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木麻友番号:父亲母亲的时代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27:14
《 文学之梦与人生笔记》,迟至父母的耄耋暮年,终于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好在,还不算太晚。
年近米寿之年的父亲,在这几年日复一日悉心照顾母亲的空隙里,将所有边边角角可利用的零碎时间,搜集、整理、编辑这部书稿。他毫不吝惜地挥洒着最后的激情,几乎耗尽了体内积攒的全部力气。
父亲与母亲均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他们在八十余年人生中的几个不同时段,陆续写下的文字(包括文学作品),大部分都辑录在这里了。两个人的一生,跌宕起伏的个人经历、丰富激扬的生活情感、饱受磨难屈辱仍然乐观刚毅的精神力量——这部几十万字的短文集腋,是他们生命的精华浓缩积聚而成。
然而,面对厚厚的书稿,我的心,却分明感到隐隐的疼痛。
因为我知道,父母的人生坎坷曲折。高寿“八十余年”,其中的三十多年,几乎是一片荒寂的空白。文字消失在断裂的时间里,被突然塌陷的天坑吞噬,留下了狰狞凶险的缺口。他们的人生,被切割成了一段一段难以正常接续的日子。该书辑录的那些篇章,不均匀地分布在现代中国历史的各个转角,忽隐忽现、时断时续,犹如一条河流遭逢岩石拦阻,被迫一次次改道或是淤塞成湖泊水潭,无法顺畅地奔流入海。
激扬的文字起源于抗日战争、燃烧于解放战争——它们曾是如此才华横溢、文采飞扬。那是青春与理想最蓬勃最辉煌的时代,艰险而颠沛的流亡岁月,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那些为民族存亡呼唤呐喊、为未来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奋笔疾书的文字,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读,依然明朗鲜活,充满了犀利、锐敏、真诚的活力。
尔后,戛然而止。从20世纪50年代初,直至70年代末,那个漫长的30年,从青年进入中年最后走向老年,一生中最宝贵的30年,他们忽然变成了“黑夜里的人们”,再也未能写下一字一句。曾经恣意汪洋的才情、自由独立的个性,猝不及防地被阉割被箝制,“觉醒之路”已与当年的精神目标“背道”而行。两个人的“风浪之船”与“文学之梦”,湮灭在腥红色的暴风骤雨之中。
那个时代曾经牺牲了多少支妙笔?而历史,总在这里垂下眼睑。
他们重新浮出水面之时,已是雨过天晴的80年代,劫后余生的最后一段短暂的好时光。我的意志坚强的父亲与生性洒脱的母亲,从笔端和纸上渐渐复活。黄昏业已临近,分分秒秒都如此珍贵,在绚丽的晚霞即将匆匆沉落之前,他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尽管,30年间丢失和遗落的那些文字,已经不可能再捡拾回来,但这位自远方归来的文学挚友,却是他们晚年可依傍可慰藉的忠实伴侣。在这个重新扬帆出发并急剧变化着的社会里,他们看见了金秋“重阳”之美、看见了“神奇的红树林”之奇,听见了“爱与命运的悄悄话”。在绵绵的思绪中,父亲记下了自己的“生命之痛”与“暮年之思”。试图从个人的“变形记”中探寻政治灾难的根源……
于是,我们读到了母亲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写下的抒情短章。那些童心未泯的语句和描述,依然如同当年一般散发出清纯的诗意。她究竟是怎样战胜了苦难也战胜了自己呢?我们只能从父亲代替母亲收录于此书中的那些美文里,去窥觅她的心迹了。
于是,我们读到了父亲以当年写“雪之谷”那般流畅通透的文笔,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陆续写下的回忆、评述、纪事等各类随笔。在度过漫长的沉默岁月之后,纸笔失而复得,父亲的文章依然严谨犀利,字里行间一派老报人的刚直风范。
需要怎样坚毅的生命承受力,才能承受这半生的厄运?需要有怎样韧性的生命承受力,才能承担起作为一个人、一个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一位父亲和一位母亲的责任?
你的灵魂要有足够的重量;你的骨骼,要比你承受的苦难更坚硬。
可惜,当“风浪之船”驶入平静的港湾,他们已步入晚年。
我的心因疼痛而沉重。
“如果”——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曾经才思敏捷的父亲和母亲,能写下多少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在那本不可遗忘的历史账簿上,“夭折”的累计负数,付出了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整体停滞作为代价。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父母一生的作品合集,只是算作一个“残本”。中间那大片的空白,深藏着更多耐人寻味的忧戚。也许,正因是“残本”,它才为那个年代,留下了一份真实而“完整”的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