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饭机怎么煮饭: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國古塔大全(三十四)【湖南、寧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23:12
中國古塔大全(三十四)【湖南、寧夏】
★★★還舊樓主2010年11月14日收集整理★★★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 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湖南
001、湖南慈恩塔
慈恩塔屹立于洞庭湖东畔的岳阳市西南隅,该塔建于唐开元年间(731-741)。慈恩塔现存塔为宋代重建,砖石结构,七级八角实心。慈恩塔塔高39米,塔尖铁相轮重约2吨。慈恩塔从第二层起,每层有小佛龛。慈恩塔该塔为湖南现存最早的古塔建筑之一。慈恩塔慈恩塔的由来有不少传说,这里仅选其一。慈恩塔据说古时有一少女,父亲不幸抱病身亡。慈恩塔因家中贫困,流荡岳阳,无力安葬老父,少女只好“卖身葬父”。慈恩塔她的孝心感动了一位举人,举人便出资安葬了老人,并且带女子与自家的女儿作伴,后来此女子嫁了好人家,富贵无比。慈恩塔为答谢举人的恩情,特建成石塔,让后代铭记此恩此德。慈恩塔所以,这塔也就名为“慈恩塔”了。
002、湖南雕龙塔

位于湖南耒阳市大义乡滩龙村公寨山北坡的雕龙塔 ,通高11米,6面5级,均为青石砌成,第一级西墙有盘龙浮雕,活灵活现;第二层嵌有建塔碑,为清光绪14年(1888年)立,该塔196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持单位。
003、湖南孤峰塔

孤峰塔坐落在与常德城隔江相望的德山孤峰岭。原孤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初名“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33米,底径7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游人登塔极目四望,周围的沅江及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004、湖南蜚云塔

蜚云塔位于澧县澧澹境内,矗立在澧水北岸边二神滩上。塔平面呈等边八角形,塔身七层、高33米,纯花岗岩砌成。塔基每角有大力士浮雕,八大力士奋力托起塔身,栩栩如生;塔内外共有一百多幅形态各异的大小浮雕佛像,各种山水花鸟更是无数,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蜚云塔建在沙洲上,三百年来不倾不斜;每遇洪水,塔身处于水中,雄锁江流,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
005、湖南传芳塔

传芳塔位于城东,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峭塔凌云”为蓝山县八景之一。塔高38米,七级八角,塔内有石阶186级通塔顶,登塔远眺,城廓山川,尽收眼底,塔之正前为塔下寺的大雄宝殿,左侧是观音阁,右侧为传经堂、戒堂,塔寺并峙,是一组雄浑的建筑群,四周香樟古槐环绕,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传芳塔始建于唐,有一神话传说:
天地混沌之时,一片汪洋,东海龙王携龙子龙孙游玩至此。一小白龙发现有一溶洞,直通山底,甚是好玩。于是不思返回,久居于洞。后水势渐小,小白龙不时出洞,兴风作浪,造孽于民。民不堪其虐。遂有建塔之议,以镇孽龙。塔成之后,孽龙只能露出头角,回首东海,唏嘘涕零。故此山为回龙山,塔亦始称回龙塔。
神话终归神话。塔自唐代兴建以来,几番塌圯。今存之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修,历时十六载方告竣工。门楣书有“峻塔凌霄”四字,字迹苍劲,冠名传芳塔。塔以天然岩石基,基底周长32.3米,塔高40.18米,七级八面,全部青砖砌就。塔中有宽0.55米、高约2米的内旋式阶梯186级,盘旋而上,直达塔顶。塔内各层均供有佛像,一层为寿佛,二层为玉皇,三层为真武四层为星主,五层为龙殊,六层为文殊,七层为观音,每层四墙绘有壁画。历代香火旺盛,祷游乐融。
006、湖南闷马塔

闷马塔在湖南邵阳隆回县高田乡。据传塔系元代范氏所建,杀马埋塔下,以宗族不团结者戒,故名闷马塔。塔高20多米,五级八方,塔基青石,塔身青砖,层有拱门,可蹬梯而上,登高远望,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007、湖南长沙飘峰塔

