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假牙要多久: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51:22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兼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转换

薛 喜 民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一、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深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总结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但这两个文明还不能覆盖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部,因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二个文明建设发展为三个文明建设,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归结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到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五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指标都翻了两番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特别是中心城市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已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产权清晰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与发展民主政治、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需要都在日益增长。政治文明的提出,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需要。

我们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在完善人大、政协体制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五次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可以说构成了最近20多年来中国政治变革的重要内涵。其中力度比较大、成绩比较显著的有三次:

一是1988年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围绕党政分开为中心展开的。党政分开主要是职能分开,党的领导内容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次改革的主要举措有:党委不再设立不在政府任职,但又分管政府工作的专职书记、常委;撤销党委与政府机构重叠对口的部门,将其管理的行政事务交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

二是1998年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围绕政企分开为中心展开的。这次改革的主要举措有:一是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市场为导向,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支持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以增强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二是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允许一些企业上市发行股票,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力和责任,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对国营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搞活。三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完善对经营者的选聘、监督、考核和奖惩,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积极发展城乡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等。

三是2003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重点围绕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个中心展开的。这次改革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减少微观管理职能,强化执法职能,进行执法综合改革;二是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三是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四是在企业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政事分开。

通过这几轮改革,特别是1988、1998、2003年的三轮改革,以机构精减作为政府结构的调整,以党政、政企、政事分开和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这2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印证了这一点。

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

人大、政协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政府职能开始转化;

依法治国的的氛围不断形成;

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政府职能转变速度加快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

政府职能转变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缺乏透明度,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多年来,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审批盖章、决策处分,权力高度集中,在管理理念、职能配置、政策法规、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计划经济下,政府是资源配置中心、生产调度中心、价格制定中心、消费配送中心,政府的职能无所不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而无论规则制定还是市场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的。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只有这样,才会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的惯性影响,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行政审批程序烦琐,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办事效率透明度,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政令就不能畅通,从而也就无法实现民富国强。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利益的驱动以及对新的职能和管理方式的不了解不熟悉等原因,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现在突出的问题是,政府行政效率不高,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该办的事没办好,不该管的事又去干预,没有把职能真正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出现了“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

所谓“越位”,就是政府管了许多不应该管的事情,包揽太多,统的过死;所谓“错位”,就是中央、地方、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所谓“缺位”,就是政府应该办的事情没有真正抓起来。

入世后,这些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都将面对。从现实状况来看,谁将面对最大的入世冲击?毫无疑问是政府。WTO的23个协议,492页纸,除了两个条款提到企业外,其余条款都是对政府行为的规范。要保证WTO在中国的实施,就势必要将国内规则与WTO规则接轨,但象这样一个深刻的变革又只能由政府来推动。于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显得十分紧迫。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是公务员的观念、素质和能力的入世。入世对我国最大的考验,乃是对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挑战。

要尽快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由“权力政府”转变为“责任政府”,由“拖拉政府”转变为“高效政府”,由“利益政府”转变为“中性政府”,由“人治政府”转变为“法制政府”。总之,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

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一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中国有多少审批事项,恐怕没有人说的清楚。据国务院70个有审批权力的部门统计,就有审批项目2584项,省级政府审批的项目多则2000多项,少则1000多项。在上述2854个国务院审批事项中,只有11.8%是依据国家法律制订的,那些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审批事项则占36.8%的比例,其余的根本连依据都没有。在这样一种制度下,不仅审批事项多,审批范围广,而且审批环节多,审批很不规范,造成办事效率低,又极易滋生权力腐败。

近两年来,政府部门清理法规文件的步子明显加快,眼下中央一级和省一级的清理工作基本结束。按照清理结果,国务院一级需要制订、修订或废止的共有1150件,被废止的文件已经公布。与此同时,省市一级的清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近二年来,政府在转变职能,打破审批经济怪圈方面迈出的步子,甚至比过去20年还要更大些。

二是精减机构。

行政审批过多过滥表现出来的制度性缺点,与我国政府机构过多过杂和管理权限过宽又相互重叠有关。减审批不减机构,审批会直接或变相地反弹,因为政府机构总要以某种方式来行使权力,只减机构,不减审批,则相关机构总会找理由再生。因此在精减审批事项的同时,应与精减政府机构,完善中介组织结合起来。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在精减机构和人员方面是历次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仅各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53个左右精减为40个左右,直辖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61个精减为48个左右,与此同时,人员也精减了50%左右。

三是电子政务建设。

截止2003年6月30日,政府英文域名网站达6686个。电子政务正蓬勃发展,逐步将部门的信息披露、信息查询、举报、注册登记、审批等政务办公搬到互联网上,实现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广东省南海市的电子政务一直被当作典型,南海市领导认为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特性,实现政务公开,根除腐败。南海已经通过建设政府信息网络系统,构筑了市、镇区、村三级行政联网体系,使政府内部业务流程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目前正在进行行政开支结算中心的建设,将行政开支的申请、报销都通过网络处理。另外还承担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的任务。原先存在于每一个部门的财务系统都将撤销,附载一张大网络上的财政将变得更加有效,也能有效规避资金浪费和腐败的出现。

