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言文阅读答案:李戡:说什么李敖二世,还是一枚娃娃而已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48:47

李戡:说什么李敖二世,还是一枚娃娃而已 

「声色日记」 2011-03-16 01:35:19 阅读8835 评论27   字号: 订阅

附言:

这东西真陈旧啊。故事都可以从去年夏天说起了。如果你还记得李敖和他的儿子李戡,看看也是好的。于我来说,看见这东西,能想起一段时间。就这样。

  

李戡的干娘说:“许多人都曾经历17岁,困惑的、叛逆的、徬徨的、热情的、空虚的。李戡,李戡的爸爸李敖,我,和读者你们,17岁时也曾拿起一把无形的‘刀’,从此人生砍成两半。但李戡的方式最奇特;他出了一本书,‘戡乱记’……成了他‘与成长之地的诀别书’。”

李敖的至交马家辉在谈及李戡时这样说:“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可能会成为英雄,也同样有15分钟的可能会成为‘狗熊’……你是什么人就要做什么事。”

李戡能做什么事谁知道呢?他不过还是一枚娃娃,用他老子李敖的话说就是,“10年间我儿子要翻江倒海,要赛车也未可知。”

李戡:说什么李敖二世,还是一枚娃娃而已

 

文∕慕容莲生

 

从前有个叫周立波的作家写了一本叫《暴风骤雨》的书,成名了;现在有个叫周立波的艺人抛了一个“网络公厕论”,触众怒了,造了一场“暴风骤雨”。

这和李敖的儿子李戡有什么关系?

有,2010年11月25日,身陷如火如荼骂战中的周立波更新了自己的微薄:“李敖大师爱子刚给我的短信:周老师加油!我今天又和《南都周刊》杠上了,给了他们一记重拳。我们真心爱国,却被一大群汉奸攻击,网络确实造出一批不负责任的懦夫。希望老师继续努力,支持您!李戡”。

周立波,网络骂战,“重拳”,“爱国”,“汉奸”,“懦夫”,“努力”,这是哪跟哪?李戡神奇地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到一起了。

2010年12月1日,凤凰网采访李戡,谈谈周立波和“网络公厕论”,李戡说:“我一直认为周立波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我还得重申,周立波没错,根本不需要任何道歉。”

周立波一定很感激李戡,所有人都在朝他丢烂西红柿,李戡却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身边同他唱和。真够江湖义气!真不枉2010年8月29日的那一场人生初相见,那天李戡还为周立波弹了一曲《黄河大合唱》,周立波“拍疼了巴掌”,鼓励李戡超越父亲李敖也成大师,周立波还说:“我们现在就开始一起混。”

他们真的混到一起了,看起来。他们各自人生路还很长,后面还有很多机会“一起混”。

开创“海派清口”骂“网络是泄‘私粪’地方”的周立波,他是怎么跳上舞台站在人们面前的,人们很清楚,无须多言。

至于李敖的儿子李戡,这个孩子在2010年夏天也曾掀起一场骂战,和那个又赛车手又作家的韩寒。那一场混战啊,和现今这周立波的噱战,比起来,呵,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当初…… 

李敖老矣,李戡来了

人人一生都有许多个属于自己的纪念日。2010年9月1日,注定要成为李戡这一生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纪念日。从这一天开始,他至少有四年的时光要在大陆度过,身份:北京大学学生。

北京大学,没谁能否认这是一块金字招牌,当然,也得承认,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其实是一件寻常的事,就像再昂贵的电脑其实不过是用来接通互联网做一些触手可及的事。李戡却使这寻常事变得不寻常起来。

9月1日,上午十时左右,身着蓝条衬衫、深蓝裤子、个子高挑的李戡一出现在北京大学校园,等待或潜伏许久的各路媒体蜂拥而上,围住了他。

有记者问:“之前和韩寒的‘口水战’引起很多关注,来大陆之后如果有机会和韩寒见面,会排斥和他交流吗?”

