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吞鳄鱼:大连十二五 说得很实在 大连是应该好好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4:09
谈到大连“十二五”规划期间发展前景,有四个方面必须重点关注,即延续优势、提升产业、社会转型和体制创新。

  早在2003年,国家就给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定位,到现在八年过去,总体上看,大连还没有真正为东北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拉动作用。

  一问 优势如何延续?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抢搭“十二五”规划班车,各有高招,大连下一步的优势何在?

  前些年,大连的优势在口岸和老工业基地项目等,“十二五”期间从国家到地方,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连未来的定位中,应抓紧转型和结构调整,突出高端服务业优势。理由有四:一是大连工业主体是重化工,但整体实力在东北又算不上第一;二是大连地域不够开阔,腹地不如辽宁省内各地或其他省区那么大。我曾沿着辽宁沿海经济带走过一圈,发现葫芦岛、锦州、营口和丹东等城市,空间更大,纵深很深,滩涂面积广,而大连多是丘陵地貌,按照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要求,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滩涂地,而大连本来可供开发的滩涂地就不多,在可用土地方面更是弱项;三是现有工业项目局限性较大,造船、石化等产业的产品链长度和宽度都不如沈阳甚至鞍山;四是传统港航优势削弱,大连港口岸吞吐量2010年达到3亿吨,但增长幅度不如营口大,集装箱业务也不如人意,还有专家论证过,较接近东北腹地的营口港比大连港物流成本更低,加上大连口岸管理惯性局限,发展难免滞后。

  刚刚通过的大连“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比重要占GDP的50%,服务业比重增加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规律,但大连服务业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作为国际港口航运物流中心,转口贸易量最为关键,从理论上说,拥有东北唯一保税港区的大连,应该能吸引更多保税企业前来投资设厂,但大连口岸及保税港区政策,目前更多只是为大连本身服务,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借用保税区这个政策高地和发展龙头?仍然成为疑问。

  在以高端服务业中的金融业为例,大连仍有很多潜力可挖。大连市领导说过,要尽快形成“区域金融中心”,大连有东北唯一一家可进行期货交易的大商所,但论资金流动规模,人行地区总部所在的沈阳占优,大连金融业发育程度不如沈阳,大连拥有40多家上市公司,但大多都为外地资本所收购,即使有到纳斯达克等上市的,规模也不大,不仅资本市场利用程度比沈阳差,风投要在大连寻找一个合适的投资企业也不容易。

  原因何在呢?一是投资对象后续项目乏力,市场不明朗;二是企业老总对资本市场的定位不清楚,资本驾驭能力不足,老板们不愿失去控股权的缘故是“小农意识”作怪;三是企业中懂得资本市场运作规则,有紧迫感和强烈风险意识的人才十分缺乏,包括企业内部证券部投资经理们,都缺少上海、深圳等地同行身上浓浓的“资本气息”;四是大连风险投资业发展不全,名副其实的风投很少,大多数是“半风投”,投机项目,包装参股,东北没有三板市场,培育企业周期长,筛选不易,尽管有上海、深圳等地投资商过来选股,但都不够成熟,显然市场交易空间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育过程。

  总而言之,“十二五”期间大连金融中心要迅速崛起,辐射东北,说来容易做来难,以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要占GDP50%的目标,坦率地说,更难。

  二问 产业如何提升?

  对大连来说,产业结构调整是迫在眉睫的事,因为大连整体经济发展质量并不高。近几年来,大连产业结构出现“倒剪刀差”,工业经济不断加强,服务业比重反而下降,如2009年大连工业占GDP比重为51%,(2000年占比是45.7%),三产比重则降到41%,这是不是在补工业化的课?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但“倒剪刀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如果5年后大连服务业真的占GDP50%比例(全国预期是48%),假定大连农业未来5年比重下降到5%(现为7%),则工业占比必须从51%压缩到45%。大连“十二五”规划论证过程中,我就觉得这一点很成疑问:试问未来五年有多少服务业项目可以支撑起占比50%的目标?只靠传统几个商贸项目,能达到47.5%就不得了了,而大连大量工业项目相继上马,如长兴岛的延长石化3000万吨炼油项目等等,是支撑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大连工业占GDP的比重怎么可能不升反降呢?

