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生死恋土豆网:周易全文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8:51:06
周易全文阅读作者:月茪寒 作品相关 关于书名 关于茪寒 为什么写周易     正文 序章 漫谈六爻预测小知识 说说北斗七星与十二建和选吉日的方法 乾卦之三个思想四个要件 《易经》概述 易的定义 易学的精神 象数之钥 符号逻辑 《易经》文化中的尊卑 易学总论 八卦符号解析 《易经》的三原则       作品相关 关于书名    茪寒本想书名为《易》,因有事耽误几天,易被别的作者取了,茪寒只好取《周易》。

    由和两部著作组成,由八卦变化而来,一般认为是周文王作,包括八八六十四卦的卦画.卦名.卦辞.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由上下;上下;;上下;;;七种三篇构成,又称十翼,传为孔子之作.

    《系辞》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它总论《易经》大义,是今本《易传》7种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辞》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周易》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优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茪寒的周易,主要围绕六十四卦玉石展开,易经重之,易传次之。茪寒认为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茪寒怕读者误会,特此说明。 作品相关 关于茪寒 为什么写周易    茪寒写周易,现在大部分人没看过周易,大部分人不明白祖先的文化,大部分人忘记了儒家,忘记了道家,兵家,墨家,隐阳家,法家等等传统文化。现在的人只会追星,只会去羡慕外国人,出现了哈韩族,哈日族。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现在有批判本国儒家!甚至数典忘宗,背叛祖先!他们连什么是儒家都不懂!就骂自己的祖先,认为自己祖先的学说误国,外国什么都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他们改了自己的名字,恨不得自己不是黄皮肤,也不是黑头发和黑眼珠!(讥笑道:最好他们去学学美国黑人杰克逊,他小子用药水脱了黑皮肤,换成白皮肤!我看他们日后的科技是要大力开发出那种药水,然后发行全国,大家脱了黄皮肤,去当白皮猪!哎呀,不好,还有眼睛颜色呢!)儒家是什么?就是提倡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要求人们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事实上,中国很多朝代之乱,恰恰就是因为没有坚持真正的儒学!试想一下,有多少皇帝是以“仁”治天下的?当他们横征暴敛时,实际上就是背叛了“仁”字!有不少官员,也是因为没有坚持儒学,背叛了“忠孝”二字,才去当了汉奸!不说别的,单说一个“信”字,难道不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诚信”吗?

    孔子要求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后世之人,断章取义,往往只以书字为首,但实际上射、御,是用来做什么的?一来健身,二来是用来打仗的!

    至于儒家的天地君师亲、君权神授等糟粕实际上不少是后世皇帝自己加进去的,好加强自己统治!一帮人就以此批判儒家,那好,看看号称当今最“民主”的米国,他们没有皇帝,但在他们白人中,都以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派来统治地球的!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径吧!好得很,中国是君权神授,只有一个皇帝,而米国,是(白)人权神授,白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个都是皇帝!那么他们想统治的子民是什么呢?就是其它白人和黄种人,黑鬼和棕色人种!

    儒家学说,是中国的灵魂!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根!儒家学说,重点是如何用制度保证儒学的贯彻,以仁治天下,天下岂会乱?事实上,中国王朝之乱,主要在于背叛了儒学,皇帝首先背叛儒学,你不仁我不义,接着就是大臣和百姓!要加强儒学的射、御,全民皆兵,试看天下谁敌手!当是时,汉武帝就是如此,大兴武学!方能大破匈奴!

    《周易》塑造着中国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如书中提倡的谦虚谨慎,勤恳诚实,积极作为,刚健柔顺,自强不息等精神早已化为民族性格。

    《周易》塑造了中国人的方式,中华民族思维上的直觉性,整体性,具象性特点,均从中找到周易的影子。周易还原思维,而强调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本身的相关联系,相互影响和浑然一体。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的阴阳变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茪寒写周易的目的是让祖先的智慧,重新让人认识,让大家明白周易。 正文 序章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季历死后,其二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之久,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时,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课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画像,都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武则天改唐国号为周时,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

    《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一面向纣王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姜尚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据《尚书大传》说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携”,“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回国之后虞芮两国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50年,称王前立国43年。死后葬于毕(指陕西长安县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

    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诗经大雅》中有颂诗。

    周文王六十四卦

    相传在上古时期,伏羲氏创造了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成了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了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在他们的同时和以前,还有谁创造成了什么易,我们不得而知。说起来,以上从伏羲到神农到轩辕,就是一种文化的承传。现在巫教、佛教、道教的教义中,甚至在民间,还遗存有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中的一些很神奇的秘传,但是也没有这一方面的专人去搜集整理。

    只有在周朝时的文王八卦,因为诞生出了周公和孔子两个伟大的人物,经过他们的学习,推论解读,才留传了下来。所谓卦象,并无吉凶之分,是分析说明人在顺境,逆境之中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准则与处事方法,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了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卦名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

    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

    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

    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

    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

    损﹑益﹑夬﹑姤﹑萃﹑升﹑困﹑井﹑

    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

    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

    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

    泽雷随、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

    天雷旡妄、山天大畜、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

    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

    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

    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

    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 正文 漫谈六爻预测小知识    在古代的时候又叫,据说是由汉朝的京房氏根据的哲学理念和阴阳五行还有八卦的生克制化合也有六神(六兽)等等的知识,继承性发明性的创建了法.