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双华村飘峰峡谷口侧,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九级,高25米,塔由花岗石砌成,呈六角锥体形,塔尖重约200kg,造型美观,具有民族特色,为长沙县仅存古塔。1974年狂风将塔顶吹歪,向西南倾斜约40cm,形状十分危险,但近年来不扶自正,更增添一份神秘色彩。
008、湖南桂阳东塔

东塔又名鹿峰塔、德星塔,位于鹿峰山顶。宋治平年间,进士孙颀为桂阳监使时始建,后倾覆。明嘉靖十年(1531年)复建,万历元年(1573年)竣工。
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八面,高30.18米,第一层直径11米多,塔身中空,有阶梯可绕行至顶层。每层每面有券门或假券门,层与层之间 飞出短檐,转角处嵌有石枋,似檐之翘角,每一翘角上吊一铜钟,微风吹拂,钟摇铃响,叮叮悦耳。塔顶有铸铁相轮及宝瓶。在湖南省明代砖塔中,东塔别具一格。
009、湖南三台塔

三台塔,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七层八面,该塔目前保存完好,看来,也是乾隆盛世建塔热的产物。其实,三台塔的前身并不是塔,而是叫三台阁,虽地基也是现在塔的原址,但却不是水北,而是在水中的贺家洲上,于明朝万历三十年由知县王德坤所建,那时的资江可不是现在这种拉直河道的模样,因益阳地处资水下游,故这中间的河流也有些象湖的味道,中间没有明显的航道,却有许多洲,象贺家洲依次而上便是庆洲,青龙洲,萝卜洲,菜家洲,李家洲等,明朝建三台阁于贺家洲的用途,原本是用于秀才聚会,在此吟诗作对比文的地方,因万历二十八年,益阳铜工之女姚氏入选为妃,这也是几千年来益阳唯一一个被选入妃的美女,所以显得是件轰动地方的大事,事后风水先生总结出一句话;“庆洲露一拳,益阳出状元”,所谓“露一拳”,是因为那时期洞庭湖的水位已经抬高,庆洲被淹在水中,如果冬季水位低的话,庆洲就会露出来,但“出状元”却显然是一个地方的希望,把人的希望和自然反常现象联系起来,这则是中国传统的推测判断方式,自然,当时的县令为实现地方的这种希望,便起了这个三台阁。
010、湖南起元塔

起元塔为醴陵第一高塔,雄伟挺拔,朴素典雅,矗立于城南马背岭。高18.6米,砖灰结构,阁楼式,8面,11级。底层直径5.3米,往上逐层递减。墙厚1.26米,拱门高1.8米,宽0.9米。塔内通空,每层塔檐叠涩为菱角状上翘。清咸丰元年(1815),邑人廖洪举倡建。
011、湖南培元塔

培元塔位于常宁市桐黄乡大立村,距常宁市约25公里,屹立于宜水左岸。该塔始建于甲子年(公元1864年)。塔高30余米,七层八棱,底层有四门,正门面向西南,东北为虚门,塔内有石阶盘旋至顶,底层由花岗岩石砌成,其余六层由砖砌成,一、二、三层为方形,其余四层为棱柱形。每层都有四个拱窗,石雕飞檐,斗拱楼顶,塔顶为空心铁葫芦状顶。该塔宏伟壮观,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2、湖南培风塔

培风塔在临湘县城西北文桥乡的龟山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戊戌年(公元1838年),临湘知县阮文藻主持重修,塔高33米,七层,八方,条石砌成,内有石梯可至五层,工艺精巧。
013、湖南长沙舍利塔

