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中红细胞偏低: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27:43

    如何做菩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发菩提心的方法:
    一是七支发心法,这是《瑜伽师地论》中,无著菩萨这一派所传;二是自他交换法,是阿底峡尊者从锡兰国王处得到的菩提心传承。

    第一种,七支发心法。也可以叫七步发心法,按七个步骤来发菩提心:知母心、知恩心、报恩心、喜爱心、同情心(大悲心)、承担责任心、发菩提心。
    首先是知母心。大乘佛教要利益众生,把众生看做是自己的父母,特别是要看作母亲,如果没有这样的感情,不会去利益他人。为什么说众生是母亲呢?这是可以从逻辑上推论证实的。我们无始以来,不知道在六道当中转世了多少次,每转世一次,都有父母。转世人,就有人的父母;转世动物,也有动物的父母亲。
    慈母爱儿,其诚挚之心,恩德无比,没办法用什么来加以衡量。“养儿方知父母恩”,用心体会,便会得知。我们从今生今世父母的养育之恩,想到过去一切生中无数的恩,虽然由于隔世,彼此不认识,但在逻辑上,我们知道一切众生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就像今生今世的母亲一样,恩重如山。
    “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做子女的有孝心,孝敬父母,是一种非常崇高的美德。报恩之心,老百姓都有,佛教更是如此。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热爱、不孝顺的人,很难称得上有什么爱心,有什么慈悲心。知恩不报非人也,做子女应该很好地孝顺养育自己的父母。大乘佛教推而广之,把一切众生看做隔世的父母来进行孝顺。这是知恩心、报恩心。
    报恩心产生之后,接着要产生喜爱心。对父母的欢喜心,按照藏文的翻译,意思就是喜爱。如果对父母不欢喜、不喜爱的话,不可能报恩。所以要培养这种欢喜心。
    欢喜心再进一步就会产生同情心,从自己父母亲生老病死的苦难着手,进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苦难、众生一切的苦难,产生同情心,也叫怜悯心、悲悯心或大悲心。大悲心有广义的、有狭义的。同情心就是大悲心,前面的欢喜心则是仁慈心。
    有了欢喜心、同情心,如果不去承担责任、分担痛苦,不起作用。做菩萨不单要慈悲利众,有慈悲心、同情心,还要有责任心,过去叫增上心。就是说,当自己的父母有了病、有了苦难,不是推给别人,而是一心要由自己来承担起这个报恩、保护、救度的责任,要承担救度一切众生苦难的重任,有救苦救难的心。
    如何来承担救度众生的责任呢?这就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觉悟心,菩提就是觉悟、觉醒。经典中,菩提心的定义就是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目的是度化众生,成佛是手段,只有成了佛才能广泛地来利乐众生。因为人的智慧、能力有限,不可能度化一切众生。所以,如果要对无量众生进行度化,必须要达到佛的智慧神通层次才行。
    大乘与小乘的不同正在于此。小乘佛教为了自己解脱生死,出离轮回,达到罗汉的果位,不考虑众生。而大乘佛教的成佛只是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佛与成佛的条件都离不开众生,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是靠众生来完成的;成佛之后的佛事业,也是利乐众生。佛和众生是没办法分离的,一切为了众生,没别的。

    第二种,自他交换法。就是说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碰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替换法,也叫换位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想到如果我是这个人的话,会是怎么样?如果我的母亲有了这样的苦难,做为儿子的我怎么办?设身处地地想,把自己的一切幸福、快乐让给别人,承担别人的一切痛苦,用自己的快乐交换别人的痛苦,把方便让给别人,把苦难留给自己。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最亲的亲人,如父母、兄弟或者姐妹一般没有区别,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承担他们的一切痛苦,为众生创造幸福和快乐。这种自他交换就是和世人不同的佛菩萨心肠,以这种思想为动力,坚定不移菩萨行,积极成佛,就是菩提心。
    一般世人的观念都是事事处处为自己着想,不会想到别人,即使想到别人也是自己家的亲人,范围很小,而且在利益面前、生死关头,恐怕这个也做不到。佛菩萨不是这样的,把众生看成自己最亲密的亲人,勇敢地承担别人的痛苦,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服务,为别人创造幸福。如果有了这种菩萨心,你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已经是菩萨。
    菩提心的利益非常广大。《入菩萨行论》里说:有了菩提心的人,累世以来的罪业可以在刹那间消掉,任何一种念经或者行善的办法,消业的力量都比不上菩提心;从积福这方面来说,由菩提心产生的刹那开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菩萨行,哪怕你是在看电视、睡觉,如果做了一点小小的善事,功德就会变得无限广大。菩提心就有这样的加持力。
    各种经典当中不只一次地讲到菩提心的效用,它就像是“点石成金”之法。有了菩提心,就像是用手一指就能把石头或者土块变成黄金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立刻就会变成一个很伟大的人、高尚的人,变成为一个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