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钱包好下款吗:试论清初韶州诗人廖燕的竹枝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28:28
作者:佚名 点击数: 9    更新时间:2010-7-19  投稿得会员    会员申请    我们帮您找文章
论文关头词:廖燕  竹枝词  诗歌气概
论文摘要:清初韶州诗人廖燕的竹枝词活跃明快、简单自然,富有浓烈的糊口吻息和光鲜的处所风貌,这对于体味清初岭南地域的风尚平易近情和竹枝词的传布情形多有助益,经由过程对他的竹枝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剖析,可以揭示廖燕诗歌自觉向平易近歌进修、诗歌气概中朴素自然的艺术渊源。
竹枝词,最初为普遍传布于四川东部及湖北西部沿江一带,古称“竹枝”、“竹枝子”、“竹枝歌”、“竹枝曲”和“巴渝曲”,是一种为下层公众所喜爱的歌曲形式。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一云:“竹枝词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刘禹锡在建平(今夔州地域一带)仕进时,经常到乡中不美旁观苍生用鼓、笛伴奏,边跳边唱竹枝词的游乐勾当,且还学会了演唱。自居易《忆梦得诗》云:“几时红烛下,听唱‘竹枝词’。”自注:“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竹枝词始于何时今已难考。据前人的记实与猜测,其源当在唐代以前。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十九“中唐”指出:“梦得七言绝有《竹枝词》,其源出于六朝《三更》等歌……”清人王文浩《苏诗编注集成》卷一注《竹枝歌》中云:“自唐以前已有之,故方密之觉得起于晋也。”自居易《听芦管》诗云:“幽咽新芦管,苦楚古《竹枝》。”又据冯贽《云仙杂记》:“张旭醉后唱《竹枝曲》,一再必至九回乃止。”可见此种平易近歌在盛唐时已风行,发源必在此前。
唐朝诗人的诗作中已屡屡提到竹枝词。如中唐诗人顾况《子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有“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稍晚的张籍《送枝江刘名府》有“向南逐步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自居易《竹枝词》有:“‘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都说起竹枝词在中唐平易近间风行的盛况,也剖明文人对竹枝词的关注,并起头了对这种新型诗体的借鉴和考试考试。而郭茂倩更把唐代顾况视为写作竹枝词的第一人。顾况《竹枝词》日:“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平易近间的竹枝词多为“歌咏风土之作,而中心杂以男女狎亵之语”,而顾况所作,其词较雅,且多用典,已显示出光鲜的文人色彩。文人竹枝词既基于诗人的主体意识勾当,即所谓“感于事,动于隋”,又罗致了平易近歌刚健清爽、委婉含蓄、通俗明快的气概,从而显示出华美、隽永、流利的气韵。可以说,文人竹枝词与平易近间“竹枝”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是担任,又有升华。关于文人竹枝词的始创者虽然历来众说纷繁,但可以必定,竹枝词从平易近间转化为文人的有意创作,是良多作家配合全力的功效。
竹枝词的体式有七言二句、七言四句、五言四句三种类型。其中最首要的是七言四句体,近似于古典诗词的七言绝句,但韵律并不严酷,语词讲究明决流利,内容以记述风土习俗为主。文人创作的竹枝词,无论构想立意、文句锤炼仍是音韵润色,都很注重从平易近歌中罗致营养,同时也滤失踪了其中粗鄙芜杂的残渣,从而使其从内容到形式都获得提高,以至升华,成为一种吟咏山水风光、习惯风情的诗体。元代往后直至明清,一向在文人中获得普遍的运用,创作数目蔚为壮不美观。