    东方古代人,特别是中国人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因此,六爻的发明者也就把六爻的东西人格化了,六爻就是把我(自己)为中心,用生我的为父母爻,我生的呢,就为子孙爻,克我的,能管理我的呢,叫官鬼爻,还有我自己可以支配的就是我克的东西,就叫妻财爻,(这里要批评的是,它有歧视妇女的色彩).还有一个就是和自己一样的同类,就叫兄弟爻,比如.这就叫六亲.古代的人认为世界都是由这六种关系和自己发生变化,产生矛盾,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们,可他们有让你幸福,也能让你痛苦,并且,又相互联系也相互制约,从而,在的哲学和阴阳五行等理论产生了,我们也就看到了.,

    茪寒,很小的时候就喜爱神秘,预测的东西,现在,鄙人在把自己能掌握的一些常用的六爻名词做个解释,当然,肯定有解释的不好的地方,就算抛砖引玉的说说吧,六爻预测的好与不好,很重要的是用神,不知道,或在预测的时候没找好用神,那预测肯定是错误和不准确的,用神:就是预测时,预测人要预测的事情和物件,比如预测事业,工作.那用神就是官鬼爻,看学习成绩和父母的事情就是父母爻,男人预测爱情和情人,用神是要看妻财爻.女人呢,就是官鬼爻,同时,在这里父母爻就是当事人(预测人)的主婚人,那么,看财运呢,就拿妻财爻说话了,但要说明的是,预测财运如果是六技之人看财运,用神就是父母爻了,因为,他们是用辛苦的技艺来赚钱的,哈哈.如果是不义之财呢,如坐台的小姐还有欺骗来的财,就是官鬼爻了,在说说什么是喜神,就是可以帮助用神的哪个爻或日月建,

    有了用神,就要有忌神,忌神就是克制用神的哪个爻或日月建,有的书籍还说有仇神,仇神不用说,就是帮助忌神的哪个爻或我认为预测还是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合等,比较科学和合理,不过,有的时候也参考一下,那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日月建了.

    说明一点茪寒我不太喜用六神(六兽),

    这也和东方,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系.第一,说说,其五行是木,居住在东方,他属木,有仁的本性,能给人们代来吉祥,和仁慈的爱,这是在用神爻里的说法,是忌神就相反了,他就贪婪和仇恨了,第二,,其五行是火,他是鸟,就喜欢鸣叫,于是,人们就说它有口舌,官司的象征,但火也有礼仪与文明的特征.第三,,他的五行是土,方向居中,属土,有点讲信义的特点,上古的时候,据说这个动物很奇怪,它非常有粘性,一旦遇到它,就难以脱身,因此,在六爻预测中,它有纠缠不清的说法,第四,,它在六爻里五行也是土.也有土的性质,方向也居中,它长的很让人们害怕恐惧,因此,在预测时,常常和恐惧害怕等挂钩.第五,它的五行是金,方位在正西,人们对它都有感知的印象,它很威严,也很暴力和伤害能挂上钩,在六爻预测里,也一样是血光,伤残暴力有关系,也有报复和威猛的好处.并讲义气,和勇敢可以挂钩.第六,它的五行是水,在北面,据说它是来无影.去无踪,很阴柔的东西,在六爻里常是不光明.阴矛,盗窃有关联,它也是灵活和智慧的化身

    总之,在预测里没有绝对的不吉利和凶险,他们要看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起什么作用了.要辨证的,发展的,也是灵活多变的思维,来判断和预测你要预测的事物和物件,这才符合的哲学和预判理念和灵魂.茪寒,罗嗦一番也不知道能有什么作用,还是大家多学习古之贤圣与前人还有大家的书籍和思想.把易学在东方古老的中国发扬广大吧.正文 说说北斗七星与十二建和选吉日的方法    六十四卦中第二十一卦火雷噬磕卦里,初九爻,用现代话解释,这个爻说:"脚上用了枷锁,失去了自由,受到了惩戒可不要在做违法的事了,以后要注意呀,就不能有大的后悔了.

    噬磕卦,整个讲的就是如何用法律和刑法,处置与拯救和有惩罚,犯法和犯罪的一个卦象,他是把人的身体做比喻,从脚到头颅的一个升级过程.那罪恶也是相应生机的过程.

    噬磕的本意是咬合的意思,小人不以不仁,为羞耻,不以不义为可怕,没有自己利益的,就不会争取,他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但是,他一旦有了小的过失,****或司法给他点惩罚,那他从此知道了害怕和羞耻,而不在去闯大祸,这难道不是小人的福气吗?

    夫子说了"不积累善行就不能成名;不积累罪恶也不能使自己身亡,小人认为小的善行益处不大,就不去做了,以至于恶性积累到不可掩饰的程度,犯罪大到无法解消的地步."

    因此,昨天枷锁还可以在脚上,也可以行动,用如今的话说,昨天是自己的行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还可以原谅,可今天,就发展到噬磕卦上九的时候时,以是肩上扛着枷锁,以至把耳朵都磨出血的恶兆,就没法拯救自己了,只有呜呼唉哉!

    因此说:危险是从安全开始的,灭亡也是从可以成长而长久开始的.今天的人们要牢记和孔夫子的教会呀,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没有哪个人能给你什么,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看系词的体会和由感而说的。正文 乾卦之三个思想四个要件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道教"是祖国的本教,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那么什么是"道"呢,本人认为,是肉眼看不见却又实在而存在(形而上)的,就是"道".道教始祖老子就说过:‘大道无形,而是生育天地;大道无名,而长养万物;大道无情孕育生命,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可见"道"是无形,无影,又无名,似乎也无情,却又事实存在的东西的东西.

    反过来,能看得到,可以,呈现我们面前有形状,还能加以命名.就是说有形,有影,也可以有名字,更可以产生情感和想象和东西(形而下),就叫做"器".人们常说:这个人能成大器,佛家也说,这位是个法器,这都是似乎很我们接近.

