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元楼:成文军:讲述毛泽东塑像背后的故事 - 博联内参 | 博联内参的博客 | 博联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10:45

成文军:讲述毛泽东塑像背后的故事

作者: 博联内参 | 2010年09月12日 00:30 | 栏目: 博联访谈
(833) 点击  |  (34)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blteam.blshe.com/post/12526/590775  

——嘉宾简介——

  成文军,1994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近十年来在全国拍摄了百余尊文革后尚站立的毛泽东塑像。

——精彩言论——

  ·虽然现在我们不必像在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朝鲜一样,每个人都要佩戴领袖的纪念章,但是,他的形象甚至比从前更紧密地伴随着我们——你只要从衣袋里拿出钞票,你就能看到他。
  ·当他在面对毛泽东遗体时候,他想到的,这就是没有了生命的人体,是物质。
  ·在描述毛泽东或红或黑的时候,大家多一些儒雅和理智,少一些怨妇款式的谩骂。
  
——推荐书目—— 

  1、《读库》丛书,新星出版社。

  2、《中国时代——1900-2000美国主流报刊撰写的中国百年现代史》,师永刚 邹明 主编,作家出版社。

  3、在描述毛泽东或红或黑的时候,大家多一些儒雅和理智,少一些怨妇款式的谩骂。

 

  主 持 人:阮聿泓(以下简称“阮”)
  访谈嘉宾:成文军(以下简称“成”)

 

  新疆喀什人民广场。这尊总高24米混凝土材质的毛泽东塑像建于1968年。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地政府曾计划拆除这尊塑像,但遭到了民众——其中包括超过半数的维族市民——的反对。(2006年拍摄)

  阮:您拍摄毛泽东塑像的初衷是怀念过去还是借这个意象来反观、比照当下?还是有别的原因?目前的拍摄成果与您的初衷是否有差别或发生了变化?

  :我得承认,我是个有点恋旧和怀古的人,但是,拍摄毛泽东塑像的主要初衷是完全出于好奇,而不是出于怀念。

  我1966年出生,从记事起,“万岁”或“打倒”这些当时流行的词汇就不绝于耳。十岁时候,做为一个小学生,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悼念毛泽东的追悼会,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也哭泣,但现在回想,确切地说,是受着大人们悲伤的影响;再稍大些,看着报纸关于为刘少奇予平反的消息中,后缀在他名字后面的“同志”一词,我只觉得很突兀。对于这些,当时的我不可能会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对于儿童时期处身在“准毛泽东时代”的我来讲,现在能让我怀念的,只有在外婆家生活的快乐时光。

  对于毛泽东的画像和他的塑像,我们每个人中国人断然是熟悉的,即便在今天,也是这样。虽然现在我们不必像在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朝鲜一样,每个人都要佩戴领袖的纪念章,但是,他的形象甚至比从前更紧密地伴随着我们——你只要从衣袋里拿出钞票,你就能看到他。

  但是,对于毛泽东以及他的时代和影响,我们又能真正的了解和认识多少呢?20多年前,当我用7天的时间从北京来到新疆的喀什,看到这个充满浓烈的伊斯兰气息的边陲小城,竟然伫立着一尊24米高的毛泽东塑像,这让我感到惊讶,同时,让我对塑像本身,或者说是中国曾经出现过的“造像现象”和那个时代开始产生好奇。此后,我开始渐渐地关注这类户外的大型的毛泽东塑像,以及塑像背后的故事。

  到现在,为了拍摄,或称调查毛泽东塑像的状况,我到过了除台湾外的中国所有的省份,基本掌握了自解放初期到现在,各个时期建造的毛泽东塑像的状况,这其中包括一些我认为是带有典型性的塑像的建造过程的历史。

  现在,我不想用“成果”来总结我所做的这件事情的程度。事情做到现在,基本于我的初衷相吻合。

  如果谈变化,就是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在渐渐释然了我最初的好奇心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新的关注点,那就是在为了托高GDP数值而不惜一切代价不吝一切后果的中国社会,以及信仰混乱甚至迷茫的民众,对毛泽东塑像或者说对这位昔日的精神领袖的视角和心态。

  云南丽江东方红广场。这尊塑像落成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塑像,现已经成为云南省政府公布的重点保护文物。

  阮:能否透露一下您的完整拍摄计划?有哪些数字可以和我们分享?