李戡温和地说:“如果有机会见面,当然愿意和他切磋。”

从新生报名处到办理饭卡处再到宿舍,李戡每行一步记者都紧紧跟随。

北京大学从来不缺少明星学生,不过像李戡这样让媒体兴师动众的倒还不多。

有一些新生的家长也加入了追随的队伍:“走,听听李敖的儿子都有什么高见!”在燕园33号楼,一名男生得知自己和李戡同住一栋宿舍楼,他兴奋地喊起来了:“真的是他啊,以后真得拜访拜访!”还有一些北大女生发出了惊呼:“看,他脸上还有小痘痘呢!”倒也应了李敖为儿子所做的广告:“北大的女生,李戡来了!”

或许,李敖其实想高呼的是:李敖老矣,李戡来了!

玩火的孩子烫伤了手

凡所有后果皆有前因。老了李敖,红了李戡,一切都要从2010年7月6日说起。

这一天,台湾东森财经台,陈文茜主持的访谈节目《文茜的,与我们的人生故事》,来了两个嘉宾,一个叫李敖,一个叫李戡。一个被西方媒体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75岁,暮态垂垂;一个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的儿子,还有28天就年满18岁了,朝气蓬勃。

75岁的李敖对着17岁的李戡,向来威猛刚烈的老虎这时也目光温柔起来,陈文茜对这情景似乎也感到惊奇,笑道:“李敖和儿子在一起,变成侠骨柔情的爸爸。”

侠骨李敖不是来讲述他的人生故事。李敖的人生故事不需要这档节目再来赘述。李敖的儿子——李戡,他的人生故事从这里开始。

整个访谈,李戡言语不多,看得出来,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少年。更多时候是言辞犀利的李敖在嬉笑怒骂,他说儿子的新书《李戡戡乱记》不久要上市,17岁的少年竟就写书批判台湾教育制度,并为台湾教科书戡乱,了得!

台湾到底只是一个小岛,节目里再隆重推荐反响大抵也是平常,陈文茜建议李敖去北京为儿子宣传新书。并且,陈文茜着意提醒,“你至少要去给韩寒踢馆”。

韩寒,是的,这个在2010年4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的青年,辣言辣语特立独行这几年风头劲出,就像江湖上蓦地杀出一名年轻剑客,声名赫赫令老前辈们或叹或妒到牙痒痒。老剑客李敖“踢馆”小剑客韩寒,应该很有看点。或许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李敖的新书名为《阳痿美国》——老剑客《阳痿美国》,小剑客声震美国。陈文茜建议李敖“去教育一下后辈”。

老剑客是如何想的不得而知,不过他很热烈地为儿子李戡做广告:“北大的女生,李戡来了!”

对,刚刚高中毕业的李戡,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这是大陆首次根据台湾“学测”成绩免试录取台湾高中毕业生——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的孩子,学生资源应共同享有——李戡是北大13名台湾新生之一。同时,李戡又被台湾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录取。李敖希望儿子李戡就读北京大学。

7月7日,在73年前的这一天,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或许是巧合或者不,2010年7月7日,李戡高调宣布自己弃台湾大学而就读北京大学。从后来所发生的种种事件来看,这或许可称得是“七七李戡事变”。没谁能够否认,从这天起,李戡一跃成为公众人物,身份:李敖之子,来自台湾的北大新生。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著名教育家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这样写道:“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推波助澜之事哉!”或许可以这么说,李敖曾为“吞舟之鱼”,只是如今“颓然老矣”,饭量或许还很不错,或许还有兴风作浪之心,但翻江倒海之力或许已经差矣,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不过,另一角度看,骆驼再瘦总比马大。李敖老矣,但推波助澜之力还是有的。何况这员老将又带上了一位名嘴——陈文茜。

7月13日,陈文茜通过凤凰卫视《解码陈文茜》节目,公布了李戡的北大申请书。凤凰卫视,这条有着庞大的全球华人市场的大船,李戡乘上它,想不名动江湖都难!