    其实,"道"和"器"是相互作用的,然后呢,又要产生各种变化,这也就是所谓的"变".之变.有变化,就要有吉凶,而吉与凶递进交换发生,人们就在这个过程中知道无形的"道"是可以指导和掌握有形的"器"发展和"变"化.从而可以趣吉避凶.使人们发展到更新的亨"通"的文明,人类就这样进入了我们今天可以见证的科学与文明时代.这就是说的圣人为之奋斗而最求终生的伟大"事业".

    这里,要解释一下"形而上""形而下"的意思,他们表示我们人类能感知认识(道)物质与事物(器)形状和发展规律(变).以达到更文明科学的时代(通).因此,所谓的"形而上学"就是超越人类知觉之感性认识,是表示万事万物根源之学问.

    表诉这四个字"的理论形式是这样的"深藏在宇宙和世界一切道理.都可以表示于易之卦的里面.得到了卦,就能预知预告结果的吉凶,使天下万民活动生产与生活,都得到顺利,那么,于易之辞呢,是预示这万象各种的变化,也就是易之变也(变易).知道了吉凶,也知道了变化之轨迹,这样怎么能不亨通呢?

    伟大的妙灵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人成为时代的"圣人",大家能有意识的顺应自然变化,把人们劳作之成果都成为"圣人"之德行和经营的事业必然之道路.正文 《易经》概述    说说北斗七星与十二建和选吉日的方法

    说起十二月建,首先,还有说点天文的小知识,很多人都知道北斗七星,西方文明称为大熊星座,中

    国人对此星,可是非常推崇,据说大于治水时,就利用七星布局,走出了罡步后,他的后面跟来滚滚巨

    石能把该堵截的河道添满,你说其力量,有多么巨大,后人在武术和诬术里也常常提到它,据说也可以

    增加功力和神秘之功效。

    北斗气星在天空的形状是一个很象勺子的模样。那勺子的勺是由四棵星组成,分别叫:枢,璇,玑,

    权。还有勺柄的三颗星分别是:玉冲,开阳和摇光,这个勺子在那里时刻在按顺时针旋转,每年的农历

    十一月份,哪个勺柄正好指向正北(子)的方向,十二月呢指向北偏东(丑)的方向,而正月也恰好指

    向东偏北(寅)的方向,故谚语有“斗柄回寅”的说法,

    因此,人们就把正月就建寅,二月建卯,依次类推。还要说明,天上还有十二个星辰和它们有密切的

    关系,这十二个星辰叫十二建,也有的叫它们为建除十二客的,名字分别是:建,除,满,平,定,执

    ,破,危,成,收,开,闭。这些星辰也有吉凶的分别,有些人在日常的生活里,就把星辰的吉凶个选

    择日子的好坏,既黄道日和黑道日,下面把这些星辰的吉凶意义有打油诗的形式说明以下:

    建为青龙用为头,除是名堂黄道游

    满为天刑平朱雀,定为金贵吉神求。

    执为天德是黄道,破为白虎危玉堂。

    成为天牢固坚守,收为玄武盗贼愁。

    开司临命为黄道,闭为勾陈主流亡。

    又有直接论黄道诗:建平满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酌情用,破闭不吉祥。

    我在说说怎样起例用呢,当然,你手中要有一本《万年日历》才可以查,一般懂命理占卜的人知道,

    正月要在过了立春节,才是到了正月,恰好上面说了,到了正月七星的勺柄正好指向东边偏北方向,而

    正(寅)月的寅日就是十二建第一星辰“建”卯日是“除”,辰日是“满”依次类推。而二月惊蛰后的

    卯日是建日,辰日是“除”日,巳日又是“满:日了。那三月就是辰日起建日,四月起建在巳。

    学会这个,就可以简单选日子,看皇历了。 正文 易的定义    先说说乾卦的三个深刻的思想内涵:第一,乾卦论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各个阶段之过程,大家都知道,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决不是以下子就可以如何和怎样的,在《易.文言传》里不是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者渐矣。”做恶都要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况且是好事善事呢?获得成功即使是都要一个过程,成功人士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乾卦用龙的形式演绎了这个过程,既潜龙,出现,跳跃,飞腾等,其过程性,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第二,乾卦的两点论:乾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利或无利,有利的里面,其实包含着不利。同样,胜利中孕育找失败。因此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也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小心行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无往而不胜。

    第三,乾卦的转化论。乾卦告戒我们,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过犹不及和物极必反,在上九爻辞的:“亢龙有悔”就是最好的警示语句。

    我们知道和理解了这三个思想内涵,就不难理解乾卦的四个要件,当然,人才也是要创业人士的要件,既乾.元,亨,利,贞。一,元:就是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二,亨:表示在有元的基础上的通达与顺利。三,利:有适宜与合适的含义。四,贞:正确与坚固的意思。当有了伟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还有正确与坚固的毅力,再有了适宜与合适的机会能不通达和顺利吗,因此说元,亨,利,贞是〈易经〉的四种德行,是成功人士的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

    有了四个要件还有有从小做之大历程既乾卦的:初九:一爻的“潜龙勿用”你是有才华有理想的人才(龙),但你刚出道是羽毛未丰,根基尚浅,也没人(大人)赏识。那你就要潜入水中不能动,你是要等待时机的龙,否则你跳出来,必然要遭到打击与失败。九二:二爻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当你在一爻潜龙潜到了一定时机,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有了相应的社会位置,但还是不够。那也只是在田野里的龙,舞台和历练还不够,如果有行动最好有个靠山或者说是伯乐(大人)就会好起来而有利了。(3九三:三爻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有了靠山和地位还是不够,还有白天自强不息,更要晚上反省警惕,只有这样才不会有灾难与失误。九四: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有了以上三爻的历程,这个人才(龙)是要具有了一定大的空间与舞台,可以大干一番了,因为以上的历练,大干起来是不能有灾祸的。九五:五爻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哈哈,这个时候是人才(龙)具有了更好更大舞台的时候了,这次见到的大人可不是和以前的大人一样了,而是和自己有同等水平或更高的人交往和会晤了,他们能使自己的事业更加辉煌与有利。上九:六爻的“亢龙有悔”人才的做大与做强,就很有可能脱离了群众,也要自做主张而武断。不免要有不利和后悔的事情了。这就《易经》辨证的特点。还有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人才多了,最好不要比大小,要各发挥自己的才干,那是非常吉利的事情。不是吗,相互比较与比拼大小,必定要有伤害而不吉利的。

