耗,让你苦恼,让你走不出困境,它就是不合理的。

  希望朋友们能够从现在开始有所反思。

  我也是从你们这么年轻的时候一步步走过来的,我非常理解你们。

  那么,一个创造者,他会不会有愿望?肯定会有。

  调整自己的愿望,是实现自己应该实现的愿望的一个必要途径。

  我有时候给一些年轻朋友咨询,发现他们之所以人生有误区,不能够做得更好,就是因为愿望不合理,结果什么愿望也没能实现。

  所以,我们在愿望方面要做得更智慧。

 

  十一、选择冲突综合症

 

  第三种综合症,叫做“选择冲突综合症”。

  对它的评价就是一句话,叫左右为难没个了。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面临一些选择的冲突,但是如果你左右为难踌躇不决特别过分的话,就非常消耗。

  这种左右为难没个了“选择冲突综合症”,不像愿望迫害那么普遍,但也为数不少。

  即使那些平常不受综合症困扰的人,在选择的时候往往也要难受。

  有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一头驴准备吃草,左边一堆草,右边一堆草,驴不知道先吃左边还是先吃右边,它左右犹豫,想去吃左边的又想右边的,想先吃右边的又看着左边的,结果呢,这条驴饿死了。

  这是讲给小孩子听的寓言,看来很幼稚,其实这种错误我们大人经常犯。

  不要说年轻人会犯,一些比较成熟的人也经常犯。

  为什么?生活中总有两种相互冲突的可能性摆在我们面前。

  干工作,干这个好,还是干那个好?谈恋爱,和他谈,还是和他谈?有个女孩笑了,是这样的,你肯定得选择呀。只有一个选择对象就好办,他看上我了,我也看上他了,问题比较简单。但生活中常常不是这样。两个人同时看上你了,你呢,觉得两个人都不错,各有千秋,这就有麻烦了。就好像有两个工作机会,各有利弊,你去哪儿?

  在这些问题上,如果你一般地左右为难一阵,经过权衡选择了,那么很妥当。

  但是,如果你左右为难,长时间抉择不下,以致丧失了机会,那么,你的思维方式就有点问题。

  这种人,说得好听点,是和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关。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这两个词挺好听的,但是,大家要注意,完美主义经常是一种病。

  因为天下所有自然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月有阴晴圆缺的。

  如果他一定要完美,怎么办呢?你看,这个人条件不错,那个人条件也不错。这个人优点呢,开朗,性格好,和他在一起很快活。那个人呢,能挣钱,能买房买车,也不错。这种想法最迫害人:这个人也不全面,那个人也不全面,搁在一块儿才全面。

  这种完美主义倾向就表现在左右选择的为难上。

  天下不可能有完全符合理想主义的、十全十美的好事情。当你追求绝对的完美主义的时候,你的生活陷入僵局。

  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有完美主义倾向,总在想怎样才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好。

  这时候就要讲讲下围棋。大家都知道围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像下围棋一样,任何棋子一落下来,都有利弊。你可以在这儿落子,也可以在那儿落子,这儿有这儿的好处和坏处,那儿有那儿的好处和坏处。有百利而无不一弊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二者必选择其一。

  这时候,如果绝对地追求完美,你什么棋子也落不下去,你无法行动,就像那头饿死的驴一样,左边草也不吃,右边草也不吃。

  大家不要笑话我这个比喻,这种比喻经常在世界中变为残酷的事实在杀伤你。

  你是完美主义者,所以你事事选择,左右为难。选择一个工作,那边单位离家近,这边单位人际关系好。选来选去抉择不下,特痛苦。

  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就得好听是完美主义,说得不好听叫贪心不足。

  在许多人的思维方式中,这种贪心不足绝对不是一个特别罕见的毛病。

  甚至可以绝对地说,这是人人都会犯的毛病,只在犯多犯少犯得严重犯得轻微之差别。

  这种贪心不足,或者说绝对追求完美主义,就酿成了左右为难没个了的选择冲突综合症。它在严重的时候成为一种行为障碍,心理障碍。在不够严重的时候,成为一种内消耗,使得我们额外支出,累着自己。结果你反而干得少,成功得也少。    

  朋友们要研究这里的奥秘。

  这是一种聪明,这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悟性。

  我今天讲的东西比较绝对彻底。人生悟到这种程度,不是看着挺好,听着动听。希望再过一些年回忆我们今天的交流,你们会说,柯云路没讲假话,没讲样子话。

  这是人生的实际问题。只要你想发展,你想努力,不想当一个闲着没事干的人,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你只有思路正确才能走出来,要不一个地方就能把你卡住。

  那种逆顺相争,一个事情两种想法老在那儿冲突,消耗特别大。

  那么,和逆顺相争、左右为难没个了相对应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那是一种灵感思维方式,是顺其自然的、天才灵感的创作状态。

  在选择面前,是有过各种考虑的。

  但在选择时又是非常迅速的。

  一个人要多做点事,甚至成为一个比较天才的人,他往往会把那些最难的事情变得最容易。

  那么,什么是最难的事情呢?

