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的淘宝店铺童装:幼儿科技制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4:56
第七章 幼儿科技制作
幼儿科技制作是幼儿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制作活动,可以使幼儿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发展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培养重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幼儿科技制作包括纸工、泥工、废旧材料制作及其他科技制作等。本章主要讨论幼儿科技制作活动的方法及器材。
7.1 幼儿科技制作
7.2 幼儿纸工
7.3 幼儿泥工
7.4 废旧材料制作
7.1 幼儿科技制作概述
一、 幼儿科技制作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科技活动是幼儿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的或与科学有联系的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技术活动。它特别强调幼儿的操作过程。幼儿科技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多种多样的有结构的物质材料,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幼儿的积极参与。因此,幼儿科技制作在幼儿科技活动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幼儿科技制作就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针线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使幼儿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掌握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刚刚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但受到年龄的限制,还不可能理解那些抽象的科学知识的概念、原理、内在规律等。所以,幼儿园只能教给幼儿一些粗浅的知识,让幼儿认识掌握物体的形态、色彩、气味、大小、重量、结构等外部特征,观察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生和变化等。不能像中小学那样,要求幼儿掌握科学技术术语和理论知识。幼儿科技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科学感知,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而这一切都和动手操作相关。幼儿科技制作活动中,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表现出来。通过制作活动,使幼儿正确地认识世界,为逐步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二、 幼儿科技制作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幼儿科技制作活动中,所选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绝不允许有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色彩。不论是教师自己的演示、操作、讲解,还是幼儿的动手制作,都必须是科学的,决不允许有违反科学的作法。
2、直观性原则 幼儿科技制作是塑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造型活动,幼儿对客观事物具体现象的认识是其进行科技制作活动的前提。幼儿只有首先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现象的全面、清晰的印象,才可能在制作活动中把它们表现出来。同时,因为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及客观事物和现象原理的复杂性,教师只有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幼儿接受直接的、动感的教育,幼儿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教师的指导。
3、渐进性原则 幼儿科技制作要根据科学技术本身所特有的学科顺序和幼儿智能的发展水平、认识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逐步安排制作的内容,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加大制作活动的难度及其作品所包含的科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幼儿的科技制作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4、积极性原则 幼儿的科技制作活动,是由他们对科技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所支配的,这种学习积极性是直接推动幼儿进行科技制作活动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幼儿对科技制作有主动积极的态度,有热烈浓厚的兴趣,有从事科技制作活动的愿望,能较长时间持续、认真地观察、动脑和操作。因此,教师为了使幼儿在科技制作活动中情绪饱满,态度积极,必须运用积极性原则。
5、因材施教的原则 幼儿园中的幼儿是按年龄分班的,教师所遵循的大纲和教材都是针对该年龄班大多数幼儿的。但实际上,同一班的幼儿,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各自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和操作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科技制作中,在统一的活动要求下,要考虑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力。

7.2 幼儿纸工
幼儿纸工就是幼儿利用电光纸、彩色纸或吸水性较强的纸,用手和简单的工具,按照纸工制作的过程和要求,折、撕、剪、染、贴出各种图样的形象。纸工包括折纸、粘纸、撕纸、剪贴、染纸、纸塑等等。纸工对于发展幼儿手的动作的精确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训练幼儿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的配合,使幼儿手脑一致、眼手协调;对于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对于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和耐心细致、干净整洁的工作习惯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纸工在幼儿科技制作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 幼儿纸工制作的基本技能、方法及工具
1、折纸
折纸是一项花费少,收益大,简单易行的手工活动。折纸所用的纸张可以是彩色纸或白板纸,也可以是其他清洁的废纸(旧报纸、旧挂历等)。用这些纸,幼儿可以折叠出各式各样的物全或玩具。通过折叠这些物体、玩具,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几何图形,辨别纸的方位(边、角、中心、上下、左右、正反等),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折纸是既经济又有趣的幼儿科技制作活动。折纸主要有以下基本技能。
对边折: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两边相对折叠,成两个长方形(见图1)。
对角折:将正方形纸两角相对折叠,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2)。
集中一角折:将正方形纸先对角折出对角线,然后将相邻的两边相对向对角线折叠(见图3)。
集中一边折: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先对边折出中线,然后将相对的两边相对着向中线折叠(见图4)。

四角向心折:将正方形纸上下左右两次对边(或对角)折出十字中线和中心点,然后将四个角分别依中线向中点折(见图5)。
双正方折:将正方形纸先对边折成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中线一角向前,一角向后折,然后从中间撑开、压平(见图6)。
双三角折:将正方形纸先对角折成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分角线一角向前,一角向后折,然后从中间撑开,压平(见图7)。

菱形折:菱形折有两种,一种是单菱形折,即将正方形纸以对角折出对角线,再将四个边分别向对角对折,然后将突出的两个角向同一方压平(见图8)。
另一种是双菱形折,这种折法还可分为两种,一是仙鹤形,即在双正方形的基础上,将面层和底层开口的两边依分角线向向内折,再将前后层两角向下折,然后撑开压平(见图9)。
再就是青蛙形,即在双三角的基础上,将四个角都陆续撑开,压平,然后将中间层向对向折(见图10)。
反复折: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对边或对角折,然后从中向外,均匀反复地折(见图11)。
卷折: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从内向外卷成筒状(见图12)。

