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温馨的房间图片:《连山》《归藏》探索(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45:17
百日谈古27
      把《连山》之中的“禁巫风”(迷恋歌、沉于舞)和“禁淫风” (沉女色、贪财物、恋游玩、迷畋猎), 和《归藏》之一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两相对照:就可以看出,要比原来的意思更加深入透彻地揭露了社会现象的问题的根源之所在。显然,这就是认识的进步与飞跃!这就是古公亶父的伟大之处!当然这还仅仅是《归藏》之一篇,也就是《五典》的首篇,也是老子说的《建言》的第一篇。何止于此,这还是周康王在《大盂鼎铭文》中说的《德》经篇之一,也是孔子在世时说的《韦编》《三绝》的《行为规范篇》(《为篇》——《韦编》)的内容之一!
可惜!不知情的后来人,把“《韦编》《三绝》”搞成为“韦编三绝”而误至现在!一个叫李镜池的先生,撰写《〈易传〉非孔子作的考证》,根据《论语》所载孔子之语:“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此话有假。因为,《鲁论》里“易”字是“亦”。所以,孔子与《易》没有关系。这样一来,孔子的“读 《易》韦编三绝”就完全不是那么一会事了!倒是他当时的真实写照。因为,春秋、战国的整个历史时期之内,读《三绝》之风日甚!谁不学习自己国家的治国宝典——《行为规范篇》和《三绝》(《老子》),孔子毫不例外。离孔子一百余年后的太史儋偷《老子》书潜逃出关献给秦献公也在情理之中。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8 09:48

 

  百日谈古28
当单逨来写《老子》的时候,已经是西周末年,离开古公亶父已经300余年了。但是,通过单逨的重写而增加了“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这一句话,深刻地反映出来西周末年理论认识的丰硕成果!因为,这不但把单逨和周宣王共同探讨《归藏》而凝聚的心血(心得)表现出来了,同时也把理论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它深刻反映出这一基础问题的重要性!
于是《老子》的十二章的全文是: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翻译成为现在的文意是:
哪里有缤纷的五彩服饰,在你们这些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身上,这不仅使你们自己忘乎所以,且也使民心缭乱;哪里有歌舞飘逸昂扬顿挫的声调起伏的五音协奏,在你们这些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深宫内、家院内,这不仅使你们自我陶醉而不闻不问,且也使民心困惑;哪里有食不厌精的五味调和,在你们这些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膳房内,这不仅使你们自觉尊贵享之当然而口味越来越“刁”,且也使民众的饥肠辘辘声更大;谁能声势浩大的驰骋狩猎耀武扬威,也是你们这些达官贵人啊,这不仅使你们心情放荡,且也使民众叫苦不迭;谁有价值连城的珠宝碧玉,也只能是你们王公贵族,这不仅使你们自己的贪欲俱增,且使你们身边的达官贵人也馋涎欲滴,眼珠子也要转个不停,你不是助长了他们非分之想的滋生吗?
所以,一个好的统治者啊!你应使你身边的人,都要和你一样,以民众的心为心,以民众的想为想,和老百姓一样求得安饱,而不穷奢极欲,追逐声色。后者是暂时眼前的娱乐,它容易毁掉你的国家啊,难道你不应该以国家以民众为重吗?所以说,要切记:摒弃民众接受不了的物欲奢欲,而要保证民心康泰,保障民众安定的生活。
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在两千七、八百年前的先人们社会认识的前进足迹!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9 13:42

 

  百日谈古29
前面只是谈到有关《归藏》的第一篇。
《归藏》的第二篇,就是古公亶父在龟甲底版上用甲骨文刻写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从本篇的语气之中,可以知道:基本上是古公亶父的“原文”的意思(因为,这是老子“翻译”了的语言)。显然,这是继12章后的又一篇古公亶父的文字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古公亶父作《五典》的又一篇。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1 17:15

 