  :拍摄塑像仅是我所做事情的一个部分,经过了10多年的时间,这部分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之所以说段落,是因为以后如果再看到曾经拍摄过的塑像,我还会再拍摄,即使因为塑像不变,但其周围的景物和人在变。比如说,包头的一尊毛泽东塑像,在2006年拍摄时候,它的后面是一家企业破败的职工俱乐部,最近我再经过那里,塑像后面成了“东方红CBD”,高层楼宇一片。

  现在做的,是继续实施我计划中要走访的一些建造塑像的亲历者。

  用数字简单描述我的所为。13年里,我在中国31个省份的122个县市乡镇,拍摄了自1952年起到现在建造的225尊毛泽东塑像,这其中,建于1971年前的,有近180尊;拍摄了近6千幅照片;走访了50多名雕塑家以及更多的亲历者;写了超过10万字的采访手记。

  另外,早期的毛泽东塑像,主要建造在1967和1969年之间。改革开放或称为“邓小平时代”中建起的毛泽东塑像,开始于1993年,这一年,是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很多塑像的高度为7.1米、8..1米、10.1米、12.26米,基座高度是5.16米,对中国近代历史稍加留心的人,都很容易明白这些数字的寓意。

  还有一个可以用数字来说明的现象:文革时期,多数毛泽东塑像是由雕塑家创作的,但除了材料费,稿酬是零。一尊塑像,也可以被到处复制。而现在,一位著名雕塑家创作的的毛泽东塑像,可以卖到近100万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几处所谓的石雕之乡,一个工匠打凿的毛泽东塑像,价格3-5万元,但这类商品意义上的毛泽东塑像比之艺术品意义上的毛泽东塑像,销路要好的多,但这些塑像中,多数只能说是劣质的工艺品。

  阮:在谷歌里输入“拍摄毛泽东塑像第一人”,搜索结果第一页全是关于您的相关信息。据您的了解,中国有多少人在系统地拍摄毛泽东塑像?您觉得您的拍摄计划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据我了解,除我之外,到现在只有一个包头的摄影师王警武先生,也在系统地拍摄毛泽东塑像,他也拍摄了很多年,去了很多地方。我们是通过拍摄塑像,在去年才结识的。我们会互通对塑像所了解的信息。还有一个摄影师,对山西晋城的一尊毛泽东塑像,可能拍摄了近30年了。

  还有一个要提的人,是北京的候艺兵先生。我通过网络,看到他对毛泽东塑像的关注要更早于我,他曾经计划拍摄更多的毛泽东塑像,他撰写的关于清华大学建造毛泽东塑像历史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也很广。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看到他拍摄的塑像照片,以及更多相关的文章。

  如果说我与他们有什么不同,我可能做的更投入一些而已,这不仅包括对塑像的拍摄,还有对相关人员的采访,对相关史料的收集,对塑像造型的比较,甚至发现了塑像地域分布与当时那里经济状况的关联。比如,文革时期,工业发达的东三省,毛泽东塑像的数量就很多;现在,河南省早期和新近竖立的毛泽东塑像数量最多,而在广东省,除了在湛江一个部队驻地外,在其它地方,几乎看不到毛泽东塑像,早期的毛泽东塑像,几乎全部在上世纪80年代拆除。这样的现象,稍作思考就很容易理解。

  贵州凯里。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处于战备的需要,一批与国防相关的工业企业在经济相对贫困和偏远的贵州高原相继建成投产。随后不久,一些大型的毛泽东塑像也出现在这些被称之为“三线企业”的厂矿中。

  阮:您一般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全国各地毛泽东塑像信息?对于所获取的信息,全部都拍肯定不现实,那么您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拍摄对象

  :早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书籍,影视资料等等,在出差到外地的时候,也会向当地人打探。后来熟悉使用网络了,就通过网络搜索。

  还有的信息是依靠朋友。我在博联社开设博客的初衷,就是发现在这里能更好的“发动群众”,后来的结果也验证了我的预期,很多朋友甚至是访客为我提供了十余尊塑像的线索,这样的留言超过百条。焦作的博友吴志明和杨凯,在高温天气爬高上低,特意为我拍摄了一组毛泽东塑像的照片发在博客上,供我更直观地参考。我前往拍摄时,他们又给予热情的帮助和款待。如这样支持和帮助我的朋友不胜枚举,我心存感激。

  对于塑像拍摄的舍取,早期的塑像我几乎都不会放过。而近年新建造的塑像,我会有所选择。

  阮:一般拍摄一座塑像需要多长时间?都有哪些规定动作?

