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辅助官网:行业研究——银行板块摘平安证券研究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40:29
息差未必下降。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初期将造成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不可避免的下降。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息差的走势可能会出现分化:银行的业务转型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将是决定息差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美、日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能否合理地控制风险是息差能否有效回升的关键。

信贷增速放缓。长期来看,影响银行业信贷投放规模的因素有两个:金融脱媒和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一方面,银行信贷的投放量与GDP增速密切相关,经济增速的放缓无疑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选择越来越多,银行信贷将不可避免地被分流,投放量将进一步下降。

外部制约倒逼转型。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资本要求提高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将成为逼迫银行业转型的动力。中小企业业务、零售业务以及非息业务将是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会推动商业银行贷款投向行业结构的转变。

风险担忧压抑估值。银行业靓丽的中报业绩并未能带来估值水平的有效提升,不断出现的负面消息加大了投资者对于银行业未来业绩不确定性的担忧。长期来看,银行业盈利增速的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但是短期来看,银行业绩增长有一定的确定性,负面因素对于银行业利润的影响可控。

投资建议。给予银行业“推荐”的评级,短期推荐估值低、弹性大的兴业银行,中长期推荐业务模式独特、增长潜力巨大的深发展和浦发银行。

 

正文

1.2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之路

观察美国和日本的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3 个结论:1、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需时间可能在10 年以上;2、在最初的3-5 年,银行业所受到的冲击最大,净息差水平将会有明显的下降;3、对于银行业的总体影响取决于银行自身的应对之策,并不必然导致净息差水平的大幅下降。

短期来看,存款利率的放开势必会导致银行存贷利差的收窄,从而引起净息差的降低;但是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并不会必然带来银行业息差的下降。这是因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会主动的进行创新和业务模式的转变,提高贷款收益水平。有时,贷款收益率的提高甚至能超过存款成本率的上升,此时的息差水平将不降反升。

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始于1970 年,终于1984 年,历时长达15 年;日本的整个利率市场化过程更是长达20 年之久。因为利率的牵涉面非常之广,利率改革对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各国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都是慎之又慎,循序渐进。

我们判断,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也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与当时的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目前的法律和金融制度还不够完备;2、我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复杂性,因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必然会对利率市场化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3、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利率市场化将会对中小金融机构带来强烈的冲击,存款人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亟待建立。

(看样子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还早呢,怎么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第2点不懂,还有很重要的两点没提,

一是国内利率过度扭曲,一下子市场化企业无法承受财务成本的急剧上升。

二是国内的小银行,如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还缺乏足够的风险定价能力,加上国有企业实际产权人缺位天生的管理缺陷,小银行业绩冲动旺盛而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很大,而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这些储户往往是一些低收入者,国家承担不起这样的社会动荡。

既然市场化不可行,那么国内利率发展很可能是一种管制放松的渐进式改革,比如逐步提升基准利率逐步恢复资金真实成本,这么说的话中国将进入加息周期,只不过加息的节奏会相当慢,太快经济承受不了,比如尝试在存款上限、贷款下限下的利率浮动,逐步培养银行定价能力)

初期净息差的下降不可避免

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开始的3 到5 年内,银行业的净息差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降幅在20%左右。主要原因是利率管制的放开会导致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大大提高,而此时商业银行尚未来得及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或者是模式的调整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收益率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如果当下进行利率市场化,我的判断息差有可能不降反升,理由是贷款增幅有可能大于存款幅度,但如果按前一点提到逐步市场化进程,那市场化时银行的息差可能是下降的,因为那时贷款利率扭曲的问题应该已经不存在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普遍徘徊在75%的红线左右,随着监管当局对于存贷比指标的再监管,商业银行对于存款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我们判断,对于存款利率的管制一旦放开,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率将会显著上升,从而引起存贷利差的收窄,净息差的水平也会相应地降低。也就是说,与美、日一样,在利率市场化的最初几年,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下降。