舍利塔在爱晚亭后右方不远的密林中。过了枫林桥,便能见到一座形似僧帽的古塔,塔基正方形,边长约二米,塔高十二米,四角和正面共有五幅浮雕,正面是佛象。塔旁竖一石碑,正面刻有“隋舍利塔”,背石刻有“共建菩提”,外面设石栏保护。宋沙门觉范撰《隋感应佛舍利塔记》:隋文帝杨坚于梁武帝大同七年六月出生于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大兴寺中,婴儿时曾暴病,有尼名“智仙”者,从外至,对杨坚之父杨忠说,此儿大有福,为天佛所佑,不可令居家中,当代为养育,于是杨忠辟馆延居,杨坚30岁时,让他回家,女尼以舍利子数百颗授之,曰:“以此福苍生”。杨坚称帝后于仁寿二年(公元六零二年)诏令全国五十二州,在名山福地建塔,分藏舍利子,塔下绘尼之像以纪之。据说岳麓山这座塔就是其中之一。
014、湖南字纸塔
字纸塔——位于衡南县茅市镇井冲村赤足组,距茅市镇政府所在地南面约14公里。该塔始建于清光绪丙子二年,塔高约10米,共4层,塔基2平方米左右,现保存完整,巍然屹立。整座造型古朴,每层正面均有精美的石雕图画,其中“珍惜字纸”、“气冲云霄、光射斗牛”等石刻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据载,以前读书人所记文字纸张,与一般垃圾是有着严格区别的,一定是要在字纸塔中焚烧,这便是字纸塔的来历吧。
015、湖南邵阳文昌塔

位于洞口县粮食局院内,附近原有文昌阁,因此而得名。塔始建于咸丰十年,七级八面,高四十二点六六米,围长三十七点三三米,脚深六米。造形雄伟壮丽,结构复杂严谨,内设螺旋式梯级行人走道,穹庐式圈顶,檐面和中心内壁均有彩画装饰。顶部盖似铁顶,飞檐翘角,四周八个斗角悬八只铜铃.塔顶有常青树数株,如冠似盖,把塔点缀得十分壮观。内壁有增生、显庆、松川等人的题诗。此塔与洄龙洲隔江相望,人言洄龙如舟,文塔似篙,相映成趣。
016、湖南邵是猴子塔


位于邵阳市西区九井湾后面的山上。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重修。塔高15米,七层、内实,塔顶有一只高70厘米,用大理石雕刻的猴子蹲在上面,栩栩如生,托腮望远,憨态可掬。
017、湖南怀化赤峰塔
赤峰塔座落地黔城镇高桥村,巍峨雄壮,高耸入云,与黔城古城一水之隔,遥遥相望。
宝塔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有建塔碑记一块,塔身全部为青砖垒砌,塔周长29米,内园直径4.6米,厚2米,高约28米,共七层八方,每方有绘画及小窗,每层相接处为花纹角砖砌成。顶角8方有铜铃,被风一吹,铜铃发出优雅清脆之声,远近皆闻。
018、湖南回龙塔

回龙塔位于湖南永州市区潇水东岸。该塔建于明代中叶,为一砖石结构八角七级宝塔,分为五层,高近30米。塔内有旋梯至塔顶,每层东南西北四方均开有券门,由此可以走出塔门,外绕塔身环行,远眺四周景色。每层平座和腰檐之间的高度不等,使塔身立面具有变化丰富的韵律感。平座和腰檐下设有五镇作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遗风。
据《零陵县志》载:“因郡城水势瀚漫,吕藿捐金造回龙塔于此口,以镇慑水患。”现塔门额有“回龙宝塔”四字。属省重点保护文物。
019、湖南慈氏塔

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边西南,耸立着一座雄伟秀丽的古塔,名叫慈氏塔。慈氏塔的修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古代,洞庭湖里有水妖作怪,经常出来伤害人畜,有时还掀起滔天巨浪,吞没渔船,淹没良田和房屋,老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大家集资,准备修一座宝塔,用以镇妖。在修塔地点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全家人大都被水妖涌起的恶浪吞没,只剩下一个寡妇,人称慈氏。她听说要建塔镇妖,非常高兴,把多年积蓄下来的一点钱全部捐献出来,还日夜不停地为造塔的人们烧茶送水,来回奔走。不幸塔未修完,她就离开了人世。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塔命名为慈氏塔,并在塔旁修建了慈氏寺。
慈氏塔为砖石结构,楼阁式,八角七层,通高39米,下部塔基用五层麻石铺砌而成,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自第二层起,每层四面均设有小佛龛,共有28个,龛内原供小佛像。铁制的塔刹,用六条铁链直贯塔檐。每层檐角设小钟,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020、湖南吴公塔