    因此说〈易经〉之乾卦是一部人才成功的秘籍与经典好书,他告戒我们人要时刻自强不息,还要居安思危,更要有随时随地以零为。无论是潜龙,田龙,渊龙,飞龙,亢龙都要永不停息,还有首尾如一,善始善终,才可以成为有用有作为的人才。正文 易学的精神    《易经》所说的道理,是无时无刻在变化,六爻的上下的位置也在改变,其刚与柔也在相互转化,并且变化咋一看似乎还不规则,而难于捉摸,可是,但你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后,你会发现《易经》的理论和其引申性的描述,其实,他们运行和发展是有其自己的规律性和法则性的,其性质:上与天道的变化和四季更替,中与人道改变与人伦合致,下与地理的运行和其伟大之德行。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这也就是古老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易经》就是将人所只有的不满与疑惑追溯根源,加以说明,再引申和似乎有点隐晦之描述问题的所在,并比较明确的指示性和演绎逻辑性给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她可不是象老师之严厉,到象是父母慈爱般的告戒和指示。

    那么,我们如何读好《易经》呢,首先,你要根据书中的词句。用思考变化的法则,也就是唯物辨证的法则,来反复的看她多次,就会逐渐明白《易经》本身的法则性,一旦了解了法则,在加以实践,总之,有体验《易经》的原理,你就有了运用和实行《易经》的道性。

    《易经》一书的本质,就是为了我们自己可以掌握事物发展的根源开始和其事物发展之中间,还有它的终极,有关的一切信息。也就是符合如今所说的信息预报学范畴。易书是由阴阳为基础再组合成六爻的形式,来简述事物的规律性,而各个爻既表示各个时刻的事象的状态。从下面初爻的辞是表示事象的开始与微细的前兆,因此不太容易被人了解,那上爻的辞,是表示事物完成之状态,好象比较简单了。

    那么为判断一个卦,它的复杂要素和卦的本质,还有发展期间的是是非非,可见中爻(二,三,四,五爻)是最为重要了,研究好脸,我们就可以在静止中知晓吉凶祸福,对了,真正通晓《易经》之原理和卦的篆辞,也能了解其一些道理的。

    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二爻,四爻均在卦里面是阴位,作用大体相同,但因位置不同,因此意义也不相同。二爻位于下卦(内卦)之中心,因此多数为吉利,而四爻接近九五之尊(五爻)的位置,因此多数有恐惧谨慎的美德,不是说伴君,如伴虎吗。就一般而言阴柔之道的本质,是秉承阳刚之力而成立,所以远离阳刚五爻还不利呢,二爻的柔位在下卦中心,是守中庸,其结果是可以免于难堪境地(咎)的。

    余下的三爻和五爻都是阳位,作用也是相同,也因为位置的不同,所以意义也就不同了,因此说《易经》和人类社会一样是很讲究位置的。三爻多半为不好的词句而为凶,五爻多是赞美和立功的,因为五爻是君位而尊贵,三多在危险之位(下卦之颠)还是卑位,还有因三和五是阳刚的位置,如果,它们是阴爻而阳位时也有不好和凶的时候,《易经》很注意阴阳爻能得阴阳位的,就连三爻位得阳时也能发挥它阳刚的德行,而是吉利的。

    《易经》这部伟大的智慧宝典书籍,其内容极其广泛,它包含天,地,人的一切法则,书中的六爻里三才各有两个爻,一(处爻),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六爻(上爻)为“天“。加在一起是整个的六爻。话句话说,六爻不外呼表示天地人三才之道也。

    天地人之道是在不断的变化,表现在卦里就是六爻在变动,爻有阴和阳,这两者形成各样的组合,这种多边的组合又决定多样的卦形,理解和掌握这些东西,也就可以自己判断吉与凶了。

    这本宝典书籍给予我们一切存在理由的观点和运用其道理的方法,因此我认为《易经》的道理极其广大。如果我们在运用时,能小心谨慎,与时具进,科学分析,那我们起码能有所获得,还可以免于咎(难看而责备之境地),这可能也是《易经》的根本思想之一的所在吧。正文 象数之钥    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通常我们提到《易经》,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这本书。因为中国文化,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以及编写鲁国史书《春秋》以后,冠以《周易》一书,统称六经(后因《乐》丢失所剩书籍即:《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易经》成为六经之首。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称《周易》等书为六经,便是说明经过孔子所整理过的这六部书,它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的,对于《易经》一书命名的内涵问题,就有“三易”之说的异同出现了。

    第一:属于秦、汉以后正统儒家学派的理论,根据《易纬乾凿度》这本书的观念,认为“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二)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是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第二:属于秦、汉以后儒、道两家学者通用的观念,根据《周礼大卜篇》对于“三易”的涵义,是指上古以来直到周代初期之间的《易经》学术思想,约分为三个系统:(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据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首先以艮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便以现在留传的《周易》为宝典,首先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但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故《连山易》又称《夏易》),殷代的易学是《归藏》(又称《殷易》)。当然,周代的易学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说:认为上古的神农氏世系名“连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谓“连山”,便是“列山”的音别。黄帝的世系又名“归藏氏”。《连山易》相传为宓戏所作;《归藏易》相传为轩辕黄帝所作。

