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太阳王xo现价:認識南部地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2:36:45

壹、重點整理

南部地區填圖
橫斷山脈【甲】
香港【C】
廣州【B】
雲貴高原【丙】
四川盆地【乙】
兩湖盆地【丁】
上海【A】
一、位置與範圍:
1.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秦嶺、淮河在中國地理的重要分界如下:
秦嶺、淮河
氣候
交通
土壤
農耕方式
農產
副熱帶
陸運
鈣層土
旱田
麥、甜菜、棉花
熱帶
水運
淋餘土
水田
稻、蔗、油菜
2. 南部地區可再細區分為華南地區與華中地區:
(1)華南地區
a. 行政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福建省、海南省。
b. 地形區:嶺南丘陵、東南丘陵。
(2)華中地區
a. 行政區: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蘇省、浙江省、重慶市、上海市。
b. 地形區: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盆地、長江三角洲。
二、華南地區

1. 東南丘陵—A:包括福建省、廣東省東部
(1)山地、丘陵佔95%。
a. 河川獨流入海、呈格子狀。
b. 交通不便→方言、信仰不同。
(2)傳統產業:
a. 沿海:捕魚、曬鹽、貿易。
b. 內陸:經濟作物(甘蔗、茶葉、水果)供沿海和貿易。
(3)山多田少(糧食不足)+谷灣式海岸→人口外移。
(4)現代經濟:1980年代設廈門、頭經濟特區。
2. 嶺南丘陵—B: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北部
(1)石灰岩地形發達:
a. 多雨加石灰岩地質,強烈溶蝕(石灰岩溶於碳酸性的雨水中,而成流體物質,稱為溶蝕作用)。
b. 土地利用:
(a)利於工、礦(水泥)和觀光。
(b)不利於交通(漏水、塌陷)、農業與林業。
c. 中國石灰岩地形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廣西三省。
(2)產業活動:河谷—稻作、坡地—旱作、水果。
(3)干欄式建築;適應暖溼氣候。
3. 珠江三角洲—C:廣東省南部
(1)地形成因:珠江沖積—由西、北、東江沖積而成。
(2)傳統產業:基塘農業—桑壯、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
※ 塘基形成一個良性水陸互養的農業,土地利用精密,是典型的集約農業,是人類充分利用環境的最佳寫照。
(3)人口密集、增加迅速→人口過剩、外移→僑鄉。
(4)現代產業:1980年經濟改革,設深圳、珠海經濟特區,工業化與都市化程度提高,農田、魚塘改為住宅區、工業區…衍生環境衛生(如SARS)問題。廣州市:交通便利→經濟中心,成為外來文化進入中國窗口。
4. 雲貴高原—D:雲南省東部及貴州省
(1)石灰岩高原地表崎嶇
a. 不利於交通、農業發展。
b. 人口、都市集中於壩子。
c. 少數民族族系眾多。
(2)精華區—壩子(山間盆地)。
加油站!
壩子成因:斷層+堆積作用
由於地勢低平、土層深厚、灌溉便利,故成為農業、人口精華區
(3)氣候:四季如春(地勢高→夏不熱、北有山脈阻擋→冬不冷,故昆明有春城之稱)。
5. 海南省—E
(1)緯度最低,生長季最長,屬熱帶季風氣候。
(2)熱帶栽培業發達:
a. 發展條件:熱帶氣候高溫多雨。
b. 作物:橡膠、香蕉、咖啡、甘蔗、椰子等作物。
c. 特徵:企業化、集約化(大量資金、技術、勞力)、商品化。
d. 缺點:單一耕作受國際價格影響。
6. 谷灣式海岸:
(1)成因:海水上升,陸地下降。
(2)特色:海岸線曲折、港灣、島嶼眾多。
(3)影響:以海為田、出海容易→僑鄉。

谷灣式海岸圖
7. 水系

樹枝狀水系
格子狀水系
向心狀水系
放射狀水系
三、華中地區

1. 四川盆地—A:四川省、重慶市
(1)地形封閉:長江上游河川侵蝕旺盛。
(2)氣候暖濕多雨→蜀犬吠日、巴山夜雨、麻辣飲食。
(3)天府之國:農礦豐富,且成都平原利用都江堰灌溉。
(4)重慶市:長江上游經濟、水陸交通中心。
a. 山城:地形崎嶇,長江穿越巫山,形成長江三峽。
b. 直轄市:配合三峽水利工程,1997年升格。
2. 長江中下游盆地:包括兩湖、鄱陽、巢蕪盆地
B1兩湖—湖北、湖南省;
B2鄱陽—江西省;
B3巢蕪—安徽省
