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音乐官网下载:散文的定義 - 【交誼廳】 - 【文學創作交流版】 - 創作革命?REVOLUTIO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18:14

散文的定義

之前見到有人在說散文與新詩的區別,
散文有許多種定義,並沒有一定的界定,下面列了幾種常見且我認為解釋的較清楚的,大家看看吧~
另外,我不知道要分哪個類??? 有錯請告知,定會刪除



林良先生

(現任國語日報社董事長,著作諸多散文作品,並獲得多數文學獎,為國際文壇之著名權威)

http://ms2.pcps.tpc.edu.tw/~child/1114.htm



散文的定義



散文有兩個定義,第一個定義是一般書寫的語言,這是從書寫態度來說

第二是文學四大文類的一種。



前者不受格律約束的文字,比如經營對偶、押韻、句子長短節奏的文字。拿傳統英詩來說,它要講究音部、韻腳,所以不叫散文。散文不經營這個也不經營那個規矩的約束,主要是最初的散文出現是對駢體文來說的,駢體文要經營四六句,經營對偶、韻腳,而散文追求的是自然和無拘無束。



唐宋時代反對駢體文的古文家,這些古文家是以古文和駢體文來並立的,古文是散文,也是現在的白話文。記得胡適先生說過:「話怎麼說,就怎麼寫。」這就是白話文精髓,也是自然的語言的精髓。因此散文就是一般的書寫方式,或者自自然然的語言。用自自然然的語言寫作,不讓他受到格律的拘束。



法國的劇作家默里哀寫過<假想病>,裡頭有場戲是一個地主和學者的對話。鄉下地主問學者什麼是散文,學者說:「散文是我們平常說的話。」地主就說:「如果我說:『約翰,把我的皮鞋拿來。』這也是散文嗎?』」,學者回答:「這當然是散文。」地主很高興的說:「原來我說了一輩子的散文,我自己都不知道。」由此可知,這個地主把散文的第一定義和第二定義弄混了,散文的第一定義是一種書寫的態度,用自自然然的語言度寫作;但第二定義是文學四大文類之一,包括詩、劇本創作、小說和散文。地主高興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像文學家一樣出口成章,一輩子都在使用散文,但學者的意思是自然的語言。



真正的散文是文學的散文,這種作品不像小說有故事,有情節的變化,也不像詩一樣分行出現,也不劇本有自己的形式,它就是它自己。有一句有趣的話說,我們現在的散文固然是用散文來寫的,我們的新詩、劇本、小說也都是用散文寫的,這就是兩個不同的散文在這個句子裡同時出現,一個散文是指自然的語言,一個是指文學四大文類之一,這就是散文的兩個定義。



如果一定要給散文下一個定義,我們只能說散文是一個形式非常自由的文類,它的長短、體裁、結構沒有限制。



散文的次級分類,按性質分就有記敘文、說明文、論說文等。按形式來說,又有日記、書信、短論、談話、隨筆、小品、速寫、素描等。



清代古文家姚鼐的<古文辭類纂>把散文分成十三類,對創作者來說,態度和研究者不同,研究者用科學態度研究散文並且下定義,這是必要的;對創作者來說,與其花很多功夫研究散文定義,不如儘量享受散文的自由。



在台灣很多人寫作散文,推究根本原因,就是很少有人為散文「立法」,所以非常自由。散文非常寬鬆的定義,就好像一個紳士要為本來寬鬆的西裝褲繫皮帶,如果繫得太緊,會喘不過氣;繫得太鬆,西服褲會往下掉。



散文的定義既然困難,但對寫作者來說反而好,依循定義寫作,不能保證讀者大受感動,還是要注重它的內容和技巧。



散文的第二定義是文學的四大文類之一,這樣的散文是文學的散文,被認為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條件是作品裡有許多可愛的文學活動,如打比喻啦,有趣的描寫啦,還有內容呈現的技巧等。我們讀散文就是在品嘗這樣的文學活動。



第三個定義是英文字典(New Word Dictionary)為散文下的定義,是指平凡乏味的陳述。



如果寫得不用心,人家就會拿散文來批評你。就像有個詩人批評另一個詩人不會寫詩,就說:「你寫的不過是押韻的散文。」在此,散文就有它的貶抑了。



雖然寫散文固然條件寬鬆,但我們也期待它像新鮮多汁的水蜜桃那樣有味,儘量排除乏味的陳述。



我所要說的,其實只有三句話,第一句話是散文是一種文體,第二句話,散文是一種文學的文類,第三句話,散文最怕平凡乏味。









我現在說散文的第二個重點就是散文的趣味。



散文是四大文類中和生活拉得最近的一種文類,所以散文中如果出現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是很普通的事。散文有一種從日常生活中取材的傾向,散文像日常生活中的流水帳,可是作家能把它寫成文學作品。



散文很個人化的,散文往往在作品中流露個人的性格,透露個人的秘密,給人文如其人的印象。小說作家可以創造一個「哈利波特」,散文作家卻塑造了一個我;小說作家給人講故事,散文作家是和人談心;小說作家不跟讀者見面,躲在幕後,散文作家卻是打開大門和讀者打招呼。



散文作家寫的都是自己的經歷,以及經歷中的所見、所感、所思,這就是散文主要的內容。散文題材既然這麼自由,因此散文作家就會極力避免寫平凡瑣碎。



作家追求四個目標,我把它叫做散文的四大佳境。分別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和言之有味。



要達到這四種佳境,對於散文作家來說,觀察和思考非常重要,觀察一個東西有了心得,那就是觀察而有所得。思考一件事情有了領悟了,那就是思考而有所悟。這種所得和所悟才是寫作的材料。



散文和其他文類比較:小說有動人的故事和情節,詩有節奏和韻律的帶動,戲劇有衝突和高潮。散文缺乏這些,純粹是以文學趣味取勝。我舉一些例子,從題材來說,大家讀過歐陽修的「秋聲賦」,寫的是林間小屋讀書的情形;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寫的是洞庭湖邊高樓看到的風景。散文中常出現有新鮮的比喻,如十七世紀英國散文作家培根有篇文章「論讀書」談到:有些書嚐嚐就夠了;有些書適合大口嚥下;有些書是要細細咀嚼、慢慢消化。



我們讀古文家心目中的散文,比如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常會有會心一笑的衝動。他說他好讀書不求甚解,有一種矛盾的趣味,還說每有會意欣然忘食,讀書讀到領悟的地方,高興的忘了吃飯;又說性嗜酒而家貧,就是自己愛喝酒,家裡卻很貧窮,我們就是這樣看到了五柳風趣幽默的文字。



又比如歐陽修的<醉翁庭記>,全書共二十四句,其中只有三句是問句,其他都是也、也、也,讓人印象深刻。



散文可長可短,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只有八十一個字,換句話說,讀散文就像喝咖啡,在精不在多。喝一杯咖啡很有味道,喝一水缸的咖啡不會更有意思。



散文有時並不像大家所想的,密度很密,濃度很濃,反倒是追求一種舒緩的趣味。歐陽修曾經為了讓散文更妥當,把原來已經送出去的稿子「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騎馬追回來改成「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使句子變得非常舒緩。有的人說到散文密度不夠或濃度不夠,而加深它的密度和濃度,反而不像散文了,像是寫詩,所以寫散文只要做到「行文像流水」、或「佳句像蓮燈」,這樣就很好了。



美國有一位女詩人瑪麗安?穆爾說過,「敏銳的感覺造成藝術家」,這對創作者來說很重要,對事物有足夠的觀察、好奇心、興趣、心得,會造成內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