  百日谈古30
这里还要知道的是:为什么古公亶父要写这样的文章?这是我们国家第一篇认识论的文章,也是在那样早的年代里来认识问题的文章。虽然,老子也有这样认识性的文章,但是他要与古公亶父相比,要晚400多年。这是古公亶父为了规定自身认识性的文字,包括第一篇(《老子》12章),也都是在《连山》的基础之上作了全面的改进。因为当时的《连山》是伊尹他们对上层人员的规范;然而《五典》是对最高统治者一人的规范。这就是吸收了盘庚的思想:“式敷民得,永肩一心”,和武丁的具体做法:每事问与集思广益的最高统治者的优良作风。所以,本篇的“核心”是认识问题之上“探讨”性的提高,这应该是了不起的飞跃。在那样早的年代里,真是不容易啊。何况这比老子还要早400多年!是公元前12世纪中叶的事情。(《老子》一书完成于公元前776年。)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2 10:53

 

  百日谈古31
古公亶父所在殷商王朝的时候,“得”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上层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不少的人员尝到了贪污腐化对一己之私的甜头。殷商王朝的上层的人员,正在贪“得”无厌而不遗余力,大家都浸沉在贪污腐化的“得”风之中。古公亶父针对“得”风而对最高统治者提出的“少则得”的“口号”,是发出唯一正直的呐喊!可是,社会之内的殷商官员们,谁也不听!谁也不敢听,更不敢说给“王”听,而继续我行我素。不得已的古公亶父,只好作为自己根据地内的理论基础而加强根据地的建设。这一篇文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写出来的。“得”的问题是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重大问题,它只能是“民得”的问题,而不是社会中所有人的问题。因为,那些作为管理人员的上层人员,他们什么时候都不会存在所面临的“得”的问题。任一社会内的上层人员来说,必“得”的部分,就能够保证、保障他们的生活生存而办他们应该去办的事情。然而最底层的“民”,就可怜得很,他们那样少得可怜的“得”,还只能寄托在统治者的施舍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执行力度的保证、保障之上。当所谓上层的人员来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的时候,从中渔利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内的“民”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殷商王朝晚期社会内,就是这样的情况!于是我们严肃地看到,作为统治者的人就必须首先认识清楚(盘庚和武丁就是认识到这一点,这也是“国之有咎,在予一人”的古训的最早来源),关键在于自己一人的身上,必须严格约束自己,必须严肃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教育好所有上层的人员。所以,这才有我们国家的《五典》出现的坚实基础,也就是《五典》出现成为现实的可能与必然!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4 09:41

 

  百日谈古32
所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认识的基础落脚点,必然是“民众”。“民众”的是非曲直,简直是一个不被重视的问题,是不受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重视的问题。“民众”的是非曲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不去碰它,不去认识它,也并不是日子过不成。但是,这样的问题老是存在着,老是越拖越大,一直到会有不可收拾的那一天,就会出现特殊的解决形式。古公亶父正是认识到这一问题,于是,他的切入点就是“民众”的是非曲直。然而几乎所有的执政者的治理结果,却是“民众”必须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忍受人世间最大的苦难。不但如此,即便是这样的民众,反而还会成为统治者眼中的“刁民”、“顽民”、“贱民”、“愚民”……等的特殊“称谓”而不耻于“人”,甚至嗤之以鼻!从而认为“民”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是“落后”的问题,甚至可以被斥之为不可(难)“养也”、不堪“教化”。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5 10:10

 

  百日谈古33
“民众”的是非曲直,不是一个小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装作看不见的问题而弃置不顾,这对于自己的国家,对于自己国家的民众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民众”的是非曲直,向谁去诉说?特别是民众的“曲”和“枉”,都是触目惊心的。这恐怕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都是不被统治者重视的问题。诚然,国外的“法院”,中国传统上的“官僚”或“官吏”都曾经担负解决“民众”的是非曲直问题的角色。然而,“覆盆何处不含冤”?含冤的民众何止千千万万?我们的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极其不公正的情况之下进展到今天来的。更何况各个国家还有当时的“是非曲直”的标准,并且按照他们所认可的标准而去强行解决当时的民众的是非曲直,这就不管是不是合乎其客观事实的真正“标准”。于是乎,天子的金口玉言、统治者的人为意志、领导人的想法、上级的指示、权威权势的霸道,等等,也就成为了判断民众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这难道不是活生生的事实吗?对于“民得”的认识,不与民众的“是非曲直”的问题挂上钩,是不能够真正认识“民得”的。因此,能够知道这样的背景情况,再来认识本章,才能有所得。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6 10:47