(1)盆地地形→向心狀水系:水運發達。
(2)湖廣熟,天下足:氣候溫溼,技術進步、水陸交通便利。
(3)三峽大壩:
a. 需求原因:
(a)耕地擴張→泥沙淤積→夏季水患。
(b)經濟發展→電力短缺。
b. 隱憂:生態破壞、淹沒土地、水土流失、安全問題。
(4)武漢市:長江中游經濟、水陸交通中心。
3. 長江三角洲:江蘇、浙江北部
(1)地形:長江、錢塘江沖積。
(2)魚米之鄉:水鄉澤國、土地利用精密。
(3)現代經濟:1842年上海開埠→工業產值、出口值全國第一。
四、主要城市
1. 廣州:位於珠江口,是珠江流域最大的都市與交通樞紐;每年舉辦出口商品交易會,對外貿易發達。
2. 香港:位於珠江口東側,曾被英國統治,於1997年回歸中國,設為『香港特別行政區』。1980年以後,工業大多轉移到中國內陸;因位於世界航線上,且為一優良的深水港,目前是最繁忙的港口、航空站與金融中心之一。
3. 上海市:中國最大工商業都市,直轄市。
(1)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a.長江出海口→腹地廣大。
b.海岸線中點→國內外航線→工業、貿易。
(2)硬體建設:衛星市鎮、工業區:如浦東新區;工業基礎建設(交通、電力)。
五、長江環境問題
1. 優缺點:
(1)優點:長江向來有流量穩定、適宜航運的特性,沿岸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有湖泊可調節水位。
(2)缺點:近數十年來,卻因過度開發而導致水災頻繁。過度開
發,導致水災頻繁。
2. 治理:
(1)長江中、上游:植林工程及三峽大壩
a. 三峽大壩
(a)位在河床坡度陡降的地區—三斗坪(湖北、四川交界處)。
(b)效益:防洪、發電、航運、給水;更扮演未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樞紐。
(c)負面影響:長江水位的升高將造成生態破壞、社會衝擊(古蹟、人口)。
b. 重慶市改制為直轄市最主要的目的,是為加速中國中西部的開發,並且帶動三峽大壩水庫區域的經濟發展。
(2)長江下游:污染控管的措施。
貳、延伸教材
中國的農業發展
一、中國傳統農業發展簡史
(一)史前時代
根據古地理研究,中國遠古的地理景觀,大致可以分為5大區:秦嶺、淮河一線以北,自山海關起從東北走向西南,達甘肅省南部以南,屬於森林草原區;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廣大丘陵地帶,屬於森林沼澤區;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屬於森林區;山海關至甘肅省南部以北和以西、崑崙山、祈連山以北,屬於草原區;青藏高原屬於高寒草原和叢林灌木區。根據西安半坡村、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和山東章丘龍山鎮等古代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推知,新石器時代的初期或中期,在森林草原區的黃河中、下游流域,各氏族在採集和保管野生植物的過程中,透過長期的觀察、摸索和無數次的試種,終於栽培出了農作物,並開始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活動。
在距今10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國農業處於起源和原始農業時期。由廣種薄收到比較進步的耕作,大致歷經了三個發展階段,並對應著三種農作制:距今10000-8000年的刀耕火種農作制;8000-5000年的鋤耕或耜耕農作制;5000-4000年的較為進步的鋤耕或耜耕農作制
根據考古學的發現,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遍及大江南北,其中以黃河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當時的農業生產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與東南沿海一帶。分佈於黃土高原和黃河中下游大平原交接處的山麓地帶的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距今七八千年,已發現數十處遺址,構成黃河流域已知最早的農業區,主要作物為俗稱穀子的粟。而長江流域是中國農業起源的另一個中心,在長江下游,距今將近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栽培稻遺的存在。
