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 显微镜 面试:连环创业瘾 - 文化民工张小平 - 张小平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6:32

连环创业瘾
文化民工张小平[原创 2011-03-09 10:07:26]
    

    经过33年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刷与浸淫,商业界在评价某位企业家或某家企业时,不再以“成王败寇”的传统思想划清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改为“非常成功”、“比较成功”或“今年不成功明年成功”之类充满包容色彩的温情词汇。然而,对于创业者而言,不成则败、非生即死,残酷至极,故而他们常如赌徒般将企业捆绑在身上,孤注一掷。

创业者悲壮上路之后,有人顺利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将“雪球”越滚越大,甚至登陆纳斯达克,从成功走向成功;也有人一路磕绊,几度抗争,却难逃“亡也忽焉”的厄运,仰天长叹后退场;还有人永不言弃,坚定理想,最终东山再起。

无论是从成功走向成功还是由失败铺垫的成功,有一条真理颠扑不破:企业越大,创业者越难,有人硬扛死磕继续前进,有人干脆把企业卖掉变现,还有一种人,始终在创业、退出、再创业、再退出、再创业的循环中忙得不亦乐乎。

美国学者最后一种人称为“连环创业客”——他们的创业热情经久不息,却缺乏足够的耐心,渴望马上看到成功;他们能专注于将某件产品或服务做到极致,却未必经得住新机遇诱惑,浅尝辄止;他们是完美主义者,骨子里却流淌着偏执与独断的血液。

正因为有这种充满矛盾与统一、合理与悖论的渲染,创业故事才显得生动鲜活,而连环创业客的精神才激荡震撼,摄人心魄。

如今,连环创业客以前所未见的自信与乐观活跃在商业舞台上,尤其是在互联网、酒店、风投等新兴领域,他们善于捕捉最新商业趋势,勇于颠覆传统商业模式,始终保持创业者的姿态,步履坚定,无怨无悔。

 

共同的“乔布斯基因”

一个人少年时的梦想或偶像,会成为他今后命运的指南吗?通过观察周鸿祎、季琦、王志东、王兴等连环创业客的成长路径,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都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视为精神偶像。

3721、奇虎和360的创始人周鸿祎,当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读书时看过一本关于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的书,大洋彼岸的电脑天才们以知识改变世界的英雄主义情结,令周鸿祎血脉喷张。

而携程旅行网、如家酒店和汉庭酒店创始人季琦,谈及乔布斯时眉飞色舞,满口溢美之词:“不得不感叹乔布斯的了不起!能够将一个商业行为演绎得如此艺术、感性和疯狂,前面似乎没有古人,后面也未必有来者。”

新浪网和点击科技的创始人王志东,1986年在北大学习时被《硅谷热》这本书彻底震撼,他说:“从苹果公司的成功故事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风险投资,给我后来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久,王志东就加入了散布在中关村各个柜台的“倒爷”队伍。

校内网、饭否网和美团网创始人王兴,推崇一本名为《异类》的书,书中认为:商业领袖是时代选出来的,创业则是时代赋予勇敢者的宿命。例如,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乔伊都出生在1955年,他们后来分别成为微软、苹果和Sun公司的创始人。王兴认为,“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以上连环创业客共同的心灵交集,以乔布斯的性格特点来推论他们的性格、气质共性不失为一条捷径。众所周知,乔布斯并不安分,超越常规,一贯狂傲、偏执,对完美严厉苛求,对细节吹毛求疵。据说,他曾要求苹果首席技术官将原本只能减去1/4毫米的尺度再缩减1毫米。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在连环创业客身上比比皆是。

读大学时,为了研究防病毒卡,周鸿祎半夜跑到机房蹭电脑用,工作人员把他当作小偷送进了公安局,因证据不足被出来,他对抓他的人说:“我想将来有一天能做出一个别人都没做出来的东西,拥有自己的公司。”旁人都笑,连导师都觉得他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

有一次,学校将本来推迟的考试突然提前安排,同学们毫无准备,怨声载道,周鸿祎领头嚷道:“你们考,老子不考了!”说完就走出教室。这种不循规蹈矩、好打抱不平的个性,为后来的360与腾讯之战埋下伏笔。