  就是你遇到很多选择左右为难的时候,这往往是最难的事情。你们都会有体验。谈对象,两个人都不错,到底和哪个谈很难下决心。考大学填志愿,到底填哪个专业很为难,一旦选择错了,人生就是另一个结果。谈判,到底和甲谈还是和乙谈,和甲谈,可能生意就成了,和乙谈,可能生意就败了。作家写作,到底写什么题材?写这个可能就是伟大的作品,写那个可能就什么也不是。

  这都是很难的事情。很多重大的抉择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统帅,对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政府、一个集团、一个公司,往往特别费神,都要受选择冲突综合症的折磨。

  朋友们,你们要善于把最难的事情变成最简单的事情。争取经过训练,把最难的事变成最简单的事情,然后,去做一些并不困难的事情。许多事情并不难在如何做,而是难在怎样选择。选择之后再去做,那些最难的地方往往反而显得最简单,甚至很单纯。

  一定要善于把最难的事情变成最简单的,不要受左右为难没个了的折磨,也不要受选择冲突综合症的折磨,要使自己的思想逐步变得灵动活泼。

  当然,如何灵动活泼,还需要很高明的智慧。

  一定要从贪心不足的思维方式中,从绝对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明白天下的事情都有利有弊。

  当你对事物有了达观的认识时,就比较好选择。

  你就慢慢体会到选择的快乐,体会到选择的智慧。

  陷在那里,没有智慧可言。

  你越看得具体,越占得全,贪心越大,结果越看不全,越做不好事情。

  有些女孩在男女恋爱关系上的选择永远是错误的,她老在左右为难,老在选择,可老是选择错误。为什么?有些对感情特别执著的人,特别看重感情的女性,经常犯错误。为什么?

  人生的选择、工作的选择、案头的选择和生活的选择一样,一定要把最难的事情变成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要从那种综合症里拔出来。

  不要向那头可怜的驴子学习。

  要知道天下事物有大局。比如你眼前两个杯子,这个这么好,那个那么好,越看越抉择不下。也可能换一个观察角度,你一下就看清楚了。

  思想境界要放松一些,要超脱一些,不要受综合症的影响。

  如果你在生活中经常受选择综合症的折磨,这个消耗太大了,要从中挣脱出来。

 

  十二、自尊过敏综合症

 

  第四种综合症,脸上常常挂不住,叫“自尊过敏综合症”。

  就是自尊心极其过敏。

  我们已经知道,天下所有的事物在必要的限度内都是合理的。你说一个人完全没有自尊心,太可怕了。一个人对任何事物都不敏感,这样的人不敢和他交往,把他说得万般不是,他没感觉,还我行我素,接着杀人放火。这当然不行。必要的自尊和敏感是需要的。比如别人轻视你,负面评判你,你自尊心受到伤害,有时候这种敏感是必要的。

  自尊过敏综合症是指不必要的敏感。

  这不是个理论问题,是个实际问题,过敏的自尊心对你杀伤太大。

  凡是受自尊过敏综合症折磨、控制、俘虏的人,他在这方面支出太多。

  那么,自尊心是否过敏,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是过敏型,有的人是迟钝型。

  过敏,虽然有不错的一面——你过敏吧,别人的态度你特敏感,你可能比迟钝的人多意识到问题——但是,我告诉你,稍微过敏一点好吗,别两点行不行?

  稍微过敏一点点就够了,过敏两点点三点点,或者变成三大片五大片,就杀伤了。

  从心理学上讲,所谓的自尊过敏综合症,其实是受自卑情结影响。  

  附录一:消除十二种额外支出(14)  

  凡是对自尊心过分看重,因为自卑心理特别明显,有自卑情结。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在别的方面不太擅长,那么,他可能特别注意自己的服装。我工作不好,学历也不高,相貌不漂亮,怎么办呢?我就穿得好一点,以此获得别人的尊重。他对服装特别敏感。这时,如果对他的服装作负面评价,你穿得怎么这么怯呀,他受不了,他会反应特别强烈。

  为什么呢?因为他比较自卑。

  反过来,你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甚至优越感很强,服装穿得比较随便,你说我服装不好,他不受这个影响,他觉得没什么,他不敏感。

  为什么呢?恰恰因为他在各方面比较富有,不自卑,所以自尊心不过敏。

  大家要明白,自尊心和自卑是对应的。

  有的人自尊心过敏,就是因为自卑情结强烈。

  比如,有的人可能在生活中属于成功者。现在真正的成功者反而不一定拿派头了。你看,比尔?盖茨就不一定穿一身名牌装点门面。拿派头的往往是伪成功者:在餐厅要很多菜,剩很多,而且一定不打包,在外人面前没边际地消费。