清初韶州诗人廖燕的《二十七松堂集》卷十“七绝”类内有《曲江竹枝词》十三首,《羊城竹枝词》六首,《珠江杂诗》三首,《渔家竹枝词》三首,此外《羊城歌》和《渔家曲》各一首,“七古”类中《曲江曲》一首,虽未冠名竹枝词,但显然也属此体。这样,廖燕《二十七松堂集》中的竹枝词有二十八首,在清代诗人中是此类体裁创作较多的一位。雷梦水主编的《中华竹枝词》节录唐代以来作品两万余首,而廖燕之作却一篇未收,其实是一种缺陷。廖燕的竹枝词写得活跃明快,简单自然,富有浓烈的糊口吻息和光鲜的处所风貌,对于体味清初岭南地域的风尚平易近情和竹枝词的传布情形多有助益,此外,还可借此体味廖燕诗歌自觉向平易近歌进修、诗歌气概朴质自然的艺术渊源。
廖燕竹枝词反映了很是丰硕的糊口内容,总体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表达男女情爱
廖燕竹枝词在内容上多写男女之情,几乎占了作品总数的一半。这与平易近歌竹枝词的内容特点较为接近。如《曲江竹枝词》其一:“遇仙桥下水澄鲜,遇仙桥上路通天。谁信仙人轻易遇,遇郎难似遇仙人。”遇仙桥为武水上的一座浮桥,诗以女子口吻写成。以桥的名字“遇仙”为想像的起点,由遇仙之难来比附遇郎之难,表达主人公对完竣恋爱的巴望,构想十分巧妙。
廖燕诗中其他默示恋爱主题的竹枝词,也一律以女子的口吻写成,这是中国古代平易近歌的常用手法。前人婚姻受制于“怙恃之命、媒妁之言”,加之身世门第和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布景等身分的影响,恋爱悲剧时有发生。此外,男女不服等的社会地位,使女子蒙受的压制和迫害更为严重,因而女子对幸福恋爱的巴望就更殷切、更竭诚;其过程也更艰辛,更悦耳。同时,女子温柔激情对恋爱的细腻体验,更适合把铭肌镂骨的爱与恨默示得酣畅淋漓、悦耳肺腑。廖燕竹枝词对恋爱糊口的默示首要有:
1.默示女子对心上人的忖量和热爱。廖燕这类作品往往截取日常糊口中通俗的场景,攫取其中怪异的诗歌意象,稍加点缀,就能很好地传达出诗中人物的竭诚激情。含蓄隽永,意味悠长。如《曲江竹枝词》之七:“未晓鸡声已屡催,送郎常起五更时。鸡冠罚作山头石,省得人世早分袂。”这首诗所默示的内容是:心上人一年夜早要离家远行,临行前夜自然是情意绵绵,互诉衷肠。他们何等但愿这一夜能永无绝顶,好让这甜美的相聚直到永远。听到这阵阵报晓的鸡鸣,知道分袂的时刻就要到来,不由让人顿生懊恼,真但愿罚这雄鸡化作山头的石头,让拜此外时刻不要来得这样早。这首诗的诗意与南朝乐府平易近歌《读曲歌》中的“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瞑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可谓是异曲同工。
此外如《羊城竹枝词》六首中的两首:“荔枝沁肺便成疴,蒲节长生恐是讹。自爱和灰连叶嚼,为郎常是醉心多。(其一)/江树青青江草齐,留人涧里阿郎迷。凭谁学得移山术,截断江流不到西。(其二)”,前首写忖量意中人以至意乱情迷也毫不为意;后一首甚至想像能移动年夜山阻断情郎远去的路途。都写得情真意切,惊心动魄。
2.默示女子对幸福恋爱的神驰。因为封建社会女子受礼教束厄狭隘和榨取,她们不敢直接表达自己对恋爱的追求。在诗歌中描写女子的这种正当的要求,往往采用盘曲含蓄的手法进行默示。如《珠江杂诗》三首中的两首:“摸鱼歌发小婵娟,一韵悠扬彻九天。歌到关情声咽处,垂头尖指乱调弦。(其二)/盈盈粤女弄潮归,手挽船牵系山门。行人庙中朝上拜,暗将苦衷祝天妃。(其三)”前首写一位妙龄少女手拨琴弦在弹唱,声音悠扬悦耳,传出很远很远,正当人们都为这甜美的歌声所沉醉时,少女却俄然被触动了苦衷,声音哽咽,唱不下去了,忙低下头来,纤纤玉指在琴弦上慌乱地调拨,以掩饰自己的失踪态。女孩子的苦衷是什么,一切尽在这不言之中。后首写渔家女弄潮回来,走入庙中拜祝天神,是什么神灵使她如斯虔敬?原本她要把心里的奥秘,默默地向那掌管人世恋爱的“天妃”倾吐。两首诗的激情,都很是的含蓄、细腻。
再如《羊城竹枝词》之五:“采青时近甚富贵,几处弓鞋趁月斜。火伴不贴心底事,怪奴只采合欢花。”把女孩子心里最为隐秘的激情以白描的手法默示出来,既诙谐明快,又不显得唐突浅俗。从几首诗艺术手法来看,根基上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但作者却长于捕捉到那最为悦耳心弦的一瞬间,把诗歌所要表达的焦点的思惟激情用最为精练活跃的画面传达出来。诗中女主人公的行为,既默示了年青女子多情善感的配合特点,又凸起了人物各自特定的性格和身份,美全是激情的自然吐露,绝无雕饰做作。