组合折:用两张以上的纸,先发别折出几部分,然后组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
2、粘贴
粘贴是指幼儿把事先准备好的现成材料,用浆糊或乳胶粘贴在整张纸的适当位置上的活动。粘贴的材料,主要是彩色纸、自然物或废旧物品等。粘贴的主要工具有浆糊、刷子(或竹片、毛刷)、干布以及垫板等。粘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几何形状粘贴:准备好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表、梯形、三角形状的纸,让幼儿自由拼摆成具体形象,然后粘贴在纸上。
图形粘贴:事先剪好各种图形,如苹果、柿子、萝卜、电视机、洗衣机、小动物等,然后让幼儿自由摆在纸的适当位置上,分别抹上浆糊粘贴,细小部分还可以用彩笔添画。
自然物粘贴:可搜集各种树叶,把树叶擦洗干净后,压扁整平,然后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加以剪修、加工粘贴成不同的形象。又如,利用米粒、瓜籽壳、蛋壳,植物的果实、种子等,粘贴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3、撕纸 在幼儿不会使用剪刀的情况下,幼儿可以用手撕出一定的形状。撕纸应用薄的彩色纸,撕纸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咱。
按印痕撕:先用缝纫机在纸上打小孔,让幼儿沿着小孔,将纸撕成一定的形状。
折叠撕:将要撕的部分先折叠一下,然后按折痕撕。 撕纸的技能比较复杂,所以,一次撕的东西不要过多。为了使画面美观,撕纸的技能可以与画、折、贴等技能结合起来运用。
4、剪贴
剪贴要求幼儿自剪自贴,先把图形剪出来,然后再粘贴。剪贴首先要使幼儿学会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握住剪刀把。剪贴一般可分目测剪、沿轮廓剪和折叠剪。
目测剪:开始时用目测剪直线,将长条纸剪成小纸片,慢慢学习剪曲线,因为不受轮廓限制,比较自由,幼儿可以凭借想象,直接用目测来剪出一些简单的物象。
沿轮廓线剪:由成人在纸的反面先印好物体基本部分的外形、轮廓,让幼儿沿着轮廓线剪好后,细小部分可以用笔加上去。
折叠剪:凡是对称的形体,就可以教幼儿用对折或四折的办法剪。进行折叠剪,纸张不能太厚,折叠的层次不能太多,否则幼儿的手腕力量不够,剪不开来。幼儿用的剪刀应加工成圆头,大小要适宜。折叠剪时,特别要提醒幼儿用左手拿住连着的一边,右手用剪刀剪,这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
5、染纸
染纸是吸取我国民间印染工艺而形成的一种手制作。染纸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很简便,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手工活动。
染纸的工具材料主要是纸、色碟和浆糊。纸,一般是选用毛边纸、生宣纸、皮纸、高丽纸,因为这类纸张吸水性能较强,容易产生较好的晕染。这种颜色有瓶装的,用前可把所需要的颜色放入碟内,用清水溶解稀释待用;一种是纸片状的,用前需将颜色纸片浸泡在水里待用;还有一种是文具用品商店出售的彩色笔墨水,此种墨水鲜艳明快,用清水稀释后即可使用。调配这种颜料时,注意颜色的浓淡要适度。碟,浸泡颜色需用的小碟数个,此碟不易过大,但要有一定的深度,以便于蘸染颜色。浆糊,化学浆糊、胶水均可。此外,根据制作的需要,还可以准备一些毛笔、棉签、湿布、衬纸等。
染纸手工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折叠、染色、打开、粘贴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
折叠:根据制作的需要,可将纸裁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将纸折剪成生活用品的形状等。由于折叠的方式不同,最后染出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染色:将折好的三角形或方形、扇形的纸,用拇指和食指将纸捏住,中指随在食指的后面,先将一个角蘸到盛有颜色的碟内。由于所用的纸吸水性强,颜色就是自然地渗透到里面去,这样会出现晕染的艺术效果。蘸颜色时要注意色彩的调配,适当留出空白,如果色彩水分过多,晕染很厉害,可及时在碟边挡一挡,或用手指用力捏住压紧,适当控制颜色的面积。由于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强弱的不同,晕染面积大小、形状的不同,打开后,就会出现形状各异具有对称感的花纹图案。为了使花纹图案具有变化,还可以引导幼儿在蘸染的基础上,用手指、棉签、毛笔等蘸染颜色在纸上点点、画画。
打开:将染好的纸,按纸的折缝一层一层地轻轻打开铺平待干。
粘贴:在打开的染纸作品的四角边缘涂抹少许浆糊或胶水,粘贴在白色的衬纸上。染好的纸干后,还可以用来进行折纸。
二、 教师对幼儿纸工科技制作的组织领导
1、教师应采取讲解演示的方法使幼儿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教师一面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讲解,一面具体清楚地示范折叠的方法与步骤,让幼儿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跟着教师学习折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首先完整地演示全过程,然后让幼儿回忆教师的演示,自己动手折叠,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重点地演示某些难折的部分,甚至还可以完全拆开,让幼儿自行探索,以独立地找出折纸的规律。在折纸过程中应突出所折叠物品外形特征的讲解。
2、粘贴前,应首先让幼儿欣赏一些幼儿或成人的粘贴作品,熟悉粘贴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教会幼儿涂抹浆糊、胶水,使用乳胶等的具体方法,并使幼儿知道怎样保持作品的整洁等。粘贴时教师要引导启发幼儿进行整体构思,考虑图形摆放的位置,提醒他们不能随便乱贴。粘贴后,还应启发幼儿添画一些细节,使构图更加完善。
3、教师示范撕纸时,要讲清楚用左手拿住纸上要撕的部位,右手用拇指和食提沿着要撕的线条逐步撕下去,撕的速度要慢,用力要小,教师提供给幼儿撕的纸应该与所需的图形大小相近,不要让幼儿用一张大纸去撕一个小图。凡是较复杂的形状,有弯曲的线条,整体撕很困难,教师可以教会幼儿分几个部分撕,然后再拼贴成整体。
4、剪贴的得点是"剪",首先要让幼儿学会使用剪刀,知道应该如何握剪,如何用剪将纸剪开。为了安全和保证学习效果,学习用剪刀最好在小组中进行。要教会幼儿右手剪时,左手要配合右手动作旋转图形,要求幼儿剪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认真细致地看着剪,同时还要要求幼儿剪时不能又剪又撕,剪出的图表的边线要光滑、整齐。另外,在剪贴中配色是很重要的,教师要仔细选择各种颜色纸,为幼儿完成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要求他们尽可能表现出物体的色彩效果。此外,教师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醒幼儿保持环境和作品的清洁整齐。
5、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染纸时颜色的变化,如果先蘸黄色,再在黄色的基础上蘸蓝色,这样就会产生绿、草绿、黄等不同的色调变化。如果先蘸红色,再在红色上面蘸染蓝色,就会出现蓝、紫、红的色调变化,染纸时,要染完一角(一边)再染另一角(另一边),依次蘸染,直至完成。
三、 幼儿纸工科技制作实例
1、小班
实例1:撕纸条
材料工具:薄的彩色纸、线、尺子。
制作方法:将彩色纸用缝纫机打上小孔,让幼儿沿着小孔,将纸撕成长条;用尺子把纸条压住,斜着向前上方一拉,纸条就像蛇一样拧起了;扎个孔,用线把纸条穿起来,挂在户外或窗口。
玩法:当风吹来时,打卷儿的纸条就会在风中"骨碌碌"地旋转。
说明:可用于教授"认识空气"。
实例2:图形粘贴
材料工具:教师已剪好的各种图形,如水果、蔬菜、动物、日用品等,白纸、浆糊、刷子、干布、垫板。
制作方法:让幼儿自由摆放各种图形,分别抹上浆糊,粘贴在白纸的适当位置上。
说明:用于认识水果、蔬菜、动物的基本形态,可将粘贴图形分类展览。
实例3:折纸——小兔
材料工具:正方形纸、彩笔。
制作方法:正方表集中一角折。小角依虚线向后折;沿对角线对折;右角依虚线向里折;将上尖角向上拉起;画上眼睛(如图)。

