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传奇泡点坐标:东于“啜姓”新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6:56
东于“啜姓”新说{转载}

    巍巍的吕梁山脉,越过太原到清徐这一段,人称卧虎山。卧虎山下有高高的山坡,当地人称“神会坡”,意指指神仙会集之处,东于村就坐落在神会坡下。东于村是清徐县乃至太原市最大的行政村,全村本地人口已达8000多人,加上外来人口已经超万。

    关于东于村名字的由来,当地有许许多多的传说。首先有张庄说。现在的张庄是东于村北截的一条街,东西走向,长约百十来米,据传是东于最古老的一条街,东于村原村名就叫张庄,后来由于人口逐渐聚集,居住区域逐步扩大,村名才改叫东榆村的。村名的的起缘,则是村东边有棵老榆树,经过了多年的风雨沧桑,大榆树早已不见了,按方位这棵老榆树长在村北截的东面,也有说是长在南截的。

    东于村是外来人口的居家之地,造成全村姓氏的多样化。据统计,百家姓里面所有的姓,在村里几乎可以找全,另外还有两个特别的姓氏,一个是“啜“姓,一个是“逯”姓。最特殊的当数“啜”姓了,在东于村“啜”姓是无人不晓的,可一到外地,别说不知这个字是姓,就连读音也说不出来。

    在新华字典上,啜的读音是chuai,而在东于村,村民对啜的读音为chuo,这个字究竟是念chuai还是chuo呢?在我相识的啜姓人群中,包括本村的和外地的,都读“啜”为chuo,可能是从小耳闻熟读的缘故吧,总感觉这个啜读到chuo,既通俗,又上口,而新华字典上的那个读音读非常拗口,听得人也非常别扭。

    东于村由四大片组成,人称四截,在我的记忆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中,有西截、南截、北截,而唯独没有东截,可能是村名东于的东就代表了这个方位了吧。过去四截之间是最大的一片空闲地。根据村里人讲,历史上村东西的三条河流,市儿河、水泉沟和泽渔河,发了洪水,大水汇集村的中央,就是全村最低凹的地方,淹没了许多房屋。这个说法是有证据的,就在这四截中间的空闲地,人们也经常刨出旧有的宅基地的石块。前几年,村里头盖学校,将小学从南截迁到这块中间地段,挖出了许多旧宅基石。历史上,也有把这一地称为中截的,现在村里人就把陈家街这一带称为中截。清末民初,这一带包括上边的龙天庙左边,是东于村最繁华热闹之处。店铺林立,远近闻名的乾恒泰店铺就坐落在这里。当时乾恒泰钱庄、酒坊、醋坊在十里八乡名气很大,至今还存在有它们的遗址。

    现在,不仅在村子的中间,就是在村子的四周围人们也挖出不少的宅基地石头。历史的长河中,东于村发展究竟有多大,人口有多少,众说纷纭,反正现在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解放以后,东于村人口聚增,村民盖了不少新房,占了不少农田,人们感觉发展得很快,但还没有明清时期,在当时村子就达到过一万多人,全村的土地面积和村落的占地面积在邻村上下也是规模最大的,全村东西长约2300米,南北长约5000米。其中,土地面积七千余亩,北至吕梁山脉的神会坡底,南到油房堡、贾兆村的村口,东边越过泽渔河,西跨过市儿河,全是东于村的地块。”

    全村居民居住比较集中,分布在四大截的不同街道里,而居住地多以同姓同族一条街居住为主,从而形成了东于村多种以姓氏取名的街道,这是其它邻村所没有的。在南头以陈家街、李家街、花家街、米家街为主,自然居住着以陈姓、李姓、花姓、米姓为主的居民,而最南端的官道是古时候的驿站,现在还留有原官道的痕迹,官道两旁的老枣树是官道历史上繁华原貌的见证。

    西截地处东于的西边,全截以王姓为主,其它姓氏虽不多,但也有康家街、范家街,也是东于村各片中人口较多的地方。而东于村人口较多、村民大聚居的是北截,地处东于村东北,紧靠南截的这边,有张庄、梁家街、逯家街、中社街、啜家街,而啜家街在东于村也叫后街。

