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作人员要求:二)嘉靖时代--大变革的前夜。-《感受启蒙》-搜狐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18:05

壶公评论:从灾变看兴衰(5)

四、灾变与明王朝的兴衰

二)嘉靖时代--大变革的前夜。

嘉靖皇帝为什么不杀海瑞?

因为海瑞骂皇帝,所以嘉靖皇帝是昏君,一骂成千古。

嘉靖昏否?

察之于史,事实并非如此,即使以满清康雍乾三朝宠臣张廷玉为总纂官撰写的,对明王朝不无贬意的《明史》,对于嘉靖皇帝的评论仍然是:

“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应该说,这个评论是比较客观的。近代中国再度陷入教条主义和庸俗论的困境,对于这一历史片段的评论失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当然与中庸理论的合理与合度的分析方法更是相去甚远。

《明史》主要批评嘉靖皇帝朱厚熜二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大议礼之争”,曰:

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

在肯定朱厚熜天性至情的合理性的前提下,《明史》批评了他的过分之处。从评论上看,满清文人只是把这一事件作为朱厚熜个人的事务看待的,并不愿意明白,在明朝,中国传统的以皇帝和仕族共治天下的模式已经破裂。这一特点即是朱元璋作为农民领袖的特质所确定的;进而,在朱棣和方孝孺的对立时,这个裂鏠已经成为重创。而“大议礼之争”典型地反映了朱厚熜对君权的维护和对仕权的摆脱。

笔者读唐人李商隐诗及于评论,发现清人对于政治问题常常三缄其口,也常常将政治问题以生活的情感予以掩饰。注意到:

中国的传统社会,以君权、仕权、民权三权共立,而以君权、仕权合一统治社会,这一社会形态,是以荀况和董仲舒的理论为基础的;

到了明代,由于政权的农民性质,与仕权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可是明王朝终究无法完成君权与民权的统一,也就保持了与仕权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状态,具备了近代民主社会的一些特点;

到了满清时期,由于汉仕子处于奴才的位置,以君权为代表的满清族权统治了社会,其政治的特点显现了韩非理论的特色;

当社会进步至毛泽东时代,仕权已经丧失了,知识分子被要求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或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执政权和民权的统一有别于西方的执政权与精英权(仕权)的统一,尽管现代有了种种变异。

因此笔者认为,满清时期是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期,在这样一个不幸的时期,有了张廷玉式的沉默,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认为朱厚熜不理朝政,以至于为国日衰,曰:

“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

朱厚熜崇尚道教,其政治有了两个特点:

1、是缺点,他迷于长生不老之术。不过观诸前朝皇帝,迷于此道者不乏其人。当皇帝的要长生,是从秦始皇就开始的,也算是寡人有疾了;

2、具有后世哲人胡适主张的无为而治的特点。在现代看来,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君主立宪体制也是如此,只是朱厚熜的模式比较原始了一些,远在英、日等国之前,也是怪不得的。

张廷玉们的此类议论也受到时代的局限,因为满清实行的是一人专制的模式,与明王朝皇帝与首相权力分立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张廷玉们即便识其机关,又岂敢深入?

除了上述二点,张廷玉们没有论证明代的灾变,尤其是嘉靖三十四年的华州地震,因此至少可以给他们加一个非唯物主义的帽子。灾变是决定明王朝命运主要因素之一,是不能不予以关注的。

了解中国文化,明朝是一个转折性的时代;了解明朝,嘉靖一朝具有典型的意义;嘉靖一朝的典型性就表现在两大激变性的事件:“大议礼之争”和华州地震。这二个事件和后来的二个外患――万历朝的抗倭和崇祯朝的亡于滿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进入现代社会的黑暗和动荡的前夜。它所具有的意义,在现代看来是如此醒人,以至于笔者成为反滿斗士而作明清之辨。

壶公评论写于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