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条借贷女大学生ed2k:朱德指导薄一波山西抗战 巧妙处理与阎锡山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9:39
2011年03月24日 09:23:26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图:抗战时期的薄一波
关于“脱帽”的讨论1937年7月,抗战全面开始后,薄一波在党内的职务是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公开的身份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牺盟会)的负责人、山西第三行政区主任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牺盟会和决死队,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产物,它们名义上是当时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领导的团体和部队,实际上是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组建的,是中共领导的革命群众团体和革命武装。当时,阎锡山准备以“牺盟会”和“决死队”为根基,组建“山西新军”(后发展为一支具有正式番号的40个团的队伍)。就是这时,通过薄一波经中共北方局呈给党中央的秘密报告,朱德对他在山西的工作开始有一定了解。
1937年12月,朱德在山西和顺县石拐镇八路军总部召开会议,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参谋长和已转移到正太铁路以南的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薄一波等参加了会议,这就是著名的“石拐会议”,会议讨论了太原失陷后的形势及八路军军事力量如何配备的问题。
这时,薄一波领导的决死队第一纵队来到太行山区后,已由一个团扩充到三个团,加上两个游击团,就有五个团的兵力了。于是,薄一波提出:山西第三行政区和山西新军是否可以“脱帽”——去掉“山西”(即阎锡山)这顶帽子?
朱德听了十分明确地说:“不行!我们同阎锡山搞抗日统一战线,讲得很清楚,要帮助他抗日。现在统一战线建立了,我们不能随便把他一脚踢开。共产党是讲道义的。对于阎锡山,弃之则不义。”
但是,薄一波认为在党和八路军的旗帜下工作,可能更有成效。对此,朱德认为:“现在,你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嘛!军队也受八路军的指挥,只不过戴阎锡山这顶帽子而已,也还有许多便利之处咧!”一席话,让薄一波心悦诚服。
1938年2月17日,朱德赶赴山西临汾附近的土门镇,同国民党第二战区负责人阎锡山、卫立煌等会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史称“土门会议”。会议期间,朱德看到阎锡山情绪低落。知道阎因为丧师失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鼓励他说:你不要以为你的军队垮了,就没有办法了。我们是持久抗战,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以为你那旧军垮了怎么样,旧军还有底子,同时要赶快组织新军。朱德一番话,既使阎锡山精神一振,也提高了薄一波和山西新军在阎锡山心目中的地位。
一边开会,一边歼敌
1938年3月24日至28日,在山西沁县城东南约十五里的小东岭,朱德召开了东路军将领会议,国民党将领曾万钟、李家钰、朱怀冰、赵寿山等3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史称“小东岭会议”。沁县是决死队第一纵队部的驻地,因此薄一波也参加了会议。朱德在会上讲话,着重分析了抗战形势及敌后游击战和运动战问题,还讲了政治工作、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等问题。经过五天的会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会前,友军将领因为临汾等重要城镇相继失陷,阎锡山等逃往黄河西岸,而对坚持敌后抗战缺乏信心。会上,薄一波由衷感觉:“通过这次会议,对坚定敌后抗战信心、稳定友军情绪,起了很大作用。”
