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为梦想而生广告:给学生一片天,让文言文学习不再枯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4:57:29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步重头戏,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虽然做了多年的语文教师,但是对于文言文教学一直很被动,常走的路径就是:读——译——析,即学生自读后听读正音断句,然后结合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翻译疏通文意,疑难句段师生合作分析,再处理完课后练习题,最后小测试一下,这样一篇文言文就算学完了。时间一长老师教的没滋没味,学生学得味同嚼蜡,文言文的本有的美感不复存在,学生就对文言文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后来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到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班内就会发出一阵哀声叹气的声音,让我很无奈,但却不知如何是好。

前段时间阅读前苏联作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觉得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问题可能出在我的备课方面。于是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时我在备课上进行了调整,一改往常文言文教学常走的读——译——析路径,而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备课,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对唐雎这一人物形象很感兴趣,课堂上就在完成初读感知后把剩余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结果这一课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开始,学生们赞叹唐雎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他有着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如: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之后一直认为唐雎就是他们的偶像,他们心中的真英雄,有的同学甚至都觉得没能生活在那个时代,不能和唐雎一起和秦王进行无畏的斗争真是一种遗憾。

就在同学们为唐雎英雄行为讨论不止的时候,我也陷入了深思:《唐雎不辱使命》这课出自《战国策》,因为这是部史书,按理说所记人物及事件都是史实,但最终一统天下的秦王难道真是这样的欺软怕硬,外强中干吗?就在我心生怀疑的时候,一个学生问:“那唐雎是怎样离开秦国的呢,他能全身而退吗?”一个学生也问:“安陵国这样真的就能保存下了么?”还有的同学则说:“历史上秦王不是统一六国了吗,没说安陵独立呀!”有的同学则说:“这件事一定是假的,唐雎不可能带剑见秦王,我看过电影《英雄》,秦王的大殿根本不可靠近。”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讨论更加的激烈了,我知道这篇课文不能就这样结束,于是决定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唐雎是否真英雄。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篇文章真的不是如开始所认为的那样是真人真事。这件事一直就是历史谜团,有的人认为《唐雎不辱使命》事出虚妄,当可定论。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这是章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我和同学们一起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究,得出了我们的结论。

第一,《战国策》作为历史著作其内容本身就有争议。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第二,情节显然违背历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安陵作为魏国的附属国,在魏国已经灭亡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方圆仅仅“五十里”之小国,只能成为臣服大国强国的附庸,事实上是很难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的。即使魏国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尚存”,以秦王横扫六国之威,何须“易地”,自讨没趣”?而唐雎之行则愚昧至极。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魏国既灭,安陵岂能以“五十里之地”对抗虎狼之秦?即令以“劫秦”手段换取秦王一纸承诺,在“兵革不修、诈伪并起”“涽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书录》)的战国末期,缺少实力保障,这种承诺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战国策》注者鲍彪认为:“唐雎之使愚矣!虽抗言不屈,岂终能沮之乎?”战国策士的游说活动皆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唐雎怎么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第三,人物性格与历史不符。历史上的唐雎,是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策士,并不是专诸、聂政、要离之类的玩命角色。“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恫吓,“挺剑而起”一拼死活的架势,非唐雎一类的策士所愿为所能为。而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绝不是懦弱无能易于就范的庸主,那种色厉内荏前踞后恭的性格。只要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就可以知道,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猝然之间,秦王“乃以手共搏之”,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惊,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那种“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形象,和历史上的秦王嬴政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由此观之,《唐雎不辱使命》不仅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作为文学作品,也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唐雎称不上是真英雄。

在和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对英雄进行了这样一番分析之后,虽然结果并不是同学们所预料到,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没有盲目的尽信书,而是大胆怀疑,获得的知识已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他们突然觉得文言文学习竟也非常有意思,这也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可盲目崇拜,英雄应经得起验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更多:在今后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拘泥于“文”与“言”上,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他们去感悟,去体会,去思索,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才真正的有价值,学生才会喜欢,同时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这些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才能熠熠生辉,古为今用。

总之,课堂上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由飞翔,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