    从啜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后街的叫法,可以说明啜姓家族不是东于村的“土著”住户,而是从外地迁过来的,后街也就是后来建的街道之意。

    整个啜家街呈东西方向,街道狭窄,原先村东的水泉沟河、泽鱼河在村中流过,从村北流到村南,途径北截和南截两片,最先流往啜家街,将啜家街一分为二,啜姓人家主要居住于河的东边,河的西边住户不是很多。河道平时没有水时,是条主街道,东于村人习惯把河流经村的这一段叫做“啜家河”。为防洪水进入街道淹没房屋,原先的啜家街临河两边都安有石闸,石闸的构造两边是石柱,石柱凿一道石槽,洪水下来时,安上防水木板。往南的逯家街和张家街都安有这种石闸,洪水由啜家河北头流到南截,从李家街一直流到村南的沼泽地。

    对于啜姓的来历,在东于村有多种前人留下来的说法,现在报刊上登载的关于啜姓来历的文章,也是我们村早年流传的版本,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明朝永乐年后,朱棣篡夺了朱允文之位,朝中朱姓宰相,面临满门抄斩,其母携兄弟四人出逃,一路奔波,来到当时的清源县东于村,防备被人追杀,隐姓埋名,兄弟四人经过商榷定“啜”字为姓。“啜”分一个“口”,四个“又”字,口一是表示四人,二是表示从城的四个方向逃出;还有一种说法是“口”表示母亲,四个“又”的统一说法都表示是兄弟四人,同时四个“又”表示当时情景,又哭,又笑,又吃,又喝,就是为当时的遭遇而被迫改姓而痛苦,为当时看破红尘而大笑,为当时遥远徒迁而饱餐,为当时兄弟分离而痛饮。这样由朱姓改为“啜”姓是较一致的说法。啜姓的祖籍是山西省清徐县东于村也无可非议。兄弟四人说是在东于村隐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分离的,经过一番生离死别,一人留在东于村,其余兄弟三人则各奔东西。从现在的情况看,全省啜氏百余人,北京、辽宁沈阳市、吉林扶余县、河南许昌、河北的衡水市武邑县、张家口、山东济南、四川成都等地也都有啜姓存在。同时从他们的祖上传说,都异口同声讲是从山西太原府清源县啜家屯迁移过去的。

    东于村成为兄弟四人逃难的落脚之地,多少年来没有什么争议,那落难东于的兄弟四人姓“朱”也没有多大的争论,现在议论的焦点是:这个从京城落荒而逃的人是谁呢?从明朝永乐年间后,“朱”姓成为被追杀的对象,同时满门抄斩,肯定是涉及到宫廷内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的上层官员,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公元一三九八年,也就是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开国皇帝朱元璋病势,因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标长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后,朱允文继位,这就是明朝的惠帝。

    朱元璋皇子众多,诸皇子封王,列士分封到全国各地,燕王朱棣其人骁勇善战,高人一筹,他被分封到北平城。朱允文继位后,燕王朱棣从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因不满朱允文推行的削藩作法,在公元一三九九年七月起兵造反,仗打了三年。一四零三年六月,打进南京城,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洪武三十五年,后改为永乐元年。而惠帝朱允文却不知去向,据史书记载,也只是说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同时失踪的还有惠帝的三个兄弟。这位当朝皇帝去了那里了?史书上讲,京城失守后,惠帝朱允文和在这场灾难中同时失踪的吴王允熥,衡王胸坚、徐王允熙呢?

