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清包什么意思:《连山》《归藏》探索(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1:49:52
        认真探索我们古代的《连山》和《归藏》
     《连山》和《归藏》是我们祖国最早的“治国”典籍,在春秋时是人人皆知的简单事实。然而,通过战国和战国以后的文人墨客的任意篡改,致使《连山》和《归藏》成了不为人们所知的“古董”。并且人们的信口开河日甚一日,在宋朝以后,有人杜撰成为“言之凿凿”并且神秘的《河图》与《洛书》。到现在,不但广为“流传”,而且居然成了我们研究机构的赫然课题!
然而,通过个人对《老子》的研究,通过对我们自己国家真实的历史考察,它却在《老子》文章中重现。不仅如此,《老子》是在《归藏》的基础之上写成的;《归藏》是在《连山》的基础之上写成的。
《连山》又名《三坟》,具体内容是在官员之中禁三风:
第一块玉片上所刻画符号的意思是:禁官员的巫风,其内容为:迷恋歌、沉于舞;
第二块玉片上所刻画符号的意思是:禁官员的淫风,其内容为:沉女色、贪财物、恋游玩、迷畋猎;
第三块玉片上所刻画符号的意思是:禁官员的乱风,其内容为:不听先人的话、重用奸佞的人、不尊老、不爱幼。
《归藏》又名《五典》,具体内容是表现在统治者身上:
第一篇的内容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在《老子》文章中重现于12章。)
第二篇的内容是: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在《老子》文章中重现于23章,通行本22章。)
第三篇的内容是: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在《老子》文章中重现于38章。)
第四篇的内容是: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在《老子》文章中重现于40章,通行本41章。)
第五篇的内容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老子》文章中重现于57章。)
认真学习《老子》是会懂得我们国家的历史的!不仅如此,还会懂得治国的道理。因为《连山》是我们国家的唯一的一本殷商时期治国的“无字天书”;《归(龟)藏》是西周时期治国的唯一的一本“典籍”;《老子》是西周末年单逨接受周宣王临终受命而刻写的。可惜的是,经过春秋、治国的变异和后来秦汉的扭曲,人们自以为是的把《老子》篡改成为《道德经》或养生修炼的“经典”;魏晋之后人们又把它变异成为“捉摸不定”的“玄学”典籍。因此,人们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老子》,从而掩盖了《老子》的真实性质。所以,把此文奉献给大家,认识我们祖国的真正历史文献!06.12.23

一键分享:

陈光柱 发表于 2006-12-23 1   百日谈古
《连山》离现在已经快3700年,《归藏》离现在已快3200年了。有的人们一直把它们当成是“易”的一种,后来有的人们又把它们当成是《河图》、《洛书》……这些都不对。要知道这些,还必须回归历史。
陈光柱 发表于 2006-12-25 18:39

 

 

百日谈古

约近3700年前,时值中华大地上的民众在夏末的统治者昏庸的统治之下,其所属官员腐败不堪,置民众的生存、生活于不顾。致使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一人成汤,召集伊尹和仲虺,如何改变民众的现状?三人一致认为:必须禁止官员的歪风邪气,于由于权利的限制,只好从自己的管辖的范围内做起!为了随时提醒自己和自己的官员们就郑重地做了三块玉版的“牌子”!这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禁三风”。 陈光柱 发表于 2006-12-26 19:20

 

是啊是啊,有书说《连山》和《归藏》这两本归《周易》了。 据说是周文王主持的。 工人老大妈 发表于 2006-12-26 20:27

 

“禁三风”虽然不是“书”,但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无字天书”!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发明”文字,还只是在使用符号,因此,“禁三风”只能是“刻写”的三个符号,并且分别“刻写”在三块玉版之上。成汤用来随时警示着自己、和自己的官员们,坚决按照所制定的“意思”严格执行。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 21:16

 

  百日谈古4
第一块玉版上刻画的符号是:在官员之中,禁止“巫风”。什么是“巫风”呢?这是因为,我们那时的社会还处于“夏王朝”的末年。在夏王朝的官员之中,泛滥形成的:沉迷于听歌、唱歌的“欢乐”之中、醉心于参加或“欣尝”“舞蹈”的娱乐!于是,官员无心于“为民众服务”的事业,置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成汤、仲虺和伊尹共同认为,必须首先在官员之中禁止这样的“巫风”,才能促使官员们能够为民众服务的明的。所以,刻画了禁止“巫风”的玉版!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3 18:32