當時已經有出現用牛肩胛骨做成大量骨耜,估計是用來開溝或翻土的,這說明當地水田農業已進入熟荒耕作的鋤耕階段。
從作物種類來看,黃河流域以黍、稷、粟、高粱為主;長江中下游與東南沿海則以稻作為主。就農業經營方式來看,主要是運用「撩荒」的方式來耕作,屬於相當粗放的原始農業(注1)型態,與西歐農業初期的經營型態相同。
(二)夏商周
夏商周是新石器時代的原始農業,邁向傳統農業(注2)發展的過渡階段,也是精耕細作農業體系萌芽的時期。從生產工具來看,初期多以木、石製農具為主,雖然之後出現了以青銅(注3)來製造工具,形成了生產力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在鐵器時代來臨前,木質耒耜仍是主要的耕具。因為這種手推足蹠直插式翻土工具,很適合在土層深厚疏鬆、節理呈現垂直柱狀的黃土地區來使用。即使在進入鐵器時代以後,耒耜仍以變化了的形式繼續在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鐵器時代的耒耜已被廣泛地安上金屬刃套,刃部加寬,器肩能供踏足之用,原來踏足橫木取消,耒耜就發展為金臿,成為鐵鍬的原型。把耒耜的手推足蹠上下運動的發土方式改變為前曳後推水平運動的發土方式,耒耜就逐步發展為犁。
此時的農業經營方式,呈現大規模的集體耕作,並逐步發展出休閒制和輪作制。當時出現遷都頻繁的情況,與農業採「撩荒」的粗放經營方式有部分相關。
(三)春秋戰國時代
春秋戰國時代鐵製農具的使用,促成了小農經濟的發展;在此之前,農業經營採行大規模的集體耕作。由於鐵製農具的銳利,加上牲畜動力的協助,造成了生產方式的改變,使夏商時的大規模集體經營,逐步形成一家一戶獨自經營的方式。
春秋戰國時代農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其影響的因素有三:一為鐵製農具的使用,二為畜力的搭配,三為水利工程的建設。鐵製農具搭配畜力的使用,提升了當時生產的效率;而水利工程的建設,使得農田灌溉、洗鹽的技術與耕地面積有所提升,並發揮了治水防洪的功能。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水利工程就是影響四川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隨著農業技術的提升,不但改變了生產的方式,更改變了農業生產中的作物組合。例子有二:一為粟(小米)栽培面積擴大,地位迅速提升成為主糧與菽(大豆)並駕齊驅;二為戰國晚期發展出冬麥栽培,並導致農作制度的變革,產生了復種輪作。至此冬麥、粟、菽三種糧食作物的地位,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
(四)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西漢建都關中,對關中農業倍加關注,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竭力發展關東地區。據統計,隋以前的100多年間,秦漢是中國歷史上治水活動最為頻繁的時期,其中80%以上在關中、關東地區。水利建設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此時關東農業已與關中相媲美,被稱為東秦。另一方面,成都平原不斷完善都江堰工程,提高了灌溉效益,成為當時國內一大米倉,曾多次解救了全國性的糧荒。截至西漢時期,關中平原、成都平原與關東地區(注4)成為中國最主要的三大農業區。
漢代為了加固邊防,採行移民屯墾的政策,大舉將牧場改為農田。並在當時的邊郡、邊城與關中附近,實施「代田法」。其目的在於,充實京都糧食、增產、榮邊並鞏固國防。代田法是以牛代馬(注5)來進行犁田,並將田地規劃為一畝三畎,其中壟、溝的位置每年會交替更換一次,稱為歲代。「代田法」為旱作地區的一套豐產技術,比早期「縵田經營」的效果佳;其優點在於:1.保溫、保水2.減少蒸發3.作物根部位置較深,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4.可耐旱、耐風、抗倒伏5.壟、溝互換,可維持地力。除此之外,使旱田可豐產的方式還有「區田法」。西漢時期,農業與經濟重心仍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而廣大的長江流域仍處於落後的農業開發初期階段。
