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昌盛商贸城怎么样:美国与“阿拉伯革命” //“中东革命”的走向与结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48:20
美国与“阿拉伯革命” // “中东革命”的走向与结局
2011年03月08日 08:54:24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7日发表题为《美国与阿拉伯革命》的文章:

3月6日,卡扎菲的支持者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街头游行。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这次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性质是要求民主和自由,对象是本阿里、穆巴拉克、卡达菲等长期统治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领导人。但是如果如此理解这场革命的话,就与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浅薄差不了多少。
实际上,这场革命的一个重要对象正是美国、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旧关系。也就是说,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长期以来奉行的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美国在阿拉伯的利益和影响,也是这场革命的对象。
这就是为何当中东阿拉伯的政治火山喷发,大地震颤,长期靠高压、恐惧、宣传等来进行的统治、看似强大的穆巴拉克政权居然不堪一击之时,美国遭遇了重大的国际危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07至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与美国民主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奥巴马的分歧之一是她认为奥巴马不能处理“凌晨3点打来的紧急国际电话”。姜是老的辣。这次阿拉伯的政治动荡和政治革命,正是活生生的“凌晨电话”,不幸印证了希拉里当时的竞选语言。奥巴马上台两年了,还没有遭遇此等最大国际政治危机的考验。
中东问题是美国学界研究重点
美国应该说是比较了解中东的。在美国的大学和政策智库,中东问题从来是研究重点学科。即使在中国研究近几年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由于石油利益、反恐战略、以色列、伊朗等因素,中东研究,包括阿拉伯研究,并不比中国研究少。但是,如同苏联解体一样,美国事前并没有料事如神。如此突发的大规模抗议以及其政治后果,让美国非常着急。今年1月,在华盛顿隆重接待中国国家主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其实已经心不在焉,不得不大大分心,开始把白宫“形势室”的重点放到了苏丹正在进行的独立公投和突尼斯等的革命上了。
美国多数学者,尤其是号称是研究“大战略”的地缘政治和苏联问题学者,尽管他们知道苏联的深层内部问题,但遗憾的是,并没有预测到苏联解体。不过,苏联解体时,美国欢呼雀跃,庆祝冷战居然以此种方式而终结。美国的士气——美国国际政治学者和地缘战略家非常重视的国家实力——因为苏联解体而得到巨大的鼓舞。于是,美国学界和舆论,立刻出现许多今天看来华而不实的新理论,诸如全世界熟悉的“历史终结”、“单极世界”,以及“美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超级强权”等论调。
这次,阿拉伯世界的革命,不比苏联解体的重要性和影响差,而且可能远远超过苏联解体的影响,因为与俄罗斯一样,阿拉伯世界历史上也是西方的强大对手;阿拉伯世界控制世界经济的石油基础,掌握着锋利性稍微钝了的“石油武器”;阿拉伯世界属于西方认定的“非我族类”的“非西方”的“第三世界”或者“发展中世界”,占全球十多亿穆斯林的三分之一。
但与苏联解体大大不同,美国非但高兴不起来,反而忧心忡忡,每天的中东形势,不管卡达菲是否还在的黎波里,对美国白宫、五角大楼和国务院来说,都犹如“凌晨三点的电话”。原因很简单,也很清楚,苏联解体是加强了美国势力,而阿拉伯革命,则是削弱了美国影响。
美国和中东的关系何去何从?
搜索更多阿拉伯世界 美国外交政策 的新闻
中东为低龄化伤脑筋 美借机输出民主
外媒:美或改变中东“政权更迭”战略
三军合围利比亚 美国趁乱中东火中取栗
美国在中东走“险棋”
“中东革命”的走向与结局
2011年03月08日 09:03:13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7日发表题为《看中东革命的“破”与“立”》的文章:

2011年2月18日 埃及举行“胜利游行” 2月18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解放广场,一名参加“胜利游行”的埃及妇女正在拍照。当日,大批埃及民众聚集在开罗的解放广场,举行“胜利游行”。 新华社发(纳赛尔·努里 摄)
从突尼斯及埃及点燃起来的人民革命烈火,已经燃遍了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在21世纪初的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一页。面对人民的讨伐和冲击,外强中干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落荒而逃,埃及的阿拉伯世界强人穆巴拉克迎风而倒,利比亚狂人卡达菲大势已去犹在顽抗。其余的国王、首领和统治者们则大发慈悲,想用散发大量银子来收买人心苟延残喘。
在赶走西方殖民主义之后几乎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中东北非阿拉伯世界,现在忽然成了举世瞩目的一大热点。眼看着它的星星之火顷刻变为燎原烈焰,人们既想探究这场革命烽火的源头从何而来,更为关切它最终走向何方,产生什么样的结局。
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来看,这是典型的无产者与有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用中国人的观点来看,这好像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革命。阿拉伯人自己认为,这是新的阿拉伯复兴运动。伊朗总统内贾德则以场外观众身份赞赏它是继伊朗之后的又“一波新的伊斯兰革命”。
阿拉伯国家革命成败的关键
无论人们怎么定性,阿拉伯国家的革命和古往今来各种革命运动一样,也会有“破” 与“立”的两个阶段。现在这场革命正在方兴未艾,破的阶段何时完了还很难说。至于其最后结果,看来将取决于以下的内外三大因素:
一是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基础,因素决定革命能走多远。阿拉伯世界除了几个得天独厚的产油国家靠石油吃饭之外,大部分是资源贫乏、工业落后、财源不足的小国。革命的目的应该是维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根据本身的条件来决定发展的战略,而不能陷于无休止的混乱和斗争。
二是这些国家人民的愿望和作为未来政权骨干的知识精英,人的因素决定国家政权的体制与功能。当那些升斗小民与失业知青起来向当权者造反时,他们想的首先是如何把天皇老子拉下马。心里并没有装着一个政权设计与未来财富分配的蓝图。革命成败与否,不在于冲锋陷阵,而在于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权力结构与财富公平分配的社会机制。
三是这些国家的外部条件,决定它们会遇到多大阻力,获取多大助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发展,都离不开以资本主义生产、销售与流通为主的世界市场。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建立在向西方世界挑战并想与之一决雌雄的观念基础上,它势必会耗尽资源无功而返。
搜索更多革命 阿拉伯 的新闻
中东为低龄化伤脑筋 美借机输出民主
外媒:美或改变中东“政权更迭”战略
三军合围利比亚 美国趁乱中东火中取栗
美国在中东走“险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