 

  百日谈古34
古公亶父为什么要说:“曲则全”呢?曲,本义是弯曲,这里却说的是民众之中的“是非曲直”的问题(这“曲”与“枉则直”一句中的“直”是一个意思,是相呼应的,都指的是认识事物的“是非”、“对”与“错”的问题);民众之中的“是非曲直”是一个重大的“执政者”必须面对、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民众之中的“是非曲直”却是使一切统治者头疼的问题。“不公正”和没有道理或违反“公正”的“解决”都只能加剧统治者与民众不和谐的关系而导致民众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曲则全”,就是不认识事物的弯曲,就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显然古公亶父的意思是:不知道“民众”的“曲”,就不能认识“民众”的问题。
社会的落脚点是“民众”,不认识“民众”的全貌,显然是不能认识社会的,当然绝对不是什么“委曲求全”的问题。显而易见,那些把“曲则全”当成是“委曲求全”(或“委屈反能保全”)的话,是替统治者开脱“罪责”。民众的委曲,就能保全统治者的永远?!“曲则全”,民众的“是非曲直”集中只有一点,就是要“保证、保障民得”,才能解决民众的一切社会问题。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7 11:37

 

  百日谈古35
古公亶父为什么要说:“枉则直”呢?枉,本义是弯曲或歪斜;直,事物的“公正”、“正直”、“是”、“对”、“正确”、应该如此,所必须达到的境地;枉则直,知道事物错在什么地方,就很容易认真办事了。显然古公亶父的意思是:统治者不知道“民众”有什么“枉”,又怎么能够还“民众”一个“直”——公道?同样,这是“曲则全”的问题。民众的“是非曲直”集中只有一点,就是要“保证、保障民得”。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解决民众的一切社会问题。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8 10:30

 

  百日谈古36
“曲则全”与“枉则直”是古公亶父在人类那样早的年代里,就能够认识民众的是非曲直的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是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有人群的地方,最弱势的是基本民众。他们遭受到冤屈或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乃至于蹂躏而无处诉说,是人世间最最悲愤的事情。可怜的中外民众只能逆来顺受而苦苦煎熬几千年,这就是我们的人类社会!近代为这种人世间最最悲愤的事情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层出不穷!然而这却是在两千多年之后,比起古公亶父来看就晚去很多、很多,并且国内外这种“样式”不一的“革命理论”还不太“完善”或“健全”……?
回想起中国近代革命的初期,哪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参加红军搞长征、闹革命,无非是肚子饿(“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老红军们的“自述”)没有填饱肚子的食物、无非是有冤无处申诉、穷人的不堪忍受……正是这些革命的中坚力量的努力,换来了今天和未来而做出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24 15:38

 

  百日谈古37
只知道“曲则全”与“枉则直”,是不够的。还必须面对民众急切需要什么,才能知道民众他们差的是什么,而做出新的应对“执政”的方针或政策。所以认识到“洼则盈”,就会知道“民众”的需求,才能补足而使它充盈;这显然意思是补充民众的不足、满足民众的需要;因此,我们知道古公亶父的意思是:在国家力所能及的情况之下,这是如何保证、保障“民得”的需求的重大问题。要是不能知道这些,那么就容易受到蒙蔽,也就不知道“新”。故此,“敝则新”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知道事物(方法)破旧了,就会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也是“敝则新”的又一层意思。客观现实社会是向前迈进的,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显然,必须应该知道随时随地我们都会碰到“敝”的问题,随时随地民众的需求都会发生变化,我们的统治者难道不应该随时随地认识“旧”的问题。能够认识什么是“敝旧”,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判断”的问题,是统治者的认识“能力”问题。这都是《归藏》所面临要解决问题。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25 12:22