如果故事顺着这线索蔓延,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是一个名门之子从台湾来大陆就读一所名校,有看点但不会有争议。

争议因陈文茜的几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而起,那是7月21日,香港,第21届香港书展。素有“文坛妖姬”之称的陈文茜,当有记者问她对从不按套路出牌的韩寒怎么看,她先引用李敖的话,“韩寒不值得评价”,又说,“赛车先生韩寒看起来蛮帅,其实没多少文化底蕴……显得浅薄和没文化,说话就像放屁一样轻松。”对了,这天随陈文茜一起参加书展的是李戡,还有《李戡戡乱记》。陈文茜告诉记者,她特地为“戡戡”的新书写了长达3000字的序言,“我没有理由不帮助这位17岁有独立思想的青年”她说。

对,是韩寒,这个众所周知的有独立性和批判性的青年,连曾和他展开骂战的著名作家陆天明都说“他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巧的是,陈文茜盛赞李戡也是“有独立思想的青年”。

看来,世间的确没有无缘无故的挑战。当然,江湖上也绝不会有两个武功第一的剑客。后起剑客若想称雄,是得找一个已名震武林的去挑战。胜,顿时誉满天下;败,败在名剑之下虽败犹荣。

姜是老的辣,陈文茜不动声色地就将李戡和韩寒这两个“有独立思想的青年”推上了同一个擂台。

“文坛妖姬”骂评一出,韩寒的粉丝不高兴了,理论者有之,愤然回骂者有之。陈文茜不畏惧自己被骂,但为李戡鸣不平:“……李敖的儿子李勘,他因为跟着我参加那场记者会,就成了倒霉鬼,因为大家骂了我,顺便也骂了他,说是为了要帮忙提拔李勘,他火死了……”

有趣的是,第二天,7月22日,就在同一个地方,韩寒举办了他在香港的第一次读者见面会。记者问,“陈文茜批评你是没有文化的年轻人,觉得你要珍惜自己的话语权,你怎么看?”韩寒是这样回答的:“陈女士的很多节目我都看过,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她的,我想我不会去跟她争辩什么。关于李敖,我上学时也挺喜欢他的。”

韩寒绝口不提李戡。

打仗,一方剑拔弩张,另一方吊桥高高拉起闭门不应,怎么办?《三国演义》中说,请将须行激将法。8月3日,李戡再次乘上凤凰卫视这条大船,做客《解码陈文茜》。谈及舆论纷纷说他借韩寒炒作《李戡戡乱记》,李戡杀气腾腾:“……我觉得实在是非常很莫名其妙,我去香港根本就是去看书展的……还有人说,我要去做什么韩寒第二,我是李敖的儿子,要去做什么谁谁谁第二的!”

这一嗓子“我要做什么韩寒第二,我是李敖的儿子”,是李戡第一次直剌剌地亮剑韩寒,他是主角,韩寒是主角,李敖和陈文茜悄然退后。

如果这一嗓子还不够响亮,下面这一炮就很轰烈了。

8月16日,《南都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我是李敖儿子,做什么韩寒第二》的报道,是对李戡的专访。其中写道:

记者问:“陈文茜稍前批评了内地最有名的年轻人韩寒,你怎么看?也有人说过,你是第二个韩寒。”

李戡答:“韩寒算老几啊?他连大学都考不上,连大学都没有念过,这种没念过什么书的人,我估计他也没读过什么经史子集,是只会玩赛车的人。最近很多媒体问我对他怎么看,我都回答烦了。”

这篇报道可谓是一块巨石投入本不平静的海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至此,李戡,他的名字和故事江湖上人人传说。然而,关于李戡,他所有的故事似乎只有几个简单的片段:李敖的儿子,2005年曾随李敖访问大陆,17岁的尾巴上写出《李戡戡乱记》,2010届北大学生,和同样“有独立思想的青年”韩寒兵戎相见。仅此而已。没谁知道李戡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小李敖的,但人们到底都开始愿意相信,看上去腼腆柔默的少年李戡,他单薄的身体里藏着一颗李敖的心。有人开始期待,他成长为李敖第二,甚或青出蓝而胜于蓝。