说明:用于认识兔子。
实例4:折纸——飞标
材料:正方形或长方形纸。
制作方法:相邻两角向中心折;对边折;依虚线向下折(如图)。

玩法:户外投掷。
说明:认识空气,了解粗浅的空气动力知识。
实例5:纸制建筑模型
材料工具:白板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在白板纸上画立体模型的展开图,制作建筑模型的展开图。制作建筑模型可用折叠粘贴方法制成长立方体,如"建高楼"。也可以用卷曲粘贴方法制成圆筒形立体城堡,如"动物城堡"。利用折叠斜粘方法可做成三角形立体型,如"储蓄箱"式斜顶房屋模型。还可以用这几种方法制成其他形体的建筑模型(如图)。

说明:人类建制房屋,用以御寒、防野兽侵袭,是人们生活中的一进步,现代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在儿童制作成各类房屋模型后,可以让他们在桌面上摆设建设小区,在游戏中学习建筑常识。
2、中班:
实例1:树叶粘贴
材料工具:各种树叶、胶水、干布、垫板、白纸等。教师应事先把树叶洗净压平。
制作方法:选择适当的叶子按自己设计的图案在纸上摆好;用胶水把叶子贴在纸上。 说明:认识秋季,认识树,初步了解叶绿素、叶脉等知识(如图)。

实例2:剪贴动物
材料工具:剪刀、彩色纸、白纸、胶水、彩色笔等。
制作方法:教师事先半图形画在彩色纸上,要求幼儿左手拿纸,用剪刀沿轮廓线(多为直线)剪开,拼摆成一定的形象,用胶水粘贴在白纸的适当位置上。细小部分可用彩色笔画出来。
说明:认识动物形态,认识几何图形(如图)。

实例3:折纸——机器人
材料工具:纸、笔、剪刀等。
制作方法:正方形纸四角向中心折,上角依虚线向后折;左右边及下角依虚线向中心折;剪开粗线位置;另用两张长方形纸对折成一粗一细两个纸条;把细纸条插入剪开的位置;翻面;上角对折;细纸条依虚线折向上;粗纸条垂直插入细纸条中,画上眼睛即成机器人(如图)。

说明:让幼儿初步了解现代高科技机电产品及其对人类的益处。
实例4:染纸——降落伞
材料工具:红、黄、蓝等照像透明水彩颜料,宣纸,线。
    制作方法:将剪好的正方形宣纸对边折两次,对角折一次后,就变成一个三角形了。在角或边上蘸染颜色。片刻后轻轻地一层一层地打开展平,降落伞的伞面就染成了。纸干后,在伞面的四个角缚上线,线下面系一小石块,即成(如图)。
说明:认识颜色,认识空气阻力。
实例5:纸制交通工具模型——车辆
材料工具:白卡纸、彩色笔、剪刀、尺子、胶水。
制作方法:在白卡纸上画出车辆形体的展开图,即将车辆前、后、左、右和车顶等5个面,按方位连接画在一张图纸上,制作时沿图形外边线剪下来,折叠粘贴成立体车辆模型。为了使折线规整,应比着尺子用剪子尖在虚线(折叠线)处,划压一线,这样折起来就方便整齐得多。车轮部分可直接从车侧图下部画出,也可另外剪圆片粘贴。为了适应幼儿的爱好可作成动物小汽车或公共汽车模型(如图)。