    因此两说,又有异同的问题存在其间。如果认为夏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连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归藏易》,到了周代,经过文王的整理,才构成《周易》体系的易学,那么关于这两个分岐的意见,也就没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据学者的观点来看《易纬乾凿度》和《周礼大卜篇》这两种文献资料,应该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历来考据学家们认为《易纬乾凿度》等书,纯出汉末或魏、晋人的伪作,假托是上古的传承。这种观念,并非完全无理,也的确值得研究、考虑。

    可是两汉以后的学者,硬性舍弃《周礼大卜篇》的观念而不采信,偏要采用更有问题的《易纬乾凿度》之说,认为“简易、变易、不易”为天经地义的易学内涵,这便是后世以儒理说《易》的根据。那是不顾考据,只取所谓“三易”原理的内义,用之说明易学的大要而已。

    此外,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之说,在汉魏以后道家的学术思想中,便又发生了两种观念。

    (一)认为《连山》、《归藏》这两个系统的易学,早已失传。

    (二)认为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便是《连山》、《归藏》的遗留,颇为合理。而且《连山》、《归藏》易学的精义,确已成为秦、汉以后道家学术思想的主干。如十二辟卦之说,便是以《归藏》的坤卦为主。卦气起中孚说,便是以艮卦的半象为用。正文 符号逻辑    后世有人从《易经》内容所举例的动物,如龙啊、马啊、象啊、彖啊、鹿啊等等着眼,并且采用《系辞传》所说,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开始画卦时有“远取诸物”的说明,认为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飞鸟的观念。不过,此说并未引起重视。

    到了近代,有人认为‘易便是蜥蜴的简化。蜥蜴这种生物,它的本身颜色随时随地变化多端,当它依附在某种物体时,它的颜色,便会变成某种物体的色相相同。《易经》是说明天地间事物的必然变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象征,犹如经书中的龙、象等一样。但总不能叫它是蜴经,因此便起名为“易”。主张此说的,以日本的学者中最为强调。这等于在第二次大战前,说“尧”是香炉,“舜”为蜡烛台,“禹”是爬虫,同样的都含有轻薄的恶意诬蔑,不值得有识者的一笑,不足道也。

    那么,《易经》的“易”字,究竟是什么意义呢?根据道家易学者的传统,经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所标出,认为“日月之谓易”的定义,最为合理。“易”字,因此更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之说“日月之谓易”的定义之准确性。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欧、美各国逐渐加大流行,我们自己对国家民族祖先文化准确的定名和解释绝对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损文化道统的尊严。

    《易经》的作者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独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为什么三圣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适应症,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当然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体学术上的功劳,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才,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如果说对所有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似乎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一)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汉考据确定,实在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归藏易》的排列为什么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创作,这是最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主要著作。这便是:1上经的彖辞。2下经的彖辞。3上经的象辞。4下经的象辞。5《系辞上传》。6《系辞下传》。7《文言》。8《说卦传》。9《序卦传》。10《杂卦传》。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解。

    一般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完全属于尊孔的意识所出发。

    其次,认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著作,并且根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同意主张此说。

    事实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的论断,有许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观点。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词、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中有许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著作。或者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著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著述中常有的事。 正文 《易经》文化中的尊卑     易学的精神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总而言之,完整的易学,它必须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惟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

    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明辩。《礼记五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所谓“洁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辩的作用。但在明辩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障。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很可能会“使人也贼”。

    从“理、象、数”的精华来看易学,由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漫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精微”之至。

    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专长、坤、复、睽、家人、归妹、渐、姤、、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十六次。

    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无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

    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昼未分以前,阴阳未动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体认大《易》“洁静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的妙用了。

    由秦、汉以后直到现在,大致综合易学发展的系统,我过去曾胪列它为两派六宗。

    所谓两派:(一)即是以象数为主的汉易,经唐、宋以后,其间贯通今古的大家,应当以宋代邵康节的易学为其翘楚。又别称为道家易学系统的,这便是道家易学的一派。(二)宋儒崛起,间接受到王辅嗣等《易》注的影响,专主以儒理来说《易》的,这便是儒家易学的一派。所谓六宗:(一)占卜。(二)灾祥。(三)谶纬。(四)老庄。(五)儒理。(六)史事。“占卜”、“灾祥”、“谶纬”等三宗易学,其实都是不脱象数的范围。以“老庄”来说《易》的,开始于魏以后的道教,套用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杂相运用《易》与“老庄”的道理。“儒理”说《易》,大盛于南北宋时期,如司马光的《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以至于朱熹的《易本义》等,大抵都属于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儒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便偏重于这一观点。

    事实上我以前所提出的六宗之说,还不能尽概两千馀年易学关连的内容。如果加上由象数易学的发展,包括术前的杂易等,应该可归纳为十宗,除了以上所说的六宗以外,另有四宗,便是:(七)医药。(八)丹道。(九)堪舆。(十)星相。

    至于明末清初,佛教中的大师,如益和沿所著的《周易禅解》、道盛和尚的《金刚大易衍义》等,都从唐末曹洞宗的爻象思想所开发,虽别有会心之处,但究竟不能列入易学的正宗。但上述四宗所涉及的易学,都以象数为主,比较偏向于固有的科学性质,素来不为寻章摘句,循行数墨的学者所能接受,因此在过去的学术专制时代中便被打入江湖术士的方伎之流,无法有所增益与发明,颇为可惜。