吴公塔位于紫溪市镇东西侧向、紫溪河北岸,紧靠湘桂铁路处。塔建于清乾隆壬申(1752)年五月。全塔青石结构,塔形奇特,建造严谨,七层八面,高28米,底座直径11米。第一、二、四、六层周围砌有青条石回廊,可供游人凭栏远眺。第一层内有供佛像的壁龛。除第四层外,其余各层均有券门。每隅角砌有斗拱。第五层中有石碑刻4块,其中有2块分别镌刻吴德润与荆道乾的咏塔绝句一首。塔内空砌,有石级可回旋至塔顶。塔顶为3只下大上小的石鼓相叠而成。鼓下砌有石级二层,可供游人憩息。
吴公塔坚实牢固,虽历经风雨,并无损坏,全塔保存完好。吴公塔古称“塔峰插汉”,是紫溪市的“清溪第一景”。登塔极目,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最为壮观。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021、湖南珠晖塔

珠晖塔在湘江东岸耒河口,与来雁塔对峙,后有拜亭山,为清光绪二十六年安徽巡抚王之春和盐运使程倡霖倡建。高35米,八角七层砖石结构,正门有王之春手书“珠晖塔”三字,并撰楹联三幅,门正联“高峙船山远绵学脉, 流回耒水广助文澜”。塔内有石级旋梯,拱门还嵌有前清进士黄自元手书大理石刻碑文。
022、湖南来雁塔

来雁塔位于石鼓区合江套三汲矾上,与雁峰区回雁峰遥相对峙,故称。据清乾隆《衡阳县志·古迹》载:“万历辛己(1581),宗伯曾朝节倡郡人建浮屠其上……经十三载而告成。”其后,清嘉庆、道光、同治及民国年间均曾修葺,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来雁塔系楼阁式砖石塔,坐北朝南,七级八楞,中空,通高36米,底边长7.3米。塔置于须弥座石基上,塔基施图案雕饰。门额为汉白玉石质,中镌“来雁塔”三个大字,系清同治年间兵部尚书彭玉群书丹。塔旁原建有山门和双练、印湘二亭,均废坛;宝瓶于1944年部分毁于战火。
1989年,市政府对来雁塔进行全面维修,修复了塔体、塔檐以及各层檐角和塔顶上的鳌鱼、狮、龙、卷草等堆塑,复原了宝瓶、垂带踏跺和二、三级外檐上的石栏杆,恢复了山门。时,市长苏健民作《续修来雁塔记》,由文化局长李正南书丹,镌碑嵌于第一级门洞左壁。来雁塔于1959年和1974年两次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10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23、湖南花瓦塔

花瓦塔又名宝塔寺塔,位于常德澧县城北30公里的宜万乡花瓦村,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该塔建于宋代,系砖结构实心塔,平面作八边形,高七级计22米,座东朝西。该身转角处砌有倚柱,每层腰檐底部先砌出一道莲花瓣以承托腰檐,腰檐转角处的翘角作一鸟翼卷云形,塔顶置琉璃葫芦瓶式刹。塔基实为地宫,高约30米,北边置一拱门可入内。从塔体结构风格。均保持了五代的特征,是湖南省唯一的一座宋代砖塔,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今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24、湖南邵阳北塔

邵阳北塔位于资江北岸的邵阳市北塔区江北乡北塔村境内,资、邵二水汇流处的北岸。
明隆庆四年(1570)吴兑、高冈凤等筹建,明万历元年(1573)动工,万历十年(1582)由知府胡梗主持竣工。塔高26米,七级八方,砖石结构。塔内宽敞,有砖砌旋梯、可登塔顶。石基插地,底层可容百人。一至三层塔檐斗拱皆镶以精磨片石,工艺精美。塔顶以三个叠立的铁质宝瓶组成塔刹。第二层墙间,由铁片楔紧的石碑,载工匠姓名。塔内空,有砖砌旋梯登塔顶。1944年,日寇空袭,一铁宝瓶震落,重500千克,塔一角被宝瓶撞坏。逐层每角原配有铜铃,风吹铃响,悦耳动听。
寧夏
001、宁夏银川市西北45公里贺兰山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位于贺兰山拜寺口内,两塔东西距100余米相对而立。两塔均为砖塔,是宁夏境内惟一的密檐式砖塔。东塔外形为八角形,高约45米,13层。每层塔檐下都有两个砖雕兽头,怒目而视,十分威猛。西塔外形与东塔相似,高14层,第二层以上各层塔身檐下每面正中砌有一浅龛,龛内塑一佛像,每座佛像姿态各异。龛的左右两侧,饰有口含串珠的兽头,神龛左右上角塔身每面的砖折处,又各雕有佛像一尊。如此众多的佛像和含珠兽头,使塔显得庄严而神秘。
相传双塔是为纪念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佛而建。在双塔西面的山坡平地上,有佛寺遗迹。据考证,这里是西夏贺兰山佛祖院遗址。
002、铜峡黄河西岸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


