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妖姬手机壳:产业分类方法 - - 谷歌问答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29:29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四)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产、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

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 产业,是对能够带来增加值(附加值)的社会经济领域的总称,属于经济学概念。

词汇含义
中文词汇“产业”和“工业”属于近义词或同义词,多混合使用来表示同一概念,主要在一定时期、针对的对象表述的差异。中国大陆的计划经济时代,尽管“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基本属于自给自足型经济。在极“左”时期(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中期)甚至禁止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易(流通领域),农业基本没有被“产业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局部地区出现农工商联合体即公司加农户的生产、供应和销售体系,政府开始支持、引导和推行农业产业化政策,农业也完全纳入“产业”范畴。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实际上指单纯意义的“工业生产”,即工厂管生产,销售由商业部门负责,实际没有形成现代产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后,生产、经营发生革命性变化,强调公司化经营,产供销一体化,工业生产至此渐渐融入市场,从而纳入现代产业。

产业的定义 一群提供可相互替代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亦即其产品或服务可满足相同基本客户的需要,一个公司最接近的竞争者,就是能满足相同基本客户需要的公司。


分类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最早提出,他当时为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在其所著《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他把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之后产生很多分类方法,中国所采用的为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克拉克大分类法”。对“克拉克大分类法”的中文的流行译法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源自日文对其的翻译。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请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楼主所说的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都属于第三产业。它们的划分依据是:
第一产业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直接从自然界取得产品的部门。我国规定专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我国规定专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至于各产业的发展趋势,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我国产业是如何划分的 国职业分类,根据 国不同部门公布的标准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
(1)第一种: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其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是:第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商业工作人员;第五,服务性工作人员,第六,农林牧渔劳动者;第七,生产工作、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八,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在八个大类中,第一、二大类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第三大类包括部分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四、五、六、七大类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第八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2)第二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发布,并于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其所属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门类共13个:①农、林、牧、渔、水利业;②工业;③地质普查和勘探业;④建筑业;⑤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⑥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⑦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⑧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1金融、保险业;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3其他行业。这两种分类方法符合 国国情,简明扼要,具有实用性,也符合 国的职业现状。
根据不同标准的职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从行业上划分,可分为一、二、三产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可分为务实(使用机器、工具和设备的工种)、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及数学(钱财管理、资料统计)、自然界职业、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10多种类型的职业。每一种分类方法,对其职业的特定性都有明确的解释,这对 们更好的掌握某一职业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身职业有指导作用。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具体地说,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不同;
(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产业间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率原则.
(3)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件.如果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总是一定高度基础上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从静态状况或在一定阶段上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从动态趋势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一种合理化状态上升到更高层次合理化状态的发展过程.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的调整,科技结构的调整等.
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
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
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
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
4. 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投资结构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
(三)产业结构效应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功能,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能够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发挥产业结构效应,推动和保持经济的增长率.
1.产业的关联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在他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一书中详细分析了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并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前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为其供应投入品的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
后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为它提供投入品的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例如由于该产业自身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高而引起提供这些投入品的供应部门扩大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等变化.
2.产业的扩散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 W. Rostow)在他的《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一书中阐述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概念.根据他的阐述,扩散效应是指某些产业部门在各个历史间歇的增长中,"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
回顾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的供应部门产生的影响.在主导部门或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会对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投入品产生新的投入要求.这些投入,反过来又要求现代设计观念和方法的发展,于是,便带动了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的发展.
前向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或者通过削减其他工业部门的投入成本,提供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条件,或者产生一个瓶颈问题.这样,主导部门产生了一种刺激力,促进需要其供应品的产业的发展.
旁侧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主导部门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服务,甚至促进各种制度的变革.这样,新主导部门的出现常常改变了它所在的整个地区.
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早在古典经济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的经济学说中就有了萌芽.后来马克思的部类理论,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都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做了深刻的阐述.这些理论的核心都是强调各产业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在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都得到重视和运用.在经济学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和需求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