同样不按常理出牌的还有王志东。“我原来学电路的,后来又开发软件,又做网络,还研究过媒体。我思考问题的方法永远都是延展的,没有边界的,更没有条条框框。”从新天地到新浪再到点击科技,王志东曾三次创业。

季琦是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专业硕士,他对细节苛求程度可想而知,汉庭也总会在细节上比同行多做一点:床头多设置一个宽带接口,用“一面荞麦、一面海绵”的双面枕体贴客户的颈椎问题,汉庭卫生间采用淋浴房和坐厕合用一扇门、取消隔断,并已申请专利。关注细节是追求完美的表象,所以季琦像土狼一般不断寻找更好的猎物,先后创办携程、如家,直到如今的汉庭。

2010年底,王兴双喜临门,停止服务505天的饭否网终于在11月25日晚上重新“开饭”,而美团网也喜获红杉资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不过,这并不表示风投都很喜欢他,有次接受某网站采访时,他居然问主持人“你怎么问我这个问题”,气氛十分尴尬,同行私底下觉得他比较自傲,“有时候说话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桀骜不驯还表现在王兴的融资态度上,很多朋友都认为他一直不太喜欢乞求什么,逼急了才会硬着头皮去借钱融资。

当然,性格只是成就命运的部分原因,对于连环创业客而言,让他们患上“创业瘾”的还包含经营、管理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后者所起的作用,往往远大于前者。

 

不容变更的方程式

斯蒂芬·茨威格曾在畅销书《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中欣喜描述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中的使命。”这句话对于连环创业客来说,似乎并不适用,他们一直在找寻,给人飘忽不定或欲壑难填之惑,但事实上,在创业的客观规律面前,他们有一套不容变更的方程式。

归纳起来看,决定创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并非资金、人脉、行业,而在于是否找准客户需求。王兴在创办校内网之前曾有过两次创业失败经历:先是创办社交网站“多多友”,原以为所有人都可以来,结果却是所有人都不来;后来创办电子商务网站“游子图”,让在海外游子把数码照片发到国内,由游子图冲印出来后寄给他们父母,结果过于细分,集中度低,再次失败。他反思说:“两次失败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没有找到用户需求。创业是需要找到某些人的某类需求然后解决之。”

季琦恰恰成功在根据客户需求准确定位。汉庭将核心用户瞄准在每天有200元到300元出差报销额度的商旅人士,这类人群喜欢住在交通方便的市中心,对“洗好澡,睡好觉,上好网”十分看重,季琦正是以此为基础定位酒店经营模式。

周鸿祎更疯狂,他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缺乏耐心、情绪急躁的用户,以发掘360安全卫士存在的问题。每次到机场,他总会将机场贵宾室的所有电脑都装上360软件,因为在陌生的电脑中更容易发现产品问题。

找准需求之后,能否创新甚至颠覆传统商业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奇虎高调推出免费杀毒软件,以收费谋生的同行立即破口大骂,周鸿祎满腹委屈:“安全是互联网的基础需求,目前杀毒软件的利润都是暴利,免费安全是大势所趋。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不懂安全,传统的安全公司又不懂互联网。我这是创新了商业模式,在硅谷就是英雄,但是在中国特别不被人理解。”

曾先后创办ChinaRen、空中网的杨宁又开始第三次创业——唔箜搜索。在他看来,创业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更高更快更强,在原有的某个领域做得更好;另一种是创造全新的模式和游戏规则。他更热衷于后者:“搜索领域有谷歌和百度,要和人家抢市场已经很难了,但细分搜索市场还没有,我要做的是针对90后市场的搜索引擎。”“唔箜”二字就是“悟空”的“火星文”,旨在迎合90后群体,为新的游戏规则增加取胜筹码。

无论是校内网还是饭否网,王兴的企业都没有盈利点,直到美团网,他才以“在网上帮别人卖东西收取佣金”的方式将商业模式清晰起来,尽管至今尚无净利,但已有毛利,也算是重大突破。

轻资产运营是实现连环创业的另一大原因。无论是周鸿祎的3721、奇虎还是季琦的携程、如家、汉庭,王兴的校内、饭否、美团,朱威廉的联美广告、榕树下、暴雨娱乐,他们热衷的都是互联网、大众消费、媒体等领域,创业门槛低,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低,起步难度较小,以至于他们对风投的渴求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