3.默示女子在恋爱上的矜持和严厉,以及对亏心者的幽怨之情。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往往被视为男人的附庸和玩物,是以,女子在看待恋爱上,既有青春少女“怀春”的强烈热闹激情,但严酷的社会规范的禁束和世俗对女子的成见又使她们不得不在恋爱上默示得更为理智。如《曲江竹枝词》十二:“妾住武溪溪水傍,万杆烟雨覆村庄。郎来取竹休伤笋,留待他时宿凤凰。”诗歌默示了一位荏弱善良的少女,在与心上人相会之时,委婉拒绝男人的轻薄,并以明天未来成就完竣姻缘相劝戒和激励,对女孩子心里复杂襟曲的展示可谓惟妙惟肖,恬澹之句中深含着万般柔情,读来令人打动。诗歌以比兴手法写成,显得委婉含蓄,笼盖着一种淡淡的哀怨。再如《羊城竹枝词》之三:“小舟重载力能任,海水谁能测浅深。学得仙人犹化石,阿郎宁不变初心。”默示痴情女对亏心汉的埋怨,虽然话语布满哀怫郁慨,但却掩饰不住她温柔痴情的性格。
4.描写女孩子不愿服从“媒妁之言”,但愿经由过程自立的恋爱获得恋爱的。如《曲江竹枝词》之二:“谁家女儿肯通风,不信伐柯人信命宫。浈水由来合武水,莲花原只对芙蓉。”而《曲江竹枝词》之九则想像更为怪异,“虚传韶石秀参天,了望回龙亦蠢然。闻得郎从山下去,回龙原不敢回船。”因为无法阻止心上人的离去,甚至迁怒于回龙山不能够挽留那远去的客船,以至那斑斓的回龙山的景色,在这位女子看来也显得“蠢然”。
此外,还有默示恋爱中的男女激情挫折的,如《珠江杂诗》三首之一:“荔阴覆屋傍清渠,藤髻信梳十五余。同坐莲舟娇不语,口中红唾污郎裾。”默示情窦初开的情侣,因闹矛盾互不理睬,女孩子撒娇耍赖的行为,令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也光鲜活跃。 转贴于 公文网 http://www.haosc.cn
 
二、反映社会糊口、描写自然风貌
平易近间竹枝词较多默示男女之情外,还有年夜量“吟咏土风”之作。唐代文人竹枝词题材上也因袭了这些特点。从宋代起头,跟着社会的成长和经济的繁荣,新兴事物的不竭涌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坦荡,题材逐渐拓宽,男女之情不再作为默示的重点,笔触起头涉及到社会糊口的各个方面,诸如记实苍生糊口,揭露社会不服,咏怀事业,抒发激情,描写景色,记述习惯,展示风物等,无不成以在竹枝词得以默示。廖燕竹枝词对社会糊口的关注也很是普遍,具体默示为:
1.日常糊口和平易近情习俗的默示。如《曲江竹枝词》之三:“芙蓉山寺古时留,山上新传葬义鸠。约伴清明坟上拜,游人拾得玉搔头。”这是一首写日常实事的竹枝词,廖燕《义鸠冢铭序》记:其友人曾养牝牡二鸠,温驯而善鸣,一日其中之一逸去,另一只立毙笼中,鸟的重情对视信义如生命的廖燕触动很年夜,曾赋《义鸠行》一首以咏此事。诗今已不传,但这首默示统一事务的《竹枝词》却得以保留。再如《曲江竹枝词》十二:“河西万室绕溪斜,男得闲游女作家。吊水溪边都跣足,樵归插得满头花。”这首诗描写了曲江当地的日常糊口和风尚:女子在家操劳,而汉子却落拓自得,人们光脚在溪边吊水,樵夫采樵归来满头插满野花,默示出一种祥和的农家风情。《渔家曲》则以一个渔家家庭为描写对象:“渔家小妇夸郎美,年夜妇孤眠娇不起。昨夜江边风浪生,鹧鸪愁杀鸳鸯喜。”这位渔夫娶了两个女子,小妇得宠而年夜妇受到萧瑟,所以,在风高浪急的恶劣天色下,渔夫无法行船打渔,只能在家陪同小妇,感应感染恋爱的小妇在第二天还在向人炫耀郎君,而年夜妇却嫉妒得不能忍受,巴不得这恼人的风浪赶忙遏制,好让这写意洋洋的小妇也像自己一样孤守空屋。而这首《渔家竹枝词》:“春潮初生试网罟,小儿轻浪系腰芦。得鱼不向城中买,直入邻村问酒沽。”则是渔家淳朴自由糊口的直录,渔家后生强壮的身影和豪爽的性格默示得活矫捷现。
2.记实估虚心象,经由过程人世沧桑变迁来依靠感伤。如《曲江竹枝词》之四:“青楼姊妹不知惭,笑倚门帘引客瞰。怪得郎心如野马,十分春色出城南。”描写的是估客倡家倚门卖笑,惹得年青后生心猿意马的情景。是当日和平时代,曲江当地经济繁荣的一个折射。廖燕七绝《城南》日:“春行一路绿荫赊,何处溪山似若耶。最是城南好风光,小桥推过佳丽车。”可知昔时的曲江城南确实是风月烟花之地。而这组诗的第五首:“城南当日甚富贵,十里尘凡半妓家。片地只今惟瓦砾,郎来何处听琵琶。”则揭示的是曲江城履历战乱之后,当日城南富贵之地现在酿成一片废墟的情景。作者经由过程对旧日富贵的回首回头回忆,把今昔两种分歧气象重叠在一路,在一种巨年夜反差中给人的视觉造成一种冲击,在这概况沉着的描写中,把战争给人平易近造成的灾难以及诗人对战争的怨恨真实地传达出来。