 

  百日谈古5
在玉版上面刻画,并不仅限于这例“禁三风”的问题。
例如,远在约5000年前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上镂刻的一组图案,有人就先入为主的称之为是“太阳八卦图”。这是在干什么?这是考古吗?5000年前的先民,从哪里来的“八卦”概念,从哪里来的“卦符”概念。现在“八卦”“卦符”的长短横概念,还只是“汉帛《易》”以后的事,距今只不过是两千年左右,这中间的三千年在干什么。诚然,《象牙梳》中间是由七个所谓的“乾卦”和四个所谓的“坤卦”组成“S”形的图案,分别在两回形中间有“T”字形的标记。但是,请注意,这是刻画在“梳子”上的图案。“梳子”是干什么的,“梳子”是整理、梳理头发而用的。5000年前的先民,对于自己的头发整理、梳理是多么的伟大的事情呀。当时的先民不分男女,对于“拖”在脑后或“飘洒”在胸前的头发,很是头疼。用树皮、草茎、兽皮去“扎、捆”头发,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它不利于生产实践,不利于生存竞争,它影响人们的各种活动,而会动摇预期的目的。事情本来可以成功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头发的干扰和被它物利用(“挂着”、“绊着”、被野兽或敌人揪住、扯住等不利的情况),轻者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重者丢失掉自己的性命。于是,梳理、整理自己的头发,几乎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当发现,把头发分为三股而“辫”时,则紧密得多,而只需要在“辫稍”处系上小小的绳索,这就方便多了。进一步把整理好的“辫子”再以“S”形的方式盘起来,并且在盘的两个中心部分用类簪子式的它“物”插上,就更加稳妥牢固了。这是惊人的壮举,于是在我们的民族之中广为流传,并且把图案镂刻在梳子上,不是一目了然吗!显然,大汶口的“象牙梳”正是我们先民当时的记录,正是五千年前人们生存斗争、生产实践的历史足迹。它启发人们在实践之中,必须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按一定的程序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实践。所以这正是后来发展为王者的“律己”、严格“律己”、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的前身。这样的精神孕育出来的品德能不高尚吗?这是西方世界所不能理解的民族精神啊!
这才是我们民族的“无字天书”的真正解读。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5 09:12

 

 

百日谈古6 ——又一例“无字天书”

离现在约4600年前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玉龟”中间的“玉版”上面也有一幅图案。有人说这是我们先民“占卜”“决疑”的明证,这又奇怪了,真不知这些人心里在想干什么?
愚以为,这幅图案太好了,太伟大了,它简直就是大汶口“象牙梳”的姐妹篇。它是我们先民足迹的真实写照,这是先民们认识了“龟”的价值的深刻寓意。从该图的中心部分看,这是后来甲骨文中“贞”字和“鼎”字的写照。也就是甲骨文中的两“贞”或两“鼎”交叉垂直的实录,也就是先民的“食器”的再现;离开中心“食器”后的“小圆”内,则是分向八方的八个龟头;八个龟头外“大圆”内分向四方的四个龟头。
这个具有图案的“玉版”,却是“玉龟”的中间组成部分之一,它分为“龟背”、“龟腹”和中间的“玉版”。此“玉龟”出土于墓主人的胸口前。显然这说明是墓主人铭记心中的大事,就是“玉龟”中间“玉版”的这幅图案。
这是什么样的大事呢?这首先得认识一下“龟”:
龟,顺从,不伤人、张口咬人,听从民的意志而皈依;
龟,能“填”民的肚皮,龟的“食法”极其简单;
龟,忍耐、坚毅,不要任何回报,捉到龟,只要放到它爬不出来的地方,它就老实的永远呆下去,它不吃不喝没有任何乞求。当民取用时,随时俯首待命;
龟,长寿,泰若,与世无争;
龟,可强民之身、健民之体。
显然上述之中唯有它不要任何回报,“俯首待”民之“命”最为可贵。这正是所有为王者,所应效法的精神。同时这也是“民以食为天”的早期精神体现。图案中心之所以是“食器”,正是寓以此意。只有以“食器”为象征的中心,才能保障四方(包括八方)民众生活生存、安宁永在。不理解这个图案,就不能理解后来出现在西周金文内的“抚有四方”、“永保四方”、“经维四方”等的真正精神。而这种精神的目的,却是“民得”的具体实施。伟哉,我们的先人。那时候的西方正是金字塔文化盛行的时期,他们的文化正是王权、强权、力量、暴力的杰作。我们却在距今4600年以后直至周王朝,始终没有找到一座像样的王权、皇权、强权的宫廷建设或像样的坟墓。从而使不少的人污辱我们说,没有王权象征的建设就没有进入国家状态,没有国家的形式就没有进入文明时代。真不知这是什么样的逻辑。这也就是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已经开始了。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7 16:05