    发生在明代初年的“靖难之变”,惠帝朱允文及三兄弟的下落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迷,是自焚而死还是削发为僧,或流落海外,众说纷纭。历史学家也各抒已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从而使这一案成为中国历史上“四大迷案”之一。

    东于村啜家街的种种历史痕迹,各种流传的啜氏习俗以及习惯,让人们浮想联翩,不由地就会和“靖难之变”相联。

    历史上的东于村,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村内有一条官道从村南直通而过,东于村设有一个驿站。据历史考证,东于驿站在官道上属于较大的一个,驿站旁还盖有一座不小的庙叫老爷庙(文革中被拆除),这在全国旧存驿站中是没有过的。考虑当时,想是兄弟四人从京城沿官道一直逃跑到东于驿站,在驿站歇脚时,才决定留在东于村的,据年纪大的老人叙说,当时的东于村,整个村南全是森林环抱,树木粗大。

    抗战时期,国民党作义部队三十五军在旧307道,原太汾公路,东于村两侧的树林里伏击过日本鬼子,使日寇恼羞成怒,决定一要报复三十五军,但三十五军早已转移;二要烧光、杀光、抢光东于村。在这人心惶惶的危急关头,村长啜晋亮站了出来,他早时认识一位日本翻译官,大乱期间他找到这位翻译官,通过翻译官见到了日寇负责人,陈述了龙虎相争百姓受害的道理,意思是你们打不过三十五军,吃了亏却拿老百姓出气,我们老百姓是无辜的。日寇反说,树林茂密,三十五军才能设伏,虽然老百姓是无辜的,可以不杀光,不抢光,但树木必须烧光砍光。面对日寇的无理要求,他镇静地想了想,烧光、砍光所有的树木,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翻译官还比较同情村民,他给日寇认真解释,最后只是砍了村南的树木,而把村北、村东、村西的果树保留下来,拯救了东于百姓的生命,保护了群众的财产,避免了日本鬼子对东于的一场洗劫。

    村北、村东、村西也是茂密的果树园,夏季瓜菜满园,秋季葡果飘香,村四周绿树成荫,特别是村北,全是杏园、桃圆、梨园。当时朱姓兄弟四人落难逃到东于,正处夏季,正是东于桃杏挂满枝头的季节。他们选择定居在东于村北截,除了村内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外,还因为在东于最北边,紧靠吕梁山脉有三条深沟,沿沟而上直达古交、交城,进入深山老林,便于躲避官兵捕杀,现在啜家街离山也只有三华里左右。

    在偌大的东于村,啜姓人家一直在村北居住发展,多少年来,没有一户啜姓人家居住到村中间,或到南截、西截居住。就是与啜家街相邻的逯家街、中社街上也只有啜姓的四户人家,逯家街居住的就是省乡镇企业局啜文一家,中社街居住有三家。“靖难之变”已历经607年,在600多年中,没有一户啜姓人家到村内居住,成为东于人们议论的一个疑窦丛生的话题。

    啜家街中间有条啜家河,将啜家街分割成东西两头,只有沿河有两个大的街道出口,而东西两头全部房屋封堵,另有小巷直穿村外田间,特别是啜家街东边布局更加独特,各有三条小巷通向村外。这三条小巷分别是:北巷的贾家小巷,中间为武家小巷,南边为乔家小巷,这些小巷非常狭窄,就是现在,也只能人步行通过,骑个自行车也非常难行。从啜家街的布局看,也可知逃到东于的朱姓四兄弟已成为惊弓之鸟,有后顾之忧,一旦有事,这样就能从四面迅速逃离村落,进入庄稼地,而后越过田间果园,进入吕梁山中。这个布局,经过了特别精心地设计,非常的周到。在东于村其它的街道上,根本就没有这种非常独特的布局。

    在东于村北截,有两个特殊的节日,即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全北截的人家,家家户户包饺子过节,很是隆重。还要包戏班子唱戏,可这个节日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单是东于北截的人过呢?对于节日的来历和外地人们的提问谁也说不清楚,那究竟这个节日是为谁过的呢?也无人知晓。据考证,东于北截这个节日,是明代流传下来的,联想到“靖难之变”,发生在公元一三九九年的七月,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造反,正好是农历的六月,那东于村北截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不是“靖难之变”的惠帝朱允文及其兄弟四人的灾难纪念日呢?解放后几十年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成为东于全村的节日,现在又演变成东于的庙会,即物资交流会,规模十分可观。