总体影响取决于银行的自我调整

我们将利率市场化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会发现利率市场化并不会必然导致银行业净息差的大幅下降:美国利率市场化后3 年(1985-1987)的净息差均值为3.79%,高于利率市场化前3年(1967-1969)的均值3.41%;日本银行业净息差在整个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仅仅下降了5 个百分点。内在原因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会主动调整自身的业务模式,努力开发新的业务来提高资产收益率水平,以抵消计息负债成本率上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我们注意到了隐藏在美国银行业高息差之后的高信用成本。如果考察扣除了信用成本的拨备后净息差,利率市场化还是造成了美国银行业息差水平将近17%的下降。所以我们认为,决定利率自由化对于银行息差水平总体影响的核心因素应该是银行自身业务模式的调整:如果银行能够有效地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在良好地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生息资产收益率的持续提升,那么其净息差水平不仅不会下降,反而可能上升。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正在积极地探索转型,而利率市场化将会加速这一过程。美国和日本银行业在这一过程中的应对措施为我国银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转型是必须的,只有通过转型来提高收益率水平才能有效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2、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如果伴随高收益率的是高信用成本,那么银行的转型只能事倍功半,实际净利润的减少仍然不可避免。

(这个总结应该是很到位的,金融事实上是风险管理的干活,越市场化越体现管理的价值)

二、信贷——分享经济成长的果实

2.1 信贷与经济增长

理论上来说,信贷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两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正循环系统。在此,我们无意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所关注的只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银行贷款投放量的变化。


在此,我们选取贷款与GDP 的增速比指标来考察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尽管信贷增长只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并不能完全解释GDP 的变化,而且信贷本身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是一个不稳定的变量。但是我们认为,如果将时间窗口拉长,该指标的变化依然具有一定的规律。



观察近 20 年来中国的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贷款增速和GDP增速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关系,两者的比值运行在1.2~2.0之间;

在经济增速面临下滑的风险时,信贷投放量往往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过去的20 年中这样的爆发式增长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96-1997 年间,当时先有经济增速的连续环比下降,后有亚洲金融危机,政府选择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96 到97 年的两年间,贷款投放的季度平均增速为 30%;第二次就是2009 年,为了抵御次贷危机给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局再次选择了信贷刺激的方式,09 年的贷款投放季度平均增速达到了33%。

2.2 金融脱媒的冲击

金融脱媒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脱媒,即金融脱媒对于银行的贷款投放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的银行业开始受到金融脱媒的影响,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信贷的投放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了90 年代。金融脱媒对于美国银行业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贷款与GDP 的增速比从60 年代的1.48 下降到了90 年代的0.97。



截止到 2010 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企业的贷款融资比例在80%以上,处于历史高位。未来随着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一比例将会逐步下降。根据日本的经验,金融脱媒完成后的这一比例应该在65%左右。

随着金融脱媒过程的进行,银行信贷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会被弱化。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金融脱媒将使贷款/GDP 增速比指标逐步下降到1 左右。在09 年之前,我国的信贷/GDP 增速比在1.2 左右,我们判断,未来随着非金融企业融资结构中贷款比例的下降,这一指标将会继续降低。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未来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的相对增速将会下降,在经济增长的盛宴中,银行业通过传统的信贷业务所能分享到的蛋糕将越来越少。

三、转型——外部制约下的自我突破

正如我们在前文已经探讨过的,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将受到冲击,息差水平和信贷规模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不断提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使高资本消耗的传统信贷投放模式难以为继。此时的商业银行开始经受盈利能力下降,成长速度放缓的考验。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会促使商业银行改变自己原有的经营模式,实现自我突破。

3.1 非息业务

当传统的信贷业务遭遇瓶颈时,商业银行会选择拓展利源,大力发展非息业务。与利息业务相比,非息业务具有以下优点:1、盈利更加稳定,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较小,非息收入占比的增加能够有效熨平银行盈利的波动性;2、非息业务基本不消耗资本,在资本监管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发展非息业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3、因为不占用资本,非息收入的增加能够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进入 21 世纪以来,日本银行业的非息收入占比虽有小幅波动,但一直稳定在30%左右。