韩寒还是没有接招。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世界知道了:有独立思想的青年,目光犀利,心灵敏锐,睥睨世俗的,不只是韩寒,还有李戡。

然而,就在这时,李戡剑锋一转,迅速对《南都周刊》的报道作出回应,所谓批评韩寒是“媒体为哗众取宠,擅自加油添醋,实在可恶”:“我当然可以说我没讲,我确实在访谈中没讲,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是访谈。我被同样问题问烦了,想赶快结束,才随便敷衍几句……她假借‘聊天’之名,问一堆早被问烂的问题,又把我表示不耐烦的话妄加解释,才变成现在这样。”

这番解释没为李戡加分,反而戴上了“不诚实”的帽子,扣去许多分。先前所赚得的掌声,这一回被指责声淹没了。

韩寒也不认同李戡的解释:“不管什么场合,说了便说了,我完全无所(谓)。只是我觉得一个真诚的文人,不该台上台下两套评价标准,也不该耍小聪明,搬弄文字威胁记者……愿你在大陆一切顺利。”

这是韩寒第一次直面李戡。他径自去李戡的微博跟帖留了上面这段文字。

剑客决斗,并非比拼谁出招最多,而是看谁能一剑刺出稳占上风。

显然,李戡剑刺韩寒不成,反而剑尖倒转伤了自己。真像一个玩火的孩子烫伤了手。

李敖大陆托孤

2010年8月26日,李敖通过凤凰卫视的协调与精心安排,从台北乘飞机奔赴上海。这是李敖继2005年9月“李敖神州文化之旅”5年之后再度访问大陆。当然,李戡也随同父亲来了。

李敖对外宣布此行有四个目的:一是参观上海世博会,二是去杭州观赏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三是将发布《李敖大全集》修订版在大陆出版发行的消息,四是送儿子李戡到北大读书。

谁都看得出来,前三个目的不过是虚晃一枪,送儿子李戡才是结结实实的一招。李戡出师未捷,或许李敖着急了,索性亲自护送,潜台词不言自明:李戡是我儿子,独自来到大陆生活、学习,请多关照。

26日夜,上海,韩寒的故乡,大雨滂沱,电闪雷鸣。李戡接受凤凰网的采访。8月3日的生日已过,他18岁了。18岁和17岁的确不一样,关于曾经受访引致与韩寒的不愉快,他有板有眼地再次声明:“我根本没什么好批评他,我要批评他,除非他先骂我或者是他妨碍到我。根本没事嘛。”他还提到,在台湾,韩寒的《独唱团》已经卖脱销,“跑了好几个地方都买不到。”最后,他拿出《李戡戡乱记》,签上名字,请记者转交给韩寒。

这姿态,俨然是一个老练的外交官。莫非真的是三日不见刮目相看?还是李敖在短短几日内将毕生玩世绝学悉数传授给了儿子?

27日,李戡随李敖去世博会参观中国馆。李敖认为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的中国馆,是一个“斗”,朗朗笑言“我爱阿斗”。刘备在白帝城托付诸葛亮等大臣要照顾的就是“阿斗”刘禅。李敖爱刘禅?这怎么可能,很不是自称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的李敖的作风。此阿斗非彼阿斗,他爱的是李戡。

一句“我爱阿斗”,李敖此次大陆之行的用意昭然若揭:李敖老矣,大陆“托孤”来了。

28日,《李戡戡乱记》新书发布会上,李敖李戡父子同台。当发布会进入提问环节时,记者们兴奋了,一个个关于韩寒的问题抛向李戡。少年李戡到底初战沙场,又功力薄浅,难以招架。李敖接过话筒:“我的儿子很忠厚,不太说过分的话,我来做一个公道的评论……韩寒如果不超出他的本位——写小说,他可以写一辈子。写感想不会长久,因为感想需要深度;赛车,超出了这个范畴。他如果超出这个本位,就会很痛苦,因为这个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