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如果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则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之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只有强化产业之间的协调,才能提高其结构的聚合质量,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果.
产业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看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即相关产业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如果存在着断层和强烈反差,产业之间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表现为不协调.
(2) 看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各产业的经济作用以及相应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因而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各产业之间有序的排列组合.如果各个产业主次不分,轻重无序,甚至出现产业结构的逆转,则说明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不协调的.
(3)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产业之间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表明了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各产业之间能够做到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那么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就是协调的;反之,则是不协调的.
(4) 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在需求正常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协调将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即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适应新的需求变动,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弱化.相反,如果对于需求的正常变动,供给迟迟不能做出反应,造成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则说明产业间的结构是不协调的.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目前我国学术界,由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的理解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大致上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一标准说,三标准说,四标准说,六标准说和七标准说等几类观点.
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一标准说.此说较为典型的是周振华的"结构聚合质量"标准.上海社科院周振华在《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中提出了"结构聚合质量"标准,同时认为"较高的聚合质量来自于产业间的协调",从而把"聚合质量"标准的实质归于产业间协调标准.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标准说.具有代表性的是苏东水等人的观点.复旦大学苏东水主编的《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三个标准:适应需求结构标准,产业协调标准和结构效应标准,即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三个问题: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问题,三次产业间和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以及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其中,协调性问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
3.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四标准说.具有代表性的是史忠良等人的观点.史忠良主编的《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认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2)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顺畅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发展; (3)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社会需求得以实现;(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就是说,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四个标准: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国际分工,产业间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六标准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京文,郑友敬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六条标准:资源合理利用标准;产业协调发展标准;需求应变能力标准;经济效益最佳标准;充分吸收科技成果标准;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标准.
5.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七标准说.中国人民大学李悦主编的《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七个标准:发挥优势标准,比例协调标准,结构完整性标准,先进性标准,创汇能力标准,自我调节和应变能力标准以及经济效益标准.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个相适应","三个有利于",即: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与改革和开放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有着不同的看法.不仅标准多寡不一,而且考察问题的角度,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不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众多的提法中仍有一些共同之处,也即存在一些公认程度比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它们是:资源合理利用标准,适应需求结构标准,产业协调标准和结构效应标准.然而,即使是这四个标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方法
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的判断,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1."标准结构"进行比较
所谓的"标准结构",是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关证分析而得到的,它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其作为参照系,与某一被判断的结构进行比较,从而检验被判断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库兹涅茨在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时,不仅通过时间序列的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进行分析,而且还通过横截面的数据对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这种从截面研究产业结构的方法,为我们了解一国产业结构发展到何种高度提供了比较的依据,利用这种方法,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标准结构.根据"标准结构"就能了解一国经济发展到哪一阶段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但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导致了对产业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大国"和"小国",工业先行国和工业后发国对产业结构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以"标准结构"为参照系,"至多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粗略线索,而不能成为其判断的根据".
2.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产业结构作为一个资源转换系统,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的产出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
市场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在产业结构中,决定其产出结构的主要关键——
产存量结构则有着相当的刚性,所以,产出结构并不能完全地和及时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两者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里的差距,包括了总量偏差和结构偏差两个方面. 一般地,当总量存在偏差时,结构的偏差也一定存在;反之,当总量平衡时,结构则不一定也平衡.因此,结构的平衡是比总量平衡更为深层和重要的问题.
3.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比较协调
结构平衡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的反映,就是各产业间是否具有一种比较直辖市的比例关系.因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也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
比例协调的产业结构,应当不存在明显的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因为无论是存在长张产业还是短线产业,都表明其对市场需求的不适应,也都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比例协调的产业结构,更不能存在瓶颈产业,瓶颈产业的存在,不但表明其对市场需求的严惩不符,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产业结构系统的资源转换效率和产出能力.
4.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
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在此转换的过程中,显然转换的效率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了.对资源的合理而有效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此方面,技术进步是其关键.二是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这里,系统内部的组织创新和对外部环境的利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3.1 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的调整,科技结构的调整等.
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
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
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投资结构就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产业分类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