 

  百日谈古38
 知道了“曲则全”与“枉则直”,才能够认识到“洼则盈”和“敝则新”。然而却远远不够,因为这些认识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去认识呢?为的是为民众服务的统治者和“公务员”他们必须懂得“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
历史让我们知道,这是古公亶父针对“得”风而提出的“少则得”的口号。当时贪污腐化堕落之风盛行,这是一些什么人呢?是上层的官员。他们是因为没有什么?为什么还要贪得无厌?他们要,那还得了?他们的追逐何时是个尽头?所以,针对他们只能提出“少则得”。然而,他们却都是“自己”(统治者)的下属,他们错误思想的来源,只能出于“自己”,这是不容推卸的责任。(当时还有这样的认识:“国之有咎,在予一人”。)所以,“少则得”三个字是对自己及其下属的行为做出的规定。
多则惑:意思是认识不清,就会促使自己犯错误;这是对“自己”(统治者)所做出的规定的补充规定、解释性的进一步规定;意思是:如果自己也来追逐“得”,那么,相对原来的“少”就会“多”起来。这也是没有止境的,是会“多”得无法自控的。那么,只会带来认识上的混乱而迷惑不解、一误再误,危害国家、荼毒民众。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26 09:41

 

  百日谈古39
古公亶父虽然严肃地注意到原来《连山》上面的“三风”问题,和自己长期生存在民众之中知道民众的艰辛困苦和民众的是非曲直难以昭雪或澄清的问题,这也就必定牵连出来一个如何严格规范统治者的问题。因此,古公亶父认为:自己是家长,是“岐邑”的头头,也就是“岐邑”的最高“行政长官”!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规范自己,这是完全应该办得到的事情。于是根据当时殷商晚期的“得风”——“贪婪腐败”之风盛行,针锋相对提出“不得”的工作作风来警示规范自己。从而在我们古代的历史之中,严肃而认真的出现了治国理论问题!这就是“德”论提出的契机和渊源!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27 10:39

 

  百日谈古40
  正是由于前面的原因,所以古公亶父才刻写下“德”论的文章:“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这也就是说:国家最高统治者——人群中的头头、最高领导人、“王”(殷商时期和西周都把国家最高领导人只能称呼为“王”)面对“得”的问题的时候,要具备“不得”的精神,从而保证、保障民众的“得”得到“满足”!因为民众是弱势群体,自身“得”的“得失”都要依赖“人”——统治者及其公务员的“给予”、保证、保障!统治者和公务员的“得”的问题,是在他们的固定不变的俸禄之中得到了保证的。他们的生活生存以及衣食住行都已经得到了保障!他们的“再获得”就是非份之欲!就是贪得无厌!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28 11:25

 

  百日谈古41
古公亶父还看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各种各样的借口、歪理已经应运而生。国家最高统治者——人群中的头头、最高领导人、“王”,他们借口统治者面对自己不“就事论事”而“感情用事”的“仁”、或为“感情用事”而当吹鼓手的“义”、以及为非法的“仁”、“义”而得到“合法”——“程序化”的“礼”!因此,古公亶父继续规定:“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1 09:07

 

  百日谈古42
殷商晚期就已经出现的重大理论探讨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率先在人类认识领域内开先河的创举。显然,当时有九例“得”在殷商金文之中出现了,虽然说明的是当时殷商王朝上层社会领域内的官员们的“贪得无厌”之风盛行于市。然而“得”字的本身(这种行为)却是广大民众须臾不可或缺的;民众离开了“得”就不能生存、生活,就会失掉一切!“得”字认真一点来说,就是“欲”,是“要求”,几乎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显然,这应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这里就不深入地去探讨、展开了。因为,只要是人们意识到要认识问题,就会不自觉地进入这个研究领域,这是中国人“求真”的必然表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那些揶揄嘲弄中国人在古代没有哲学研究的人,是多么“愚蠢而无知”。“哲学研究”的工作,并不是非要出现“哲学研究”的字样,才算是“哲学”的工作;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的萌芽,就是哲学的开始!这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严峻事实。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2 13:16