  大连的工业效益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曾经做过大量测算,评估大连工业项目的全员生产率、地方税收贡献和净资产贡献率等,其平均指数都低于全国、省内和沈阳的水平,如工业GDP占全市47%,但对国税和地税的贡献率只有37%,显然是由于产出率不高。大连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研发投入也低于全省水平,新产品占全部产品比重、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等,都比辽宁全省和沈阳都低。

  大连工业水平不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也不理想,拖累了全市经济整体绩效水平。“十二五”期间大连GDP要达10000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达1000亿元,占四分之一,这个指标本身就显示,大连工业税收贡献率不高。税收来自附加值、来自增量,光靠固定资产投入和资产折旧带不来税收,所以长期靠投资拉动,园区项目很多,产值增幅可达到30%,但扣掉固定资产和折旧后,实际附加值不高,将来的发展不可持续。

  为什么大连工业绩效差,我曾百思不解,因为沈阳等东北城市的工业也面临类似困难,为什么人家效益更好?经过分析,发现有几个原因:一是大连的工业成本如水电等,平均比沈阳及全省高出25%,大连是个缺水的城市;二是大连传统项目多,造船、石化规模大、投资大、用人多,高能耗、高物耗的重化工项目多,大连开发区有4000多家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多,劳动生产率自然低;三是大连很多跨国企业采取内部结算方式,高价进口原料,低价出口产品,两头在外,三来一补,因此很多三资企业财务报表上年年亏损,不用纳税,而这些跨国企业总体上却是赚钱的。另外2008年大连两油(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和西太平洋石化公司)报亏,因为炼油本身就处于石油产业低端,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很大,中石油市场销售是赚钱的,因为下游的深加工乙烯项目等利润很高,而大连没有这些项目,炼化下游产业链不长,其实还是勉强赚点加工费的模式,工业绩效哪里能高?大连产业绩效不高的直接副作用是大连市民收入水平不高,不是企业有钱不肯发,而是企业产出率不高,附加值低,开不出高工资。

  “十二五”期间大连产业最关键的是结构转型,向高端服务业转,但造船、石化等大项目不能放,因为直接影响GDP和税收,应该更多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按国家要求是2015年战略新兴产业占8%,大连要求占10%,这有助于改变重化工占大连工业83%的现状,战略新兴产业附加值高、空间大,但恐怕不是一两个五年规划内所能解决的。

  三问 社会如何转型?

  大连“全域城市化”提出四大组团,即主城区,普湾新区、金州新区、保税区组成的新市区,渤海组团和黄海组团,要求2015年实现75%城市化(现在是63%左右)。那到底以什么方式体现?是做大中心城市还是发展中心城镇?争论很多,各有根据,前者认为可最大限度集约利用资源,但后者认为大城市病治理成本很高,交通污染,市民幸福感低下,而这也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有钱人都住到郊外去,是在用“反城市化”作为弥补。

  我认为应该两条腿走路,不要特别强调大都市化,要注意分散规划,适当发展大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以解决农民进城问题。对于大连“十二五”期间设想要成为1000万人口大城市的规划,我表示怀疑。因为大连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要达到千万人口,只能是机械式的大规模迁移。如今大连主城区人口不过200多万,大连开发区发展了近30年,户籍人口才40多万,未来5年内增加300万城市人口,现有各种城市资源能否承受?这对大连究竟是福音还是悲剧?沈阳之所以成为大城市是历史形成的,沈阳城市圈的容量多大?大连不可能这么做,大城市、大人口的路子是不可持续。以前说大人口带动大产业,实际上正好相反,只有大产业才能支撑大人口,现在大连人口老龄化加速,来的不是技术移民、投资移民,而是养老移民,怎么能持续发展、和谐幸福? 四问 体制如何创新?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新建开发区中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冲突,如大连高新区与旅顺区、大连开发区与金州区,彼此怎么协调?两区合并后各自优势如何发挥?行政区有丰富土地,开发区有投资功能,但管理上有问题,党工委对管委会,功能区替代行政区,干部安置、人事关系等无不影响管理效率,导致矛盾多多,人心浮动。

  再就是工业园区越来越多,小开发区架床叠屋,让人眼花缭乱。要发挥功能区投资作用,“官督民办”是合理模式,像大连软件园那样,具体可交给开发公司来做,政府基本不参与,不再设重复机构。在行政区范围内接受企业作为开发主体,这在全国也是有普遍借鉴意义的。

  我们调查新建区项目,大多数企业都抱怨政府“敞开门招商,关起门拔毛”,为各种摊派所苦。在新形势大开放格局下,需要更高效廉洁的市场化管理模式,不要到处都是管委会,是个庙都要管事,要钱要人,行政升格互相攀比,讲排场、建大楼、扩机构,原来的审批恶习又回归,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障碍。

  如果上述种种现实问题处理得好,领导人施政思路清晰,避免“体制人格化”,未来大连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如果只追求数量增长,GDP第一,什么低碳环保都是第二位的,不断累积问题,只会积重难返,后患无穷。

  作者为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咨询委员,大连市经济学会会长,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本文由本报记者谭洪安、鞠金华采写整理,已经作者审阅。

  东北亚航运中心软肋何在?