  :如果仅仅是拍摄塑像本体,所用时间很短的,如果光线和天气理想,一个小时足矣。

  时间多是耗用在路途上,比如我到福建省武平县去拍摄,从厦门乘巴士,单程就要用8个小时。有些地方会耗时更多。

  另外,寻找和采访当事人,所用的时间要远多于拍摄时间。前不久,已经定居美国30年的建造清华大学毛泽东塑像的倡议者高鲁冀先生回到北京,我对他的采访持续了4天。从我开始要寻找他,到在首都机场见到他,已经历时了一年半。

  仅拍摄而言,会从多个角度拍摄塑像,塑像和周边的环境也是必须拍摄的。也会目测一下塑像的高度,了解塑像的材质和建造时间。早期的毛泽东塑像基座上,是不会注明作者姓名的,何况多数是复制而来。

  如果时间允许,就找在塑像周围的老者,以期获得些与塑像有关的信息。

  阮:您所拍的这些毛泽东塑像里,哪座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哪座是您觉得最不像毛泽东本人的?

  :除了开始提到的新疆喀什的毛泽东塑像之外,新疆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上的毛泽东塑像,也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尊塑像。它不仅仅是我看到的现存最早建造的毛泽东塑像,而塑像建造的起因以及塑像安放位置的变迁,以及塑像作者的经历,非常让我感慨。

  很难说哪一尊塑像最不像毛泽东,因为有一定数量的毛泽东塑像,并非雕塑家创作的,而是出自“无限敬仰”和“永远忠于”的热望。这是文革时期对领袖狂热的崇拜而造成的结果。在四川广元一个单位的办公楼前,毛泽东塑像完全像出自儿童之手的卡通画里的人物。不过,这塑像的基座上,刻写了塑像的来历和当时狂热时代的背景,寥寥几句,但忠实于历史,这很可贵,因为这样做的,在全国独此一处。

  近年,作为城市雕塑或纪念性雕塑性质出现的毛泽东塑像,像与不像,已经不能成为衡量这尊塑像的基本要求,应该从整体构思设计,和塑造风格上评判塑像的质量。和其它人物塑像的创作一样,像不像,不再重要,关键是否是塑造的传神。因为,立在公共空间里,它要具备成为一件艺术品的基本要素,否则,一样是件视觉垃圾,尽管这是表现毛泽东塑像。

  重庆医科大学新校区的毛泽东塑像高度迄今为全国之最。虽然校方称这尊塑像与老校区的塑像样式一样,但在2008年10月落成时,塑像是我面部以及身躯的比例严重走样,为此,在两个月后,又将一个赶制出的头部换上。

  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建造了一尊至今在中国最高的毛泽东塑像,高近40米。可就在看到媒体报道塑像工程即将竣工的消息后,我来到这里一看,我的感受居然也同在塑像周围打理花草的花匠一样——这不是毛泽东,更像是邓小平。

  建设单位也一定感到了尴尬,于是乎,用彩条布把塑像面部遮挡起来,两个月后,一个重新做好的头部换上去,相貌勉强像毛泽东了,可是扁塌的胸腹部依然如此,大衣好像垂挂在人物的身体上。

  这尊塑像的高度虽然是“中国之最”,但我很难把它归类到雕塑作品中,尽管这个工程的耗资达数百万元。

  重庆医科大学老校区的毛泽东塑像落成于1967年底。塑像由四川美术学院伍明万先生主创。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请某公司,依照这尊塑像为蓝本,摹制放大了一尊总高近40米的毛泽东塑像立于在重庆大学城的新校区。