接下來,要談論本時期糧食作物地位的改變。大豆(注6)的用途,在中國主要是作為食糧或飼料,後來才有用於工業用油脂的用途。大豆耐旱、粗放,雖然產量較粟為低,但旱災仍可收成的特點,使其成為重要的救荒作物(注7)。不過,大致在戰國晚期,大豆的播種面積發生顯著的變化;自西漢起,因為水利建設等農業技術的提升,造成粟的產量大增;加上石圓磨的製作,解決了小麥加工問題,因而小麥的栽種面積增加。隨著菽的重要性逐漸下降,麥、粟繼續維持其主糧的地位,而菽則轉變為副食。加上掌握了豆腐、豆豉、豆芽等豆製品的加工技術,菽更由糧食作物轉變為經濟作物。西漢時期,由於絲綢之路的暢通,苜蓿、甜菜、胡麻、胡瓜、胡蘿蔔、胡豆、葡萄等多種作物由中亞傳入西域。其中胡麻成為中國最早種植的油料作物。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的農業發展呈現由北向南轉移的趨勢,其主因有二:一為北方農業區因戰爭破壞與政局不穩而發展萎縮,二為北人南移促進江淮流域農業區的迅速成長。此一時期在耕作技術上,開始運用了多種間作、套作、輪作技術。特別是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輪作,對於恢復地力、提高復種具有極大的作用。在糧食作物方面,一方面由於水力、畜力和簡單機械裝置的使用,創造了水磨、水碾等糧食加工設備;另一方面,由於江南地區大量北人移入,使得小麥的種植面積繼續擴大。
(五)隋、唐、宋、元
隋唐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漢以來又一個長期統一的時期,建都長安後,關中地區與鄰近關東地區的農業發展再度受到重視,而東漢、南北朝時期農還牧的西部邊陲屯區,亦重新得到了開發。唐代中葉安史之亂前,中國主要農業與糧產區仍在北方今日的華北平原、黃淮平原、關中平原及黃土高原部分地區,而南方的江淮流域的農業經濟也發展到不錯的程度。
歷經7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也是北方農業由盛轉衰的重要關鍵。長期戰亂的影響下,黃河中下游的農業區受到重大的破壞,更讓北方農業的勞動力大量向南方流失。北方農業的凋蔽,為南方農業區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契機。直到宋室南渡後,長江三角洲與杭州灣,已經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
隨著農業重心的轉移,作物品種、耕作制度都相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南方水田農業的擴大,水稻取代了早期的粟、麥,成為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大量的北人南移,江南小麥需求增加,種植面積亦大幅增加,且大面積的由旱地進入水田。南宋時期,稻麥兩熟制遍及江淮流域,成為最主要的耕作制度。大豆、油菜到宋代被作為油料作物,進而擴大了播種面積。甘蔗從戰國時期傳入中國後,到宋代已由江南擴展到長江兩岸,四川盆地中部遂成為著名的糖區。纖維作物的種植結構,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秦漢以前,大麻、苧麻、葛為主要的纖維作物。漢代的西南、海南一帶開始引種亞洲棉,時稱吉貝;南北朝、新疆引種非洲棉,時稱白疊,當時中原地區仍以絲麻為衣被。宋末元初,棉花傳入中原,因其易栽、保暖性強的特質得以迅速推廣,進而成為最主要的纖維作物。
(六)明、清
為了開發邊區,開始了大規模向東北、西北的屯墾活動,許多天然的乾草原與森林草原開墾為農業區。農業區的開發方向,從之前的由北向南,再度向北擴展,並奠定中國今日的農業區域。
此時期的農業發展,主要在多熟制的形成與集約耕作技術的提高。在黃河流域,最早見於唐代的兩年三熟制,到明清時期才真正成為最基本的耕作制度,其基本形式為一季秋糧隔年回種一季冬作物。在長江流域,繼南宋以來,繼續擴大稻麥(注8)兩熟;由於宋代從福建引入了早熟水稻品種-占城稻,使得此時江南雙季稻的生產增多。華南普遍推行一年三熟,其基本形式為二季稻加一季旱作物。
在作物品種方面,水稻種植繼續向北推移。明嘉靖、萬曆年間,玉米、甘薯、馬鈴薯引入中國,因其耐瘠與高產的特性而迅速得到推廣。其中玉米更成為最主要的旱作糧食作物,對於丘陵山區的耕地擴展,有著相當正面的影響,並解決了因人口壓力所帶來了糧食問題。大豆由糧食作物轉變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棉花的種植與棉業的發展,更在此時期獲得良好的發展。