    事实上,《易经》学术思想的根源,如果离开象数,只是偏重儒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未免是很大的损失。古人所谓“象外无词”,也便是这个意思。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配合科学思想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很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开发更大的光芒。古人虽然也有这种企图,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例如焦延寿的《易林》,京房的《易传》,南宋以后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以及假托邵康节所著的《河洛理数》,明代术数家们所著的《太乙数统宗》等易书,虽然对于易数易学别有心得,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大胆地创造卦爻辞例,便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演唱会作人事吉凶的判断,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串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都有专著,唯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沿秉和颇得数的效用,亦自成家。 正文 易学总论    象数之钥

    《易经》的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就是理、象、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易经杂说》)真正说到易的境界在象与数卦象、卦数,数还包括了阴阳、五行。如果真来研究,先后天八卦及八八六十四卦,必须要背得。大家没有背得,象数的基本原则又不懂,将来研究起来会困难重重,等于没用。你们各位都是同仁,也不便考试你们,要我真正上课,我是很严格的。每人都要当面考试,当场来背,这是我们老规矩的教授方法。这个方式,不好意思对大家来用,但我还是要把传统的教育方法告诉各位,希望大家注意。

    什么叫卦?何谓爻?如果弄不清楚,听易经是白听的。希望大家不要象看热闹、听歌星唱歌一样,那就没有意思了。我今天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你们有人对象、数、卦、爻的基本法则、阴阳的原理原则还不清楚的,请先把过去我们讲的再复习一下,这对大家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多方便。

    我们要研究《易经》,先要了解孔子的《系传》,这是很重要的。《易经》的象数,就是我们一般观念中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至算命看相、未卜先知那一套东西。要会那一套东西也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把象数真弄通了,还要懂得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等等,才有点希望。差不多要几十年的读书、思考、研究。《易经》不是光凭记忆的,有些必须要靠自己的聪明去思考、去探讨。《易经》也不是一个呆板的方式,运用到哪一方面都可以的。但是如果要精通《易经》,便一定要从呆板的方法开始,而且《易经》象数的多种法则都要了解才行。

    有关象数与易理,以后我们会更进一步给大家讲,今天我们初步的研究,先把古代的方法告诉各位。大家必须知道,先把《系辞》上下传研究通了,你自己研究象数的钥匙就可以拿到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通了《系辞》之后,对中国文化的根本,才真正有个认识。第三点,孔子的哲学思想,以及他一切理论及学说的来源,也都搞得清楚了。

    今天我们来研究《易经》的《系辞》上传,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象教中国哲学那样的教法,茪寒来同大家研究。说到这里,想到昨天有位同学,拿了一本《周易通论》给我看。这本书是大陆学者用很奇特的观点来讲《易经》的,认为《易经》是一部情报学。他们主要的观点是说,《易经》的作者当时被敌人俘虏了,为了向外面求救,就画了很多符号,所以他们认为八八六十四卦是作者为了求救,对外面通讯所用的方法。这套说法差不多已经有七八十年了。这种说法很可怕,把中国文化打得稀烂。

    我们今天还是从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来研究,姑且认为《易经》的《系辞》上下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同古人对所谓的十翼(这十翼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十种心得报告)的看法一样。这十翼对中国文化关系很大,大家懂了这一方面,对四书五经的原理,可以说大概已经贯通了。

    基本上来说,《系传》的文字也很浅显,很容易懂。大家要研究古文,想把文章写好,便要先研究孔子的文章。如果我们讲文学史,我认为《系传》是第一流的文学。像老子呀,庄子呀,乃至屈原的《离骚》,都是南方文化的系统。上古时候,我们的文化还没有统一,各个地方不同。所谓齐鲁文化,就是孔孟文化系统,他们也是古代的文学大家。大家若要知道孔孟的文章,仅仅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不够的,还要看《易经》的《系辞》上下传,它的文字非常高明,一般人多忽略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这一段就文字上来看,大家很容易懂,很浅显。但是,是不是真懂了呢?在茪寒的观念里,恐怕还差十万八千里,也可以说完全不懂。十几年前一位同学说:我们研究中国的《易经》,怎么看都看不懂,现在我看了一本外国人翻译的《易经》,一看就懂了。我说很好啊!你是中国人,也是中国人,我们研究自己文化的《易经》,搞了几十年还搞不懂,去学了几年英文,再看外国人翻译的英文《易经》,便真懂了《易经》,那些研究《易经》几十年还不懂的中国人,可是真笨呀!看来说这些话的人真聪明,外国人也真聪明,如果这样便真懂了《易经》,那就不叫《易经》了,不知该叫什么东西才对。

    这个意思大家知道吗?与我们不同文化系统的人,研究我们另外一种文化系统,而能达到极高度的认识与境界,很轻松就弄通了,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中国人很少读中国书,读了一辈子书,连中国的文章还是写不通。这是老实话。所以我们自己本身学自己的文化,想把自己的文字写得好,都还做不到,一个学英文出身的外国人,把《易经》一下子就学懂学通了,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文本非常简单,这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

    我们学《易经》,大家要知道,现在我们称《易经》为《周易》,《周易》是周文王整理的;另外还有两种《易经》,就是《连山易》与《归藏易》。这三本《易经》统称为“三易”。连山、归藏据说已经没有了,失传了,但是我们还可以从象数里边看到一些。大家要研究《连山易》、《归藏易》,有一本书叫《易纬》,简单明了。不过话虽这么讲,真正研究起来,却不简单,并不容易都能懂得。正文 八卦符号解析    符号逻辑

    我们讲《系传》,一开始就讲到乾坤两卦,这两卦过去我们都讲过的。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艮卦代表山,象山之出云,所以叫《连山易》,那是神农时代的易。《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以坤卦为第一卦。我们手里的《易经》《周易》,则是以乾坤两卦开始。