四是发言人制度。

加入WTO以后,省级政府相继实行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中最早的是北京市。2003年1月9日,北京市要求市局以上单位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呈“遍地开花”之势。《政务信息公开条例》不久即将出台,使政务公开有了法律的保障。

五是《行政许可法》即将实施。

行政许可法将于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对政府的办事效率、透明度、公正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必须要加快政府转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我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特别是入世之后,无论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个更加完善、更加负责任、更有效率的中国服务型政府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事业单位的改革

我国现有事业单位约131万个,人员约2918.8万人。事业单位分布在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承担着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城市公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多项工作,在全国3300多万财政供养人员中,行政机关人员大约占800万,事业单位人员是行政机关人员的3倍多。事业费是财政负担的大头,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3以上。1996年,全国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就达1556.1亿元。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时候,事业单位中的一大批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已经进行了转制为企业的改革。随后,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科技系统中公益类研究机构以及出版等系统都相继进行了改革。2003年3月,面对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央下决心对全国事业单位进行彻底改革,打破3000万人员的铁饭碗。有数万职工之多的中央电视台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先遣军”。

按照中组部、人事部出台的方案,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是以聘任制为中心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十六大”召开前夕的11月6日,《瞭望》周刊发表关于中国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专题,就中国事业单位结构改革确定有效的推进发表了权威人士的意见。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王歧海从机构管理的角度,谈到事业单位改革“三步曲”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是建立编制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使人事、预算管理和其他有关部门掌握编制计划,编制部门掌握经费预算等相关标准,以控制机构编制的增长。

第二步是确立新的事业单位等级规格。根据事业单位的地位、作用将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划分为不同类,再根据同类事业单位提供服务质量高低,将其细化为不同的“级”,不同等级的事业单位享受不同的规格待遇。

第三步是尽快进行机构编制立法,制定《事业机构编制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持事业单位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事权划分,做到机构之间、岗位之间职权明确、责任分明。

在以上“三步曲”的基础上,再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使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具有不同的功能,承担不同性质的任务,具有不同的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2002年新年推出了时间表:在2—3年内人员全部试行聘任,用5年时间使这项制度正常化、规范化。这项改革虽然刚刚开始,已被认为是中国继公务员改革之后在人事制度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并将对中国的政府体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前面讲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形势。从中可以体现出党和国家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方向、决心、举措和步伐。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比较滞后。

相对滞后的原因是:

1、我国首先推进的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宗旨,大力发展经济是国家的第一要素,因此,首先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把企业搞活,使经济快速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20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任务刚刚提出。因此,关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比较滞后。

3、教育长期是政府行为,是国办教育,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由于是政府包办教育,因此政府统管教育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计划性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一直没有很大的触动。

二、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

不管对哪一类教育哪一类学校的管理,基本上是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政事不分,事权分离;包得过多,统得过死。

(一)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

1、在我国沉重的教育负担情况下,需要用政府的行政力量,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我国基本扫除了文盲,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以上,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也达到7%左右,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力量,集中管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很困难的。

2、由于有了集中统一管理,各类教育,各类学校,都能够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基本的教育秩序、教育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二)这一管理模式的缺陷:

1、从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看:

由于政事不分,政府包揽了学校大量事务,该管的没有精力管,也没管好,不该管的管不好也管不了,容易造成事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由于大权在握,弄不好还会产生腐败现象。

由于政府包得太多,学校缺乏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能奉命行事,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

由于一个标准办学,学校千篇一律,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成长。

2、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

由于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也不利于形成多元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影响和制约了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

鉴于此,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

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

(一)最早提出改革要求的,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落后的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决定》对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决定》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修订和实施,以及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

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

2、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决定》指出,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纲要》指出:在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

(三)1995年《教育法》颁布,以及以后颁布的《高教法》、《职教法》等,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法的形式确立起来。

时至今日,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中央分权的力度比较大,除基础教育明确由地方管理以外,中等职业学校和部分高等学校也下放给地方管理,即使国务院管理的高等学校,也与地方采取联合,共建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但是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还是包得过多,统得过死。

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状况:

自《决定》颁布以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基本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一是办学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办学的新格局;

二是投资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方投资办学的多渠道投资新体制;

三是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但是,近20年来年的改革,基本没有能触及到政府与学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的教育行政管理,仍旧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在这一管理模式下,教育体制改革就很难深化,教育也很难进一步搞活和快速发展。目前,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如何改革?国家政府体制改革的精神和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构建起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当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面对新形势,政府如何管理教育,涉及到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所以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是,按照宏观管住、微观分开的原则,实现职能转变;以调控和服务为重要手段,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1、职能转变:

转变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宏观管住,微观放开。要从“越位”(微观)的地方退出,在“缺位”的地方补上。这就是宏观管理,微观放开的含义。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面对学校的管理。在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政事分离,简政放权。划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和权限,该学校的职责和权限坚决放给学校,使学校面对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1)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决策,指挥,组织和协调权,以及与此相关的人、财、物的支配权。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学校以下权力:

①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指挥权:

a学校应具在贯彻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制,教育计划和课程设计的同时,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作一定的调整。

b学校有权选用任经审定正式出版的不同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有权采用教师个人编写的教材,实现“一纲多本”的格局。

c学校有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规定各年级,各门学科与教学进度。有权拒绝名目繁多的统考、统测,将命题考试权真正还给学校。

d对来自各方面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学校有权选择参加。

②人事聘用权:

a学校有对校内副校长及以下各行政干部的任免、考核和奖励的权力。副校长的任免,经校内审议机构通过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副校长以下各行政干部的任免,由学校自定,不须备案。

b学校有权在校外招聘专职或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酬金由学校核定和支付。

c学校有权对已评有职称的教师实行“高评低聘”或“低评高聘”,其待遇差额由学校定。

③经费支配权:

a学校有权对定额、专项经费自主使用,节约归学校,缺额不追加。

b学校有权在合理合法范围内自由筹集办学经费。

c学校有权对学校的创收金额决定分配比例和使用办法

④教育仪器设备购置权:

a学校有权决定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报废。

b学校有使用校产的权力。

(2)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宏观管理。基础教育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应该划分清楚。本文只对地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作一阐述。对地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什么呢?概括起来讲主要是三个方面:统筹规划、协调服务、评价调控。

统筹规划:各类教育的比例、结构、布局、规模,各类教育的发展的规划,等等,都要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管理;

协调服务:协调教育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支持教育发展;贯彻和制订政策法规,为教育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学校提供资金、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和指导,等等;

评估调控:对各类教育各类学校的办学状况进行评估;用经济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调控。

职能转换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由过去“父亲”的角色转向“服务员”的角色,由过去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转向“裁判员”的角色。

2、管理方式的转变

①  规则服务型管理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用领导意志和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管理,人治为主,管的过宽过细过死,这称为行政控制型的管理。职能转变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一定要改变这种管理模式,要以经济、政策、法规、信息等手段进行调控服务和指导,这种管理模式可称为规则服务型管理。也就是说,管理方式由直接的行政管理向依法间接管理转化。

②适当市场调节。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所以不能全部推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动作。但是,近几年来改革的深化,使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社会投资,民办教育;另外,即使公办学校也存在二个市场,一是招生市场,一是就业市场;还有教办企业的问题。因此,在这些教育与市场关系密切的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执行和制订市场准入与市场运行准则,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对教育的适度调节作用。

③社会参与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运行中的社会参与主要通过政府的计划安排实现的,缺乏社会参与的体制基础。政府职能转变后,为社会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现实的需求。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将逐步转向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社会参与成了教育新体制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沟通和连接政府、市场和学校的纽带和桥梁。政府把一部分职能转变为由社会中职机构负责,如教育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经费拨款审议机构、考试服务机构、办学评估机构等。这些机构大多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以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但不受管理部门意志左右,独立地行使职能。

3、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政府职能转变后,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扩大了,学校能否办好责任完全在学校。为了把学校办好,学校要创新办学体制。只有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学校才能真正依法自主办学。学校自主办学能不能变为现实,将取决于学校内部的运行是否能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并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新机制,这种机制需要一整套组织、制度以及运作系统与程序,这是学校自主办学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构建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是体制创新的主要内涵。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管理者,负有全面管理好学校的责任。校长负责制早在80年代的《义务教育法》中就明确了,但是没有全面执行,原因很多,主要是政府职能没有转变,校长无权实施管理者的职责。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与此相关的人、财、物方面将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对校长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校长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开拓创新的意识;敏锐的分析决策能力;精明的管理协调能力。实行校长负责制,校内如何管理?这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校长负责制并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形成科学决策,贯彻执行和民主监督的新体制。这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多,这里提供国外一种较流行的“校本管理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校本管理的思想,其含义是教育主管部门将其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空间,使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状况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学校的财务预算,课程与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变革学校已有的管理体制,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

校本管理强调管理重心下移,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简称“SBM”),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端于美国而后波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场国际性学校管理改革运动。

校本管理也强调校长的作用,不同的是它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而校长只是学校的一部分,重视学校有关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在西方国家公办学校里有校务委员会,有校长、教职工甚至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对学校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也可称为决策机构。行政控制型校本管理,最后由校长拍板,民主控制型校本管理按校务委员会少数服从多数拍板。它称一级委员会,其下还有若干委员会或小组,称为二级委员会,分别就学校的某一方面工作提出咨询和意见。一级和二级委员会都有章程,规定了权力和义务,以及工作职责和规范。这些机构绝非形同虚设,反而非常活跃,并具有一定权限,比如一旦某一方面的工作作出了决策,他们还监督执行。

在西方国家,校本管理试验已有20多年的历史,对西方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并引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这是因为这种学校管理模式的确有着传统管理模式的不具备的优点。例如通过权力下放,学校获得了较大的管理自主权,有利于制订清晰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通过共同决策,可以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员工对学校目标和政策的认同,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执行决策的主动性积极性,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校本管理”经验时,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照搬照抄,可联系我们国家学校的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

上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使方案具有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根据目标分阶段实施,逐步达到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