 

 

订正

本文的倒数第四行尾,由于个人不慎,把“经过春秋、战国的变异”误写成为“经过春秋、治国的变异”,特此改正!
个人实在惭愧 ,望诸君原谅。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8 09:32

 

回复“网评天下牧者”先生 网评天下牧者先生;
你说的没错,此二书是在春秋、战国之际是“慢慢”消失的……
然而,西周末年之时,在人们修订“书”的时候,还知道把《河图》作为传家宝列在宝贝“玉器”等物品一起(见《尚书》)。
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认识我们自己的历史,这才是我们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反之,任凭铺天盖地人云亦云的胡说八道统治我们的认识就心安理得吗?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8 22:11

 

百日谈古7
因此,当成汤、伊尹、仲虺做“禁三风”的玉版就是“事出必然”而“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是针对夏王朝的官员腐败糜烂奢华的行为而作出的。
然而,他们当时在夏王朝“淫威”权贵面前是人微言轻的,不会引起夏王朝的丝毫注意。但是,这是“借鉴”,是规范自己官员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以此“宝典”推翻了夏王朝,而且用此“宝典”建立了自己巩固的殷商王朝。
于是“禁三风”也就成为我们国家第一部治理国家的“典籍”,而且是“警示”“官员”的“法典”!是殷商王朝的“汤刑”“依据”。
值得注意而深思的是:不是“禁止”民众的什么,而是“禁止”官员们的某些行为必须得到规范!从而为较为“完美”的在殷商王朝的执政进程之中,贡献了难忘的“功绩”!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9 22:31

 

再复“网评天下牧者”先生 “网评天下牧者”先生:
可能是我语言的错误,一时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让你误会我以为你“恶意”!
我应该向你道歉。望你原谅。
“完整的书”是当时西周人时时刻刻铭记的宝典,只有西周人知道。后来在周康王二十三年“唯九月。王在宗周令盂。王若曰……今余唯令女盂召(绍)荣敬雍《德》经。敏朝夕入谏……”(见《大盂鼎铭文》)。这里说的《德》,就是《归藏》,就是周康王朝夕自律的“宝典”!可惜,我们的文人学者对此,却没有“反应”,这当然也包括郭沫若老先生。
这要我怎么说呢……
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0 16:43

 

再复“网评天下牧者”先生 “网评天下牧者”先生:
可能是我语言的错误,一时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让你误会我以为你“恶意”!
我应该向你道歉。望你原谅。
“完整的书”是当时西周人时时刻刻铭记的宝典,只有西周人知道。后来在周康王二十三年“唯九月。王在宗周令盂。王若曰……今余唯令女盂召(绍)荣敬雍《德》经。敏朝夕入谏……”(见《大盂鼎铭文》)。这里说的《德》,就是《归藏》,就是周康王朝夕自律的“宝典”!可惜,我们的文人学者对此,却没有“反应”,这当然也包括郭沫若老先生。
这要我怎么说呢……
先生对此有何看法?2007-1-10
我是特指完整的书,并非指其中的章节...再者,文王当初为何必不直接用连山归藏呢?如果它们当时存世的话.个人爱好,纯粹的学术问题,并无其他恶意,就象夏商周的断代问题一样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0 16:54

 