从 20 世纪70 年代起,美国开始了利率自由化的进程,金融脱媒对于银行业的冲击也开始显现。于是,商业银行开始大力发展非息业务:非息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70 年代初的20%上升到了如今的40%以上。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了传统信贷业务的局限性,开始大力发展非息业务,非息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由2005 年的不足10%提高到了20%左右。但是,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非息业务收入占比依然偏低,未来非息业务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3.2 中小企业和零售业务

从传统的对公信贷业务转向小企业和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另一个转型方向。在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大企业的融资选择越来越多,银行对于大型企业的议价能力会不断下降。此时,商业银行往往会转换思路,将目光投向之前较少关注的小企业业务。实践证明,在良好的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小企业业务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银行的收益率水平。


在过去的 30 年里,日本银行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和零售业务:都市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比例从70 年代中期的25%提高到了90 年代的50%以上;个人贷款比例也从80 年代初的10%左右增加到了25%以上。

零售业务是另一块宝藏:1、与企业贷款相比,零售贷款的收益率更高。2、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转型,而零售业务的发展正好契合了拉动居民消费的思路。3、零售业务的资本占用较少,在越来越严的资本要求下,发展资本节约型的零售业务将有助于银行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零售贷款增长较快,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已经提高到了20%左右。


目前,我国个人贷款的绝大部分是住房按揭贷款,近年来零售贷款占比的提高也主要是由按揭贷款的增长拉动的。扣除按揭贷款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比例较低,平均水平在3%左右,最高的也不超过8%,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概在15%左右,我国的消费贷款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3.3 新兴产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所以我国银行业还在进行另外一个转型——产业投向转型:贷款投放将由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移。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向传统产业的信贷投放有所减少,其中制造业最为明显,主要上市银行最近几年的制造业信贷投放占比不断下降。

 

房地产是银行业传统信贷投放的另外一个主要行业,房地产相关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接近20%。但是,进入2010 年以来,国家频出重拳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控制也日趋严厉。目前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比仍然处于高位,但是我们判断未来这一比例将逐渐下降。

我们认为,未来在国家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将由制造业,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向新医药、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转移。

(目前银行信贷中信用贷款的比例还是比较小,主要以抵押贷款为主,而抵押贷款包括土地贷款,包括融资平台中也有大量的土地抵押贷款,所以土地、房地产贷款的比重还是很高的)

四、估值——风险之忧甚于业绩

4.1 估值比较

截止到 10 月21 日,A 股银行业对应10 年中报业绩的静态PE 和PB 分别为13.37 倍和2.31 倍,这一估值水平是否合理?是高估还是低估?下面,我们将从国际横向比较以及行业横向比较两个角度,按照影响银行业估值中枢的因素体系对A 股银行业估值水平的合理性进行简单的探讨。

国际比较

综合考虑了经济发达程度、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地理区位等因素后,我们选择了美国、英国、日本、香港、台湾等5 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作为国际比较的标的。



从 PE 的角度看,目前我国A 股银行业的估值水平低于国际同业:国际银行业的平均PE 为17.3,高于我国的13.37;但是从PB 的角度看,我国银行业的估值水平却并不低:国际同业的平均水平为1.55,而我国为2.31。

从业绩的角度看,受政策性利差的保护,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国际同业,分红比率也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当,但是从当前时点来看,成长性略低于国际同业。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经历了经济危机影响的国际银行业的盈利目前正处于谷底复苏的阶段,根据彭博的一致预期,未来的一年时间内,国际银行业的盈利增速仍将保持在30%以上。

鉴于目前 PB 是国内银行业估值的主要参考指标,所以我们认为,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的银行业并不存在明显的低估。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由于宏观经济以及资本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我国A 股大部分行业的估值水平都远高于国际同业,如果考虑到这一因素,我国银行业目前的估值水平并不高。