二、中國傳統兩大農業生產系統的發展
(一)北方旱作生產:耕-耙-耒磨
秦嶺淮河以北的黃河流域屬於溫帶季風過渡到溫帶草原的氣候類型,年雨量400-750mm,雖不算充裕,但因生長季與雨季能互相配合,有利於作物生長。不過,本區受到季風進退的嚴重影響,年雨量變率大,加上黃河容易氾濫,因此冬春苦旱、夏秋患澇,尤以乾旱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威脅。加上黃河流域所流行的諺語「春雨貴如油」,更說明了本區春雨稀少的氣候特徵。為了達到保墑(注9)防旱的目的,當地農民發展出一套耕-耙-耒磨的旱作生產方式。所謂「耕」,包括了春夏的淺耕與秋季的深耕。春夏季離下次播種的時間間距較短,因此採用淺耕,以免造成土壤來不及風化;而秋季時,有一個冬季的時間,可供土壤有較長時間進行風化,故採行深耕將心土翻上、化育變熟。所謂「耙」,是指將土壤弄碎;所謂「耒磨」,則是將土壤磨細。土壤經過上述三個步驟的農事工法,可以達到阻斷毛管作用、減少蒸發量的效果,有助於適應北方雨量較少的氣候環境。
(二)南方水稻的生產:耕-耙-耒少(目的在於熟化土壤)
水稻起源於長江流域或更南處,浙江餘姚的河姆渡附近,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遺址,說明了中國當時東南沿海一帶,已經發展到骨耜翻挖土地,普遍種植水稻的階段。
南方的氣候條件較北方佳,但因農具落後和耕作技術上的粗放,使得早期水稻栽培只能分佈在沿河、沿江、沿湖一帶較肥沃的平原或坡地,因此造成仍有廣大的土地資源並未開發利用。因此,戰國時期,南方被認為是中國田地等則最差的地區。直到鐵製農具在南方廣泛使用後,才造成南方農業生產的變革。而秦統一後,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更加快速。
南方土壤肥沃、氣候條件較北方的黃河流域為佳,卻有人力不足與農業工具、技術落後的弱點。而鐵製農具的出現,使得砍伐林木變得容易,將原始植被方便開闢為耕地;而鐵製農具加上畜力的搭配,更是增加了生產力。加上北方因東漢末年以後的戰亂而人口南移所帶來的人力資源、農事工具、農田水利技術與優良品種等有利條件,均促使南方農業經濟發展起飛,並逐漸超越北方,水稻種植在唐中葉以後佔有重要地位,無論在播種面積或生產量上,均為中國糧食作物的第一名。官方為了維持並增加南方的收穫量,開始特別注重南方農田水利設施的興築(注10)。
由於北方的土地開發利用較早,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旱作農業較水稻有優勢;加上人文條件上,經濟限制所造成的水利設施失修,使得水稻的種植面積,仍著重在南方地區。
改變南方在戰國時代被視為「下下」田地等則的技術原因有二:一為生產工具的改革,二為土壤耕作技術的提升。其中生產工具的改革有三:一、江東犁的出現,解決了耕地深度的掌握問題,此新型耕犁具有深耕淺耕自如的特點。二、耒少取代木礰石睪。三、提水灌溉工具的改進,包括平原地區的龍骨水車(注11)與丘陵區的筒車。
三、邊際土地的利用方式
(一)低濕地的開發-與水爭地的圩田
圩田是一種在淺水沼澤地帶或河湖淤灘上通過圍堤築圩,圍田於內,擋水於外;圍內開溝渠,設涵閘,實施排灌的水利田。因此,圩田又稱為圍田。圩田的出現,讓不利耕作的低窪濕地得以改造成耕地。
初期居民利用湖泊、江畔的淺灘地,進行墾殖活動,搶在枯水期來種植一季作物,並趕在洪氾期前進行採收,屬於高風險的經營方式。低窪地利用上的風險和障礙,推動了圍墾技術的發展。這時人們會用築堤阻擋氾濫的洪水,因此出現了圩田的雛形。先秦時代,江南地區由於勞動力稀少,加上生產技術的落後,因此土地開發利用程度不高。江南地區的大規模開發,始於三國時期的圈圩築堤。三國之際,魏、吳在江、淮地區長期對峙,為解決糧秣補給問題,東吳「表令諸將增廣農田」,就近屯兵墾殖,對古丹陽湖區(注12)進行軍屯,從而拉開圈圩墾殖的序幕。今青弋江、水陽江下游一帶的當塗大公圩(注13)、宣成金寶圩、蕪湖萬春圩等圩均始築於三國東吳時期。在河湖灘地上圍田,解決好排灌問題是關鍵。太湖流域水土資源的利用,開發歷史悠久,發展到春秋時期已達到一定的水準。隨著水利技術的進步和生產發展的需要,淺沼窪地的圍墾,在春秋末期已漸出現(注14)。經過戰國、秦漢時期的努力,圍田進一步開拓。到了南朝,圍湖造田又有新的發展,太湖地區呈現出「畦畎相望」、「阡陌如綉」的局面。唐代太湖地區的水利營田,已進入一個新的開發時期,無論是圩堤建設的規模,還是防洪、排灌工程興建的數量,都比以前有所提高。五代時期的吳越,在太湖流域治水治田,發明並完善「塘浦制」,七里十里一橫塘,五里七里一縱浦,縱橫交錯,橫塘縱浦之間築堤作圩,使水行於圩外,田成於圩內,形成棋盤式的塘浦圩田系統。