  百日谈古8
“禁三风”之中,首先就是禁止“巫风”。 当时的“巫风”,仅限于“歌、舞”。民众的正常“歌舞”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官员的本质是:上服务于“王”,下必须服务于民众;然而,官员的不务正业“沉于歌”、“迷于舞”,就是社会之中的大问题。夏王朝晚期官员腐败糜烂奢华的行为表现,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沉于歌”、“迷于舞”而不干“人事”。因此,成汤、伊尹、仲虺就把“沉于歌”、“迷于舞”作为“巫风”首当其冲地提出来,以便警示官员,这也是中国人天经地义的认识必然!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1 22:40

 

百日谈古8
“禁三风”之中,首先就是禁止“巫风”。 当时的“巫风”,仅限于“歌、舞”。民众的正常“歌舞”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官员的本质是:上服务于“王”,下必须服务于民众;然而,官员的不务正业“沉于歌”、“迷于舞”,就是社会之中的大问题。夏王朝晚期官员腐败糜烂奢华的行为表现,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沉于歌”、“迷于舞”而不干“人事”。因此,成汤、伊尹、仲虺就把“沉于歌”、“迷于舞”作为“巫风”首当其冲地提出来,以便警示官员,这也是中国人天经地义的认识必然!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1 22:42

 

  百日谈古9
“禁三风”之中,在禁止“巫风”之后,就是禁止“淫风”。当时的“淫风”表现是:沉女色、贪财物、恋游玩、迷畋猎。显然这是“官员们”有权、有势之后,日益滋生起来的“坏毛病”。一旦有了这样的毛病,那么他(他们)还能够为民众服务吗?他(他们)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官员”的资格。因此,官员的“淫风”非禁止不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行使“政府”的职能!正是因为夏王朝不注重、不闻不问这些严肃而必须重视的“执政问题”,因此被成汤而一举推翻之,建立了殷商王朝。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3 09:58

 

 百日谈古10
“禁三风”之中,在禁止“巫风”、“淫风”之后,就是禁止“乱风”。 当时的“乱风”表现是:不听先人的话、重用奸佞的人、不尊老、不爱幼。显然这是“官员们”不但有权、有势了,并且在日益滋生起来的“坏毛病”的影响之下,发展而生成的“自以为是”的行为!官员们,有了这些行为,那么这还能够是一个“国家”吗?还有“国家”的正常职能吗?显然,这是成汤、伊尹、仲虺他们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这是伟大的创举!因为这是在在公元前十六、七世纪,是在我们国家文字还没有创始的时候!真不知一些华夏“政治家”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伟大的先人!?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4 20:52

 

  凤凰.世纪大讲坛的“热血老兵”对“百日谈古4”的回帖:
“官清民自安”。
我的回帖:
热血老兵先生:
是的。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必须做到“官清”。
官清,才能服务于民众,才能为民众的切身利益办实事!
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家才能前进!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5 09:15

 

  凤凰.世纪大讲坛的“天云之骨(活力新兵)先生对“百日谈古9”的回帖
天云之骨(活力新兵)先生:
感谢你的关心和爱护,并感谢诸位的回复。
公仆的本质:就是上必须服务与统治者,下必须服务于民众。舍此还能有什么?不然的话,那就不是“公仆”了。
统治者的天职:(在殷商王朝和周王朝的时候,但不包括春秋末期和战国乃至以后)就是“孤家”、“寡人”。之所以是“孤家”、“寡人”,乃是他一人所想:就是为天下“民众的切身利益”而效劳。这只能是他一人所想,其他任何人不敢想、不能想的。其他人如果有这种想法,是不法行为,是越轨行为!
这些,正是我“百日谈古”的目的,让大家知道应该知道的问题。也是大家不认识《老子》的结症之所在。只好委屈大家,听我慢慢道来。

附:(凤凰.世纪大讲坛的天云之骨(活力新兵)的帖子:
楼主研究之深刻,博学,非一日之功。
倘若公仆认真探索我们古代的《连山》和《归藏》
倘若我们的治国方略行重于典教,国人岂不万幸归忠。
诸位回复也很精彩,体现了一种探讨、严谨治学的风貌。
不顶都难。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5 19:25

 