(关于PB、PE估值的问题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的银行享受越高的PB是完全正常,关键问题是这种净资产收益率能否保持的问题)

行业比较

我们对 A 股各个行业2010 年中期的业绩情况以及最新的估值水平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如下:


从 2010 年中期的业绩来看,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所有行业中最强,而业绩的成长性也在所有行业中处于中游位置。但是,无论从PB 还是PE 来看,其估值水平都远低于其它行业。所以,从行业比较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银行业存在低估。

(银行ROE排名第一还是有些出乎我意料,可能和行业集中度以及上市企业样本有关,也可能和银行超量放贷后盈利相对于不良贷款体现早有关,但还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国内银行在价值链中占据过大的利润比重,不过我觉得这种现象还是很难快速改变,如同财政收入比重很难快速改变一样)

4.2 风险分析

正如我们在前面部分探讨过的:无论是从国际比较,还是A 股各个行业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看,当前的A 股银行业估值水平都是偏低的。

我们认为,压抑当前银行股估值中枢的主要是对于风险因素的担忧:近半年来,关于银行业的负面消息不断,使得人们对于未来银行业盈利的前景产生了忧虑,业绩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水平,从而压低了估值。

我们的观点是:短期来看,潜在风险因素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可控,银行业的利润增速仍有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中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不可避免地下降。


长期来看,影响银行业业绩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经济增速放缓、业务转型、技术进步以及拨备和资本要求等政策。关于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业务转型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在前文我们已经进行过探讨,在此不再赘述。未来IT 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银行业节约业务费用,有效降低成本收入比。

在此,我们将“资本要求”列示为了长期影响因素,原因有两点:1、随着今年的大规模融资,短期来看,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水平充足,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了11%和7%的要求,高于《巴塞尔协议II》的要求;2、近来市场关注的《巴塞尔协议III》虽然已经获得了通过,但是计划执行阶段是在2013-2016 年。随着《巴塞尔协议》的不断升级,银行业的资本监管将越来越严厉,这将压缩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推动银行的业务转型。

(虽然我觉得巴塞尔III是有些过度了,随着后续危机的消退执行力上也会有所折扣,不过作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对银行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视)


短期来看,银行业的净息差仍有一定的回升空间,信贷投放增速将逐步放缓,但仍将保持在15%的水平;中间业务仍将实现较快的发展,从而推动非息业务收入的高速增长。

此处我们对于短期和中期的划分依赖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程,利率市场化的开始就是我们划分的“中期”阶段的开始,这里的2013 年只是一个参考。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银行业息差水平的下降;同时,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GDP 的增速也存在下降的可能,经济增速的下滑和金融脱媒的影响将共同导致信贷规模增速的下降;随着基数的增大,非息业务收入增速也将放缓,但是占比将继续提高。

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的深入,银行业的息差水平将会开始稳步反弹;但同时,经济增速的下降和金融脱媒的影响仍在持续,信贷增速继续放缓;业务模式的转变将会导致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和信用成本的上升。

短期风险

短期来看,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情况、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不对称加息的传闻、新拨备政策的执行可能,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我们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清查结果可能会好于预期,第三类贷款被确认为不良的比率应该在5%以下;中性情形下,3%的不良率是比较合理的,对银行业净利润的影响约为3 个百分点。

拨备新政


我们认为,新的拨备政策对于银行业利润的当期静态影响是有限的,大概在2 个百分点。但是,我们更为担忧的是拨备新政对于银行业未来经营的动态影响:新的拨备政策将会导致银行传统贷款业务盈利空间的大幅缩水,拨备后净息差将会显著降低。如果执行,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经营模式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可能还是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存贷比来的现实一点,新拨备政策银行的盈利和估值都将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利于银行股权融资,即资本金融资)

房地产相关贷款


从媒体披露的部分商业银行房贷压力测试的结果来看,银行对于房价下跌的承受能力要好于之前的预期:在“利率上浮108 基点,房价下跌30%”的极端情境下,银行的房地产相关贷款不良率提高仅1 个百分点左右。