、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四)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产、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

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趋势

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

,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二)工业内部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

2、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

3、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例如,新中国建立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再回过来进行发展轻纺工业的“补课”,而现在则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三)农业内部结构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种植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林业日益从单纯提供林产品资源转向注重其环境生态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受到重视;渔业日益从单纯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注重养殖,其比重稳步上升。  国家《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注:GB即国家标准),制定本规定。

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1985年制定的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国家统计局 按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按行业划分:
x A 采矿业 x B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x C 房地产业 x D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x E 建筑业 x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x G 教育 x H 金融业
x I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x J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x K 农、林、牧、渔业 x L 批发和零售业
x M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x N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x O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x P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x Q 住宿和餐饮业 x R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x S0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x S0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x S03 纺织业 x S0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x S05 废气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x S06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x S07 化学纤维、橡胶、塑料制造业 x S0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x S09 家具制造业 x S10 交通设备制造业
x S11 金属制品业 x S1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x S13 农副食品加工制造业 x S14 皮革、皮毛、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业
x S1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x S1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x S17 通用设备制造业 x S1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x S19 医药制造业 x S2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x S21 饮料制造业 x S22 印刷业和记录媒体的复制
x S2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x S24 造纸及纸制品业
x S25 专用设备制造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
在统计工作中为取得分行业的数据资料并统一分类和编码,正确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结构和发展状况,便于研究国民经济的各项比例关系,而制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按现行统计制度规定,我国行业划分为15大类,排列顺序如下:

⑴农、林、牧、渔业

⑵采掘业

⑶制造业

⑷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⑸建筑业

⑹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

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⑻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⑼金融、保险业

⑽房地产业

⑾社会服务业

⑿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⒀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⒁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⒂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上述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具体又分为两大部门:

(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

(2)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行业。 次产业分类法概述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1935年著《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提出对产业的划分方法。

  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基础上,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

  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费歇尔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即把产业门类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这一产业分类方法提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讲,所有的传统产业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三次产业划分基础上的。因此,其理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就像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有其现实的背景,从而具有某种历史规定性一样,三次产业划分的提出也不例外。这种划分法,是以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为现实背景的。当时,经济发达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处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性。也就是,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
[编辑]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缺陷

  1、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在争议。

  2、第三次产业内容过于繁杂。
[编辑]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局限性

  进入80年代,信息技术及以其为核心的现代高技术群迅速壮大,人类产业活动的规模和方式有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包括:

  • ①需求结构升级使产业范围扩大,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包容进越来越多的形式、日益多样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人类经济活动。产业活动愈来愈成为非单纯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供给部门,其联接社会生活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与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断加强。

  • ②产业经济分析和产业政策的制订与实施要求拓展产业分类理论。伴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规模和深度提高,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导致生产和消费过程社会化,第三次产业长足发展,并且其中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有不同的表现,不仅其他产业内部不断有新的部门分离出来进入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和重组。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展开,第三次产业中的部分部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次产业内部活动从数量到性质都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分类急需变革。

  • ③围绕信息产业化浪潮展开的“第四次产业”讨论和以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为目的而展开的“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的讨论,把一批新兴产业的归属、地位、本质揭示问题提到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中来。

  • ④产业细分是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的需要。现有的产业分类理论,不能明确界定信息产业、环境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内涵、产业的范围和地位等,则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就缺乏理论依据和指导。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上述局限,导致了整个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局限,削弱了其解释现象和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必要加以拓展。
[编辑]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第一次产业:农业,林业,蓄牧业,渔业

  2、第二次产业 :工业,建筑业

   * 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

  3、第三次产业:流通部门、服务部门

   * 流通业
   * 为生产和生产服务的行业
   *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各行业部门
   *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