3.描写自然景色。廖燕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挚的激情,他生平喜欢游览胜景事业,也喜欢家乡的人情风物。如下面两首《渔家竹枝词》:“乱沙如雪弄溪斜,星散渔村三四家。水里开门泥作灶,春来绕屋长芦花。/深切芦花第几湾,扁舟垂钓往来问。山溪烟色浓这样,燃得渔蓑点点斑。”默示了渔村斑斓纯朴的自然气象和渔家安好安祥的水上糊口,读来令人神往。再如《曲江曲》:“山抱双江江抱屋,一家一家帘断续。楼上有人楼下疑,红妆映水知为谁。”把曲江城的地舆位置的特点描绘得很是清楚,如同一幅淡笔的素描。
此外,还经由过程竹枝词表达理趣。如《羊城竹枝词》之四:粗纱为帽竹编篱,里面行藏外里知。椰子剖来难觅核,哪能容得一仁儿。”这是廖燕竹枝词中较为怪异的一首。虽然概况上他仅仅枚举了几种日常糊口中人人熟知的意象,而现实上却表达了一种糊口哲理,读后耐人寻味。
竹枝词脱胎于平易近间,后虽经文人年夜量创作,但仍保留着浓烈的平易近歌情调。廖燕二十八首竹枝词,在手法上根基上都浮现了这种特点。
1.年夜量运用白描手法。他诗中拔取的都是糊口中最通俗的糊口画面,然后不加雕饰,以淡笔进行勾勒,像这首《渔家竹枝词》:“乱沙如雪弄溪斜,星散渔村三四家。水里开门泥作灶,春来绕屋长芦花。”纯朴自然,色彩素淡。
2.使用比兴。这在平易近歌中很常见。像《曲江竹枝词》之六:“长江深不深,阿朗肠肚更千寻。谁言笔峰改得帽,奴亦改得阿郎心。”女主人公面临三心二意的情郎,决心用自己赤诚的爱心让自己的心上人回心转意。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把女主人果敢判定的性格默示得十分光鲜。
3.说话清爽流利、自然活跃,雅洁却无典重之感。像这首《曲江竹枝词》:“东家儿女不知愁,西家儿女不知羞。谁人坐镇通天塔,清浊工具一任流。”明年夜白白,连成一气。虽结尾处是文人笔法,但却似平易近歌般朴质。此外,白话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亲热感,有助于激情的抒发,像“阿郎”、“肠肚”、“停脚”、“奴家”等的使用,都恰如其分,并不使人感应俗陋。
4.怪异的拔取诗料的手段。从廖燕的竹枝词所描写的内容来看,都是普通俗通的糊口场景,看似随意,实则却是颇费匠心的。人天天所履历的糊口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并非任何一种糊口气象都可以作为诗料,这需要有一个选择,而这种选择,也是诗歌创作的一部门。高明的艺术家的独到之处首先就浮现于这种捕捉糊口细节的能力,这就如摄影一样,在按动快门的一霎那,能否把最斑斓、最绝妙的一瞬间定格在画面上。廖燕的竹枝词所摄取的材料,往往是那些最怪异也最有价值的糊口内容。如《曲江竹枝词》之十三:“几日檐前鹊噪声,黄昏心急计归途。愿郎莫使马停脚,若再加鞭便到城。”这是一首默示思妇主题的诗,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被屡屡说起。作者摄取的画面很是简单:屋檐上喜鹊在呜叫;黄昏时夜不能寐的思妇;想像中情郎归家的情景。喜鹊为报喜之鸟,平易近间有“喜鹊叫,客来到”的俗谚。而黄昏是思妇最为难耐的年光。作者把这几组画面组合在一路,诗歌的整个画面就鲜活丰硕起来,把一个“思”字也很好地陪衬出来:舒适的农家小院,屋檐前喜鹊在呜叫,似乎告诉思妇她的情郎就要回来了,思妇看到了但愿,焦心地期待那也许正在归家的情郎。就这样等啊等了一天,到黄昏时刻更心急火燎,她仿佛看到了情郎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于是在心里默默地想,若是情郎马一直蹄,星夜兼程,也许此刻应该快到城中了吧。短短四句,却蕴含着如斯丰硕的内容,把女子心里深挚的爱激情到感染默示得淋漓尽致、感同身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