说明:认识车辆,向幼儿讲解车辆和交通法规的简单知识。用做成的小纸车做桌上游戏。
实例6:纸制交通工具模型——炮舰
材料工具:白卡纸、彩色笔、剪刀、尺子、胶水。
制作方法:在白卡纸上画出船只的分解图,如船体、甲板、船舱、炮台等,分别剪裁各部件,折叠组粘成微形船只模型。这类船只模型只是大体像船,即不能下水,也不能与真船相像。在制作中还要配以火柴棍、小纸条等粘插炮位。制作船只模型要考虑到白卡纸的硬度不足,学习双层粘贴加固纸张强度的方法(如下页图)。
说明:可制作多件船只模型放在桌上进行航海游戏,假说海战故事游戏。在游戏中讲述船的进化,船的简单知识等。

实例7:纸制交通工具模型——飞机
材料工具:白卡纸、彩色笔、剪刀、尺子。
制作方法:在白卡纸上画出机翼、机身、垂知尾翼、水平尾翼的分部图形,在每个图形上设计好开缝的方法及长度。用剪刀剪下各部件,插接组合成飞机模型(如图)。设计制作时可根据飞机外形的需要,画出客机、歼击机、螺旋浆式飞机或喷气式飞机等多种形状,插接结构大体相同。

说明:可用多架纸飞机模型,做摆设飞机场游戏。讲述飞机发展历史,讲解各种飞机的外形、功能、用途等简单航空知识。
3、大班
实例1:折剪小动物——猪、羊等
材料工具:白卡纸、彩色笔、剪刀。
制作方法:正方形或长方形白卡纸对边折;画上动物模样;剪下;用彩色笔涂上适当的颜色、画上细节(如图)。

说明:折剪小动物是利用折纸对称式的基本折剪方法,制成可以站立的小动物形象。制作后可在桌面上做摆设动物园游戏,并让儿童了解认识动物外形及动物的生活习性。
实例2:折粘小动物——大螃蟹、大虾
材料工具:白板纸、彩笔、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在白板纸上画好将要制作的小动物外形,及配粘的部件,如大螃蟹的身体、腿为一块部件,用于弯曲粘贴的螃蟹盖为另一块部件,利用剪、折、粘接等办法制作成完整立体的小动物形态。也可以在一块纸上画出所有需要剪、折、弯曲的一块部件,利用剪、折、卷等办法制作成立或半立体的小动物形态,如大虾(如图)。

说明:折粘小动物比折剪小动物更能发挥纸张的结合特性,可将动物制作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师可结合海洋生物特点讲一些动物常识,或提问一些有关海洋生物的问题,以启发幼儿兴趣。
实例3:插接小动物——企鹅、熊猫
材料工具:白板纸、彩色笔、剪刀。
制作方法:在白板纸上设计绘制小动物的分解图样,在每块分解图样上设计相应对插用的插接口,剪下部件连接时,不用胶水粘接,而是用接口对接口插实,所以插必须是双向的,插住后才不会晃动。插接小动物——企鹅、熊猫是两件分解躯干、下肢、上肢、耳、嘴几个部分的实例,设计者还可多方面发挥,以插接后能站立,插、拆方便为原则(如图)。

说明:制作插接小动物时要用白板纸或白卡纸,不可用薄纸。
折接口要剪双线,使插缝与纸张的厚度一致,接好后才不会扭曲变形。利用对小动物的制作和玩耍,向儿童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实例4:活动小动物——小兔、黑猩猩
材料工具:白板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纸制作活动小动物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纸张的弹性、利用反正折的推力、利用线悬挂摇动、利用线牵引拉动等。这里所举的实例是捏纸圈弹性带动手足活动的小兔,还有开合纸页带动手臂举落的黑猩猩。制作这类小动物时要先想好它的动作结构,用铅笔在白板纸上形态,将可动部分设计得合理,保证其活动灵巧,剪裁绘制粘贴成形即可(如图)。

说明:能动起来的纸制小动物,比起摆设类型的小动物要好玩得多,教师应多方面开发这类自制小玩具,促进孩子们在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提高,在玩中学科学最适合儿童的学习和智力发展。
实例5:折纸——人造卫星
材料工具:正方形纸。
制作方法:正方形双三角折;面层两角向中心线折;依虚线折;左角依虚线向右折;右边及后边按左边折法折;依虚线将小三角形向下压;依虚线向左折;把两边对折并吹气,成人造卫星(如图)。

说明:讲人造卫星的故事或看录像。
实例6:布贴——航天飞机
材料工具:厚白纸、各色花布、铅笔、胶水、剪刀、垫板、干布。
制作方法:在白纸上画出航天飞机等图案,依据画面内容选择布料的颜色、花色、质地,将选好的布头按照图样形状剪下来,分层次贴在白纸上(如图)。

说明:结合看录像、听故事了解航天飞机用途,发射升空的过程及有关宇宙天体、大气层、地球吸引力、宇宙速度等知识,认识布,比较布的差异。
实例7:纸工制作——小电影
材料工具:白纸、胶水、剪刀、铅笔、彩色笔。

制作方法:在白纸上画两块大小相同的宽纸条,在一张纸条侧边留一条状粘接边,将两纸条裁剪下来,折叠粘接边,粘成一个双页的小本册。先在下面纸条的右端用铅笔、彩笔画出某种动物或人形。再将上面一页纸条盖住下层画面用铅笔描绘图形,描绘时要使人物或动物的主体完全一样,但手、足、眼、嘴等位置要有所变化。描好画稿后着与下纸片同样的颜色,小电影画片即制作完成(如上页图)。
玩法:将上层纸卷在铅笔杆上自右向左卷,利用纸的弹性用铅笔左右推拉,画面便会上下交替出现,画中的人物或动物就会动起来。
说明:认识视觉暂留现象,了解电影放映原理。