唐代以前,圩田的發展一直緩慢,僅有零星出現長江下游江濱湖畔。自魏晉以來,北方頻遭戰亂,南方卻相對安定,當地的人口自然增加,加上北方居民南遷的社會增加,使得南方的人口逐漸增加。在人口壓力增加與農具、農技改進的影響下,唐代時的江南,治湖營田已相當普遍。入宋以後,江南地區興建起大批圩田,主要集中於太湖流域及長江沿岸的江寧、蕪湖、寧國、宣州當塗等地。其中以宣城圩田最多,共179所,化成、惠民都是大圩,連接起來圩長達80餘里,面積佔全縣墾田一半以上。宋代最大的圩田是蕪湖的萬春圩,位於蕪湖縣荊山之北。在宋代,江南圩區還出現了聯圩這一種新的圍墾形式。從築圩到聯圩,成為工程與治水技術的一大躍進。所謂「聯圩」,就是通過築長堤,將眾多小圩連結起來,以收塞支強幹與防洪保收之效。江南聯圩的成功範例,首推大官圩(注15)。圍堤聯圩的作法,有效的提高了圩區防禦旱澇的能力,成為築堤史上的一大創舉。
宋代江南地區的圩田發展已十分成熟,其原因有下列三點:
(一)規模宏大且構造合宜
當時的許多圩田大多「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注16)。圩田的圩堤高闊,堅實不摧,其上植桑種柳,其下河渠交錯,舟楫揚帆,屋舍有致,並設有排水門(注17)。沿江圩田在形制上多為兩層,圩堤之外還有大堤,即使圩堤稍有損壞,短時間內農田不致受損(注18)。
(二)科學的管理與養護方法
在管理上,主要對於圩內的農田進行有計畫的配置,使得集約農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圩堤的養護方法上有二,一為工程方面的加強,將圩堤的建築材料由原來的泥土改為石板,加強了圩堤的抗濕強度;二為種植人工植被,在堤岸上種植各種樹木,使深植圩堤中的樹根勾絡在一起,用以作為護堤的屏障,其中以楊柳的種植最為廣泛。
(三)建立了人工管理系統
沿江圩田有官私之分,官圩設有圩吏,私圩設有圩長。官圩的維修與養護由官府出面組織人力;私圩則由圩長召集圩丁,於每年雨季來臨之前修築圩岸、浚治溝渠和防護圩田。
明清兩代江南地區人口迅速增加,對於土地的需求壓力更大,更使圩田的發展進入了全盛階段。明清兩代,江南各地築圩達到3000多個。其中千畝以上的大圩,約有100多個,數量之多為前世所不及。
整體看來,古代江南地區圩田的開發,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為階段性,圩田開發歷經幾個大的發展階段,濫觴於三國之際,迅速發展於兩宋,全盛於明清。二為不平衡性,各時期圩田的空間分佈皆不均,主要分佈於沿江或沿湖地帶。
江南圩田興盛的主因有三:一為居民自發性所發展的圩田,能夠適應本區的高溫多雨、河湖眾多的低濕環境;二為官方的高度重視與相關屯田政策、水利工程的推動;三為人口大量南移(注19)使得耕地需求量大增。
圩田開發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四:一、破壞了原有湖泊、河流的水文環境;二、歷代地方政府在圩田管理方面各自為政,使得各地區的圩田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缺乏相互間的協調。特別是地方豪強貴勢私自廣包強佔,獨佔灌溉之利,對於圩區的水利系統與小農生產破壞很大;四、圍湖造田的結果破壞了當地原有的生態系,水生資源大為減少。
南宋所流行的「蘇常熟,天下足」,說明著太湖流域的糧產重要性,但是明代後卻轉變為「湖廣熟,天下足」。上述轉變,反映出三種現象,一為經濟生產中心的移轉,從太湖流域西移至湖廣地區;二為圩田塘浦系統破壞的結果,導致圩田地區水災頻仍;三為圩田的過度擴張,導致湖泊蓄洪能力的喪失。
(二)山坡地的開發-與山爭地的梯田
南方由於多丘陵山地,故注重山坡地的土地利用。在梯田的發展以前,畬田是山地土地利用的最初形式。兩者的比較如下表1:
表1 梯田與畬田的比較
類型
技術層次
經營方式
改造地表程度
作物種類
水土保持程度
畬田

粗放
不改造
旱作作物

梯田

集約
改造成平整
水田作物

隨著梯田技術的發展與傳播,北方逐漸吸取梯田的土地利用方式,不過,其目的在於保持水土,而不同於南方的發展水稻。
四、農業自然災害
(一)旱災和水災
農作物旱災生長期間,水分供應過少或過多都會嚴重妨礙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旱災或水災。農作物水分的主要來源是降水,在季風氣候的影響下,降水季節分佈極為不均,加上雨量變率大、降水強度大,使得中國不同地區以及同一地區的不同季節,往往交替出現水旱災,成為農業生產上的重大威脅。