2008年金融危机时,季琦心急如焚,汉庭的第二轮融资遇到麻烦,某投行愿意提供1.2亿美元的债务融资,但条件极为苛刻。季琦说:“如果这个冬天延续两年以上,我们还没钱来,就得做低价稀释股权,把公司白白送给别人。” 季琦当时对资金充满饥渴,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拒绝。

王兴坚持认为:“公司是被买的,不是被卖的,肯定是买家来找创业者,不是创业者拿着公司到处去卖。10年来所有美国大牌VC都进入中国,好项目不愁没钱。”

而朱威廉一直对风投并不感冒,当年有人拿800万美元要求投资榕树下被他拒绝,如今想投资暴雨娱乐的人也被他谢绝,他说:“他们会左右我的思想,进来就是投钱,然后希望尽快获得回报。我看不到多给我个一、二千万美元能用来做什么。”

回顾连环创业客的心路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每开始一段新的创业征途,总会在找准需求、颠覆商业模式、轻资产运营上格外注重,如此便能少走弯路,增加成功几率。

 

摔打的价值

风投总是像野牛一样爱跟风。与创业新手相比,风投更青睐连环创业客,无论曾经成功或失败,后者总能吸引风投资本家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经验教训恰是令风投垂涎三尺的最大诱惑。连环创业客不仅比旁人有更多的求生办法和解困技巧,而且更善于抓住机遇,借力而为。

2005年12月,王兴创办校内网不到10天,就被红杉资本找去商量投资事宜。第一次,兴奋过头的王兴居然把商业计划书忘在出租车上,只得临时仓促写就一份两页纸的概况。第二次,在现场演示时Linux系统突然出现故障,连不上投影仪。最终,红杉资本把钱投给占座网。这次打击令王兴印象深刻,也提前成熟,尤其是在饭否网被关停之后,他感慨说:“我已经不想去挑战不该挑战的东西,我和饭否都不再是一个激进的人和公司。”当年的意气书生渐成圆润商人。

朱威廉也是一位像王兴一样倒霉的连环创业客。创办榕树下时,他第一年就投进1000万元,此后每月花费200万元,支出毫无计划,他从来不看银行账户还剩多少钱,到最后只剩下200美元他才罢手。2007年,朱威廉结婚,并喜获千金,他变得谨慎而稳健,因而在创办暴雨娱乐时再三论证,事必躬亲。以往榕树下低于5000元的业务他懒得介入,如今高于200元的项目他都要过目,暴雨娱乐的账户上现金逾千万,他也不轻易动用。

    季琦也有头脑发热的时候。2007年,汉庭疯狂扩张,高歌猛进,当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时,负现金流十分庞大。此时他并未慌张,当年创业携程时遇到互联网寒冬、创立如家时正值非典,他都扛过来了。经过反省,他放慢节奏,将当年扩张150-160家新店的计划缩减为100家。危机过后,他总结说:“酒店不是一个规模的游戏,而是一个现金流的游戏,你要把现金投出去,以最快的速度产生最多的现金流,才是这个生意的根本,跟你有多少家门店基本没有太多关系。”

几番摔打,连环创业客日渐成熟,他们洞悉商机的能力,便显露无疑。对于周鸿祎在2006年6月推出360安全卫士的举动,原360安全卫士总经理、现为金山网络CEO的傅盛认为:“360当时推出的时机很好。传统安全厂商对木马漏洞、恶意插件反应不灵敏,不太重视,留了一条缝隙。360先是做清除插件功能,做得比较细、深入,用户喜欢就下载。又提供漏洞修复和木马查杀,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奇虎360董事长助理赵伟表示:“不管是不是破坏性创新,周鸿祎总会寻找到一些在夹缝中生存的机会。”

季琦在非典第二年成立如家,也冒了极大风险。当时到处人人自危,谈“非”色变,没人再敢去租新楼。”季琦却认为,此时正是最好的进入时机,在这个市场就要低买高卖。在看中徐家汇的某店面后,他决然说:“除非非典把这个世界毁灭了,这个地方我一定要签下来。”创办汉庭时,他在结束欧美考察后预测说,近年来中国在制造业一直没有诞生世界品牌,但未来三、四年内在服务业一定可以。他要将汉庭做成全球老大的梦想,正是对趋势的判断后一步步撑大的。