7.3 幼儿泥工
幼儿泥工是幼儿用粘土(胶泥)、橡皮泥、面团等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塑造各种物体、动物、人物等立体玩教具的一种活动。泥工使用的粘泥性质柔软,即能粘结又可以任意变形,能做成各种不同姿态的作品,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泥工活动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用视觉和触觉感知物体的不同侧面,感知物体的立体性,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形成整体概念,发展幼儿的空间立体感觉。幼儿动手塑造,就必须动脑筋,手脑并用,促进手脑活动的协调,使孩子的智力及手部的灵活性都得到发展。泥工对于训练和培养幼儿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幼儿泥工是幼儿科技制作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 幼儿泥工的基本材料、工具及技能
1、幼儿泥工的基本材料
幼儿泥工的基本材料一般有粘土(胶泥)、橡皮泥和面团。
粘土要经过水漂去掉杂质。合泥时水要适量,合成的泥不要太硬或太软,加入少量的盐水和油,可以保护幼儿的皮肤和防止作品干裂,合好的泥要摔打滋润,然后放在塑料袋中将口扎紧备用。
橡皮泥粘性较大,干净不会开裂、使用方便,且有各种颜色,幼儿很喜欢,但在冬季易发硬。冬季做泥工前可将橡皮泥放入热水中(80℃左右)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变软;夏季橡皮泥易变软沾手,可放入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使用起来可以不沾手,春、秋季使用最好。
面团,主要原料是食用面粉。这种材料制作简单、干净。如收放得当,可以使用较长时间。合面团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面粉掺和少量的盐,根据需要加入带颜色(食用色)的水合在一起,为了防止干裂,将少量菜油慢慢倒入面粉中搅匀、合好。合好的面团上锅蒸5分钟(待水开后再放面),凉后用手揉好即可使用。做好的面团放在塑料袋中保存备用。另一方法是用面粉加入少量碳酸合面,根据需要将水内加入少许食用色,合好后再放入锅内蒸5分钟(水开后放面团),凉后用手揉好即可使用。做好的面团放在塑料袋中保存,可使用较长时间。
目前,市场上新出现一种"培移"彩泥,除具有色彩鲜艳、使用方便的特点外,还具有柔软、可塑性强、不易粘污衣物等优点,受到幼儿园的普遍欢迎。
根据塑制物品的需要,幼儿泥工还使用一些辅助材料,如树枝(作苹果柄)、火柴杆(作刺猬身上的刺)、毛线(作娃娃的头发)、羽毛(作孔雀尾巴)和小豆子、小石子(作人物、动物的眼睛)等等。泥工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但要注意安全、卫生。
2、泥工的基本工具
幼儿泥工主要是徒手塑造,所需的工具较少,而且也很简单。一般说来,一个幼儿有一块泥工板,每桌放几块湿布也就可以了。泥工板是放置泥工材料、塑造物体时需要使用的,它可以用木板或三合板、塑料板、塑料布等代用,板面大小一般以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为宜。湿布是幼儿塑造时擦手用的。当然,为了使塑造的形象更生动逼真,也需要教会幼儿利用其他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用切泥和在塑造完成的物体上刻划线条、花纹的塑料刀或小竹刀(用竹棍或木条修磨而成,长12厘米、宽1.5厘米,有柄)、木棍、竹棍(长约8厘米、宽约1厘米,一头圆、一头尖)等。
3、泥工的基本技能
幼儿泥工所塑的基本形体有:圆形、圆柱体、卵圆形(体)、扁圆形(体)、方形(体)、中空圆形(体)等等,都是运用以下几种基本技能完成的。
团:将泥块放在手上,两手合拢,手掌不断来回做划圈揉动,逐渐做成球体。
搓:将泥块放在手心上,双手前后运动,或将泥块放在泥工板上,用手前后运动做成圆柱体、卵圆体的物体。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与刻划,便可塑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基本实物的形状。
压:压的技能有两种,一是压扁,即将团搓好的泥块放在手心中,两手合拢,用手掌用力下压,使之变成扁平状;二是压坑,即将团搓好的泥块放在手心中,用另一手拇指按压,而成中空圆形(体)、中空方形(体)等物体。
捏:用手的拇指和食指互相配合,捏出物体的细小部分或边缘。 抻拉:从整块泥中,根据塑造物体某部分的需要,抻拉出部分泥来接合(粘合),即将分别塑造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而成一个整体。
分泥:用目测的方法,根据物体的各个部分,从大块泥中分出不等的泥块。
联结:即将按照物体结构捏塑出来的各个部分,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此外,物体塑造完成后,可以用手或工具将物体表面揉光,并用无毒无害的颜料为塑造的物体着色,使其形象更加逼真。
以上是幼儿泥工的基本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还要学习使用辅助材料和工具的技能。
二、 教师对幼儿泥工科技制作的组织领导
在进行幼儿泥工塑造时,在没有搞清楚物体的构成之前,幼儿对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的配置会感到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幼儿多提供一些用以观察的实物,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并弄清其各部位之间的配置及相对大小的关系,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塑造练习。为了使塑造出来的物像的各个部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引导幼儿把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结合起来。当幼儿完成一个主体塑造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引导幼儿添加一些比较简单的物体形象,构成简单的情节。当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塑造技能时,教师还应当鼓励他们自由塑造,创造出更多的、更新鲜有趣的作品。另外,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 幼儿泥工科技制作实例
1、小班
实例1:梨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揉圆,在圆球体的上边用两手掌轻轻揉动捏塑出梨的上部,在梨的顶部插个把儿。梨把儿可用小块泥搓成的长条,也可用扫帚苗制作(如图)。