降水情況的變化是引起水旱災的直接因素,而作物需水量、排水難易程度、河流洪枯變化、土壤保水程度等因素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由此可知,水旱災的發生並不是單純的氣象災害。以下是水旱災的簡介:
1. 旱災
中國農作物受旱影響的情況,可分為兩大類地區:
(1)全年或作物全生長期降水總量不能滿足作物最低限度水分需要的地區:主要是指西北乾旱地區,作物全生長期都必須依賴人工灌溉供水,因此興修水利成為本區進行農業生產前的首要課題。
(2)季節性水分供應不足的地區:幾乎包含中國整個東部地區,依發生季節可分為下列三種。第一種是春旱,北方地區以華北平原、黃土高原中部和北部、內蒙東南部、東北平原西部等地區最為普遍而嚴重;南方地區則以鄂北、四川盆地、雲南高原等地較為普遍。第二種是夏旱,又名伏旱,主要影響湖南、江西兩省大部,以及鄂南、皖南、浙西等地區。第三種是秋旱,多出現在川東北、豫南、陝南、鄂西北一。
2. 水災
水災有下列三種情況,一為洪,是指河流氾濫;二為澇,是指多雨積水;三為漬,是指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水分飽和,導致植物根系缺氧。上述三種水災輕則造成土壤水分過多,妨礙作物正常發育生長,招致減產;重則造成作物大面積淹沒,甚至沖毀田園。
與旱災相比,水災所影響的範圍較小,主要集中於沿河平原與低窪地區。但其破壞性較旱災為大,嚴重的洪澇災害不但造成作物減產欠收,甚至破壞田園與水利工程,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水澇災害的主因是大暴雨或持續性暴雨,以及因暴雨或消冰融雪所引起的河流水位暴漲;倘若加上地勢平坦低窪、排水系統失修紊亂、河道的洩洪能力與湖泊的蓄洪能力不佳等因素,將會加重災害的嚴重性。
不同地區之間以及同一地區不同季節之間的旱澇災害往往交替出現,以中國東部地區為例,水旱災的發生,與夏季季風勢力的消長有直接相關。當夏季季風勢力強,前進速度快時,華北地區常常出現雨季提早來臨,夏季提前解除旱象,甚至出現洪澇災害;而南方則晴朗少雨,出現嚴重伏旱。當夏季季風勢力弱時,南方地區常常長期霪雨,河流春汛(梅汛)和夏汛相連,洪水澇災威脅不斷;而北方地區則雨季延遲,春夏連續大旱。
(二)低溫災害
農作物在不同的生長期中遇到無法忍受的低溫侵襲,使生長受到嚴重損害,造成受災減產。約可歸納為下列四類:
1. 冬季寒潮引起的急遽降溫
每年秋末以後,西伯利亞與極地冷高壓活動增強,冷空氣多次向南侵襲,導致連續數日的偏北大風與急遽降溫,若其溫度下降的幅度達到10℃以上,就稱為寒潮。冬季寒潮降溫對於農業影響最大的地區有二:一為內蒙古高原及西北(注20)牧區,此區位置鄰近冷高壓源頭,地當寒潮路徑要衝,因此受到侵襲的次數最多,強度也最大。二為華南的熱帶作物農業區,熱帶經濟作物多不耐寒,因此冬季的寒潮常因降溫劇烈而出現霜凍、結冰現象,破壞作物生長。
2. 春霜凍
春季仍是冷空氣活動頻繁的季節,乍暖還寒,溫度非常不穩定,雖然降溫幅度不及寒潮大,但仍因溫度突然下降而影響到春播作物的生長。
3. 夏秋的冷害
除了高寒的山地高原,大部分地區夏季熱量充足,氣溫也較穩定,能夠滿足夏季作物的生長需求。但是中國北方的黑龍江省,因為緯度較高導致夏季短促而涼爽,偶有冷空氣侵襲,就會使夏季高溫日數不足,影響到夏季作物的成熟時間,當地稱為啞巴災;如果再遇到秋霜凍提早,就會造成農作物受災的面積大增。
4. 秋霜凍
秋季正當作物成熟後期,過早來臨的霜凍往往使晚熟作物成熟不良或過早停止生長,降低產量和質量。在生長季比較短促的北方地區,最早的初霜日往往比平均初霜日提前半個月到20天,使得晚熟作物,特別是棉花,受到秋季早霜的威脅較大。
(三)颱風
颱風是發生於西太平洋及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每年夏秋兩季侵襲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往往伴隨著強風暴雨,嚴重影響沿海地區的漁業、航海與農業生產。
(四)冰雹
