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安全教育网平台:走出心灵的地狱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55:11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单位,在有人群的地方“嫉妒”,几乎是人人见而“避“之,得而“诛”之的字眼。

      

嫉妒无时无处不有,其影响之深,危害之大可谓触目惊心。
      

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要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处于“优位”,总有不及他人之处,所以常怀“嫉妒”之心的人永远走不出心灵的地狱,永远摆不脱这种不健康心理的煎熬。
      

嫉妒是破坏人际关系,引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罪魁祸首”。

 

嫉妒总是与流言、恶语、陷害、阻挠、拆台、造谣为伴,都始于害人,终于害已。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相互嫉妒影响人际关系,贻误工作事业的现象绝对不在少数。
      

其实,嫉妒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现象,它存在于社会人群之中,总有其产生根源。窃以为,引发“嫉妒“的主要原因是人格修养的好坏和心理品质的优劣。
     

人格由尊严、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构成,是一个人在特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反映的是人的社会特质。人格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无法超越历史和现实。就个人而言,由于后天因素的影响,在人格尊严,价值取向以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有些人特别看重个人的名誉、地位,这种人的尊严往往在“自高自大”中希望自己绝对地优于别人,超越他人。他一旦发现周围的人有超越自己之处,便心生妒嫉,要么设法贬低对手,要么大打出手造谣中伤,甚至戕害别人;有些人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这种人似乎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不仅“自私自利”,而且极易“妒嫉”别人,常常把所有的人视作自己的敌人,总是以猜疑、妒嫉和冷漠的目光注视和分析别人,因为只有这样,方可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仔细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那些事那些人就明白了大都是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居于优位;自己所厌恶或轻视的人居于优位;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居于优位;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居于优位。因此,这些在心理品质上存在缺陷的人,其生活空间总是布满阴霾,其人生道路上总是荆棘丛生,最终也只能在失望、嫉恨和迷茫中了结一生。
     

健康的个体和健康的社会就必须走出“嫉妒”这座心灵的“地狱”。
     

要走出这座黑色“地狱”,尤为重要的是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完善。每个人所谓的“七情六欲”总是受到一定的社会“规范”所约束,这就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克制自己的欲望,处理好自身与他人、团体、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嫉妒”心理,以淡泊、平实、真诚、宽容的人生态度处人处世,培养一种与其所处社会价值取向和公共利益相适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摆正个人在社会人群中的位置,打造内敛、兼容、放达的魅力人格。事实上,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受历史、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性格、资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生存环境条件、所处政治、经济地位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使社会成员之间产生“嫉妒”心理。所以,正确对待自己所处位置,要做到“缘遇以安命,缘分以安心”,既要抓住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机遇,又要做到安分本分、心安理得。同时,还要冷静、理智地对待“宠辱“、尊卑这个问题,当自己得”宠“之时,应该想到把这份” 宠爱“推给大家共同享受,高居尊位之时,一定要想到平易近人,在和谐相处之中,让大家忘掉尊卑之分。不然,内心无止境的” 贪婪“和“嫉妒”,必将给自己留下“誉既汝归,毁将安辞?利既汝归,害将安辞?功既汝归,罪将安辞?“的无穷后患!
      

培养一种“好恶有度“、”兼听泛爱“的处人、处事、处世态度,尤其要冷静对待情感、友爱与理智、原则之间的关系,不留下滋生” 嫉妒“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