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精绿姬:走出信任危机 从政府做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23:20

葛剑雄:走出信任危机 从政府做起

2011-03-10 15:11:05

浏览 18175 次 | 评论 56 条

 

这两天都在开报告会。今天是刘延东来听的,昨天下午是王岐山来听的。通常发言内容涉及哪方面,就是哪方面的分管领导来听。
    有个“关于规范各类全国性‘创建’活动的建议”的发言,引起不少共鸣。发言中说,自90年国家推出“卫生城市”后,又有“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绿化模范城市”、“亲水型城市”、“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等各种“称号”出台,有的城市竟然有三十几个不同的称号,然后就开始借“称号”的名义大兴土木……通常这种和国计民生有密切关系的发言都会伴随热烈的掌声。而那些讲空话的,掌声最多是礼节性的。
    最近“南方科技大学”是热门话题。我倒不担心他们的师资或生源,而是最关心学校管理问题。 他们的出资方是深圳市政府,直接上司是广东省教育厅,还要受教育部的管辖。这样一来,学校到底有多少自主权?此外,它经济的来源有没有法律的保证?据朱校长介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还有待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批准。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联组会上也讲到了这个事情。高校要求“放权”,到底是放哪些权?大学得有章程才行。
    我们学校给了一部分教师自主招生权,可以自己招博士生,不用通过学校。但这个权力大家都不大敢用。有的怕人情难却,还有的怕舆论压力。听说有的博导因为没让博士生论文答辩通过,当晚就接到十几个电话,最后被迫让他通过。这里面情况很复杂。要弄清楚压力究竟来自哪些方面,是权力,还是人情,还是利益?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难以概述。从教育本身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讲,这样做肯定是错的。
    我一直讲现在学校已经不是世外桃源了,有很多非教学、非科学的因素存在。比如说,如果一个博士生已经在外面找好了工作,如果不给他学位他的工作就没有了,或者他心智不健全,万一自杀了导师觉得负不起责任,等等。遇到这样的事情,学校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而一旦出了事,又没有人管,相关的法制又不健全,学校还要承担道义上的压力。现在一出事,很多家属就过来闹,而不是通过法制解决,而权力的边界又不清晰,所以学校很怕出事。
    不止是大学怕出事。上海一些中小学甚至不让学生下课出去跑跑跳跳,怕出事。还有就是春游出去时,除非在“告家长书”上签字,否则不敢带出去。
    现在社会方方面面有很多无序的状态。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互间的不信任。比如你一讲自主招生,很多人马上就想到成绩里面有腐败。我以前讲过复旦自主招生的事,我说我们五位教师是临时抽签的,你有本事买通五位教师吗?整个过程是有全程录音的,中间有的过程还有录像,并且要求老师有私人关系的要回避。但如果别人就是不信,老师是说不清楚的。有些老师在招生时如果觉得成绩稍差的那个综合能力更强,把他招进来,就更说不清楚了。
    现在外面对大学里的师生关系的看法也是完全扭曲的。有人说:你们的工作很容易啊,找学生帮你们打工就行了。我说我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我觉得在说“有人这么做”的时候要想一想,“有人”,到底是有多少人?前两天还有人问我微博是不是学生帮我搞的,我说全是我自己在电脑上写的,就是有人不相信是我自己写的。
    两会刚开始的时候,腾讯网要求我对11个问题发表意见。多数意见大家都赞成,可是对“李刚”的事件,很多网民就和我干上了。我前面一段话说“这个事件说明有些人依仗家中父母权势飞扬跋扈,引起民众痛恨”,这个大家都同意的。后面我说“但是也不能以想象代替事实、以感情代替法律”,大家就开始骂我了。我说:比如网上说他们家有5套房,结果调查发现没有5套房。可是民众现在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中国要走出这种信任危机,首先要从政府做起。越是容易被人怀疑的,就越是应该公开化、阳光化。然后学校、教授都应该这样。大家逐步建立一种互信。现在政府不这么做,一方面造成了一种民粹主义,另外大家也缺乏一种公信力和凝聚力。能闭嘴就闭嘴、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网上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现在不管什么事情,赞成的很少,反对的、出来骂的很多。为什么对教育、对医疗骂得这么多?因为这些部门是可以随便骂的,不会有什么风险,也不会被屏蔽。如果没有“屏蔽”和风险,我认为骂的最多的绝对不是教师和医生,肯定是贪官污吏。

    政协会议期间的晚餐通常会准备一些酒,就是很一般的酒,有燕京啤酒,通化的葡萄酒,二锅头,没有茅台之类的高档酒。我有时会喝点葡萄酒。也有个别企业家代表私人请客,请代表们去好的酒店。这个肯定会被说有“公关”嫌疑。现在我们还没有类似的细则规定两会代表在行使公务期间不得私自宴请,反映了法治的不完善。有些人总是高喊民主,其实实现民主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完善这些法制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