    大家要知道,所有的卦都是一个代号,借用现在最新的科学名词来说,就是符号逻辑。可是你要知道啊,千万不能说我们中国文化的《易经》“就是”符号逻辑,“就是”两个字就用错了。符号逻辑是最近新兴的人文科学,是从苏联开始的,现在美国也很流行。如果提到西方符号逻辑的科学精神,可以说我们中国几千年以前都有了。例如我们《易经》的卦就是一种符号逻辑,但是如果说我们《易经》就是符号逻辑,那就错了。这就是不懂中国文化,把他打三个耳光还算客气的,在古代应该拉下来打三百大板,因为他的书根本就没有读通。为什么呢?我们老祖宗这个《易经》,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而符号逻辑是近几年,还不到一百年才新兴起的一种东四。硬要把我们几千年以前的老祖宗,拿来跟人家外来的文化孙子比:“哎呀!你的东的真好呀,我们中国的《易经》讲的跟你们一样呀!”这岂不是笑话!这是不通的,所以大家要注意。

    现在我们回转过来,说乾坤也好,八八六十四卦也好,借用西方人大科学新兴的观念来讲,它是个符号。说它是符号逻辑也好,逻辑符号也好,如果一定要说它是计么东西,无法下一个定义。

    譬如乾坤两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拿人来讲,乾又代表男的,坤又代表女的。拿我们本身来讲,乾又代表头,坤代表肚子。拿中国历史来讲,乾代表后面,坤代表前面。所以说它是不定的,放到哪一面都可以。假设现在我们拿乾坤两卦来说,乾代表我们的头部,坤代表肚子,只是拿它来做代号,是一个标记。如果你非要确定地说乾坤两卦是什么,那你就根本不宜学《易经》。所以说学《易经》一定认为乾卦代表什么,坤卦代表什么,你就把它看得死板了,你学《易经》便不会通了,永远不会通了。因为它适用于任何方面,物理处好,化学也好,这个道理要搞清楚。但是孔子的报告,是一个总纲的报告,乾坤两卦代表了大自然的物理世界,它是代表了物理世界这个大自然的符号。乾代表了天,坤代表了地,我们现在这个宇宙,乾坤这两个符号就作了代表。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两句话、八个字,就说明了《周易》是以乾坤两卦做开头。换句话说,宇宙物理的法则,到达了人文物理,到达了地球物理。下面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两句话解释天为什么那样尊,地为什么叫做卑,卑高是翻转过来的运用。

    我们看到中国文字,就想起了一个问题,现在的读书人没有学多少西方文字,便批评中国文字不合逻辑。象这里,有人会认为应该是高卑以陈才对。因为高是天,卑是地。上面说天尊地卑,跟着下来的解释又翻过来说卑高以陈,这是倒转的用法,要说中国文字不合逻辑,是自己没有弄清楚,就随便批评。因为中国文字与西方不同,它是一种独立的方块字,一个字代表了好几个观念、好几个意思。现在从白话教育入手,很多人反而不认识中国文字了。要好几个中国的方块字凑拢了,才能表达一个观念。真要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文字的人,认得了中国字,懂了这个字,便已懂了很多的观念、很多的思想了。这一种文字学问现在变成专门啦,到了大学、研究所才开始中国文字的研究,我们当年七八岁就开始了。

    我们中国的古礼,六岁入小学,就是学这个天字为什么这样写法?地字为什么这样写法?它是属于哪一部的?哪个范围的?文字加上释义就叫训诂;一个方块字包括了六书的意义,发挥起来就多啦!诸如字形的演变与字义的由来,它的反切、音韵等等,本身就构成了一门学问。它的文字逻辑不是西方白话文那个逻辑,因此它可以随便运用自如。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字,不仅具有独立的一个观念,也往往会连带了很多的观念。不管你怎么摆、怎么配合,它转了一个圈,回来还是那个意义。因此把第二句话解释为卑高以陈,并不影响卑与高个别的含义。天是那么高远,无量无边;地同我们的关系那么切近,那么卑近,那么有关联。以陈这个自然界现象,停留在那里,我们的生活天天可以接触它,随时随地、每一秒钟、每一个空间都接近天地。一个高远的天,一个切近的地,卑高以陈,它自然陈列,摆在那里。

    贵贱位矣。因此形成人类心理观念上的贵与贱,这个位置确定了。为什么呢?人类有个很大的毛病,拿不到的东西,永远是高贵的;得到了就不珍贵,就看不起,就卑贱了。没有发财的人,看到钱.做梦都在想;但有了钱,钱多了的,不知道钱该怎么用,会讨厌那个钱,听到钱字便烦厌了当然烦归烦,喜爱还是喜爱的。正文 《易经》的三原则    就中国文字来看,如果认为天高高在上是很尊贵的,地在下,便很卑贱,很下贱,这种看法又是胡说,该打三百大板。天尊是尊贵、尊远。我们仰头一看这个太空,天在上面;到了太空,我们的头顶上还有太空,永远的虚空,无量无边的虚空。在我们上面永远很高远,很尊贵的,这就叫做天。

    地很卑近,卑者近也。尤其是我们人类的文化,就是大土地的文化。人离不开土地,这个地球、土地对我们很卑近。换句话说,卑就是很浅近,很浅,很近。所以说:天,那么高远,无量无边的空间,永无止境;地,我们这个地球,同我们人文文化关系那么密切,非常切近。懂了这个原理,有了这个观念,再来研究《易经》就方便多了。因为我们对这个天的研究,太空的研究,内容太多太多了。就是地球物理的研究也太广泛了,没有办法记述。因此古人便归纳为两个简单的符号,所以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何以叫做定呢?定是确定的法则,不能变动的。譬如我们站在地面上,一看头上就是天,到了飞机上,向高空上面一看外面虚空上还是天,到了太空外也还是天,凡是我们脚跟踩的那个,那就是地。譬如太空人,在太空里头没有办法落地,永远在转。踏得到的那个东西,脚踏实地的,那个便叫地。这个法则是不能变动的,所以说乾坤定矣。