说明:梨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有果树祖宗之称。我国栽培的梨树品种,有六个系统:秋子梨、白梨、砂梨、新疆梨、川梨和西洋梨,共3000多个品种。梨为倒圆锥形(上面小,下面大)或球形,下面有个小坑,果皮为黄色或绿色,有小斑点,里面有籽。水分多,味甜或酸,营养丰富。
实例2:胡萝卜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搓成圆锥体,在圆锥体的顶部插上胡萝卜叶(用绿色皱纹纸或灯笼纸剪3~4片叶子,围粘在一根火柴棍上,如图)。

说明: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肉质根,一般为圆锥形或椭圆形,有红、黄、白等几种色泽,其中以红色、黄色居多,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大量的糖类、淀粉和维生素B、C等营养物质。胡萝卜素经消化分解后变成加倍的维生素A,能促进身体发育、骨骼构成、脂肪分解等。
实例3:小鸡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揉圆,在圆球体一方,用拇指和食指相对稍用力捏塑出小鸡的圆头,在头部靠近脖子处捏出尖嘴(喙),用竹针扎出小鸡的眼睛(如图)。

说明:鸡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是从鸟类驯化来的。鸡头上有尖尖的嘴和两只眼睛。身体两旁有翅膀,身体下面有两只脚。公鸡长有红红的大鸡冠,会"喔喔"啼叫,身上有美丽的羽毛,身体后面的羽毛较长,向下弯曲,形成尾羽。爱吃米、小虫和菜叶等。母鸡的鸡冠比公鸡小。小鸡的头圆圆的,全身长着茸毛,小鸡会叽叽叫,喜欢吃碎米、小虫和嫩菜叶等。鸡肉很好吃,有营养。
实例4:刺猬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搓揉成较粗的圆锥体,在圆锥体的顶部捏塑出刺猬的头,用剪刀在身上剪出刺(教师帮助),用工具刻划出眼睛和嘴。用火柴棍插在身体的部分,嵌上小红豆作眼睛(如图)。

说明:刺猬是一种身上长不过25厘米的小型哺乳动物,嘴尖,耳小,四肢短。虽然它身单力薄,行动迟缓,却有一套保护自己的好本领。刺猬身上长着粗短的棘刺,连短小的尾巴也隐藏在棘刺中。当遇到敌人袭击时,它的头朝腹面弯曲,身体蜷缩成一团,包住头和四肢,浑身竖起钢针般的棘刺,宛如古战场上的"铁箕藜",使袭击者无从下手(组织活动时可看录像)。
2、中班
实例1:石榴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揉圆,将食指尖和拇指尖相对在圆球体上捏塑出石榴嘴,在石榴嘴内压个坑,将四周捏薄,用竹刀将石榴嘴分成六瓣(如图)。

说明:石榴枝上有刺,叶大部对生。花萼锤形、红色,花瓣也多为红色,因此石榴花多为红色。花后结球形的大浆果,叫做石榴。石榴是球形的,顶端像个小喇叭口,皮较硬。成熟后的皮是暗红色的或黄色。里面有许多浅红色的石榴籽,亮晶晶的,好像玻璃珠子一样,味酸甜。石榴是秋天的水果。
实例2:兔子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搓成圆锥体,在圆锥体顶部用工具切开,用手指稍加捏塑即出现小兔的两只长耳朵,用工具压出耳朵的沟槽;在圆锥体中间部位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向上托泥,随即捏塑兔头(呈菱形,上下较窄,中间较宽),并出现胸脯;在身体后边捏塑出短尾巴,用工具刻出眼睛和三瓣嘴(如图)。

说明:世界上的野兔、家兔不下50种,几乎各地都有。兔子头上长有两只眼睛和两只长长的耳朵,上嘴唇中央有裂缝(俗称三瓣嘴),嘴边有胡须。身上有毛,身体后面有一条短尾巴。兔子有四条腿,前肢短,后肢长,擅于短跑,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一跃可达三五米远,速度达每小时五六十公里。兔子爱吃青草、青菜和萝卜。兔肉可以吃,毛可以纺成毛线,皮毛可以做衣帽。
实例3:熊猫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揉搓成椭球体,在椭球体的一头,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塑出熊猫的圆表头,用食指在头的中部轻轻按两个眼窝,捏塑出鼻子和嘴,在头的顶部捏塑出两个半圆形的耳朵,在椭球体的下边抻拉出熊猫的四肢(如图)。

说明: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大熊猫身体胖软,头圆颈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公斤。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大熊猫的耳、眼圈、颈、四肢的毛是黑色,其他部分是白色的。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素食,主要以吃箭竹为生。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要吃40斤左右的鲜竹。
实例4:长颈鹿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搓揉成较长的圆锥体,在圆锥体的顶部捏塑出长颈鹿的头(呈三角形),在头上捏塑出三角形的耳朵,在圆锥体的底部抻拉出四条较细的腿和一根短尾巴(如图)。

说明:长颈鹿是世界上身体最高的珍奇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长颈鹿体高约五六米,穿一身斑驳耀眼的花衣裳。长颈鹿的头小,头上有一对短短的角,两只眼睛。尾巴很细,尾端有长长的丛毛。长颈鹿的声带退化,不会叫。长颈鹿爱吃嫩树叶。放在动物园里可供人们观赏。
3、大班
实例1:辣椒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搓成圆锥体。再用一小块泥揉圆压扁,捏塑4~5个瓣,在中间捏塑出一个较长的把儿,将做好的把儿粘合在辣椒的顶部(如图)。

