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囚徒内容:伊莎多拉·邓肯:舞随心动,心无所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02:21

伊莎多拉·邓肯:舞随心动,心无所羁

2011-03-11 17:57:48 来源: 网易女人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当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8-1927)带着她的波西米亚女性意识登上舞台,舞蹈的艺术注定将永远改变。虽有评论者瞧不起她舞姿的飘浮不定,她的左派立场也让她时遭诟病,但邓肯给墨守陈规的古典舞蹈世界注入的灵动却余韵悠长。

她被誉为“现代舞蹈之母”,给墨守陈规的古典舞蹈世界带来了自由灵动。她还是一个口无遮拦的社会主义者和一个坚定不移的女性权利倡导者,终生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

编译:小柯

当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8-1927)带着她的波西米亚女性意识登上舞台,舞蹈的艺术注定将永远改变。虽有评论者瞧不起她舞姿的飘浮不定,她的左派立场也让她时遭诟病,但邓肯给墨守陈规的古典舞蹈世界注入的灵动却余韵悠长。

邓肯被称为“现代舞蹈之母”,但即便是芭蕾舞也曾受她的激进锐气所影响。从很多方面来看,她生活不幸,但是她留给后世的,并不是一种对困境与失败的感伤,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独创者那生机勃勃的想象力。


十九世纪末的时代巨变给了邓肯辽阔的人生舞台。1877年5月26日,伊莎多拉·邓肯生于旧金山一户开明之家,成长中母亲是重要角色,她对音乐、文学和艺术的爱好令女儿受益匪浅。母亲靠教授钢琴课维生,而在离家不远的海滩上,年少的邓肯也随着潮水逶迤迈开了舞步,且不久即能靠给邻家小孩上舞蹈课来补贴家用。

大自然的韵律和古希腊戏剧的激情是邓肯舞蹈艺术的两大灵感之源。她憎恨芭蕾舞那一板一眼的的结构体系,她不仅决心创造舞蹈的新形式,更着意要给舞蹈艺术带去新的前景,——让表达性的肢体运动像通常的教学科目一样,成为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年邓肯曾与母亲前往芝加哥和纽约,在那里,她在剧院和杂耍剧场为木知木觉的观众们表演。直到1900年她去了欧洲,邓肯才被正经当做一个舞者来看待。虽说最早的舞者生涯始于一些私人聚会上的助兴,但欧洲各大剧场很快就接纳了年轻的邓肯,观众们也因为她耳目一新的“现代舞”而如痴如醉。


二十世纪初,芭蕾一度沦为一种窥视的艺术,观众尽是些眼巴巴望着舞女贴身短裙的男人。邓肯将独舞表演引介给了舞蹈观众。她谴责对舞女衣着的严格规定,她抛弃了束胸衣和小短裙,以一身简单飘逸的古希腊式束腰外衣,搭上色彩艳丽的长款披肩,赤脚登台。她的舞蹈表达着母性、爱与悲伤,女性观众颇感共鸣、座无虚席。

而与她激进的舞蹈主张几乎一样引人注目的,是她波西米亚式的私生活。她是一个口无遮拦的社会主义者和一个坚定不移的女性权利倡导者,不断挑战着社会规范。她声称不相信婚姻和一夫一妻制,她与众多情夫中的两位育有两子。不幸的是,两个孩子均于1913年的一场事故中溺水而亡。

同时,她还是纳塔莉·巴尼(Natalie Barney)在巴黎的的女同沙龙的座上客,包括作家梅塞德斯·德·阿科斯塔(Mercedes de Acosta)在内的众才女也与她多有过往。邓肯曾为阿科斯塔作诗道:“我的吻就像一群蜜蜂/愿在你的双膝之间找到方向/吮吸你唇涧的蜜糖/抱拥你纤长的柔臀。”

 

以舞蹈教育来帮助人的全面发展,伊莎多拉·邓肯实现了她的梦想。在柏林、巴黎、伦敦和莫斯科,她都建立了邓氏方法的学校。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49岁那年,当她正驾驶着自己的跑车风驰电掣,不料她披戴的一条艳丽长巾竟然绞进了跑车的轮胎,害她被活活勒死。想起她早年对舞蹈服装的变革,那飘然的希腊长裙搭配明艳的长款披肩,这起意外事故仿佛竟也成了邓肯的悲壮谢幕。(本文来源:同语)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