  阮: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阻力或危险——来自人为的或者自然环境的

  成:没有,非常顺畅。

  唯一的一次干扰,是在一家企业的生活区中,拍摄塑像中途被警察请进了派出所,但经过简单问询,很快我被“释放”。警察告诉我,是一位退休老工人举报了我,因为他们企业是核工业企业,属保密单位。后来我看着塑像前来去自由的出租车,还是从心底佩服那位老同志的职业习惯和觉悟。

  阮:有一种观点认为:古埃及的法老们用木乃伊保存遗体是因为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是一种宗教信仰,但讽刺的是当今世界凡是保存遗体的都是主张无神论的社会主义国家。您对这一观点怎么看

  成:这个问题我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和思考。

  我认识一位老雕塑家,1976年底,他在毛主席纪念堂参加雕塑工程工作期间,与其他两位雕塑家被暂调到遗体保护组。他们要参照毛泽东的遗容,塑造的遗容塑像。这是为了防止遗体膨胀或收缩甚至保护失败,留下标准的遗容三维面型,以便作为修整或补救的标准依据和范本。

  这位雕塑家对我说,他曾经见到过毛泽东,毛泽东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很慈祥的老者,当他在面对毛泽东遗体时候,他想到的,这就是没有了生命的人体,是物质。

  如果非要回答我的看法,我只能简单的说:是这些故去领袖身后的继承者,非常缺乏自信。

  阮:在毛泽东故乡韶山,卖毛泽东徽章的随处可见;在蒋介石故乡奉化,几乎看不到卖蒋介石徽章的。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成:这个现象很好解释。

  如果在奉化蒋公的纪念章得以热卖,那中影公司的献礼巨作《建国大业》谁还去看?还怎么去冲击票房纪录?

  我去过奉化,确切说是奉化的溪口,我完全是冲着蒋介石故居去的。

  说点题外话,奉化当地政府,明知道蒋公是奉化旅游业的“招牌菜”,但他们能在CCTV上大做形象广告——委员长的故里欢迎你?所以近年来,奉化今天在山上造个大铜佛像,明天搞个为翡翠弥勒开光活动,就是不敢提老蒋。我都为奉化人民着急,他们无奈啊。

  阮:对于毛泽东的功过评价,一直是博联社里一个热议话题,您对此怎么看

  成: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就会不可避免地会被后人议论、褒贬和评判。

  此外,中国有一句俗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没错。

  毛泽东是一个敢想敢干,并且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他一生都在努力实践着他的理想。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功绩中同样会交织着败笔。

  在20多年前,官方给毛泽东的功与过,亮出的分数是7比3。我想,如果那时候地球停止了转动,那这个评价一定是永远可以算作精准的。

  然而,地球依然在转。更何况,没有哪个人可以垄断历史的解释权,也没有那个人可以完全、永久地真理在握。如果某个人,非要将毛泽东描述的通体发光,或是描述的十恶不赦,那我看这个人也是在重蹈毛泽东晚年所出现的错误。

  他的功与过到底是几比几正确呢,在我认为,没有必要去解答这样的应用题。我觉得,把他视作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就可以了。毛泽东优秀和进步的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他失败的教训,我们可以汲取。假如现在硬要让你给秦始皇、朱元璋、李自成或是彼得大帝的成与败,像制作地图一样非得标出个比例,我想这是很无聊的事情。同样以地图来说,大图和小图,比例是不同的,比例的选取,这要取决于你是想看整体,还是局部。

  毛泽东的话题是博联社的热点,这很正常,也说明这里和社会的大环境一样,已经相对宽松。同样,这样的争论,也会使得毛泽东更加多面、立体。但我所希望的是:在描述毛泽东或红或黑的时候,大家多一些儒雅和理智,少一些怨妇款式的谩骂。

  山东嘉祥县。这里的传统石雕工艺有着悠久历史,被誉为“石雕之乡”。在这里,除了石狮子、石麒麟、石观音以及石质的建筑装饰品和构件外,毛泽东塑像也是石匠们时常打造的产品。