  刘斌

  “大青天”(大连、青岛、天津)向来是中国北方主要大港,但过去十多年来,大连作为航运中心,发展速度不如青岛、天津,与南方的上海、深圳距离更越拉越大。

  我们历年来都做国内港口绩效评价,大连港2010年的吞吐能力是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标箱/年,散杂货物3.5亿吨/年,但去年集装箱实际吞吐量不到600万标箱,而且其中只有300多万标箱是装有货物的“重箱”,余下均为“轻箱”,即船东用来周转的空箱,尽管也要一装一卸,不过两者的收费和价值不一样,并不能货真价实地反映货物吞吐量。作为地方国企大连港(601880.SH)近年来的盈利状况也不理想,各项硬指标乏善可陈。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计划2013年建成下水可装载2万标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目前最大为1.2万标箱),他们在中国选定了上海、宁波、厦门、深圳、香港五个停泊港,但大连不在其中,可见在马士基看来,大连这个“东北亚航运中心”,实力和地位还不是中国一流的,这是全球顶级船东的试金石,具有标志性意义,值得大连港好好反思。

  其实除了港口本身的吞吐能力外,航运中心需要有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支持,机场、火车、公路应与之“四位一体”,彼此形成无缝连接。比如一个外地人下了飞机,最好直接能坐地铁或轻轨,或进入市区,或赶到码头,或去长途汽车站,实现“零徒步”,即使拖着二三十公斤行李也毫不费劲。像日本东京的成田机场,马上能转乘高速的新日铁去往各地,非常方便。在我印象中,中国内地港口城市中,只有上海能做到这一点。现在的大连能行吗?显然不行。你要在大连机场叫一辆出租车,匆匆忙忙赶到大连港买船票,再拖着行李到上船的地方,将近1公里远,走得汗流浃背,累的不行,遇到雨雪天气更是无比麻烦。

  大连的市内交通是“只通不畅”,堵车严重,高峰期市区车速平均每小时只有10公里,地下没有地铁,马路上既无天桥,也无地下通道,行人乱穿马路,造成堵塞点很多。大连城区是环状而不是放射状的,一个点堵车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这是城市规划没做好。

  是大连市政府财政没钱投入基础设施吗?2010年大连卖地收入在1800亿~1900亿元之间,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排名全国第三,这么多钱都干啥去了?应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大连航运中心建设历时十余年,几项主要硬指标不达标,集输运一体化没做到 ,“四位一体”更无从谈起,说不过去。 大连现有的产业结构也是“瘸腿”的,旅游业引以为自豪,但冬季旅游未发展起来,只有半年的生意,招商引资规模号称东北第一,但产业链特别长、拉动作用最大的汽车产业,始终没有真正做起来。大连有很多汽车配套生产厂,但缺少上规模有影响的整车厂,连地处西部的成都都把沃尔沃招去了,大连只能引入奇瑞这样少数几家国内的生产商,全国有一百四五十家汽车厂,大连才有几家?想当年广州连一个像样的车厂都没有时,大连瓦房店客车厂就远近闻名,现在广州贵为华南汽车业重镇,大连则错失了产业引进良机,连本来的传统优势企业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大连近年来的招商引资,真正污染少、用工多、价值链长、耗能低的项目不多,反而引进了厦门、深圳等城市谈虎色变的PX项目,虽然这个化工厂产值和利润很高,但给大连城市环境带来极大的潜在威胁。大连还过分地引进石化项目,现有年炼油能力已达3000万吨,又准备在长兴岛再建3000万吨炼油项目,一个城市集中了6000万吨产能的炼油厂,不利于分散风险,而且石油冶炼需要大量淡水,大连恰恰又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何况石化、造船等重点产业,对整个东北的产业链辐射能力也不够强。

  近期,大连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末期GDP要到10000亿元,目标很宏大,但政府推动的主导产业不应光是为了GDP增长,更要注重环保和生态效益,否则就是短视,将来得不偿失。

  说到社会民生,大连房价高物价也高,十多块钱才能买一颗大白菜,上百万元才能买套房子,但大连普通人的工资就是涨不上去。

  总而言之,以大连拥有的优势资源和自然条件,GDP年增长率20%一点没问题(目前约15%),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连人,走过国内国外这么多地方,更觉得大连落后于人,常常为此感到焦虑。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经济和航运中心城市是“广大上青天”(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现在不要说跟上海、广州比,连青岛、天津都把大连甩得远远的。到目前为止,我看不到大连的太多利好,GDP增长略高于全国平均数,不过是因为原来的基数较低、起点不高而已。

  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本报记者谭洪安采访整理

  2011年发展规划

  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开发建设年内初具形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

  2010年GDP:5150亿元 2010年增长:15.2%



--------转载













每一种人生都是大家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