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书法视频在我观看:美学大师和两弹元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9:41
我市著名文史专家张建初(老城闲人)在题为“一所中学的一个世纪”的文章中,记录了安庆一中的百年历程。此文在《振风》杂志和张建初的博客中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现将文章分章节转载,以飨读者。
美学大师和两弹元勋
一所中学的一个世纪·繁星
安庆一中的校友录上,美学大师邓以蛰的名字,应该排在首位。1904年,刚刚12岁的他,就夹着小书包去尚志两等小学堂读书了,而两年之后,这所学堂才被收编为安徽全省师范学堂附属小学堂。邓以蜇与这所百年中学,有割不断的两世之情。他的父亲邓艺孙,安徽全省师范学堂创办之初,就应邀出任斋务长一职,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尚志两等小学堂才有可能成为安徽全省师范学堂的一枝。1925年2月,邓以蛰以校长的身份重新回到母校,不过此时的校名,已经改成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了。在这之前,邓以蛰分别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美学界,邓以蛰的声名赫然了得,他与同是安庆籍的宗白华、朱光潜,被称为美学三巨头。相比之下,邓以蛰治学更为严谨,存世的《邓以蛰全集》,只50余万字。但其中《气韵生动》、《画理探微》、《六法通诠》、《中国绘画之流派与变迁》等,极具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有人把他归为皖派,更多的人因为推崇他在篆刻史上杰出的贡献,而尊为“邓派”。邓石如时代,正值皖、浙两派称霸印坛之时,但他绝不满足于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已雄厚和书法为基础,做到“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拓宽了篆刻取资范围,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已刚健婀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当时的印坛,可说与皖、浙两派形成鼎足之势。邓石如的雄风一直影响到同时期的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咨、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位杰出的大家。可惜他原石流传极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谱》、《邓石如印存》等。
邓艺孙,字绳侯,号世白,教育家。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曾孙,美学家邓以蛰之父,两弹元勋邓稼先之祖。先后任安徽公学校长、安徽全省师范学堂斋务长。民国后被推任为教育司司长。1913年秋,任安庆江淮大学校长。因积劳成疾,两个月后去世。
邓以蛰,字叔存,邓艺孙之子。清代艺坛宗师、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家学渊源有自,又留洋多年,中西学养深厚。1923年任北大哲学系教授,同时于《晨报副刊》等发表一系列不同凡响的文章,因此当时学界盛传着“南宗北邓”之说,将邓以蛰与宗白华相提并论。
邓稼先,邓以蛰之子。1948年留美,获物理学博士,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第九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学部委员,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研制和发射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

(1972年,邓稼先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全面领导核武器的改进和发展工作。7月1日,邓稼先〈中排右一〉陪同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的杨振宁博士〈前排右五〉)

(1949年,邓稼先〈中〉与杨振宁〈左〉、杨振平〈杨振宁的弟弟〉在美国的合影。)

(邓石如印谱:我书意造本无法)



(邓石如印谱:“完白山人”3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