  百日谈古11
由于“禁三风”作为依据的“汤刑”就应运而生了。现在追求“汤刑”原有的“条款”,已经是不可能。然而我们的确“知道”某些或部分“内容”以及“汤刑”的宗旨。
“制官刑,儆于有位”是它唯一的宗旨。具体的内容,略述三点:
首先我们知道:伊尹在建立殷商王朝之后,曾经利用“汤刑”处罚了当时的“王”——太甲。把太甲“囚禁”在桐宫,面壁(祖宗)反省三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的处罚取得圆满而积极的结果:太甲在我国历史上成为少有的的、好的统治者!在甲骨文中,“祭祀”他的“言辞”“最多”;
其次我们知道:“先王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为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尚书·说命》)这从侧面而证明(说明)官员的不尽职,就会遭到“若挞于市”的处罚,也是当时“汤刑”的一种;
其三,“墨刑”也是对官员的处罚:“墨刑”正是成汤等领导人自律的表现。当他的下面的人,眼睁睁地看着他犯错误而不加规劝或制止,过后一旦明白,立即对此下面的人,处于“墨刑”,永不再用。
可惜,对这样现实的事情,也许现在的我们会一笑了之。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6 18:29

 

  百日谈古12
在“禁三风”的指导下,殷商王朝前期几个“王”的表现都还“不错”。
殷商王朝政权的建设之所以不容易,从他们的“迁都”可以看出问题来。虽然,迁都有其自然灾害的原因,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政治原因。当时的“王”都还知道自律、自警,都还知道用“禁三风”鞭策自己。认识到: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官员的惰性、腐化堕落之风会有增无减,“积非成是”地危害着政权。夏王朝覆灭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显然那时候的人们没有什么理论能力,只能试验性作一些尝试。故而后来五次迁都,由亳至嚣(或“爻”)、至相、至庇(耿)、至奄,最后由盘庚定都为殷。这些,都还是“王”者在《连山》的监督之下的“自律、自警”和“保证、保障民得”的表现。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7 21:40

 

  百日谈古13
“保证、保障民得”是我国古代先民生存的基础,是我们祖宗“民以食为天”的具体实施的表现。同时也是西周王朝和西周王朝以前的“王朝”存在的坚实基础,是中国发展的特殊“驱动力”!它的最大特点表现在我们的“陶文化”和“鼎文化”以及“甲骨文化”之上!可惜的是,我们的学者根本没有注意中国的特殊的“陶文化”和“鼎文化”以及“甲骨文化”!汉王朝建立以后,特别是汉武帝崇拜“权力”、“权威”的独裁专制而完成“封建社会”的“定型化”!随之而形成的“固定”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就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不变的“统治”模式而传承了两千余年。
这样一来,人们只好“迷信”中国已有的“意识形态”——“仁义道德”(实质上是“仁义礼智信”的“升华”)而故步自封;或者人们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来认识中国的问题(当然,这只是近来以及现在的现象)。于是乎,我们只好稀里糊涂离开中国自己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19 08:41

 

  百日谈古14
殷商王朝的头几个王的“自律”都做的挺好,都能够激励自己的官员的尽心尽职为民众服务。但是,老是这样把“都城”迁来迁去,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殷商王朝的盘庚慎重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官员的尽心尽职为民众服务,来源于最高统治者“王”自身。“王”在执政的进程(过程)之中,一心一意为民众而服务,那么“官员”们又怎能不尽心尽力?于是,他率先提出“式敷民得,永肩一心”的口号。明确指出以“王”为代表的国家政权,必须把“民得”放在第一位的地方!(可惜的是,汉以后的文化人们,歪曲了这一传统思想,擅自篡改为“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在整个殷商王朝的时候内,也就是在殷商的甲骨文内,是没有“德”这个概念的,也就不可能有“德”的意思。)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0 19:07

 

