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正常值:中国网山西频道-太原古街巷介绍(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3:39
太原古街巷介绍(三) 爱自由旅游网 2006-07-10 17:12:30 星期一

十一.敦化南路


  正式命名于1958年,位于太原建设北路之东,是靠近东部边山地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此街最北端越北河湾沙河桥,起于原敦化坊村南;最南端逾太原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太原东站货场,与大东关街丁字相交,全长约五华里。

  太原以“敦化”命名的街巷有八条之多,诸如敦化巷、敦化南巷、敦化东巷、敦化北路等等。其中最长、最宽、最繁华者莫过于敦化南路。

  敦化南路,得名于敦化坊村,因其路北端终至该村之南,故名。追溯敦化坊村及村名的产生和演变,当起始于明初。早在明之前,今敦化坊村一带,并无村落,是卧虎山畔的耕田和荒草滩。明初,晋王朱(木冈)的爱妃谢氏不幸夭亡,遂埋葬于这片农田东北数里的坡地。此后,晋府权贵凡凭吊祭祀谢氏亡灵时,所乘马匹均在此饮喂圈牧。久而久之,便有为其放喂马匹者居住于此,并得名东马片,亦称东马房、东马棚等。及至清代,一位张姓的富有进土,选中这里修建了“思居别墅”。他觉得“东马房”之名俗而不雅,便改“马”字为“化”,取名“东化坊”,取“化马为龙”之意。但是,与他交往的一些文人学土们,又以为“东化”太白,选取二字谐音“敦化”为名。至此,敦化之称一直延用。

  日寇侵占太原后,以为这里是太原的东部战略要地,为久占太原,进一步掠夺财富,就在原乡间小路的基础上,把道场沟、剪子湾、敦化坊等村落间的河沟、山岔、或填平或挖拓,修成一条土马路。太原解放后,又在原土质路面的基础上加宽取直延长,并于1973年以片石为路基,铺成沥青路面,形成今日之概貌。

  在敦化南路的南段东侧,坐落着太原唯一的生产细瓷器的厂家——太原瓷厂。 


十二.鼓楼街 


  太原的鼓楼是明清至民国上下近六百年中,太原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完全可以与遐迩闻名的西安钟楼媲美。鼓楼创建于何时,尚难确定。清道光《阳曲县志》中有《顺治庚子重修鼓楼记》云:“楼建自唐,鄂公监之”。但此说凭空无据,似属讹传。因为唐代之时,太原府城在距现太原城三十五里之南的古城营一带,今太原城区只有唐明村,尚无州县,怎么会建有与府城相配置的鼓楼呢?但是这段记载却告诉人们,既然清初顺治间鼓楼已是“风日摧剥,木瓦颓败”,那么它最迟问世于明代,当属无疑。据载,太原鼓楼“楼高愈十丈,雄镇八门。下为楼座,积土为台,外砌砖围,高达三丈,东西长百余步,南北宽八十余步。上为木结构三层楼阁,高达七丈。飞檐斗拱,雕栏画栋,琉璃瓦覆项,十分壮观”。早年,每逢三月三的“登楼古节”,更是城民集聚,游人如鲫,热闹非凡。鼓楼街因此而得名。可惜巍巍古楼,被山西军阀阎锡山做为抵御太原解放的堡垒,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毁于一旦。

  从明代的太原地方志书中得知,鼓楼街形成于元明之际,清初正式命名“鼓楼大街”。我们现在的鼓楼街,就是由原鼓楼大街、唱经楼街、楼儿底街、估衣街和过门底等五条街巷合并而成。多经劫难的鼓楼,虽已荡然无存,而鼓楼街却在近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欣欣向荣。

