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拉玛露卡尔 h:不求甚解 学学五柳先生的读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0:43
2011年03月10日 09:11:12  来源: 北京日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这是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见《古文观止 》)的第一句。这位“五柳先生”姓甚名谁,何方人士,陶文未作考证或进一步说明,看来这不是陶文的重点。陶文的重点是什么呢,是五柳先生的两项嗜好:读书和喝酒。
在下不会喝酒,不说了。不过我做过语文课教师,自己要读书,也要教学生读书,便单说说读书的问题。
首先,五柳先生是个“好读书”的同志。一个“好”(读“浩”)字,或可说明五柳先生读书已经养成了习惯,形成了嗜好。这就很不容易。
怎样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形成读书的嗜好呢?其前提恐怕是要“多读书”。 经验告诉人们,读书越多越能体会读书的乐趣,也就越想读更多的书。开卷有益呀,终于“不可一日无此君”了。
但人生苦短,书海浩瀚,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更多一些书籍呢?这就又涉及一个如何读书,即读书方法的问题。
我认为,五柳先生的读书法很值得介绍和学习,他的读书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字:“不求甚解”。
读书而“不求甚解”,现在好像很少人提倡,当然不可一概而论。专业研究人员对他研究领域内的重点书籍,大概是不能“不求甚解”的,甚至是必须“求甚解”的。但对一般人来说,恐怕绝大部分书籍读起来是可以“不求甚解”的。如果每读一本书都要“求甚解”,一辈子也就读不了几本书了。在下八十年前读过私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至“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死记硬背,现在还记得,但好像都没有求过甚解。甚至到了十一二岁,到处找武侠小说来看了,《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看得津津有味。实际上书中的许多字、词、句、成语、典故,绝非真正弄清理解了,而是连猜带蒙糊弄过去的,看个大概齐。现在如果谁能一目十行,就会被认为天才,其实只要不是一字一词一句地求甚解,一目十行读个大概齐,当年的孩子们是能做到的。读书,从“不求甚解”开始,不感到困难,不视为灾难,才能从而引起读书的兴趣;都“求甚解”,就读不下去了。如能持之以恒,就可以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终于形成读书的嗜好。
可是我们一般人接受义务教育,若干年来在课堂上被引导和训练成的读书法大多是:“求甚解”。我印象里,学校语文课不管是用启发式,还是用灌输式,大致都是这样一个流程: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字词句解——段落大意——归纳主题——写作特点——现实意义。课堂教学求深求细求广,力追学术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
 
在课堂上拿一篇值得学习和欣赏的著名范文,进行掰开揉碎的分析,告诉同学一种“求甚解”的分析文章的方法,也是有益的。但如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就可能出现始料不及的副作用:一些八九岁十几岁的孩子,难免会感到读书太困难了,老师的水平,难以企及,也许从而就逐渐失去了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据说鲁迅的名篇《阿Q正传》已被退出中学语文课本,理由是老师认为难教,学生认为难学。鲁迅作品被称为“鸡肋”,周树人成为学生的三怕之一,教学双方对之都了无兴趣。我不禁回想到了一件往事。一九四七年秋,我在北大读大四。十月,北大的一些文艺社团联合举办鲁迅逝世十一周年纪念晚会,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请辅仁大学的顾随教授演讲。顾先生没讲什么话,却朗读了《阿Q正传》里阿Q到静修庵偷萝卜的一段。他一口北京话,声情并茂,阿Q、老尼姑的形象活灵活现,大家听得前仰后合,笑声不断。会后,我们这些文学青年赶紧再找《阿Q正传》从新阅读,才感到这一段的确是书中的一个亮点,太有趣啦!没读过《阿Q正传》的,赶快找来试读吧!
几十年来人们赋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太重了,而且朝令夕改,一阵要加强政治性、思想性,一阵要加强学术性、文学性,一阵强调继承,一阵强调革新,一阵强调教化,一阵强调实用……老师们只好紧跟照办,在指挥棒下落实,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也就难以讲出自己的心得,难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难以向同学推荐不同的读书方法。
我总认为,语文课,特别是中学语文课,其设置的目的、任务,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只需两条,一是陶冶做人,二是引导读书。第一条还是语文课本身具有的功能,范文、名篇无不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无需在讲授任何一文时,都耳提面命,谆谆教导。那么就不妨认可设置语文课的目的任务,主要就是引导读书。读书而求甚解,是一法,读书而不求甚解,也是一法,也许是更重要的一法。书文读多了,学生怕作文的问题也会逐渐解决。“读书破万卷”,甚至还可以“下笔如有神”呢!
不求甚解,不等于全无收获,全无成效。五柳先生有经验之谈:“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泛舟书海,不预设目的,不抱成见,反倒会在无意中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其亲切,其深切,竟能高兴得连吃饭都忘了。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古文观止》编者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为善于读书者”,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盖别有会心处”。旨哉斯言!(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