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214所地址:历史上2次大地震如何改变日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8:04
历史上2次大地震如何改变日本
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俗话所说的四件最可怕东西是“地震、火灾、打雷、老爹”,地震居首。仅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日本造成死亡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地震就高达10次,其中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就不但分别造成了10万人和6400人死亡,更进而改变了日本的历史。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的特大地震,又会如何改变日本?
日本为何是地震多发国:地表下多个板块在此交汇
在地球的表面下有很多层厚度大约为70公里的地壳构造板块。这些板块每年移动几厘米。但是当板块的形变足够大的时候,会有一股力量试图纠正这些形变,于是导致了板块突然地移动。地震是板块突然移动产生震动的结果。最频繁发生地震的地方就是两个或多个板块的交汇处。日本成为地震多发地的原因是日本地表下方有好几个板块在这里交汇。【详细】

日本每年有感地震达千次 仅东京有感地震年均约40次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西缘,犹如坐在一把摇晃不停的椅子上。20世纪以来,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已超过50次。日本国内存在活火山86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约1/10。火山多,地震发生次数也多。日本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仅东京的有感地震年均约40次。因此,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带。【详细】
日本地震记录:全球里氏6级地震20%发生在日本
“太平洋火圈”是指北太平洋边缘、亚洲东部边缘和美洲西海岸所组成的环形地带。从陆地到海底,这一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其中包括最近发生的一些最严重自然灾害。日本还位于全球四大地质构造板块上,是世界最易发生地震的国家之一,世界上里氏6级及以上的地震大约20%发生在日本。【详细】
因地震多发使得日本人有“命运无常”的宿命观
日本是个与大陆分离、四面临海的岛国,从远古开始就不断受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此自然条件下,日本人产生了“自然无常”之思想。其后又随着佛教的传入,“自然无常”思想与佛教中的“无常”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日本人独有的无常观思想,即在消极悲哀,又不停寻求生存。【详细】
地震塑造日本民族性:既狭隘又坚韧 既谦卑又自大
日本作为岛国,多发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岛国心态:胸怀狭隘,但又坚韧不拔;思维直板,但又具有扩张性;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日本人从古至今始终摆脱不了危机意识所带来的“岛国谦卑情结”。【详细】
1923年关东地震给日本伤害不仅是物质上更是心灵上的
对这个年轻的皇储、此后六十余年间始终代表着日本的“人间之神”来说,这场被称为“关东大地震”的灾难,仿佛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它所留下的长长阴影,使这一天裕仁的呆滞表情,几千万日本国民的狂乱身影,定格而为此后二十几年的日本历史。不止是未来的裕仁天皇,这场地震给日本人的留下的伤痕,也并非仅仅在身体和物质上,身体上的伤痕,倒塌的房屋,失去的财产都还可以恢复,但是,地震给日本民族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此后近百年怎么也无法抹灭,那种全民族的不安全感令这个民族愈发的焦躁,并在日后不到十年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详细】

关东震后:华人遭屠杀 日本陷白色恐怖

日本关东地震后,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一股谣言此时突然传出,受到谣言蛊惑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的年轻人,立即将屠刀挥向了在日的外国人,其中华人也没能幸免,前后有数百在日华工惨遭毒手。与此同时,许多日本右翼团体乘机清除异己,屠杀民主人士,政党领袖。随后,日本展开的东京戒严,将首都置于军管,军人乘机掌握首都的全权,日本陷入一片白色恐怖。【详细】
关东震后:给日本经济危机的沉重一击

关东地震对日本的影响还不仅仅限于生命财产的损失,事实上,这场地震给本已陷入大萧条的日本经济以沉重打击,给昭和时代的日本经济带来无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尤为深远的是针对关东大地震的“救灾票据”,它是由政府直接补偿、让日本银行实行救济性再贴现的灾区支票。日本银行的贷款高达4.3亿日元,这个沉重的经济包袱,成为1927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详细】
关东震后:日本开始从民主滑向法西斯