  在鼓楼街的中段北侧,还有一座明代的古建筑幸存于世,它就是“唱经楼”。唱经楼位于原鼓楼东边的唱经楼街北侧,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宣唱考生名次的地方。每次乡试,入考的秀才都要按规矩做笔试和口试,考后十天揭榜。发榜的前一天,主考官吏登唱经楼,唱考生名次及籍贯住址,唱毕即于第二日发正榜。榜名由第六名写起,直到写完最末一名,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此前五名称“五经魁首”,简称“五魁首”。第一名便是“三元”之一的“解元”。正榜完毕写副榜,全榜完毕,书吏重登唱经楼,高唱五名“魁首”的姓名并表示祝贺。经唱经楼唱名,名登正榜之列的秀才便擢升为“举人”,成为有功名的人。

  鼓楼街还是清以来至民国时山西的金融中心。山西是钱庄票号业的发祥之地,太原是省内钱庄票号的及集之地。名目繁多的庄号,散布在城内各街,但中心却在鼓楼街。大清银行的山西总行就设在鼓楼的东侧,山西官钱局与之毗邻。1919年,山西督军阎锡山为控制全省的经济实权,将前清银行和山西官钱局合二为一,重建“山西省银行”,全省主币、辅币以及各种流通货币,都需流通于此。日本侵略军投降后,蒋氏的中央银行山西分行也驻行于此。鼓楼街在清中叶之后及整个民国年间,成为三晋金融的中心。

  太原解放后,在原旧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建起了新的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分行,亦开办于鼓楼街。

  今日的鼓楼街,是一个居民住宅区,居住着汉、回、蒙等民族的市民,沿街除保留着明代的唱经楼、民国初的古典式洋楼外,新建的高楼大厦参差于传统的旧式四合院之间。古朴中见新姿,更是别有一番景致。  


十三.后铁匠巷


  用传统的职业称谓“铁匠”两字命名的街巷,在太原城中共有六条之多,这六条街一直在太原沿续了近300年,它们是“大铁匠巷”、“小铁匠巷”、“后铁匠巷”以及由大铁匠巷通往后铁匠巷的三条小巷:铁匠巷头条、二条和三条。但是,随着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旧城改造工程的实施,早年便鲜为人知的二条、三条已不复存在,而一条也并入大铁匠巷,不独立成街了。

  关于铁匠巷诸街的得名,据说是起始于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太原后的一段时间。公元1644年(农历)二月初,李自成攻克太原后,因太原西山有铁,遂留下一个制作兵器的特种兵——铁匠营在太原驻扎。这个铁匠营的驻地,便在太原城迎泽门里东侧城墙根的几条小巷里。于是,这几条街巷遂得名铁匠巷,并以其路面的宽窄、长短、前后方位,分别冠以大、小、后及头条、二条、三条来区别。也有人说,并不仅因此而得名,因为早在义军攻占太原之前,这几条街曾聚集着做铁匠营生的住户和做铁器买卖的商铺面得名,所谓因驻义军的铁匠营而得名,乃是偶合而已。

  如果从明朝末年再向前推,后铁匠巷原名叫做“太子寺街”。究其原委,乃是因为该街西段北侧,有一佛寺名太子寺,故名。所谓太子寺,也称作罗(目侯)寺,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罗侯罗的寺宇。罗侯罗,原是释迦在俗时所生之子,释迦出家后,继其太子位。后来释迦成道归乡时,罗侯罗仿效释迦,放弃太子位出家作沙弥,皈依佛门,成为其父的十大弟子。因其曾为太子,所以奉他的寺宇也称“太子寺”。而今,太子寺早已荡然无存,其早年的街名太子寺街,仅见于地方志所载,早已鲜为人知。但是,在这条街上居住过的老住户,还有一些人知道,今铁匠巷小学校址,就是原来的太子寺。

  今后铁匠巷中段路北,迎泽宾馆后门对面,是太原市第三中学校。太原三中原位于前所街,今辟新门于后铁匠巷。它的前身是“太原成成中学校”,简称“成成中学”。成成中学,由北京师范大学晋籍毕业生集资创办于1924年9月。该校以“政治进步,成绩优异,校风简朴”称著于并州。近年已恢复成成中学之名。