据杨宁分析,谷歌每年营收达250亿美元,并以40%的速度递增,而手机也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市场,他判断“手机+搜索”的结合将前景广阔,他说:“我们只要做到谷歌市场的1/10就足够了,我的心态是很开放的,会和其他的搜索引擎合作。”杨宁攒足了劲,欲以唔箜搜索一试身手。

 

坚守的代价

在评价连环创业客时,会出现这样的观点:他们狂放不羁,潇洒放达,视创业征程为秀场,做什么都能成功。但公允的说,他们大多属于被迫转行,曾黯然离场,又披挂上阵,放下过往的荣耀或屈辱,重新在新的领域冲杀、嘶吼。许多人几经沉浮仍不得志,更多属于自身性格、管理缺陷、经验不足使然。

朱威廉从广告到网络文学再到网络游戏,涉足多个领域,其在互联网的创业资历堪与马云、丁磊、张朝阳相当,可他却一路坎坷,有人分析,原因在于他一直十分激进,总想第一个吃螃蟹,却被残酷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当年做榕树下,他隔三差五与人对簿公堂,公开写文章揭露同行弊病,树敌众多,如若低调耕耘,耐心守候,也不至于被IT同行彻底淡忘。

孤傲和聪明是把双刃剑,亦能自伤。某家创投公司负责人评价王兴说:“他是一个不张扬的高素质人才,可是在中国做互联网有自己的特色,仅仅有好的技术和眼光是不够的,手腕、人脉和政治敏锐性都是决定生死的因素。”而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则认为他在管理和待人处事上不太成熟,“很聪明,非常聪明,但太过聪明了。”

互联网观察家林军对周鸿祎的评价是:“他的战斗能力在中国互联网是最强的,但他的长期布局和隐忍相比过弱。他能重新开始,但很难长期在一个基业上守住,这有点像猴子摘玉米。安全是他目前能摘到的最大玉米,所以这次3Q大战,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前他打仗是为了不断证明自己,后来他发觉,单位战争赢了,但整个战役打输了。”点评可谓一针见血,道尽了大多数连环创业客的命门所在。

当然,也有人确实对创业过分迷恋,比如季琦。他常说:“一到刮风下雨就会兴奋,几天风平浪静就会觉得没劲。”内心就喜欢冒险,有新鲜感。“我不是专业的代孕妈妈,只是不停地创业,不停地做新公司,创业的乐趣就在于此,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诚然,这其中也包含更多机会的诱惑,正如季琦所言:“中国目前的机会实在太多,三、五年就能完成过去10年甚至20年的事情,企业的生命周期也缩短了。”

王秦岱先后担任北方电讯公司副总裁、总经理、亚信科技总裁,后创办华友世纪、手机大头软件,三度起落,他分析连环创业原因时说:“让我总结的话,凡是自己创业的人都是‘作’事的人,让他过稳定优雅的生活肯定不行,因为做企业是会上瘾的。”不过,在分析周鸿祎创业上瘾的原因时,还要加上理想主义的因素,他说:“我对赚钱没那么有感觉,也许我并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我只想通过做一件事情改变行业、改变世界,这让我更有成就感。”

客观来看,连环创业不乏因发展规划不明晰、管理能力缺乏等技术层面的因素,也包含天生热衷挑战、好斗、缺乏耐心,但也有人由于盲目跟风搞短线投机而一败再败,屡受挫折。对于第三种创业者,不妨向马云学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尽管在线广告、短信、网游等互联网业务一度风靡,他却不为所动。

另外,中国制造业的熬苦精神同样值得连环创业客借鉴,比如广东美的43年如一日坚守白电领域,富士康37年只做代工而不涉足研发、渠道,不与客户争市场。

连环创业与专一创业实际是殊途同归之事,最终都为取得成功、收获财富、实现理想,只是过程不同。相较而言,前者会多经历些领域,尝试不同的模式,但若因此而夸大其享受的快乐或经历的磨难,便会形成错觉,那并非连环创业客想留给后来者的风景。

对这些创业家而言,创业过程仍然算得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原文发表于2011年2月刊《英才》杂志,发表时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