冰雹是強烈的上昇氣流所引起的空中水汽急遽冷卻而形成的小冰球,並以急遽的形式降落地面。降雹現象在全中國都會發生,但是地區性的差異很大。不過,從大地區來看,降雹分佈也有相對集中的趨勢。一般而言,山地多於平原,北方多於南方。中緯度半乾旱地區降雹最多,南方潮濕區和西北乾旱沙漠區降雹均少。中國降雹最多的地區位於青藏高原中東部,即唐古喇山、巴顏喀喇山至祈連山東段地區,年平均降雹20次以上。就降雹的季節分佈來看,冬季基本上無雹;青藏高原及其他高山區以夏季6-9月最多;淮河以南以春季2-5月最多;淮河以北的華北地區以春末夏初5-6月最多;東北地區、山東半島及青藏高原東南側,則有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兩個多雹期。大部分地區,一天中降雹的時間多在午後1-7點;但是川湘鄂地區,則多於夜間降雹。
(五)乾熱風
又稱乾旱風或旱風,是作物生長其一種高溫、低濕、風力較大的災害性天氣。對夏熟作物和部分秋熟作物,特別是小麥和雙季早稻生育後期,危害很大。中國乾熱風主要發生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其中黃淮海平原、晉南、關中地區,是乾熱風分佈面積較大,出現頻率較高的地區;其次是河西走廊與新疆綠洲農業區、東北平原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在春末與夏初,氣溫回升快,春旱頻率高,加上春季多風,三種現象結合後,大大增加土壤的蒸發與作物的蒸騰速率。
注釋:
1. 農業可劃分為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等不同歷史型態,並依次逐漸演進。使用木石農具,砍伐農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種,撩荒耕作制,是原始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主要特點。
2. 傳統農業是以使用畜力牽引或人工操作的金屬農具為特點,而以鐵犁牛耕為其典型型態。
3. 銅、錫的合金。
4. 相當於今日的黃淮平原與山東半島。
5. 當時馬在戰爭中死傷數量大。
6. 古稱為菽。
7. 後經科學研究,大豆根瘤菌有固氮的作用,今日多與他種作物輪作,以維地力。
8. 或蔬菜、或大豆。
9. 音ㄕㄤ,指土壤適合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的濕度。
10. 根據《新唐書?地理誌》的記載,當時官方於全國總計興修53處工程,其中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已有35處,約為黃河流域的2倍。
11. 又叫翻車、轆轤水車,蘇北-風力、江南-水力。
12. 位於蘇、皖交界處。
13. 有江南首圩之稱。
14. 吳在固城湖區築圩,越在太湖下游淀泖地區圍田,這是兩起最早圍墾湖沼淺灘的活動。
15. 今當塗縣大公圩。16.
16. 出於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全集?奏議》卷上《答手詔條陳十事》。
17. 出於宋沈括,《長興集》卷21《萬春圩圖記》。
18. 《宋會要集稿?食貨》
19. 從西晉末年至宋代,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三次黃河流域向南的大規模移民,分別是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亂和唐末、宋金之際的靖康之亂。
20. 尤其是新疆北部。
參考文獻:
1. 不著撰人(1982),《中國農業史話》,台北市:明文書局。
2.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經濟地理研究室(1978),《中國農業地理總論》,中國北京:科學出版社。
3. 全國農業區劃委員會編(1989),《中國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中國北京:農業出版社。
4. 李根蟠(1994),《中國古代農業》,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5. 李劍農(2005),《中國古代經濟史稿:第三卷》,中國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6. 周立三主編(2000),《中國農業地理》,中國北京:科學出版社。
7. 莊華峰(2005),〈古代江南地區圩田開發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3)。
8. 趙岡、陳鐘毅(1977),《中國棉業史》,台北市:聯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