久经沙场的人果然不一样,在评判韩寒的同时李敖没有忘记褒扬儿子李戡:“为什么我说我儿子写的这部书好?他写这部书的时候就是到档案馆查档案,不是讲空话的,不是讲感想的,不是在网站上发表议论的。他是很务实的,一步一脚印地在查证资料,这两种是不同的。”

“讲感想”,“网站发议论”,这些矛头当然都是指向韩寒,李敖说:“韩寒比我儿子大10岁,10年间我儿子要翻江倒海,要赛车也未可知。”

“10年间”很多事情“未可知”,现在却可知李敖对儿子保驾护航,是要他子承父业“翻江倒海”,“李敖二世”叱咤风云。但,只这一句,也到底还是露了心中无底的怯?如果目中真无韩寒,又提什么十年间要赛车也未可知?可见,韩寒仍是他们父子的目标,李敖对李戡的希望就是,打败韩寒,抢夺第一。

30日,杭州,李戡接受采访。有记者问:“你马上就要到北大学习了,你是愿意做李戡还是做李敖的儿子?”李戡答道:“美国有个最有钱的人叫比尔·盖茨,他大学没毕业就继承了父亲给他的一大笔财产。成功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贫苦出身靠自己的,另一种是先天借助了家庭的条件,又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父亲,我会发扬他,并成为他的接班人。”

此番话,有孝有情有义,也正如李敖所说“务实”,只是,少了份豪气。

9月1日,李戡去北大报到,只有母亲陪同,父亲李敖没有现身。李敖当然知道,在那样的日子里,李戡需要成为主角。

私底下的猜想

李戡的北大生活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18岁的少年,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离开生养他的故乡,孤身一人奔赴大陆,真的没有一点眷恋之心没有一丝忧伤?有,肯定有。在机场和将要返回台湾的父亲告别时,他的眼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泄露了他灵魂里的密意和隐忧。不过,他别无选择。

在北大入学申请书上,李戡这样写道:“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但它太狭小了。”是的,和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3亿人口的大陆比起来,台湾不过是弹丸之地。连台湾娱乐圈的明星都知道,想获盛名赢大利,必须进军大陆。聪明一世的李敖自然不会糊涂一时,李戡要“翻江倒海”有更大的发展、更大作为,就必须走出台湾!

为什么选择北大?李戡的官方答案是,“我的祖父、我的大姑、二姑、大姑父,都在北大毕业,我的父亲李敖以未念北大为憾”。这或许不假。倘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或许李敖认为,他的儿子也只有北大才配得上。更何况,要将一个人往高处推送,选择一个制高点甚为重要。大陆最好的大学和李敖的儿子混搭,这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噱头。

另外,李戡选读的专业并非文学,而是经济,这就大有聊头了。或者说,大可私底下猜测一番了。

还是得从李敖说起。

用猜想扒开李敖的衣裳

为什么李戡大学就读经济学

李敖称不上是近代最伟大的文人,但却是文人中最有经济头脑的。当一个个文人埋头苦写靠文字挣可怜的稿费时,李敖已靠自己的牢狱经历及一张不让世人世情世道的嘴,为自己挣了个满钵叮咚。可以说,他是文人中最会推销自己,最懂得如何把自己的字变成钱的那一个。

“五百年里写白话文最好的三个人是:李敖、李敖、李敖。”这是李敖营销自己的广告语。并且,他还知道,中国人对看热闹很痴迷,而掐架骂人最容易引得无数人“脖子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提着,长长的像是鸭子”围观、起哄。所以李敖到处骂人。

骂人也是有技巧的。正如李敖自己所说,虽然乱骂人,但从没有给自己惹过麻烦,原因是他知道什么能骂什么不能骂。他指出不能骂的东西就是不要破坏人家的财路,非利益相关也不至于以命相搏,看上去骂的气势汹汹,但被骂的置若惘然付之最多尴尬一笑。此等聪明,绝非一般刚直不阿(可简称为笨蛋)的人可以效仿。这样,骂人的人暴得大名,而被骂的人也不追究,显得很有雅量。结果漫骂反而成就了彼此,大家皆大欢喜。

