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叠安卓模拟器官网:南方周末 - 八年中国股市 两次泡沫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33:16
股市4000点:进与退  自从中国有了股票市场,就有了“泡沫论”。泡沫似乎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一个胎记。
    咱们只拣最近的事说。
    上一轮泡沫之辩源自1999年的“5·19行情”。当时,被1996年12月《人民日报》社论打下来的股市在徘徊两年后开始快速上涨,从5月19日的1000点上下,不到一个月时间,涨到1400点上下。大盘正在踟躇不前,重新寻找方向的时候,《人民日报》的特约评论员又出来了,这次叫《坚定信心,规范发展》。把此前的大幅度上涨定义为“恢复性上涨”。有了这颗定心丸,大盘当然扶摇直上,继续猛冲。
  著名记者王安把这个总结为一句话,叫“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
  再往后,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忽东忽西地不好,《人民日报》就憋着不发社论谈股市泡沫了;经济学家把《人民日报》空出来的这个阵地给占领了。
  2000年的时候,借着美国股市的东风,市场开始猛炒网络股。从年初的1400点上下,一直奔到次年6月的2200点上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经济学家站出来讨论泡沫问题,营垒逐渐分明,火力逐渐升级,直至发生了厉以宁等五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声讨吴敬琏这样极富戏剧性的事件。(参见本报2001年2月15日《股市震荡到底原因何在,巨擘之争如此来龙去脉》一文)
  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有“赌场论”(中国的股票市场连赌场都不如)、“千点论”(2000点的中国股票市场没有投资价值,依照国际通行标准,要跌一半,即到1000点上下)、“婴儿论”(对股票市场不能求全责备,要像爱护婴儿一样爱护)等等。
  再后来,开始了漫长的调整期,似乎是为了验证“千点论”,到2005年6月初,股指真的跌到了1000点上下,并在1000点到1200点之间盘整半年,到了2006年,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前番已经扬名立万的经济学家这次再怎么都不出来说话了。
  此番比较出名的是经济学家兼民主党派领导人兼国家领导人成思危;还有因说中了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名声大振,后来说完楼市泡沫接着说股市泡沫的谢国忠;说得最为决绝的是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
  成思危的说法最初是一个出口转内销的东西。英国的《金融时报》发表了一个对他的采访,其中说他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正在形成。
  其时是今年1月底,当时的股指在接近3000点的位置上。
  但是很快地,成思危就做了一个澄清,称之所以称泡沫,本意是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他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发展有信心。
  在《金融时报》报道成思危观点之前,谢国忠在《财经》杂志撰文称,2006年中国股市大涨是源于“流动性过剩”,而不是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变。由于中国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合理的市盈率应该是15倍。
  左小蕾则严厉地指出,如果当下这种不断上涨的趋势持续下去的话,中国将重蹈当年日本与东南亚之覆辙。
  争论的另外一方坚持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总体来说没有泡沫。他们主要的论据是,第一,当前的大涨不完全是资金推动的,而是有上市公司业绩高成长的支撑;第二,股权改革完成之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完全不同以往,现在的上市公司有了更大的动力把业绩做上去,另外,更多的优质资产会注入;第三,中国经济会持续发展,中国的股票市场还将会大发展。
  “真理越辩越明”,关于股市是否有泡沫也是这样的。令人欣慰的是,最近一次大辩论基本上停留在学理上,而不是那么直接地与政策挂钩。政策制定者如今的态度远较十多年前谨慎,注意让市场而不是政策来回答是否有泡沫。
  当然,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监管部门还应该在制度建设上做更多的工作,只有那样,才能真正规避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道路上的大波折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