  阮:2007年2月,在民进党的要求下,台湾“国防部”决定将立在台湾军队各个营区和司令部的228座蒋介石塑像从重要的位置移开。您能否预测一下大陆这些毛泽东塑像的命

  成:先感谢聿泓为我提供了228这个数字。尽管我知道民进党在推行“去中国”行动时,拆除了许多蒋介石的塑像,但我是第一次知道所拆塑像的具体数量。

  如果不考虑这些蒋介石塑像的体量,如果都是在户外的塑像,单从一个省来看,这样多的蒋介石塑像,说明分布是很密集的。当年对岸人民是否和大陆人民一样,也曾热衷于造像、造神,我以后会去了解一下。

  新的权力接替旧的权力后,如果要否定旧有的东西,推倒塑像是古今中外历来常上演的一幕。这是欲推行新政所要表现的决心和手段之一。

  但是,我也知道,台湾桃园县的一个地方官员,看到了拆除的蒋介石塑像的新的利用价值,他把这些塑像搬到了桃园县集中起来,弄了一个蒋介石塑像公园。这个雕塑公园的作用在哪里呢?假如我在这里看过这些塑像后,至少能够知道,蒋介石也曾在台湾搞过“个人崇拜”;至少能够知道,台湾的雕塑创作水准;至少能够知道,民进党曾经导演了一场“去中国”行动。

  桃园县的这名官员,把这些政治产物变成了准文物。他很聪明。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过汉帝唐皇也举着“破旧立新”“彻底否定”的旗帜,把秦始皇的兵马俑砸个稀烂,而当我们后人发掘和面对的只是一堆残片陶砾,你说我们会是随着汉帝唐皇一起欣喜呢,还是会心生惋惜?

  大陆也出现过这样的一幕。1987年,中央有关单位发出通知,大意是在做好群众宣传工作的前提下,拆除毛泽东塑像。之后,绝大多数的塑像被拆除,现在能够看到的文革时期建造的毛泽东塑像,之所以留存下来,大体是以下原因:

  一、 地方政府或企业的决策者,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听取民众的意见,保留了毛泽东塑像。
  二、 决策者担心拆除塑像后,如果再有什么政治运动,他的决定会被当做错误甚至罪行而遭批判。
  三、 决策层同意拆除塑像,但具体实施拆除的单位或人员,害怕拆除塑像会导致厄运,拒绝施工。塑像侥幸留存。
  四、 有民众自发组织起来,阻止拆除施工,塑像得以保护。

  1993年,韶山市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在继韶山于1967年建造了大型毛泽东塑像后,再次将一尊由程允贤和刘开渠先生创作的毛泽东铜像立于韶山。这尊位于韶山风景区中心位置的毛泽东塑像,已经成为这里重要的景观之一。
  文革时期,大型毛泽东塑像建造热潮始于1967年,但由于毛泽东的反对,造像风潮在1970年基本停止。但从1993年起到今天,新的毛泽东塑像又相继在全国各地出现。

  从拆除毛泽东塑像到现在过去了23年,留下的塑像中,有许多成为省市县级政府发布的保护文物。2009年中期,贵阳省文物局分别把地处贵阳市的三尊毛泽东塑像“捆绑”一起,向国务院申请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年底,湖南省也将在长沙博物馆的文革时期由黑龙江省赠送的毛泽东塑像,报国务院申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博物馆为了搞清这尊铝制塑像的来历,派出文史研究人员前往黑龙江省的塑像生产厂家进行调查,一直到他们在沈阳,找到了当年创作塑像的雕塑家。

  如果要预测毛泽东塑像未来的命运,这要首先预测中国未来的走向和命运。

  我的预测是,中国未来的社会将会更加民主和宽容,民众更加理性和平和。那么,在那样的社会氛围里,毛泽东塑像的命运,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将能够预测出来了吧。

  谢谢!(完)

 

34 条 关于 "成文军:讲述毛泽东塑像背后的故事" 的评论

评论[回复] 余荣华 | IP地址: 218.0.80.* | 2010/09/13, 07:37

真话,感动!