  成成中学之名,得之于《中庸·自中成章》中的名句:“诚者,非自成已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取其“成已成物”之意。而正是这两个相互的“成”字,确定了这所学校的教学宗旨——成已成人,乐育英才。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成成中学师生在中共太原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就学校的领导权问题,与反动当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北方局和山西工委,相继进驻成成中学,并在成中筹建了山西省第一支学生抗日武装。日本侵略军占领太原后,这支以成中师生为主的抗日游击队,转战于晋绥边区,为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十四.精营街


  清初,顺治丙戌三年(公元1646年)四月十二日深夜,那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大火,“烈焰烛天,俱成五色”,把一个有着270余年历史的晋王府古建筑群,“尽为灰烬”。据说,“飞烟逾月始熄”。于是,当年的殿阁宫廷,变为断壁残垣。直至雍正乾隆之际,清王朝才在原晋王府宫城的城垣之内,清除废墟,辟建军营,驻扎了“标太三营官兵”。这个标太三营属“绿营兵”中的“精骑兵”,简称“精营’”。这样,原晋府宫城便以军营为名,得名“精营”,成为后来太原精营诸街命名的依据。

  经过清中叶的乾隆盛世,太原城民逐年增加,至清末废止精骑营的百余年中,不少城中民户和外来户,陆续在精营周围的空地上建宅盖院,谋生于当年的晋府遗址。于是,以原来精营营房中间的南北大道为中心的几条街巷,先后问世,出现了“精营中街”、“精营西边街”、“精营东边街”等街巷和街巷名。

  精营东边街,顾名思义,位于精营之东的最边。要说此街并没有什么可说可写的,但是,就是这条不太起眼的350余米长的街道两端,却有两个不能不提的私人庭园。

  位于北端者,是民国间建起的国民政府山西省省长徐永昌的公馆;位于南端者,是清末民初颇有些名声的商家大贾贾继英的“退思斋”庭园。

  徐永昌公馆,就是如今作为太原市的几个民主党“民革”、“民盟”、“民进”太原市委的领导机关所在地。因旧物依在,随经修建,规模已然,无须赘述。而位于该街南端的“追思斋’”,已是毫无踪迹,需用些笔墨道来。

  贾继英,山西榆次六堡村人,名隽臣,继英是其字。此人先后做过大清银行、晋胜银行、山西省银行的行长。是清季与民初的理财能手。辛亥革命后,继任山西省财政厅厅长。曾经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狩”西安途经太原府时,为他们筹足巨款而博得帝、后的青睐。民国16年(公元1927年),他赋闲之后,买得精营东边街与东华门交接处地皮一块,并于次年在此辟建了退思斋庭园。

  这个庭园位于明晋王府宫城东华门北侧,建园之时,宫城遗址尚存。据说,开工前期仅拆城土,就耗时半年之久。后园中假山就是依城墙废址而建。历时二年之后,退思斋宣告竣工。园中楼屋轩昂,树影婆娑,怪石磷峋,鱼塘田田。尤其是园中主要建筑,依原城废址而建的假石山,翠柏花草点缀,半圈长顾起伏。山前、山后、山顶分建八角亭、六角亭、四角亭三座,相互呼应,别具一格。沿假山建有曲折小径,步步登高,蛇曲逶迤,可临山顶幽雅廊亭。引古句而赞其“曲径通幽”,绝无丝毫夸张。有退思斋铭文曰:“远树如列翠屏,高睨大潭,焚香煮茗,亦何异宋仲温之再系渔庄耶!”

  极为可惜的是,如此幽雅的追思斋庭园,在后来的年月中被拆毁,改建为民宅楼堂,消失于不久之前的80年代。

  太原解放不久,1949年12月,赋有革命传统的成成中学在太原前所街复校,不久又与一墙之隔的“云山中学”合并为“山西省太原市第三中学校”。“文化大革命”之后,辟后门为前门,坐落于后铁匠巷。

  今日的太原三中,是省级重点中学,它继承和发扬了成中校风,为祖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也为巨变中的后铁匠巷增色不少。


