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三桥枫丹白鹭现房:女性形象,标志着一种文化 - 蓝狐大侠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28:00
女性形象,标志着一种文化 [原创 2011-03-09 10:28:24]    字号:大 中 小                 女性形象,标志着一种文化。

     

    文化的三坐标——历史,种族,社会,对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熔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女性,又明显体现和诠释着这样的作用。

    不同的历史,种族,社会,会造就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也会造就性情、风格、形象气质各异的女性。女性的风格形象,被打上了时代与文化的烙印,并标志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地区与国家。

     欧洲女性神闲气定,从容优雅。那是长期贵族精神文化和资本工业发达,物质丰富相融合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德国女性理智严谨,英国女性稳重平和,法国女性潇洒浪漫,美国女性奔放开朗,等等,莫不如此。

     日本女性的谦恭温顺,外柔内刚,极具弹性与张力,与其岛国民族缺乏安全感又不甘居后的特点吻合。

     此外,南亚女性的刻苦坚韧,吃苦耐劳,韩、朝女性的含蓄内敛,贤惠端庄等等,都异彩纷呈,各有特色。

     中国女性,长期生存在自然经济与儒家思想的双重教育熏陶和塑造羁绊中,涵养出一种与生俱来的东方式的雅致贤淑,再张狂,也不会过分八卦。不过,与之相应的,则是种种束缚,稍有逾越,就被指控为不贤不淑不女人。好在,社会进步,女人的空间也随之更加广大。

      似乎,女性不能太有思想,不能太聪明,不能太智慧,不能太有逻辑,否则,就有被男人视为非女性的危险 。究其原因,不外乎来自于男本位社会中,自大而弱智男人的莫名其妙的危机感。

     女性,既不能完全按男人标准好恶塑造自己,去做蠢材和傻瓜,又不能完全无视他们的存在,让男人恐惧害怕到避之尤恐不及,真正是生活在观念的夹缝中。

     苦哇。  

    

          我们的出路,就是:做最好的——你自己! 男已不男,女如何女? [原创 2011-03-09 10:36:44]    字号:大 中 小

       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副作用,我以为,当以对性别的损害为最。

     看看周围,还能找出几个真正的男人和女人?性别特征,从里到外的被中和,被模糊,被异化。男女双方,都当仁不让昂首阔步地向对方——靠近同化。传统意义上的男女标志,正在快速、并可能彻底被颠覆。

     真是男已不男,女也不女。

     令人悲哀的,是越来越多的奶油小生,撇着细声细气的高腔,张口“你好好漂亮哇”,闭口“我好好烦耶”,兰花指,金项链,满头满脸的增白粉蜜啫喱水,香气袭人,腻歪透了。

      还不仅仅如此。更烦人的,是有些男人比女人还小的心胸,动不动就小性儿生气;沾不沾就伤心伤情伤自尊;外加上和女人斗智斗勇斗心眼儿。那份斤斤计较,喋喋不休,缺乏包容,猥琐自恋,讨厌死了。

      我就纳了闷儿了:以往那些西楚霸王赵子龙,乌龙山土匪敌后武工队的英雄,他们的后代,怎么都进化成了这等模样?

      更令人悲哀的,是这些男人们,竟然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如今的女人越来越不象女人了。真替他们难过,替他们脸红。

      不错,如今的女人,特别是职场女性,要生存,要发展,拼房子拼车挣票子,还要养家糊口带孩子,容易吗?

      男人都喜欢女人小鸟依人,可是,自己又不当被依靠的大树。没有大树,小鸟何存?男人已经不男,女人还如何再女?

      现在,许多人就已经男不男、女不女了,将来一旦科学发展到不必依赖人类自身的功能,就可以完成种族的繁衍,那么,满世界岂不就都成了中性的“二合一”了?

          

        三 八节,寻开心,聊博一笑,请勿对号较真!

           

                      好友题诗助兴

              

                                                    九鼎中兴

                       大侠风范胜好男
                       应向社会示女权
                       多少厌物羞于伍
                       击节诤语豪迈篇

                                                     金心月 

                       男人当有刚强样
                       故扮娇娃神气穷
                       泾渭分明焉可混
                       雄姿本色众人崇

 

呼应“深层人性” [原创 2011-01-21 00:26:57]    字号:大 中 小

     

      正值岁末年关,南方遭遇风雪袭击,突如其来的天灾不仅考验着社会的整体应急能力,也折射出平时被纷乱浮躁现代生活所掩盖着的人性光辉。

      看到一则新闻播报:一位产妇把孩子生在去医院的途中,得到无数人的尽心帮救。多名男子手拉手肩并肩,安静有序的围成一堵人墙,权当做临时产房;尤其感人的是这些男子自动背对着产妇!这样纯粹的人文关怀,恰恰发生在当下,发生在所谓的普遍功利主义的唯权、唯智、唯利的经济社会,发生在“去道德化”的后现代,发生在风雪弥漫的冰冷大街上!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性的善良与伟大。

     那么多男性,没有任何功利动机,心甘情愿的立在严冬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做人墙,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产妇,挡风遮雨。那种无声的关爱与严酷的风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为回避产妇的尴尬狼狈,他们自动背过身去的,小细节透出大道德,表现出来的是对女性的体贴、关爱,理解、尊重。尊重和维护女性尊严,是一种现代文明,一种道德意识的自觉提升。这让我们重新看到:尽管男性世界复杂多面,但善良,坚定,有担当,见义勇为,爱护弱者,仍是男性世界的主流行为取向。

     佛罗伊德的学生法朗哥,看到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面对自己同伴被杀害,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他为此感到悲哀与绝望,对人性的绝望。如此恶劣的表现,确实验证了佛罗伊德“性恶说”,人有自私的本能,而且是作为潜意识存在的。但是,法朗哥又发现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舍弃自己生命去救助同胞的好人。因此,法朗哥认定受本能支配的无意识状态深处,存在更深一层的无意识。能够和这更深一层的无意识呼应的人,才能舍己为人。

     法朗哥说:“人的本性在此。”

     其实,这是一种深层无意识,或者超越的无意识,一旦被“现场”呼应,便会产生一种奉献精神。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轻率的把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挂在口头。无庸置疑:在人性深处,一定存在着更高尚的东西。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能够发掘光大这种深层人性;一个善良的人,会更多的激发自己的深层人性;一个智慧的人,则更善于发现与唤起激发他人的这种伟大的人性。

     由此,我们领悟到,为什么有时候同一个人,会对善良者更善良,对邪恶者更邪恶。

     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呼应我们的“深层人性”,别让自私、冷漠、隔膜、习惯等等,冻结这种宝贵的深层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