    按照中国的民俗,过了春节的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老百姓在这一天,最讲究的就是理发剃头,盼着来年有个好运气。每年的二月初一,则是东于村啜家街的节日,一条街上有节日过节,在十里八乡没有,就是清徐县及邻近县区也没有。这一天,啜家街上家家户户备饭请客,元宵节村里放架火,而啜家街的架火则放在这天。啜姓人家把二月初一看得比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还重,整个街上十分热闹。夜晚更是灯火辉煌,架火顶在了啜家河的中间,架火座北向南,联系到第二天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为什么啜家街把这一天看得比正月十五元宵节都隆重呢?无非是“龙抬头”的含义,从中内含和折射出一种自身的愿望和一种期盼,期盼重操朝政、重整朝纲、重登龙位、东山再起。对龙及“二月二”节日的器重,这只是惠帝隐居中的愿望,但还不敢暴露身份,只能以过节寄托自己的心愿。整个明代,这些人都不敢暴露身份。而到了清代,他们更不能讲自己是明朝皇族后裔。多少年来,他们如此器重龙,看重龙,盼望着龙抬头,年年放架火来期盼,可见他们这些人身份非同一般。

    紧靠啜家街的西边,是东于村的龙天庙,建筑气势恢弘,雕梁画栋,特别是大殿的石柱和高耸的两柱铁质旗杆,全都为盘旋而上的龙的造型,龙天庙相传是啜家积攒银两修建的,建于清朝初年,后被拆,无法考证。取名龙天庙,含义中有“真龙天子”之意,龙天庙对着一座大戏台,戏台台基很高,戏台周边是一片空阔地带,后为多少年的商品集散地。龙天庙集会,北至古交、交城山上,西到文水,东到清源、晋祠,南到太谷、平遥、祁县等地,各地商贾百姓云集东于龙天庙。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龙天庙被高白公社所占,成为公社的机关所在地,后来公社搬出被拆。

    东于村是晋中地区寺庙最多的村庄,围绕啜家街就有三座,啜家街除西边的龙天庙外,东边还有鲁班庙和关帝庙,可惜在解放前夕被拆除了。东于全村有四座戏台,村中的宝梵寺对面和左侧有两座,龙天庙一座,西截有一座。宝梵寺是东于村最大的寺庙,创建于金元之际,始修于明成化年间。特别是清代经过三次大的整修。据宝梵寺重修碑文记载,在东于村鼎盛时期,宝梵寺“香火缭烧”“禅舍清幽”“殿宇壮严”“晨钟暮鼓”“舞榭歌台”“引凤刻羽”被称为“祗园佳境”“乡曲巨观”。上面还记载啜家街上的啜姓人家共有55户。在东于村鼎盛时期,他们也为宝梵寺的重修捐过银两,分别是:啜昌、啜鼎、啜庆吉、啜登第、啜全智、啜昌龄、啜章等,共捐银两75两四钱。为什么啜姓对建筑和重新寺庙这样热衷和捐助呢?有人猜测与相传的惠帝朱允文削发相关,他们会不会在东于村宝梵寺度过余生呢?

    据史书记载,惠帝朱允文生前信佛,同时特别喜欢看戏,爱好戏曲,那东于村众多的寺庙,特别是宝梵寺和娘娘庙对着的戏台,是否跟其有关呢?在山西,像东于这样,一个地方两个戏台,能唱对台戏的,极为少见。

    啜姓祖先从京城落难到东于村,隐姓埋名,他们在村乐善好施,这一良好品德沿传后人。在东于的607年里,有心建庙,无心建祠,让人迷惑不解。座落在啜家街西出口的啜家祠堂,从外表看,全按民房格式建筑,整个祠堂坐3北朝南,从门楼底座的基石和四周房屋根基腐蚀、剥落的状况看,该祠堂已有久远的历史,祠中的柏树是新栽的,门前左侧立有旗杆,旗杆上有一斗,现在旗杆也不见了,但旗礅还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被挖出。门楼内侧,门柱两边挂有条牌,各写条幅,上联是:“一门天性之业,祖孙父子兄弟”,下联为:“万代传家之宝,何重锦绣文章”,这是作为主训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后来刻镌在祠堂门柱,用来昭示后人。祖训中告戒后人,把振兴家族,增强团结,作为啜姓一门的天性之业,同时激励后人,不应满足于吃饭穿衣等凡人小事,应胸怀大志,作为传家祖训,代代相传。这副祖训寓言深刻,同样也包括一种对后人的无限期待。