根据我们的测算,即使房地产相关贷款不良率提高1 个百分点,对于银行业10-12 年的净利润影响也不到5%,房地产贷款的总体风险可控。 

综上所述,银行业所面临的短期风险是可控的:在中性的情景下,对于银行业2011 年净利润的影响约为6.9%,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仍将达到18%左右;在悲观的情景下,对银行业的利润将会产生20%的影响,届时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大幅下降。

(如我上面所说,我认为对房价下降的风险是被低估的,因为房价下降对导致土地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土地抵押贷款不良率的上升,我还是那个观点,不是说房地产没有泡沫,而是这种政策性主动调控的可控性很强,那么我们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银行也能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长,需要警惕的是通胀导致的被动性加息,不过从另一方面,这种泡沫真爆了也的确很恐怖,所以给予银行一定的风险折价也是正常,但给予15倍PE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银行表现之关键一是流动性,二是调控的温和性)

目前,银行业较低的估值水平正反映出了投资者对于悲观情景的担忧。但是我们认为,出现上述悲观情景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投资者对于银行业绩存在过度担忧,未来两年银行业的利润增速仍有望维持在20%左右。

 


(对于成长性企业,用红利来估值肯定是低估的,红利估值适用于成熟性企业,成长性企业还是用净利润来估值,自慰一下的想法,就是企业把所有的利润都分红给你了,而你又将红利重新投入到企业中,当然这样的风险要大一些,理论上应该给予更多的风险折价,但市场似乎是相反的,成长股的风险折现反而小,这主要是市场往往因为过于乐观认为成长得以长期延续,只有当数据无法支持这样的假设时,市场会突然掉头来个戴维斯双杀,从而使企业又陷入低估,这一来一回非常具有杀伤力,所以投资成长股要不就是对业绩成长非常有信心,要不就得保持足够的灵活)

(还有这个是一阶估值法,我觉得还是用二阶及以上估值法比较合适一些。DCF估值法算是最完美的估值法,关键是你如何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简化从而提高实战性)

-----------------------------------------------------------------------------------------------

回复ice_leighton:

看了一下金融四国金融的信息,感觉其他三国金融状况还真不咋的,资本项目开放,基准利率普遍较高,印度:6.00%(7天回购利率),俄罗斯:7.75%(央行再贷款利率),巴西更夸张:10.75%(不知道是那种基准利率),加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都是热钱青昧的对象;汇率方面,2010年10月26日对美元汇率/09年最低点,印度:0.0225/0.0193=16.6%,巴西:0.5872 /0.4117 = 42.6%,俄罗斯:0.0328 /0.0277 = 18.4%,中国:0.1501/0.1464 = 2.5%;房地产方面,根据搜房网《金砖四国房价排名:印度雄居第一,中国排第三》的报道,这些国家的热点城市房价一点都逊于中国,热钱一般都集中于热点城市,中国还是以上海比较有代表性;股市方面,2010年10月26日收盘价/08年-09年最低点,A股沪深300指数为3466.08/1606.73=216%,印度孟买Sensex指数20221.39/7697.39 = 263%,俄罗斯RTS指数1609.23/492.59 = 327%,巴西圣保罗IBOV指数70740.39/29435.11 = 240%,A股涨幅最少,以上各项说明在流动性控制方面中国做还是比较好,这主要得益于资本项目管制、基准利率不高以及推行渐进式升值这些金融管制手段对国际热钱的抵制,像其他三国也采用了各种热钱抵制手段,但市场机制已成,是很难对热钱进行有效管制的,当然流动性不仅仅是热钱导致的,这个后面会说到。