    好了,现在我们了解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两句话有那么多的意思。如果我们不加研究,一看文字,我也懂呀!跟白话一样嘛!可是进一步来探讨呢!实在没有懂。现在同时告诉大家,我们所讲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个文化,由来很久远了。过去我们看到某家少爷跟某家小姐定婚,来个红帖子,吃了人家的喜饼,大家不约而同地会说:“很好很好!乾坤定矣。”婚约定了,便是乾坤定矣。古人在婚书上写着“上昭天地神明祖先,两人永结同心”的字样,不像现在的结婚证书是为将来离婚、准备打官司时用的,还要有介绍人、公证人,准备将来上法庭当证人,这是从西方文化传来的风俗。

    贵贱问题是由于人情的重远、轻近来的。人类的心理毛病,喜欢远的事情、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不易得到的事情,所以重难而轻易。越是困难越是拿不到的,越是感到名贵得很,外来和尚会念经,因为他难得请。所以说人情重难而轻易,轻视容易的东西。“重难而轻易”是古文,我给它加上“重远而轻近”,重视远大高远摸不到的东西,轻视眼前容易得到的东西。

    还有,我再给它加上“重死而轻生”,死了的人、古人都是好的,活着的人都差不多,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些同学们常说,老师真了不起。我也跟他们开玩笑说:我现在没有什么了不起,死后我有三千年大运,还有人给我修庙子,你们最好再投胎来做我庙子的管理人,可以借我的招牌发财了!人活着没有什么稀奇的,死了就是好的。这个道理你懂了,你就知道了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道理。

    所以“卦”没有哪个叫做好的,没有哪个叫做不好的,天底下的事也是一样,希望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大家看李商隐的诗,人到老了还有那个境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如果两个人结婚了,说不定到六十几还打离婚官司呢!就没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了。所以人类心理上贵贱的道理你懂了,象算命卜卦,便没有什么可算、可卜的了。“善易者不卜”,《易经》道理懂了以后,不要算命,也不要卜卦,一切事情就都懂了。

    你懂这个道理,再读古书,再读孔子的文章,那你便更加佩服、更加赞叹了:“哎呀!孔老二的文章,这位老夫子实在有一套。”不过他的文字很简化,如果现在的人,每两句话都可以做一篇博士论文。你发挥引伸起来非常之多,现代博士论文容易写,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参考书拿个几百部,尤其找那些评审都没有看过的参考书,这可真把他们吓一跳;然后写完了,一篇论文拿出来,学位也拿到了。不过读完了这篇洋洋数十万言的论文,所有的意见都是别人书上的,问你老兄的意见究竟是什么,我什么意见都没有。可是古人不同,他很简单的几个字,包含的内容那么多。所以我说文字好懂,内容难懂。现在我们晓得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连接到上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八个字,介绍了天地宇宙的道理。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学《易经》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阴阳有时候代表固定的东西,有时候又代表不固定的。刚与柔、动与静都是抽象的名词,也可以说是实体的名词。实体也好,抽象也好,都是人为的假定。人们把摇摆的叫做动态;安定的、死板的叫做静态。假如我们老祖宗最初把那摇摆的叫做静态,把死板的叫做动态,那我们现在的观念里,对“动”、“静”的看法便完全两样了。所以,“动静”、“阴阳”都是人为假定的东西。

    不过,既然老祖宗们这样假定了,天地间的形象既然也有动有静,再把两种形象用卦来表示:静态拿坤卦来代表,是属于阴的;动态的东西拿乾卦作代表,是属于阳的。这个要注意啊!你们打坐修道的更要注意!动起来是属于阳的,静下来是属于阴的。阳的符号代表动态的是乾卦,阴的符号代表静态的是坤卦。

    动静有常,这个宇宙间的地球、太阳、月亮、星星,随时都在转动。以中国文化《易经》的法则来看,这个宇宙是动态的宇宙,不是静态的宇宙,很多人讲中国文化都讲错了,像过去胡适之先生就大错而特错,认为中国文化是静态的。后来朋友们告诉我,我说反正他几十年来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好驳的。他们一定要我提出些意见,说中国文化哪里是讲静态的,从《易经》茪寒开始就晓得宇宙生命永远在动,是个恒动的。宇宙生命如果不动,如果有分秒的静止,便乾坤息矣,这个太阳系统便整个都要毁灭了。所以说这个道理你们要知道。你们打坐入定了,你们以为自己在入定,其实入定是个大动。动得太厉害时,反而觉得是一种静态,大家不懂这个原理,就搞不清楚真正所谓的动与静了。

    动静是讲什么呢?是讲物理世界的现象。物理世界这个太阳、月亮、地球的转动,动静有常,有一个固定的法则,是有常规的,不能改变的;自然的法则是规律的。

    什么叫做美?东方的艺术境界美是自然的美,就是不规则的;西方的美是非常规则的美。有规律、规则的美,是违反自然的,是人为的;不规则的美是天然的。所以中国绘画就很不规则,中国的山林艺术也很不规则,大家看盆子里本来好好的一棵树,偏偏要用铁丝把它弯起来,使它长成弯弯的形状,认为这样才美。西方的不同,西方是把它剪得圆圆的,像个笔筒一样才算美。

    很多人去美国看尼亚加拉瀑布,认为好美。大家没有见过中国深山中的瀑布。好瀑布是不规律的,但是非常美。自然的法则,在不规律里面有它非常严整的规律,非常美的规则。这是自然,也就是动静有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