十五.教场巷


  其实,因其象形取意得名也好,民间传说获名也罢,并没有什么神秘,只不过是这个自然景观和自然实体得名的缘由,或是获名之后的穿凿附会而已。

  清代中叶,经过百余年长治久安的太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富泽的城市,人口骤增,商贾纷沓而至。当年城中的僻壤金鸡岭一带,渐成为民居密集、商贾云集之地,渐成为一条市衢井然的城镇新街。于是,岭名演变为街名,一直沿用到清之季年。逮至民国,久住民户的金鸡岭,人来人往,黄土漫散,早无当年“岭”’的痕迹。而与岭相临的海子堰,却因城中雨水污水年久集聚,有盛无竭,这样,金鸡岭又由新的自然景观和实体,获得新名,更改为“海子边”。不过,当时的海子边街,是一个环绕“海子”的半圆形街巷还包括今海子边西街。

  如今的“儿童公园”并“文瀛湖”,早年的“海子边”并“海子堰”,原本是一片湿凹之地。宋建城时,这里是为护城河的一个部分,明代圈入城中后,成了城中的一汪积水。清光绪年间,在巡抚张之洞的倡导下,沿湖植树,点缀建筑,辟建为游览、闲憩之处,为这汪积水,即俗称的“海子堰”,取名“文瀛湖”。进入民国后,又加整顿,修筑沿湖的砖栏,新建水中亭台,洋式礼堂、拱桥、万字廊房、古典式劝业楼等等,遂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公园,并以湖名得园名叫做“文瀛公园”。后因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临莅太原,并在文瀛湖畔讲演和视察,鼓吹革命道理,又更名为“中山公园”,以示纪念。

  太原沦陷至太原解放前夕的十余年间,中山公园,曾更名“新民公园”,后又沦为阎军的炮兵阵地,成为戒备森严的禁地。太原解放后,重新辟建为公园,取名“人民公园”,园中新建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饲养各种动物,成为人们乐于游览的乐园。后来,黑龙潭新建动物园,园中动物悉数迁去,这里又成为专门服务于儿童的公园,更名“儿童公园”。时下的儿童公园,面积虽然仅有180余亩,湖水面积4000余平方米,但是,含量却非常之大。有儿童天文知识馆、市图书馆、植物花卉园;有名目繁多的游乐设施……;有宝塔石山、碑廊花苑、石桥亭阁……,成为全市儿童向往的乐园。

中国网山西频道-太原古街巷介绍(三) 中国网山西频道-太原古街巷介绍(四) 中国网山西频道-太原古街巷介绍(九) 中国网山西频道-太原古街巷介绍(六) 中国网山西频道-太原古街巷介绍(七) 太原参加中考体测人数创新高 采用智能化考试器材--新华网山西频道 山西新闻 煤炭 山西 北京路街巷寻古 太原往返岢岚新型空调列车受到山区百姓欢迎-岢岚频道-山西新闻网忻州频道 汽柴油涨价,利好煤炭股|中国太原煤焦期货交易所|煤焦期货|山西证券网|山西股票网|山西财经... 中国最古太原老摩崖大佛逐步摆脱地下采空区“威胁” 2011.03.27. BZRXZ 转帖 山西食盐市场秩序恢复正常 目前库存量达4万余吨--新华网山西频道 山西新闻 煤炭 山西 山西监测到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 不会影响健康--新华网山西频道 山西新闻 煤炭 山西 中国·太原 学唱红色经典歌曲--新华网山西频道 杜善学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山西频道 山西新闻 煤炭 山西 大同原副市长王雁峰受审 当庭否认受贿千万指控--新华网山西频道 山西新闻 煤炭 山西 河北一中学生收到美国11所大学录取通知书--新华网山西频道2 山西新闻 煤炭 山西 中国超常教育三十年成果介绍 中国象棋古谱介绍 山西省城“十二五”期间大张旗鼓实现“气化太原” “纪委书记·廉政谈”(五): 山西·太原 《山西市场导报·太原法院文化周刊》发刊词 古陶器的保养(三)-瓷库中国 中国著名的三大神秘古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