在1923年时,日本正经历短暂的民主之花:大正德谟克利特时代。这是1945年前日本近代历史上短暂的政党政治时代,人民感觉已经实现成为大国的目标,可是追求自由,寻找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整个社会与西方越来越近。但是,随着民主的产生,社会上也有一股暗流涌动,自称苦闷的日本年轻人,在关东震后的骚乱和军管中仿佛看到前进方向。此后,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开始盛行。【详细】
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大地震:6434人死亡
阪神大地震发生于1995年1月17日早晨5时46分(当地时间)。阪神大地震是一个直接发生在现代化大都市下方的大地震,震源又浅,即为所谓的“都市直下型地震”。它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城市建筑、构筑物的大量倒塌毁坏和人员伤亡,并进一步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城市交通、通讯、供电、供气、供水等生命线工程的破坏造成城市功能的丧失或瘫痪,生产、金融、商业等活动的停滞引起灾害的连锁放大反应。地震共造成6434人死亡,10683人重伤。【详细】

1995年阪神地震成为日本志愿领域发展的契机
灾害发生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将援助的手伸向这一刻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这些来自各种领域的团队相互间形成网络,协同作战,各自发挥所长,产生了很好的救援效果。这一现象为之后的救灾活动提供了一般市民参与救灾的先例,并在之后的地震中不断得到实践,形成了市民参与救灾的模式。【详细】
阪神地震后日本政府建立建立中央防灾指挥系统
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建立中央防灾指挥系统。刚开始时,确定由内阁官房副长官负责这一防灾工作。内阁中设立了由公安委员长兼任的防灾大臣,统筹自卫队、警察、海上保安厅等救灾力量。同时,在中央政府内,设立了由各种行业专家、军警力量与内阁成员组成的“中央防灾会议”。【详细】
政府三次修改《建筑基准法》:商务楼宇8级地震不倒
在阪神大地震发生后的1996年,日本政府连续三次修改《建筑基准法》,把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高到最高水准,除木结构住宅外,尤其是商务楼要求能够8级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够超过100年。如今我们提到日本的建筑物,首先进入脑海的就两个字:坚固。这无疑归功于修改后的《建筑基准法》。【详细】
关东地震后 中国海军曾出动军舰运送物资驰援
早在85年前的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后,当时中国政府立即派出救援队,也是当时第一个抵达灾区的国际援助队。自然灾难让中日人民站到了一起。”北京的收藏爱好者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记载此事的报纸残片。简讯中写道:“由海军李总长,调派军舰两艘,载运粮食急驶往横滨拯救灾民。并电上海总商会召集巨商及慈善机关,设法捐助大批款项汇东急赈。闻总商会已议定派商船十只,载运食物、药品分赴东京、横滨、神户等处接济。”【详细】
东京大地震后 北京市政府就拨款20万元援助日本
东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各界民众曾伸出援助之手,仅当时的北洋政府就拨款20万元(当时1元钱能买40斤大米)。在温州,人们还成立了“日灾救济会”,慷慨解囊,捐往日本的物资价值达45.4万元。当时,温州地区有5000多农民和手工业者东渡日本谋生,形成温州历史上第一次“出国热”。【详细】
阪神地震后 中国红十字会向日本提供的支援
阪神大地震使举世震惊。美国、俄国、法国、瑞士、韩国、新加坡、墨西哥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提供人力物力支援。驻日美军向灾民提供物资,韩国向日本空运了矿泉水,泰国运去毛毯。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在电视讲话中说,虽然我们是穷国,但在日本国民遇到灾难时我们应伸出援助之手。中国政府也于地震当天致电村山首相,对日本灾区人民表示慰问,中国红十字会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援,表达了12亿中国人民对日本灾区人民的同情之心。【详细】

地震与其说是灾难,不如说是苦难。地震带来的,远不只是死亡。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使军人掌握了政权,让日本一步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道路;1995年阪神地震使日本政府看到了在防灾工作中的错失和疏忽,灾后曾下大力气加以整治,同时加剧了日本政坛的首相更迭;在2011年3月11日的特大地震前,日本已经长期陷入低迷的经济,政坛乱像纷呈,这次大地震的发生,日本会走向何处?而作为日本邻居的中国人,又应该如何看待东面岛国的灾难?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dizhengaibianriben/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