[回复] 访客:光熹珂 | IP地址: 92.241.190.* | 2010/09/13, 08:01 在中国还有一座毛泽东的塑像你绝对没有拍过!估计是现存最高、最精美、耗资最多、保存最完美的了!欢迎来我们这里拍摄! [回复] 访客:访客姬鸿勋 | IP地址: 222.75.83.* | 2010/09/13, 09:15 还是有不少的人们是怀旧的。问好了。 [回复] 王国新 | IP地址: 221.205.138.* | 2010/09/13, 15:38

仍中国人民心中的丰碑!

[回复] 王国新 | IP地址: 221.205.138.* | 2010/09/13, 15:39

感谢博友让我们更多地见到这越来越少的丰碑!

[回复] 魏民 | IP地址: 115.172.252.* | 2010/09/13, 16:22

近年造像的动机是什么?一定特别有意思。

有意思的活动 [回复] 苏三 | IP地址: 221.217.243.* | 2010/09/13, 17:36

这话也有意思:
中国有一句俗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没错。
  毛泽东是一个敢想敢干,并且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他一生都在努力实践着他的理想。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功绩中同样会交织着败笔。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25.73.170.* | 2010/09/19, 10:42 杀掉柬埔寨总人口五人之一的波尔布特也是多做多错啦? [回复] 邓玉平 | IP地址: 61.171.210.* | 2010/09/13, 22:48

两河口的毛主席塑像拍过了吧?

[回复] 竺丰 | IP地址: 115.215.122.* | 2010/09/13, 23:32

阮编采访的案头工作做得很细致,很有职业精神。成兄的访谈也有很有质量。
接点题外话,奉化不权蒋公不好宣传,佛也不好宣传,所以,从来没有在CCTV上做过这两个方面内容的广告,我们可以对外说的是雪窦山风景名胜区。这次我们在平遥搞一个影展,想替政府做一下蒋公的文章,政府不行,草根没有关系的。

[回复] 司芳琴 | IP地址: 203.207.98.* | 2010/09/14, 08:46

我们晋城也有。早有耳闻,如今目睹。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访客:王久良 | IP地址: 60.253.141.* | 2010/09/14, 08:46 拜读。问候成兄!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218.78.187.* | 2010/09/14, 10:54 文革时期,大型毛泽东塑像建造热潮始于1967年,但由于毛泽东的反对,造像风潮在1970年基本停止。 但从1993年起到今天,新的毛泽东塑像又相继在全国各地出现……值得深思! 评毛任重道远,何须患得患失 [回复] 于向真 | IP地址: 123.118.126.* | 2010/09/14, 15:47

文军,你好!好久没见了,一向顺利吧。

你能拍到这么巨大数量的毛泽东的高大塑像,本身就非常说明问题了。这类中国特色背后的含义,对专题摄影者是一种莫大的机遇,但是因迄今没有勇气正面相待、连历史真实都讳莫如深、更谈不上汲取经验教训的政党和国家来说,是福是祸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不少民众不满现在的贪腐横行,误以为还是毛泽东时代才好,不怪不知者,但是知情者绝对有责任说真话、道实情,还历史和国民以公正!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们,不以个人得失为出发点,也不会患得患失,即便被污为“怨妇款式的谩骂”,也再所不辞。

你说呢,文军?有机会愿当面探讨。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24.205.47.* | 2010/09/14, 16:37 没弄好后来的事,当初的错也就忽略不计了。 沙漠小草 [回复] 何江林 | IP地址: 59.172.16.* | 2010/09/14, 21:33

毛泽东精神就是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
反对毛泽东的人不外乎就是没有脊梁的懦夫罢了,
现在网上有两个流行的主题是不好的:
一是:讨论毛泽东的对错和功过.
应当面对中国的近代历史,进行研究.再分析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为我们中华民族做了那些有益的事,
二是:老是在说中国的发展前途云云.
我看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生存放在第一位,个人是这样,做为一个国家,民族也是这样,天天想着怎么去享受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民辱国亡的路子.
毛主席说过:知识分子最愚蠢,真理掌握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手里.
这句话非常正确.现实中却是:底层劳动人民在各类媒体及网络中只有极少的声音,愚蠢的知识分子掌握了绝大部分话语权.也造成所谓的精英们讨论国家发展之路的文章多是废话文章.搞得国家政治无力,经济渐渐被殖名化.