当然,他所说的没有惹麻烦,只是世情,而非政治。

说白了,李敖是一个斗士,用脑用嘴用文字。他允许自己像中国的古代文人一样为政治而斗,但他不允许自己像传统的文人那般穷酸。这一点清醒,不只体现在他自身的小富上,还体现在李戡所选的学业上——经济。文字,随时随地都可以生产,只要有思想;而钱,不是谁都懂得如何运营的。再或者说,李敖太明白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道理了。穷,还能有什么言论自由?还能有什么改变的力量?还能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力?

从这一点来说,我是比较佩服李敖的,他虽老了,却有着清晰的思维。他不只只是想让儿子接替他成为天下第一骂嘴,他更想让儿子成为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人物。

这是,我个人的猜测。 

为什么对手是韩寒而非郭敬明?

李敖全心全意要将李戡打造成新一代李敖,所以支持李戡在17岁的尾巴上推出《李戡戡乱记》。仅看书名,就深得李敖真传。兴许这书名是李敖给拟的“也未可知”。为了将《李戡戡乱记》的动静最大化,他联手李戡的干娘陈文茜“聚首于一本17岁孩子写下的早熟之书”,推波助澜。

可是,还缺少点什么?

对,缺少骂战。

没有骂战,怎能热闹?

不热闹怎能起到名声大震之效?

只是,骂谁呢?

韩寒!

韩寒,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7岁出版第一部作品《三重门》引起轰动。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

很巧,李戡17岁出版《李戡戡乱记》,在书中痛批台湾教育系统。其气盛之程度、口吻之犀利,让人更多想起的也许不是李敖,而是韩寒。

当然,在年轻人中深具号召力的不只是韩寒,还有郭敬明。不过郭敬明走的是青春风月阴柔路线,这和一出手就亮出辛辣之剑的李戡不是同一路子,道不同,无需动招比试。何况韩寒上过《时代周刊》,只这一点,郭敬明也就可下场了。

如此,靶子只有韩寒了。倘若李戡一举就把韩寒这样一个拔尖人物比下去了,岂不美哉妙哉!岂能不一夜成名,再扬李家光彩?

所以啊,聪明如李敖,在自己老去,急需快速把儿子扶上位之际,只能把韩寒拉上凑这个热闹了。李敖盼望的是,一拳下去,韩寒纵是不倒,李戡也能借此上位。

只可惜,李敖有些心急了,心急而行动不稳。他和陈文茜联手出击,都没能把韩寒惹火。韩寒很爱惜自己的羽毛是其一,李戡还需修炼是其二。

李敖说:“拳王阿里一拳打下去两百磅,后来得了帕金森症,他不能跟自己的过去比较,他已经没有力量。我现在已经老去了,我也有这种感觉,害怕你们把我跟过去的我比较,幸亏我有一个好儿子。”只是“好儿子”李戡到底年纪尚幼,从方方面面看来他其实是个老实、木讷的孩子,妙言辣语插科打诨一夫当关东奔西突,这个型,他真的不适合。

单是借助媒体“把自己的声音无限放大,这样的本领”想必李戡就得修炼好多年。正如李敖的至交马家辉所说,当务之急,李戡要“懂得如何去面对媒体,并明白媒体是不能受他自己控制的,但他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论,而不会被媒体抓住对自己不利的只言片语。”

这一拳打在棉花上。虽也有些成效,但想来,比李敖的预期要差得多。

另外的话:

李敖同学这一场浩大的“托孤”推子秀,演到后来生生成了一出小闹剧。

怪李戡吗?他不过是一个18岁的小少年,甚至只是李敖想将“翻江倒海”作为家传之宝代代传下去而推出的一棵尚在成长的小草。

怪韩寒这个对手太强了吗?不全是。韩寒也是性情中人,想掀骂战并不难,问题是,方法要对路。

怪只怪李敖老矣。

一个人老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暮态垂垂功利熏心护子心切。或许他只是想让儿子未来生活得更好一些,这可以理解。只是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过“不对孩子做任何‘设计’,任何设计都是危险的,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动自发”,却还是千方百计去设计李戡的人生之路。他真的老了,一辈子博览群书却完全忘却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古训。人各有命,何必呢?