  真的成功者往往穿着随便,举止平常。

  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太自卑。

  所以,自尊心和过敏相联系。

  明白这个有好处。

  自卑不是坏东西,一个人没有自卑,不会有发展。

  有个心理学家叫阿德勒,他的个性心理学强调,自卑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导致人的作为,导致人的成功。一个人完全没有自卑心理,不会奋发图强。

  比如一个人从小比较穷困,在农村长大,到城市上大学以后,发现周围人都比我富有,这样的人往往更努力。他努力的结果,我学习比你好,工作比你敬业,结果人生还比你成功。

  当你战胜自己的那些自卑条件的时候,自卑就成为成功的动力。

  不战胜自卑,自暴自弃,人生就会失败。

  自卑就有这么大的力量,自卑对人有特别重大的心理影响。

  一般来说,完全没有自卑情结的人非常少。

  从小生活在特别优越的家庭中,达官贵人什么都不缺,大家都哄着他,这孩子到了小学已经是豪华车接送了,到了大学自己开豪华车了,大学毕业可能住最好的房子。这样的人可能不自卑,但他可能没有动力,结果人生没有成就。

  但自卑也可能带来自暴自弃。我什么都不行,我没有好的背景,我没有好的父母,我没有好的相貌,我也没有钱。到大学里别人有钱花有派头,我没有。很苦恼,走下坡路,颓废。

  那么,自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转化。

  自卑情结十分重,又不能够找到积极的转化,不能够战胜造成自卑的条件,使自己得到成功,不能得到一种补偿,就成为自尊过敏综合症。

  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有那么典型的自尊过敏综合症,但不同程度的自尊过敏综合症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

  要逐步消除。

  因为它使你累,因为它使你对每一件事过度地烦恼。

  别人斜着看你一眼,你很受伤。你和异性交往,对方热情不高,你觉得自己没有魅力,你又很痛苦。在一群人中,有的人非常出众,而你却默默无闻,你又自尊心受挫。怎么办呢?你可能扬起高昂的额头转身走了,其实内心很受伤。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年轻人,男孩女孩都有,我常常劝告他们,自尊心不必这么过敏,不必这样伤害自己。这样伤害自己成本太高,我们大可不必看着人家的脸色过日子。

  因为自卑是在别人的评价中起作用,自尊心过敏综合症也是在别人的评价中才爆发。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大家的相对评价中生活,所以,适当地对这些评价忽视一点,随意一点,淡泊一点。

  为什么?不是自己骗自己,是自己解脱自己。

  因为你少了一点这方面的支出,就多了一点精力,多了一点好的心态,你就可能有更多的创造,捕捉更多的机会。结果呢,你就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对于任何人,哪怕现在看来是个比较优越、比较成功的人,也要警惕这种自尊过敏综合症的迫害。有些人看着好像有很稳定的心理,别人说个什么也很承受得住,但是,不知怎么搞的,他会在某个时期着了魔似的,突然在一个问题上爆发自尊过敏综合症。

  这一点你们都会有体验,叫“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有的人可能你说他穿得不好,他不在乎。你说他长得差点,他不在乎。因为什么?他可能在这方面不过敏。可是你说他人品不好,他就很过敏了。即使只是随意一说,但他非常过敏,反应强烈,甚至到了玩命的程度。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过敏的地方。

  要研究过敏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

  不要让自尊过敏综合症来折磨自己。

 

小结

 


 

  

这样,我们就讲了现代人十二种非常普遍的额外支出。 

  咱们回顾一下。

 

  先讲四种普遍的倾向:

 

  第一个,焦虑加焦虑,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误区”。

  第二个,工作与健康的内心冲突,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内心冲突”。

  第三个,由疑病和生病恐惧产生的忧心忡忡,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忧心”。

  第四个,没有充分兴趣的被迫工作,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难受”。

  这已经是四个额外支出了。

 

  而后是四个多余消耗:

 

  一,关不掉的乱发烧电脑,下了班以后,脑袋瓜还在那儿转,这是“滞后性消耗”。

  二,没过中秋就剁过年的饺子馅,这是“提前性消耗”。

  三,事无巨细瞎操心,这是“弥漫性消耗”。

  四,过分的紧张和危险感,这是“夸张性消耗”。

  这四个消耗加上四种冲突,已经是八种额外支出了。

 

  最后是四种综合症:

 

  第一种,“人际关系烦恼综合症”。受这种综合症控制的人经常是人事关系处理不顺。

  第二种,“愿望迫害综合症”。古今中外,几乎人人不能避免。

  第三种,“选择冲突综合症”,左右为难没个了。

  第四种,“自尊心过敏综合症”。我们讲了,如何在生活中比较达观,在人际关系上比较达观,这里有许多心理和行为的艺术。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我要给大家讲的,一个是放松的技术。怎样简单地操练一下,使自己放松下来。遇到比较复杂的事情,操作一下,心态好一些。这是技术。第二个要讲的,就是人际关系的真正智慧。第三个话题,如何进入天才灵感的创作态,使自己在工作中,创造中,无论是做编辑,写程序,处理问题,进入灵感状态。

  这三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

  希望大家成功、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