 

  百日谈古43
“德”,与“得”相同、相通,在理论上“德”是一种本能的外露或显现。显然这必须分清社会之中三种本能的区别,他们是:统治者的“德”、公务员的“德”、民众的“德”。虽然表面上来看,人类之中的“得”或“欲”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当人类社会由“人群”进入到社会发展的某种情况之时,随着人类分工问题的出现,自然就分别形成为:统治者、公务员、广大民众三种类型的人。而这三种类型的人就必须有自己的社会职责,它不仅是原始社会的统治者、公务员、广大民众三种类型的人的职责,而且也必定是最后未来社会统治者、公务员、广大民众三种类型的人的终极职责。两极是统治者和民众,中介是“公务员”。显然:统治者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顺利进展和“保证、保障国家安全”的实施;公务员必须一方面为统治者服务、也必须一方面为广大民众服务,从而“上传下达”或“下情上报”,并且要一如既往地不懈努力;广大民众必须获得自身的利益而生活、生存。显而易见“德”正是这三方面的外露或显现!所以,古公亶父在他的论述之中就明确地说道:“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无”与“有”“异名同谓”也,所以“无德”与“有德”它们也具有一样的道理)。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4 09:43

 

  百日谈古44
殷商晚期的古公亶父就是正视了这一问题,尖锐而严肃地认识了问题的严重性,指出:统治者必须通过“不得”的行为,从而形成自觉地自我约束,这就构成“德”性的发展;然而民众们则必须是“不失得”,才能生活、生存,而这些又必须通过统治者的“给予”——保证、保障,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本章才明确说道:“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上”是当然的统治者,“下”显然是广大的民众。“上”必须“保证、保障民得”的实现,这不仅是当时统治者的严肃而唯一的职责,同时也必定是我们社会今天以及未来的明天所有国家统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将履行的义务!显而易见,这不仅仅是中国统治者的执政宗旨,也必将是世界各国统治者们执政的终极原则。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5 09:40

 

  百日谈古45
离开了上述,而力图标新立异再“重新”提出什么“仁”、“义”、“礼”,显然是一种变相的“篡改”执政宗旨或原则的卑劣手段和作为,或者是对“保证、保障民得”的执行,大打折扣而蒙混和忽悠民众!那么这是在干什么呢?这就是统治者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转移、欺骗民众的视线,扭转社会前进的方向,欺世盗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这样的毒害,至深且广,中国遭受它的危害迄今未灭,这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重大意识形态的理论问题。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6 09:24

 

  百日谈古46
“仁”字一出现,虽然开始还仅仅是“为上者”的行为。因为“仁”字是由“人和上”两个字所组成的;不是许慎所说的是“从人、二”。这只要是有点甲骨文的常识的人,都是知道这一铁定的事实的;而最先得到“仁”的实惠是与“王”有血缘亲情关系的人们。虽然,后来进入春秋时期就有人“规定”:“上人的行为取得‘千心’的结果则为‘仁’”的事实已经出现,但是这至少没有对孔子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所以在这里就没有涉及这方面的问题的讨论。显而易见,“仁”的起源是统治者的感情用事。既然是感情用事,就可以背叛“原则”。因为“感情”可以替代“原则”,也就是“不要原则”,背叛自己的承诺(原则),就可以不讲“诚信”。久而久之,背离原则就越来越远而随心所欲了。这很难再去讲有什么原则、标准来约束统治者了;故而,统治者的绝对权威、金口玉言就是凛然不可侵犯金科玉律,成其为我们国家,封建专制独裁行为的特殊伪善而慈祥、忽悠民众最华丽且堂而皇之的词汇!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7 20:43