    啜家祠堂三面高墙,正房为一面出水的大瓦房,这种建筑风格为啜姓人家所独有。正房三间,无东西配房,大门也是北方门楼式样,极为普通。整个啜家祠堂紧靠啜家河而建,处在四处大宅院的中间,于四处高耸宅院相比,其规模和主人身份极不相称,与相邻的逯家祠堂、韩家祠堂、王家祠堂比,也逊色得多。从啜家祠堂的建筑规模看,啜家前祖落难,在东于有心建庙,是想借助神灵重造帝业,而无心建祠,是为了免于灾祸。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来他们不想久居东于,只想把他当作一个临时的避难场所与落脚之地而已。

啜家居住东于,祖辈务农,与土地相依为命,以务农作为身份的遮掩。在啜家街的背面,原来是一个大水池,水池是“口”字形状,长宽各有百米,常年积水,过去里面有鱼、有鳖。在我们小的时候,整个水池碧波荡漾,人们还到里面游泳、捉鱼,冬天滑冰。后农业学大寨时建排水渠,将水放出,变成田地,种上了庄稼。东于村还有一种传说:“啜”姓左边的“口”字就是指街北边这个大水池。当时兄弟四人落难东于,居住啜家街,以这个大水池为居住地表示,而四个“又”在清徐东于的这个地方相聚。从现在情况看,分布在全国的啜姓,还没有像东于啜家街这样,居住集中,户数人口众多的,并有先祖堂。现在的啜家祠堂已经成为啜姓人家寻根祭祖的所在地,每年有不少的啜姓人氏幕名而来拜祭祖先所在地,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二月初一,也有不少的外地游客到啜姓祠堂参观。

    在大水池的东边,有两块非常特殊的地名,一块地处啜家街的东边,取地名为“王大门”,另一块地为“花园地”,这两块地全是果园。就好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地里全是粗大的杏树,地边是老枣树,里面还有桃树、梨树、李子树。东于村北,还有不少啜姓人家耕种过的土地,地名起得也格外雅致。

    啜姓人家居住在东于600多年。在村北吕梁山脚,有一块啜家的祖坟地,地名粮篙,祖坟周边还有二块啜家坟地,与其它姓氏坟相比,啜姓坟地比较集中。每块地全在百亩以上,据啜家家谱记载,啜家还在村中宝梵寺东购有一百多亩水浇地,租给别人耕种,租金用来啜门每年各种费用的支出。

    在啜家街,以啜家祠堂为中心,啜家河中轴,有四处大的宅院,全都具有北方明清建筑风格,这四处住宅大院的周围全是一些土坯建筑的低矮房,与这些大院比较相差很大。根据啜家先祖传说,啜家街这些大院主人,全是从京城出逃的朱姓兄弟四人及其后代,而中间及周边这些土坯矮房,则是侍从,他们也追随主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全部随主人改姓为“啜”,在东于村居住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啜家街的不少人家分离出去,有部分人去闯关东,从事商贾之旅;有部分人由于留恋京城生活,而去北京后,不敢进城,则到北京张家口一带居住下来;也有到北京近郊顺义县的,还有一股到河南开封、许昌一带发展。

    清朝灭亡之后,民国建立,啜姓人家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民国初年,啜氏家族走出东于,从陕西到内蒙包头、新疆乌鲁木齐都设有很多啜家店铺,同时和俄罗斯、外蒙还有贸易来往。当时的啜家中,有闻兄第分家,每人能分得一万现大洋(银元),东于村中,被称为啜门中的“四大家族”的有:啜昌万财主,家里内有丫鬟,外有长工,啜昌家原有房屋四十余间,该处深宅大院,耕地一百多亩;啜志文,房屋四十余间,养有马拉轿车;啜舜裔家,出过两秀才,一文一武,耕地六十余亩,房屋三十余间,曾常年雇佣四个长工;啜克勤,参军,当过慈禧太后的侍卫,后因护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去西安有功,恩赐五品军功。