[回复] 滕贞甫 | IP地址: 122.229.143.* | 2010/09/14, 22:32

敬佩!

[回复] 刘爱国 | IP地址: 124.164.133.* | 2010/09/15, 08:55

有心人。

[回复] 鲍昆 | IP地址: 125.33.65.* | 2010/09/15, 11:18

这个访谈好。

[回复] 郭峰 | IP地址: 124.126.28.* | 2010/09/15, 21:20

认真的阅读了~~~~~

[回复] 王云阳 | IP地址: 183.12.155.* | 2010/09/16, 14:46

虽然现象,现象后面的故事更重要!

[回复] 杨明华 | IP地址: 121.61.131.* | 2010/09/16, 17:24

在我的心中,邓小平依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伟大的政治家,但是,在拆除毛泽东塑像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以及当时的中央的决策是错误的。消除个人崇拜的努力以及开放言论自由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以损毁既有塑像来展示决心,就是一种愚昧。也难怪,在很多时候,中国人常常被自己传统的思维习惯所左右。文革时期,有很多的愚昧的做法,可以说那是百姓的愚昧;可是,邓小平以及当时的中央政府拆除毛泽东塑像的做法,却是一个中央集体的愚昧。实在可悲、可叹!!

[回复] 苗雨泽 | IP地址: 113.3.247.* | 2010/09/16, 20:44

你好!看后而感动。我再告诉你一座中俄东部边防黑、鸡东县郝家屯边防检察站(鸡西军分区所管辖)有一尊毛主席文革时期的塑像,是离边界线最近的。当年要拆边民不让保留至今。

[回复] 王晓玲 | IP地址: 124.164.186.* | 2010/09/17, 13:01

心中的丰碑!功过自有人评说。

[回复] 宋鹏 | IP地址: 218.56.134.* | 2010/09/18, 06:43

永遠懷念!

[回复] 白永辉 | IP地址: 202.108.100.* | 2010/09/19, 14:20

从汤阴到鹤壁(山城区)18公里,当远远看到红旗街上的主席像的时候,就感觉到了鹤壁。
80年代,市政府要求拆除,但没有人做,就保留下来了。

[回复] 刘元林 | IP地址: 60.253.204.* | 2010/09/19, 18:21

边走边拍(非拍马之拍),乐在其中。问候文军。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10.186.62.* | 2010/09/19, 23:11 先不说这些毛象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还是作为艺术品或文物能得以留存,也不说文军拍摄毛象这些年的艰苦跋涉,但他把这活儿给干了,而且干得不错。要说有什么意义,后人自有评说。善莫大焉!
成文军:讲述毛泽东塑像背后的故事 - 博联内参 | 博联内参的博客 | 博联社 王平:旅日主妇谈日本 - 博联内参 | 博联内参的博客 | 博联社 从重庆红色卫视看我们离公共服务广播有多远 - 博联内参 | 博联内参的博客 | 博联社 成文军:拍摄毛泽东塑像第一人 中华网揭幕内参-一清:习近平给毛泽东献花的民间解读-中华网博客 拍摄第一人讲述 毛泽东塑像的今昔与沉浮 丁磊:讲述网易创业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塑像的光辉 【引用】股票交易二十三大绝招(内参口诀*图解注释) - w_654123的日志 - 网易博... 拍摄第一人讲述 毛泽东塑像的今昔与沉浮2 拍摄第一人讲述 毛泽东塑像的今昔与沉浮3 拍摄第一人讲述 毛泽东塑像的今昔与沉浮4 拍摄第一人讲述 毛泽东塑像的今昔与沉浮5 拍摄第一人讲述 毛泽东塑像的今昔与沉浮6 “文革”中神秘的“内参片 “文革”中神秘的“内参片” 南方报业网-南方人物周刊-成文军 拍摄毛泽东塑像第一人 中华网揭幕内参-实拍:利比亚政府军的镜头下的惨烈战况!-中华网博客 东方时空:讲述颜氏兄弟背后的故事 河北胡化:讲述大唐民族团结背后的故事 用瓷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片面之瓷》 视频: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讲述背后的故事 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讲述背后的故事 讲述:历届香港小姐背后的传奇故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