说明:辣椒又名番椒,原产南美热带地区。在南方热带地区为多年生植物。辣椒的果形多样,有长角、椭圆、扁圆、纺锤形等;果皮颜色有红、绿、黄、紫等,果实生长方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辣味也有不同,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是中国云南景颇族地区出产的涮辣椒。辣椒可以做菜吃,也可以晒成干辣椒或加工成辣椒酱、辣椒粉等作为调味品。
实例2:马
制作方法:将泥分成一大块和一小块,用大块泥做马的头和身体,用小块泥做马的四条腿。将大块泥搓揉成圆锥体,将圆锥体的顶部向下弯,捏塑出马的头(呈三角形),用工具刻划出眼睛,在头上抻拉出三角形的耳朵,在马脖颈上捏塑出鬃毛,将圆锥体的底部向上托成马身体。将小块泥平分成四份,将每份泥搓揉成小圆柱。在马身体下边两侧处用工具各扎两个洞,将腿插入洞内,用手指将接口处抹平,在身体后面抻拉出马尾巴(如图)。

说明:马的脸很长,有两只眼睛,头顶上有两只竖起的耳朵,颈背有鬃毛。马的身体高大,身上有毛。身体下面有四条强健的长腿,有坚硬的蹄。身体后面有一条尾巴,尾巴的毛较长。马爱吃草。马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人们很早就用它为耕地、运输、战争、游猎、畜牧、娱乐、探险、体育比赛等活动服务。
实例3:孔雀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放在手掌内搓揉成较粗的圆锥体,在圆锥体的底部捏塑出孔雀的头(呈圆形),在头上捏出尖嘴;左手捏着圆锥体的中间部位,右手将圆锥体的顶部向上托并捏塑出向上翘的尾部,在孔雀身体下边抻拉出一个小托,再将制做好的尾羽插在尾部。将三根大头针的顶部包上泥,插在头上作孔雀的羽冠。孔雀尾羽用彩色电光纸,反复折叠,再用剪刀剪出花纹(如图)。

说明:孔雀的头部较小,头上有一些竖立的羽毛,有两只眼睛,嘴较尖硬。雄孔雀的羽毛绮丽华美,尤其是背部羽毛像绿玉,羽毛周围镶着黑边,中央有一个半椭圆形的青铜色的斑驳,尾上覆羽长达1.5米,几乎等于体长的两倍。末梢构成一种眼斑状的图案,环抱着金碧色的圆纹。雌孔雀无尾羽,羽毛色也较差。孔雀身体两旁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两只脚,平时走着觅食,也能飞。孔雀多生活在山脚一带溪河沿岸,吃花、叶、谷类、果实等。孔雀饲养在动物园里供人们观赏。羽毛可以做装饰品。
实例4:坐着的娃娃
制作方法:将一块泥分成5份,用其中一份泥做头,两份泥做躯干,余下的两份泥的多一半做两条腿,少一半做两只胳膊。
头:将泥团揉成圆球体,在圆球体的一方捏塑出头颈,用食指将脸部向下按,同时做出娃娃发型的轮廓,在头发一边捏塑一个蝴蝶结,用工具刻划出五官。 躯干:将泥团揉成椭圆体。
胳膊:将泥搓成圆柱体,再平分两份,在每个小圆柱体的一头捏塑出手(长椭圆形)。
腿:将泥搓揉成圆柱体,平分两份,在每个圆柱体的一头捏塑出脚。
在躯干的上方中间用工具扎个洞,将头颈插入;在两肩处用工具扎两个洞,将两只胳膊插入;在躯干的下部两边用工具扎两个洞,将两条腿插入;在联结处均用工具或手将周围抹平(如图)。

说明: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个部分。头部包括头颅和颜面。头颅里有颅腔,腔内有脑,脑与椎管理的脊髓相连。颜面上有眼睛、耳朵、口和鼻。颈部联系着头和躯干。躯干的前面分为胸部和腹部,后面分为背部和腰部。胸部有胸腔,腔内有心肺等器官。腹部有腹腔,腔内有胃、肠、肝、胆、脾、胰、肾等器官。四肢包括一对上肢和一对下肢。上肢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下肢分为大腿、小腿和脚。从人体的表面往里,最外层是皮肤,里面是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再往里是肌肉,肌肉里面是骨骼,肌肉附着在骨骼上。
实例5:自制模具翻制泥型
制作方法:将窄长的金属条弯曲成空心的圆形、三角形、五星形、小兔形、小鱼形等。把成型的金属圈放在桌在上,在金属圈框中填泥、压实。从金属圈中推出泥形做成各种形状的小泥饼。弯曲模具时可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用金属圈压切泥饼也能收到同样效果(如图)。


7.4 废旧材料制作
一、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方法
自制玩具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幼儿学做玩具不仅是一项经济、实惠的活动,而且通过自制玩具可培养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促进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自制玩教具,主要是用纸、布、针、线、自然材料,或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以及地方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内容很多,如硬纸卡制作的手风琴、眼镜,会动的滑稽人、小木偶、小鸟的家等;糖纸制作的蝴蝶、跳舞的娃娃;用蛋壳可制作不倒翁、母鸡、小兔、金鱼等;用冰淇淋盒或塑料杯可以制作电话、水桶、花篮、万花筒;用废布、棉花可缝制小娃娃、小猪、熊、七星瓢虫;用药瓶药盒、贝壳、秫秸秆制作的风车、飞机、天平、火箭等。
二、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实例
1、大班
实例1:风车
材料:秫秸秆、大头针
制作方法:取同样长短的三根秫秸秆及六小段秫秸芯,将秫秸芯分别插入秫秸皮的两端,再将三根秫秸皮成米字形交叉并将中心固定住,使其成轮状(如图1)。取一颗大头针穿过轮的中心并穿过一根秫秸秆的一端,将大头针的尾部弯起使两部分不致脱开,即做成风车(如图2)。玩时手持秫秸秆的下部,迎风向前跑动或用嘴吹轮子,风车就会转动起来。此玩具适于大班幼儿。