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南20余公里黄河西岸的峡口山东坡上,是由一百零八座覆钵塔组成的大型塔群。塔群依山势自上而下,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的奇数排成12行,总计108座,形成总体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此塔群属于喇嘛式的实心砖塔,塔体外表涂有一层白灰。自第二行以下,塔身下部均有一个单层八角形须弥座。塔顶一般为宝珠式,塔的高度,除第一层较大,高3.5米外,其余的大约在2.5米左右。塔体形制,大致可分四种类型;第一行一座,形制较大,塔基呈方形,塔身为覆钵式,面东开有龛门;二至四行,为八角形鼓腹尖锥状;第五至六行,塔身呈葫芦状;七至十二行,塔身为宝瓶状。 一百零八,一向为佛家所惯用数字。佛教认为,人生烦恼有一百零八种,为清除这些烦恼,规定贯珠一百零八颗,念佛一百零八遍,晓钟一百零八声等等。在我国的古塔建筑中,如此众多的塔体组合成群,不仅在宁夏,而且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003、宁夏田州古塔

巍峨挺拔、古朴典雅的田州古塔耸立在宁夏平罗县姚伏镇东1公里处的柳荫丛中,俗称姚伏塔.塔呈平面六角形,八层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顶呈六边覆斗状,塔底直径7.5米。
田州塔因所处的姚伏古称田州而得名。《嘉靖宁夏新志》中记载:“定远镇…宋为威远军,伪夏改为定州,俗称田州”。《平罗记略》载:“唐朔方城,宋威远军,夏改定州,俗称田州”。由此证明田州古塔是西夏所建。在数百年漫长岁月里,田州古塔经历了大小百余次地震。仅清乾隆三年(1783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平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田州古塔也难以幸免。进塔门楣石匾上刻有“田州古塔”4个大字。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维秀和尚募款重修”的字样,说明古塔是震毁后又于1783年重修的。
004、银川承天寺塔

承天寺塔­在银川古城西南部的承天寺內,也称“西塔”,建于西夏毅宗谅祚天佑垂圣元年(1050年)。
承天寺塔为一座八角十一层楼阁式砖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还高0.5米。塔体建在高2.6米、边长26米的方形台基上。塔门面东,可通过4.8米的券道进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间,室内各层为木板楼层结构,有木梯盘旋而上。塔身一至二层各面设券门窗式壁龛,三、五、七、九层设南北券门式明窗,塔身各层收分较大,每层之间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层棱牙砖。各层檐角石榴状的铁柄上挂有铁铃,微风吹过,丁当作响。塔身十一层以上挑出五层棱角牙砖,上建八面攒尖顶刹座,其上立桃形绿色琉璃塔刹。四、六、八、十层设东西向多门式明窗,十一层设四明四暗圆窗。整座塔造型挺拔,呈角锥形风格,古朴简洁。
005、宁夏海宝塔(北塔)


海宝塔寺,又称“海宝禅院”,位于银川城区西北,是清朝建筑,也是宁夏最古老的佛教建筑。
海宝塔在大雄宝殿之后,始建年代不详,后经考古研究初步考证为北朝年间所建。它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又名“黑宝塔”,俗称“北塔”。为方形九层十一级楼阁式砖塔,台上四周为青砖砌花墙,东面正中有石阶可以登临塔座门。塔身呈方形,每层四面设券门,构成十二角形。塔身内上下层之间以木板相隔,倚木梯可抵顶层。海宝塔建筑风格独特,为中国古塔所罕见。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发布于2010年12月11日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返回古塔目錄         返回古塔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