至此,真真假假,江湖友人有钱的捧了钱场,没钱的捧了人场,算是给足李敖面子了,至于后事如何,还得看李戡自己的本事。

 

链接:少年李戡大陆行踪记

2010年9月1日  李戡入读北京大学,表明希望从此能不受媒体打扰,潜心学业。

2010年9月10日  李戡接受媒体采访,他说他有点失落,因为令他很感动并认为很有意义的《黄河颂》,在大陆并无多少人关注。

2010年9月22日  《李戡戡乱记》中文简体版原计划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9月底推出,但几天前李戡在北京雍和宫附近一书店中发现盗用台湾繁体版的《李戡戡乱记》,他通过出版社怒发声明,呼吁读者购买即将上市的正版书。

2010年9月24日  李戡接受《商业周刊》访问时说,“台湾学生太混了,我不把他们当对手。”又说,“北大就是北大,(学历)哪需要台湾来承认!”

2010年9月26日  《李戡戡乱记》在北京三联书店内上架。其他各地将陆续推出。

2010年9月26日  李敖参加《杨澜访谈录》节目,他评价起韩寒头头是道,却又称自己并未看过韩寒的作品,但他很肯定地说,他天生就有鉴别“臭鸡蛋”的本领,他只要不看的书,都是“臭鸡蛋”。弦外之音不言而喻:韩寒的书是臭鸡蛋。

2010年10月25日  谍战剧《黎明之前》热播,有眼尖的观众发现,在第17集出现了李敖的全家福,只不过把李敖的头像换成了剧中人物。记者采访正在北大就读的李敖之子李戡,他说,听说此事后看了剧照,照片中的小孩正是自己。他还说,这张全家福很重要,剧组擅自使用照片并将照片改动,他感到非常愤怒。

2010年10月28日  李戡接受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采访,他说,以后基本就在北京混了,不再回台湾。

2010年11月25日  身陷微博骂战的周立波更新微博:“李敖大师爱子刚给我的短信:周老师加油!我今天又和南都周刊杠上了,给了他们一记重拳。我们真心爱国,却被一大群汉奸攻击,网络确实造出一批不负责人的懦夫。希望老师继续努力,支持您!李戡”。

2010年12月1日  《长江商报》采访李戡,他说:台湾不需要我,台湾不值得我花太大精力逗留,只是偶尔花点时间关心台湾的状况吧。我想,两岸统一大业,需要我这样的人出点力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希望能为此做点事情。

 

李戡:说什么李敖二世,还是一枚娃娃而已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鱼一样的男子冯德伦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哪个姿势舒服就随他保持哪个姿势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邓超不给自己留情面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周杰伦:浮云都能变神马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郑秀文:别说我和许志安是旧情复燃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张嘉译:我演不好还演不坏吗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陈冠希:我不完美但也不完全邪恶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郭敬明:从“小四”到“四爷”进化史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高圆圆:背着妈妈去闯荡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废物利用钩靴子 - 慕容涵雅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章子怡从“国际章”到“国产章”只求咸鱼翻身 - 慕容莲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美貌从何而来?君可知相由心生! - 慕容涵雅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娃娃的毛衣 - 与世无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像素娃娃素材 - 玫瑰情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不织布娃娃 - 夏天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用文字取暖,用音乐释怀 - 慕容涵雅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用文字取暖,用音乐释怀 - 慕容涵雅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性在左情在右 而已~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听,鸟儿在说什么【心情图文】 - 心灵之约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差生学什么? - Jayunee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日本制造史上最昂贵充气娃娃曝光 - 真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缠中说禅” (一) - aklh0362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活着还是痛苦的好 - xinlingganwu777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