实例2:磁小鸭
材料:磁铁,钢针、纸、彩笔,水盒,软木片。
制作方法: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剪两块"小鸭子"并且涂上颜色,每只小鸭子中间穿一根磁针,两根缝衣针尖要有不同的极性,每只小鸭子固定在一块软片上,然后放进水盒。
由于小鸭子身上带有磁针,两只小鸭将沿着磁力线互相靠近,最后嘴对嘴或是尾对尾地停住不动,而且它们的头尾总是顺着南北方向。
实例3:压缩气火箭
材料:软塑料瓶、塑料管或废旧圆珠笔芯、万能胶、麦秆、三角形彩色纸、橡皮泥。
制作方法:在塑料瓶盖上钻一个小孔,插进一根细塑料管(或废旧圆珠笔芯)用万能胶粘牢,找一根10厘米长的套在塑料管外能自由滑动的麦秆,一端粘上4张三角形的彩色纸,作为尾翼;另一端用橡皮泥或面团封严,捏成尖头,把麦秆套在塑料管上,使劲一捏瓶子,火箭"嗖"地一下便能飞出十来米远。
瓶中的空气通过塑料管进入前端封闭的麦秆以后,麦秆则靠体内的压缩空气膨胀产生的作用力向前飞行。
实例4:点头鹦鹉
材料:长纸、剪刀。
制作方法:
1、将一长方形硬卡纸按照图1、图2、图3剪成一个简单的鹦鹉,注意在鸟背上开一个口子,鸟足为重心支点,位置在中心偏右。
2、另取一硬纸只左右对半折后剪一鸟笼,笼底A沿水平线翻折并打一小孔,将鹦鹉的足站立在小孔上就会随风点头了(图4)。

实例5:军舰
材料:秫秸秆、红纸。
制作方法:
1、取四根长11厘米秆瓤并排,用秆皮插在一起。然后取三根7厘米长的秆瓤并排用秆皮插在它上面,做成舰身。
2、取一根长2.5厘米,三根长2厘米,两根长1.7厘米的秆瓤共六根插在舰身上。
3、用长2.5厘米的秆皮和红纸粘一个小旗,用四段长2.5厘米长的秆皮,把它们分别插起来,小军舰就做成了。
实例6:会游的鱼
材料:废旧纸盒、玻璃、胶条、薄纸、尺子。
制作方法:
1、将玻璃四周用胶条粘好放在纸盒上(纸盒可用彩纸粘好,玻璃大小与纸盒大小一样)。
2、用薄纸剪成小鱼放在玻璃上。
3、用尺子在玻璃上反复滑动,小鱼渐渐离开玻璃。 说明: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产生热并转化为电。
2、中班
实例1:叶轮和旋转
材料工具:白板纸、剪刀、彩色笔、胶水。
制作方法:在白板纸上画圆表,将圆形外围剪若干开缝,顺开缝斜向折叠,沿圆片半径剪一开缝,收缩粘成草帽状,作成特形的风车或旋转木马,吹气可转动(如图)。

说明:风轮中风叶的斜向一致,在气流推动下便会单向旋转。
实例2:重心和摇摆
材料工具:白板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制作方法:在白板纸上画出双半圆图形,设定好纸张的下部重量较大,制成弧形底面的人形、动物形或家具形,都能像不倒翁一样摇摆不停(如图)。

说明:底面积大、重心低的物体能呈现稳定平衡状态,底面积呈弧形则可摇晃不倒。
实例3:晴雨表
材料工具:白板纸、剪工、彩色笔、子母扣。
制作方法:在白板纸上画双圆图形,将一个圆的1/3剪去成缺口,另一个圆平分三等份画晴、阴、雨3种天气状况,把双层圆合拢;中心穿孔,上下按上子母扣做中轴,可旋转双层片确定天气状况(如图)。

说明:幼儿在制作有轴旋转的手工制品时,由于不能让孩子用铁丝、大头针等容易伤手的材料,子母扣是很适用的活轴制作材料。
实例4:会变的颜色
材料:红、黄、蓝3种颜色的玻璃纸、硬纸板、钉书器、剪刀。
制作方法:
1、将硬纸板剪成直径为5厘米的圆共6个,硬纸板剪成长度为7厘米的正方形共6个(如图1)。

2、把直径为5厘米的圆掏空。
3、两个硬纸板中间夹一种颜色的玻璃纸。两边用钉书器钉好(图2),3种颜色都如上。
4、把这3个带有颜色的硬纸片用钉书器钉在一起(钉在一个角上)。可以让幼儿移动卡片,认识红色、黄色、蓝色。还可以把两种颜色重叠落在一起,看颜色的变化(图3)。

实例5:捻捻转
材料工具:白板纸、彩笔、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剪一块圆形硬纸板,在纸板上涂上7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在纸板中间插上一根棍,当捻轴。
说明:让幼儿拿着捻轴,转动圆盘,让幼儿看圆盘转动时的颜色,发现光谱原理。
实例6:化妆表演
材料工具:白板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在白板纸上画出头饰、面具或半面具图样,着色剪裁粘贴,作成化妆头饰、化妆面具和化妆眼镜,戴上它们去表演科学小游戏或演示科学问题(如图)。

说明:实例中举了动物头饰、机器人面具和化妆表演镜,教师可从它们的基本结构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头饰、面具,以适应儿童科技活动的需要。
(本章作者:孙如华、王博生、荣景牲、孙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