 

  百日谈古47
要想认识《归藏》,必须知道“德”、“仁”、“义”、“礼”的准确含义。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出现了相当大的困难。原因是:中国人两千余年来,长期受到的是封建专制独裁的“仁义道德”理念的教化和腐蚀,已经根深蒂固地形成了“积非成是”的痼疾,它顽固地继续霸占在中国人所能够存在的地方和能够涉及到的一切领域。虽然,经过近百年来的志士能人的浴血奋斗,表面上推翻了封建专制独裁专政的政权,然而在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领域之内,却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和批判,到现在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应该给予“批判”!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早就应该随着封建王朝一起被民众所推翻、打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封建专制独裁意识形态的“核心”要害是“以上为是”:不论是“是非曲直”的事物判断标准,不论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举手投足,不论是“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听命于“统治者”、“天子”、“上峰”、“上级领导”!显然,这还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这种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残余的崇拜,比比皆是。封建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曾经更加顽固、霸道而黑暗存在于西方政权之中,它是通过西方的文艺复兴的努力奋斗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虽然得到了数百年的“清算”、“批判”,但残余却同样是顽固而苟延残喘、余丝尚存!显而易见,中世纪的黑暗带来了“光明”的反抗、斗争和革命,取得了它的应有的成效!前提是某些国家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它,才能取得了耀眼的成效和实际的成果!可以清醒地看到,他们还在不懈地努力奋斗、拼搏而一往无前!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8 09:07

 

  百日谈古48
因而,古公亶父就慎重地规定为“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上”就是古公亶父自己(也就是包括后继的天子、统治者、君、皇帝);“德”是古公亶父对“自己”的严格规范,也是西周时期对统治者的严格规范,乃至于是对统治者职责的规定(或者说是强调统治者的职责,以及统治者本质上应该具有职责的表露):以自己行为的“不得”为前提,“不得”,这正是古公亶父所规定“德”的内容的原文。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大家由于受到春秋晚期以来人们认识的“错误”影响,忽视了这一根本问题,让“德”泛泛而言,离开了“德”的本意,从未在认识领域内给予纠正。形成了“德”是“品德”的意识,从而冲淡了“民众习俗”,故此人们都没有廓清有关“德”的认识问题以至如今,造成了意识形态上认识的混乱;上德不得,只是说,统治者的德,必须表现在他的“不得”之上;无论是什么时候的统治者,他的衣食住行是完全保证了的,用不着他再费心思去思考,如果再侧重“衣食住行”的思考,那么显然是“过分”的“得欲”在作怪!显而易见,这将导致他无休止的“欲望”恶性膨胀,致使“德”将体无完肤,从而使“德”荡然无存。这也是统治者的本质表现,因为他的本质表现必定与民众不同,并且是相反的,否则就没有统治者与民众的区分了(统治者是“不得”,民众是“不失得”)。统治者按照“德”的要求做到了,那就是“是以有德”,因此才有资格被人评价为之有“德”。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10 16:07

 

  百日谈古49
古公亶父继续规定:“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下”就是广大的民众。“德”,与“得”相同、相通,在理论上“德”是一种本能的外露或显现,“本质”的表现。“下德不失得”,民众的“本质”上的表现:就是要“得到”生活生存的保证和改善。这就潜在了难以估量的无限民众的创造力,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和推动力!历史之所以前进,就是依靠这样的推动,一切发现、发明、创造、更新都必定是民众的成果,这是任何人的“意志”所改变不了的事实和现实!
是以无德,从老子的“异名同谓”问题的界定来看:有德与无德是同样一个问题,都是他们本质的表露。是以无德,因此没有德。民众是不能用“德”来束缚他们的,这里的“德”就成为了“人为”的“东西”,它就已经不是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东西”了。之所以官话、套话、假话满天飞舞,就是“人为”的东西太多,几乎压得民众喘不过气来。如此几千年的民众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助啊!他们挣扎在中国的历史之上和现实之中!就是被这个“德”和所谓的“道德”束缚得“斗志”、“拼搏”、“发现”、“发明创造”精神全无,只能步其他人的后尘而已、而已。这就是我们不听古公亶父教导的“恶果”。另外,这句话与前面的一句话是古公亶父,分别对“统治者”和“民众”的本质揭示,也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披露;当然也是他分别对“统治者”和“民众”的规定、约束和各自职责的“定义”!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12 16:52