上述的阐述似乎让人觉得市场经济还不如计划经济的,我们高度管制的没屁事,开放式金融体系被热钱搞的一愣一愣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大市场小政府的基础是市场机制的完善,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那么建立在其基础上市场经济就会出现无效性,老生常谈一下,我还是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中国对通胀的管制破坏了原先西方发达经济体货币到通胀的传导通畅性,从而导致流动性的过度旺盛。现在还有一个基础的缺陷,就是美元货币使用的国际化和货币结算的国别化,在美国国力鼎盛时期是这样的矛盾是被隐藏的,因为美国有能力推行强势美元,推行强势美元对其中长期利益也有利,但在美国国力所挫以及国内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美国为保短期利益继而推行弱势美元,弱势美元对美国短期经济振兴非常有利,一促进出口、二减少国际债务、三制造资产泡沫促进消费重生,虚的东西不能玩一辈子,但是短期的一剂猛药,等咱把这个关过去了,再用实的把这个透支的虚给补上了,如此堪称完美。而把流动性过剩、货币升值、通货膨胀这些咚咚都扔给其他国家。这个矛盾今后或许要靠超主权货币或者是一揽子货币体系才能解决,上述两者其实是类似的,但在短期市场机制的破坏是无法避免的。

对付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市场经济的无效性,谁最在行,舍中国与谁,我不知道中国有没有意识到当前的危机根源在我,知道了也不会说,呵呵!但是我们对于这种市场经济无效性的乱局治理是轻车熟路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确是中国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好时机。

跑远了,回到银行。

首先看看中国的基准利率,以今天2010年10月27日为例,7天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为2.0333,7天回购定盘利率为2.0362,一年期存款利率2.50(因为中国利率未市场化,所以基准利率相对复杂),名义利率和其他三国一比是严重偏低,而2010年二季度GDP增速,中国:10.6,印度、巴西:8.8,俄罗斯:5.2,一般而言GDP增速越高则企业的盈利状态也越好,中国GDP增速最高而利率水平最低的结果是什么,是信贷冲动,再有就是从实际利率来看,2010年上半年CPI,中国:2.6,巴西:5.0,印度:13.4,俄罗斯:6.6,实际利率的话,中国: 2.5 – 2.6 = -0.1,巴西:10.75 – 5 = 5.75,印度:6 – 13.4 = -7.4,俄罗斯:7.75 – 6.6 = 1.15,负利率的很容易引起信贷冲动,过低的资金价格很容易造成投资冲动和资产价格的高企,而这些都会给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隐患,虽然政府采用了大量的风险对冲措施,比如信贷数量管制,行政项目审批,高标准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但总体来说银行的风险不容小视,这个其实上回到了经济体系的双面性,计划经济在对付短期的危机、对付市场的无效性是很厉害的,但是计划经济在长期的资源配置上的有效性则远远不如市场经济,就是说我们的流动性过剩不是因为国外热钱造成的,而是由于国内货币政策造成的,之所以说中国乃流动性根源的逻辑就在于中国控制通胀造成了自己的流动性,又通过中国制造控制美国通胀而造成了全球的流动性过剩。

其次,还得说说国有性质,强悍如08年金融危机,美联储拼命放钱,无奈商业银行不听话,市场流动性上不去,最重要的房地产泡沫吹不起来,麻烦的很,中国呢,银行超级听话,地方政府更是如淋春雨(之前的项目审批一直被卡脖子,现在终于可以狂泻一把了),中国经济迅速加杠杆、泡沫化,全线翻红,国有制致命的实际产权人缺位的问题目前没有看到很好的解决方案,银行管理层对于政治生涯的重视要远远甚于银行的发展,对短期业绩的追求要远远甚于银行风险的管理,银行可不同于其他行业,银行是高度杠杆的行业,是风险管理的干活,不良率轻微的上升就可以把银行利润灭的死死的。所以我还是维持原来的观点,中国经济不是没有泡沫化,银行也不是没有风险,我看好中国经济继而看好银行是我认为中国政府对这种扭曲的风险有很好的认识、有很强的危机感和比较强的调控能力,从而得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使得银行的业绩得以延续和成长。

最后,虽然在金砖四国中,中国银行的息差不算高,但这个息差成因是不同的,人家那是市场化的结果,而我们的是政策管制的结果,相对而言是管制会产生一定的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