    啜家第九代还出过一名进士,叫啜圣德。最有名气的当数啜晋亮、啜湖。据东于村民记述,啜晋亮小名七蛮,身材轻瘦矮小,但生就一副铮铮铁骨,为人直言,仗义疏财。在抗战时期担任东于村长时,满怀民族大义爱国之情,经常为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运送粮食、布匹、药品和医疗器械。同时在冰天雪地之中于东于村营救过八路军高级将领,成为国家领导的程子华。为救程子华,曾经赤脚在数九寒天的雪地里绕村一周。啜湖小名占元,比起啜尽亮,啜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曾担任区长、村长,同情革命,支持抗日。任职期间,东于村曾是八路军及抗日游击队活动的根据地。营救和资助过薄一波同志,最后弃官招起队伍打击日寇。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清徐中学校长。后来虽然蒙受了不白之冤,被捕入牢,打成历史反革命。但由于薄一波同志的过问,最终被释放回村,每年都有无名人士从北京寄来各种物品,表示对啜湖大义凛然的敬意吧。

    在解放战争中,啜氏中的啜在亭,担任解放军连级干部,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双手使枪,百发百中,曾经一人独闯虎穴,摸哨兵,浮敌一个排;为掩护部队转移,一人挡住敌人的一个营。1948年,在解放太原的战争中,光荣牺牲,被追认为特级战斗英雄。在解放太原纪念日,《太原日报》曾专门登载过他的英雄事迹。

    在解放前,啜氏中有不少在县政府任职的,同时啜姓人家的经济状况在解放前也好于其他姓氏人家。解放后,划定成份中,啜姓人家被划为地主的有7户,他们是:啜尽亮、啜吉文、啜吉斌、啜希孟、啜昌、啜舜谟等,资本家的1户,富农的1户,中农7户,贫农16户。其中,啜氏中不少人家的成份是明显低划的。

    解放后,啜姓人家走出东于,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解放后50多年,啜姓在东于村当干部的甚多,啜定清曾担任东于村管委会主任,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后担任过公社化肥厂厂长。啜连丰担任过副主任,相当于副村长。啜丑儿担任过东于镇泽鱼河煤矿矿长。从解放到今,东于村的会计一直由啜姓担任,从啜焕有到啜二清,延续了50多年,特别是啜焕有,毕生从事东于村的会计工作,一直到去世。还有东于担任过保管的啜绍禹。在农业学大寨及集体经营那个年代,啜氏中业有不少东于村出名的生产队长,他们是:啜克学、啜福林、啜北海、啜克法、啜连生、啜润旺,还有啜香源,曾担任过东于科研队队长。

    啜文是当今啜姓中最显要的政府官员。从忻州市长、市委书记干到运城市常务副市长,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属正厅级干部。还有副厅级干部,山西省人民银行总稽核啜宝珍。无论在省城,还是在清徐县城,啜姓中有处级以上的干部12人,他们是省乡镇局中心主任啜连中、太原工业大学后勤处处长啜根牛、山西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复局长啜沛彬、山西省工商银行行政处长啜鸿来、山西人民出版社部门经理啜雅明等,科级干部6名,有县文联主席啜希忱、东于镇人大主席啜润奎、镇长啜吉维等。其它地区也有不少啜姓的领导干部,他们全是东于村啜家街的后代或者移民。

    啜姓居住在东于已经二十一代了。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啜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展身手。啜家街上,啜家姓里涌现出不少的专业户和企业家,据统计,啜姓中有企业家3名,他们中搞运输的专业户就更多了。

    现在的啜姓人家已经走出了啜家街,走出了东于村,走出了清徐县,他们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士,他们的血脉中还流淌着啜家特有的血,还每年在啜家街过着啜姓特有的节日。

    至于说啜姓的先祖是不是明朝惠帝朱允文,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虽然啜家有一套完整的家谱,但始建家谱是在清朝雍正年间,至今才200多年的历史,那先前四百年的啜家历史还是一个空白,有些事还仅是一个传说、猜想。我们应该加紧多方面的努力,揭开啜氏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