  百日谈古15
显然,在殷商王朝的盘庚时代出现了两大奇迹:一是提出为民众服务而鞠躬尽瘁一心奋斗到底的口号(即:式敷民得,永肩一心);二是在这个时期从符号发展而开始形成了甲骨文的“文字”!这在中华民族的领域内意味着什么?前者明确了社会之中统治者的天职——“王的不变的终身义务”——只能是为民众的“得”而服务;后者,宣布了中华民族进入了“文明时期”(有了文字长足发展的基础)!
(可惜而遗憾的是,人们在认识“甲骨文”的时候,给她戴上了所谓“占卜”——自我愚弄、“迷信”不实——的帽子,令人哭笑不得。这是在干什么?是赞美还是“摸黑”!?)
正因为有了甲骨文的“健康”发展,才有“金文”的出现与发展,才有“籀文”的形成之基础,才有后来文字出现之可能!这中间缺少任何必须且必要的环节,都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2 09:02

 

  百日谈古16
甲骨文没有出现以前,就有了“符号”,这是大家知道的。符号出现很早,大约离现在8000年前,就已经为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了(我们所能找到的实物证据)。最早的符号,无非是我们的祖先在客观实体上留下了他们的印记!显然这有一个初始的问题:既然我们的先人可以留下印记,那么必定当时的先人也会解读、复述这些印记。否则,是不符合情理的。我们设想一下,如何“定义”(规定)这样的两种人呢?显然我们可以把留下印记的人叫做“卜”人,它囊括:刻、画、写、记(卜)、录、钻、凿、灼等能够留下印记的活动;把能够解读、复述这些印记的人叫做“占”人。而“卜”和“占”是当时的口音而已(和不同的民族、地区、国家的发音不同是一样而已),这已经无所谓了。显而易见这是我们祖先的初始行为,经历了几千年的进展才走到甲骨文时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显然,“卜”字本身就意味着:“在一根兽骨上留下印记”,所以甲骨文中的卜字的“一点”,既可以在左边,也可以在右边。)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4 09:17

 

  百日谈古17
除了“占”“卜”二字以外,还有一个“灼”的问题。“灼”原来只是“卜”(记)的内容之一,但在人们实际的进程之中 ,发现“灼”有独特的作用。“灼”印,(相对来说)保持的时间长远和保存的形状不容易变形。于是,我们的先民认识了“灼”印的这些特性之后,重新“规定”了“灼”的意义,把它从“卜”(记)的领域内分离出来,以它作为验收、收讫,从而代替了“印章”的功能!这是我们先民们何等伟大的创举呀!因此,“灼”印在殷商王朝,就发挥了它巨大而应该具有的作用。
然而,清王朝末年的孙贻让、王国维之流等人,凭自己的想当然而玷污了甲骨文。他们肆意歪曲诬蔑甲骨文内的“占”、“卜”、“灼”,使我们古代文明遭受到无情地摧残!致使富有创造性的甲骨文,现在我们还蒙受在古代“占卜”迷信的阴影之中!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5 11:40

 

百日谈古18
故此,我们必须调整我们对甲骨文的认识:“占”是“读”、“看”、“阅”或“听取”的意思;“卜”就只是“记”(录)的意思;“灼”印只是“证明”某人“说的”!
于是,整个甲骨文的认识将会“生动活泼”地再现我们辉煌的甲骨文文化的精彩!也将看到:殷商王朝的难得的“每事问”的高尚品德,和中华民族的统治者“集思广益”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源头!
只要认识了上述,我们进一步看到: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的统治者,就能在“御前会议”上决定大大小小一系列问题;而不是所谓的“独断专行”!这样也间接透露出来,“保证、保障民得”是统治者自己自觉履行的天职!
所以说,清王朝末年的孙贻让、王国维之流对甲骨文的歪曲必须纠正过来!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6 10:41

 

百日谈古19
甲骨文文化的发展,也伴随有一个“贞人”问题。
在殷商王朝时期,虽然出现了文化的大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由于当时“开始”使用“官员”(管理人员、“中介”——沟通于统治者和民众之间的人员),是“管理食器”的人(管理饮食器具的人,或从事“饮食”的“大师傅”)。这些人员,开始都是尽职尽力为统治者和民众服务的人,这些人就是“贞人”。然而,随着殷商王朝的发展,随着“贞人” 的地位不断的提高,随着他们从事“卜”(记录)的深入发展,他们识文断字的能力得到了“独到”的提高。他们后来居然左右了殷商王朝的“王事”,大小事情居然要看他们的“眼色”!
故此,后来庚丁和儿子武乙就对“贞人”不客气了。形成了我国历史第一次“整治”“文化人”的事件,罢了他们的官、撤了他们的职,“镇压”了他们的“气焰”。虽然,这一事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但是对于后来的影响和遗害却“无穷”!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7 10:02