在日军侵占临汾后,从河北邯郸到山西长治再到临汾的大道成了日军的重要交通线。“小东岭会议”快要结束时,八路军一二九师计划在这条重要交通线上的河北涉县和山西东阳关之间的响堂铺,打一次伏击战。响堂铺的地形条件好,一侧是悬崖峭壁,不易攀登,一侧是起伏高地,便于隐蔽和出击,是邯长公路上理想的打伏击战的地方。朱德批准了一二九师的作战计划,由副师长徐向前担任这次战斗的前线总指挥。为了加深友军将领对八路军游击战术的认识,朱德邀请会议参加者到战场附近的高地上,实地参观这次战斗。3月31日上午,当日军第十四师团所属的两个汽车中队进入伏击圈后,战斗立刻打响了,在两个小时内干脆利索地全部解决。这次战斗,把日军两个汽车中队共约180辆左右汽车全部焚毁,护车队的日军官兵170多人大部分击毙,缴获迫击炮四门、各种枪几百支。对于朱德邀请友军将领观看之举,薄一波钦佩不已:“通过这次观战,增强了友军将领对游击战的认识和抗战的信心;而组织这种观战,非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是办不到的。”
“三个打一个”的实践
在“石拐会议”上,薄一波曾向朱德表示自己“没有打过仗”。于是,朱德决定派毕占云去决死队第一纵队当参谋长。在会上,左权认为打日寇必须集中几倍于敌人的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他说:“敌人一个联队相当于一个团,大约2000人。他们装备好,我们可以三个团打他们一个团。”当时,薄一波听了觉得很受启发,认为“三个打一个,回去后可以找机会试一下”。
1938年七八月间,正是麦收季节,日军的一个联队从太原以南的子洪口南下,向决死队展开进攻。薄一波认为:机会到了,可以打一仗。根据战前部署,我军三个团迎敌:一个团从正面阻止敌人前进,两个团从侧翼包抄。这样,决死队第一次同敌人作战的韩洪战役打响了。因为缺乏实战经验,此战结果欠佳。战后,薄一波、毕占云认真总结了经验,他们认为:三个打一个,这个战术思想是正确的;不过,也要看本身力量的实质。如果是八路军主力一二九师去打,是可以打赢的;现在是一支没打过仗的部队去打,就不一定有把握了。但是,薄一波认为有失有得:“仗虽然没有打赢,部队却打得很英勇,同阎锡山的旧军不一样,不是一打就跑。决死队这次受到了一次实战炮火的考验和锻炼,开始变成一支真正的战斗部队。”
“决死队”这次打仗没打好,却仍然得到朱德的极大鼓励。朱德在总部的一次会议上总结了经验:“打仗不能怕打败仗,不能怕牺牲。能战斗的部队,都是在不断的战斗中锻炼出来的,都是由不会打仗学会打仗的。决死队的成分都是青年学生,要改变部队的成分,抽出知识分子,补上农民。”“看起来决死队打仗还不行。要开个训练班,加强作战方面的训练。”
粉碎“十二月政变”
1939年春,根据朱德建议,薄一波等在山西沁县的西林开办了一个训练班,决死队连、排以上干部和大批优秀的政工人员都参加了训练。训练班的军事课程有游击战术、步兵战斗条令等,政治课程有抗日统一战线和党的抗日根据地政策等。八路军总部的负责同志几乎都担任讲课,朱德每周一、三、五来给大家讲游击战术;左权参谋长每周二、四、六来给大家讲步兵战斗条令。后来,彭德怀也来部队作报告,讲党的政策。从八路军总部驻地王家峪到西林训练班有几十里路,当时已经五十多岁的朱德和年轻人一样,每次都是骑着马来给大家讲课——训练班就设在树林子里,没有正式的课堂。讲课的首长不辞劳苦,因陋就简,使听课的同志十分感动。训练班每期3个月,一共办了3期,学员们不仅学会了打仗的本领,而且从这些负责同志身上学习了可贵的革命精神。薄一波把这次训练叫做“西林整军”,它对于决死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经过这次训练,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训练结束后,在薄一波等的部署下,一批新排、连、营长上任,整个部队气象一新,斗志更加昂扬。
整训后的决死队,在1939年冬天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当年3月,阎锡山在陕西宜川秋林镇召开布置投降反共的“秋林会议”。当时,阎锡山认为牺盟会和决死队这两个组织都落入了共产党之手,暗叫“上当”。当年12月,他配合蒋介石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发起“十二月政变”,动员6个军的兵力,首先进攻驻在晋西的决死队第二纵队,接着向新军各部队展开全面进攻。
在“秋林会议”上,薄一波等已经察觉到阎锡山有“利用旧军消灭新军”的图谋。阎锡山才开始行动,薄一波立即根据朱德指示,立刻命令决死队的4个纵队、政治保卫队的3个旅和工人武装自卫旅奋起反击。经过半个月的激烈战斗,彻底粉碎了阎锡山的进攻。新军除决死队第三纵队损失一部分外,其余部队分别在晋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根据地会师。苏振兰
搜索更多薄一波 朱德 的新闻
朱德总司令月下追"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