 

  百日谈古50
显然,伟大的古公亶父,在那样早的年代里,就认识到:民众的“不失得”!这是一个什么问题?这是“欲”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不仅仅是必须面对的“政治问题”,同样也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这个问题的认识与否,甚至左右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已经远离古公亶父3200年后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还不能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必定我们不仅不懂得《老子》一书,也不会去真正懂得亚当•斯密的书!于是,我们在“大国崛起”思索的后面将无所事事或所事甚微!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13 18:29

 

  百日谈古51
古公亶父在明确了“德”的规定以后,就必须对统治者(为上者)的“仁”的行为提出自己的看法。 显而易见,“仁”的起源是统治者的感情用事。既然是感情用事,就可以背叛“原则”。因为“感情”可以替代“原则”,也就是“不要原则”,背叛自己的承诺(原则),就可以不讲“诚信”。久而久之,背离原则就越来越远而随心所欲了。这很难再去讲有什么原则、标准来约束统治者了;故而,统治者的绝对权威、金口玉言就是凛然不可侵犯金科玉律,成其为我们国家,封建专制独裁行为的特殊伪善而慈祥、忽悠民众最华丽且堂而皇之的词汇。这是相当危险的一种冥顽的不治之症!因此,看上去好象“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它的表现好象没有给民众带来眼前的危害;然而,它却预示背离民众(背信弃义)的开始!这种看起来,好像是达到了“没有”对民众不利的行为;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非也,这留下无穷的贻害!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众不就是生存、生活在“救世主”、“皇恩浩荡”、“圣明”、“英明”的统治者感情用事的行为之中吗?!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15 14:14

 

  百日谈古52
岂止如此,古公亶父进一步看到:“义”是“仁”的帮凶,没有“义”的顽强努力,“仁”也不会在中国历史进程之中取得如此坚实的“地位”。 义是仁的附庸,更加是感情用事的行为的执行者,主观上是当然的有意行为的履行者。统治者想要推行“义”,那么更加是感情用事的行为的执行者,这是有固定目的的作为,只能是感情用事更加突出,也就根本不会去考虑民众的利益。显然,“义”已经是明目张胆了,因此古公亶父才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就已经是有明显的行为表现出来了。于是乎,仁、义狼狈为奸,居然进入中国政权意识形态居于统治地位两千余年!之所以成其为现实,乃是有一个“礼”给予“仁、义”提供了保证。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17 22:18

 

  百日谈古53
“礼”是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统治者效力卖命的桎梏。有识之士不但不去响应还会指责这种做法,民众是不会答应的,他们有时候既不知道“真情”也没有说话的地方,只有苦苦煎熬日复一日。
古公亶父认识到这一点,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统治者用“礼”来治国,他就必定推行秩序、等级、规定等等人为的东西,最终目的必定落实到是规范、束缚民众老老实实为其“国家”效力卖命的“基点”上,所以主观上已经是非要采取这种办法不可,可是,有识之士不但不去响应还会指责这种做法,民众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好像是不会“答应”(心甘情愿)的样子。(这显然是殷商晚期社会的真实写照。)“则攘臂而扔之”:于是,民众不愿意听从,要把所谓的“礼”,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挥动手臂,抛弃、丢掉而只要自己的淳朴的民风民俗;所以,这才推翻殷商王朝而建立西周政权!因此,也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智慧而伟大的第一部《五典》(《归藏》或《德》)!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3-19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