 

达因先生:
谢谢你的关注,也谢谢你的指责。
不过,不能不允许人们探讨应该探讨的问题吧,你说咧,达因先生。
何况,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谁见过?这个“孔安国大概是孔子的第十二代子孙”已经是去西周以后大几百年的人,他的“话语”就是颠扑不破“真的”?他没有造假的“嫌疑”?他可是孔子的“孙孙子”!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8 19:56

 

百日谈古20
补充“贞人”的“失去”,这才“开始“使用”史官,也就是在殷商王朝晚期才出现史官。当时和以后直到周宣王四十三年的史官,只能从事三事:也就是说,商王朝后期和西周时期的“史官”,都仅只是作“记事”、“冊命”和做“事”而已。这些都是在“王”的视野以内。这是因为成汤、伊尹、仲虺三人背着夏王朝搞了一个《连山》就把夏王朝推翻了。故此,殷商王朝的各个时期都“自觉”地重视“图画”或“文字”的使用问题——必须在王的视野以内(当然不包括在陶土器皿上面的“工匠”所留下的印记)!所以,当时和以前的“史”“使”“事”三字相通、同,与“历史”的“史”无关。所以, 周宣王四十三年以前的“史官”是不能涉足“历史”的。因为,殷商王朝的覆灭也是因为古公亶父做了《归藏》而断送的,西周王朝也就不得不沿袭“文字”的使用必须在王的视野之内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29 09:30

 

  百日谈古21
正因为庚丁、武乙沉重、摧毁、打击了“贞人”集团,致使有些“贞人”散逃到古公亶父的“阵营”之中。这可给古公亶父的“阵营”补充了新的活力!由于甲骨文的使用仅是“贞人”们的独到行为,而古公亶父是远离商王朝以外的“无名”之辈,根本不知有关甲骨文的事情。所以,要不是“贞人”的散逃,西周的“根据地”就不可蓄了“力量”和“勃勃生机”且生龙活虎的一批“干部”。通过古公亶父的努力,并且吸收殷商王能建立起来。古公亶父不但收留了“贞人”,并且还重用了他们。这样,古公亶父为建立周王朝的“根据地”积朝的“教训”而做出了伟大的治国典籍——《归藏》。(这才存在有《归藏》发展而来的必然的基础条件。)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30 15:18

 

 

具体问题一时说不清。

楼主的叙述好象还局限在历史是单一渐变的状态。有时间的话,请搜索“人类可以传承的历史应该大于10万年”一文看看。尊重历史记录,我们会看到真实的历史是大起大落的!!! 慧海舟人 发表于 2007-1-31 00:17

 

  百日谈古22
《归藏》,又名《龟藏》,也就是在龟甲底版上面刻写的甲骨文“文字”,用来规范古公亶父自己!
这是因为古公亶父认真总结了殷商王朝的兴衰的经验教训:从成汤的《连山》规范自己的官员治国开始,到后来的不断迁都,以及盘庚提出的“式敷民得,永肩一心”,和后来武丁的优良作风,揭示出“治国必须先治理君王自己”!
殷商王朝的衰落是起于武丁之“次子”——祖甲。由于祖甲的的骄奢淫逸,才导致殷商王朝覆灭的必然。并且还造就了殷商官员之中的腐败糜烂的“得”风日甚一日的不断盛行!虽然有“贞人”集团的不断加剧,但是根子却在“王”的身上。庚丁、武乙只不过是转移民众的视线,打击了“贞人”集团,但是没有找到“事物”的根源,只能事与愿违而成为不治之症!
这些就是古公亶父做《归藏》的条件和基础。加之当时盛行的只是甲骨文,所以古公亶父只能用甲骨文来规范、约束自己而尽心竭力为他自己圈子内的民众服务,让他们生存生活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1-31 19:48

 

百日谈古23
中华民族崇拜“龟”是有年头的,从4600年前的安徽出土的凌家滩所揭示出来的“玉龟”,就说明我们对“龟”的认识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少说也是5000年以上,这可是实打实,而不是传说。所以,到了殷商时期出现甲骨文就是必然,这是因为“龟”在某种意义上与中华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故此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龟甲版上书写神圣庄重的誓言,也是必然!古公亶父在岐邑做《归藏》就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之举!何况,殷商王朝又给他送来了“散逃”而来会书写甲骨文的“贞人”!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1 21:00

 

百日谈古24
古公亶父具备了这些条件,但是面对具体问题而做的时候,就不得不审慎认真对待。首先就是如何总结、对待《连山》的问题。原文照搬不仅是不可能,简直就是没有的事情。然而,《连山》这“本”“无字天书”写(刻画)成的治国宝典,为殷商王朝做出的伟大功劳确实是有目共睹的,是抹杀不掉且挥之不去的。当然,人们都知道它的精神。因此,古公亶父在《连山》的基础之上,做出了《归藏》的首篇。这就是后来传承下来的《老子》文中的第十二章的前面大部分。只要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人,都是知道这件事的。这才会使得取代了殷商王朝的西周王朝建立以后,把《连山》(《河图》)作为传家宝放在周室玉器类之中加以珍藏,以励自己的子孙作为永远的“借鉴”!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3 15:02

 

回帖 khaos先生:
谢谢你的支持和关注!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3 16:52

 

百日谈古24
古公亶父具备了这些条件,但是面对具体问题而做的时候,就不得不审慎认真对待。首先就是如何总结、对待《连山》的问题。原文照搬不仅是不可能,简直就是没有的事情。然而,《连山》这“本”“无字天书”写(刻画)成的治国宝典,为殷商王朝做出的伟大功劳确实是有目共睹的,是抹杀不掉且挥之不去的。当然,人们都知道它的精神。因此,古公亶父在《连山》的基础之上,做出了《归藏》的首篇。这就是后来传承下来的《老子》文中的第十二章的前面大部分。只要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人,都是知道这件事的。这才会使得取代了殷商王朝的西周王朝建立以后,把《连山》(《河图》)作为传家宝放在周室玉器类之中加以珍藏,以励自己的子孙作为永远的“借鉴”!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4 18:11

 

百日谈古25
《五典》(《归藏》)的名子就是来源于《三坟》(《连山》)的。“典”是“坟”的发展,“五”是“三”的发展,《五典》又是《三坟》的发展。《五典》到《三坟》,不但是从符号发展成甲骨文字,而且是从竖着的三块玉版,发展上升到五片龟板“刻画”的文字所连接组合成能够翻阅的“典册”。此事虽然当时并不那么重要或显眼,然而在中国文化认识史的进程之中,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是“里程碑”式的“环节”),它奠定了春秋时期“五行”观念的萌芽和发展。可惜而遗憾的是,无从再能找到真凭实据!只能按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之可能,理论上论证这样的事实。这是所谓的“汉文化”的致命弱点,它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陈光柱 发表于 2007-2-5 17:10

 

百日谈古26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是《老子》一文最先直接引用《归藏》的原文。《归藏》也叫《龟藏》,是古公亶父在公元前12世纪商朝末年前,在原来《连山》(仅是符号)的基调下“刻画”、“写”出来的。《龟藏》还叫做《五典》,是分别由五块龟甲底版“刻画”、“写”出来的,并且用“绳索”连接成册为典,故曰《五典》。“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则只是《龟藏》(《五典》)之一的内容,它也是古公亶父开创西周根据地重要理论思想基础之一。并且,它正是《龟藏》(《五典》)的首篇!可惜的是:由于春秋长期的动乱和文字的巨大变动(甲骨文字的自然消失和竹简籀文的形成),待到春秋末期时人们已经不知道甲骨文(商王朝中期公元前14世纪——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的这段历史了。后来的人们(战国以及秦、汉以降直至清王朝末年的漫长的2500多年),议及这样的历史问题时,就只能是沿用于“传说”,从而拿不出像样的证据,或者是自己的想当然了(已经出土的甲骨文和殷商以及周王朝的金文都不支持所谓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