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冤入狱22年:从刘备兵败说起 - 一壶河水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00:45

从刘备兵败说起

无聊的心 2010-10-16 20:01:14 阅读20 评论0   字号: 订阅

       这些日子,有空没空的时候,就看看<<三国演义>>,这本书在上小学时就看过了,但现在看起来,还是颇有回味.昨天看到关云长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张飞因复仇心切,管理过激,逼成小人造反,反而被害.刘备怒火中烧,不顾众臣劝阻,亲率大军进攻东吴.虽然孙权悔不当初,交出范疆,张达以示请和,但刘备还是不依不饶,定要将东吴消灭,以报杀弟之仇.结果被火烧连营.败得一塌糊涂.最后病逝白帝城.

        细细想来, 刘备从摆地摊起步,做到三国鼎立的一国之君,实属不易,他在政治上走的仁义的路线,高举大汉旗帜,做自己的事业,在管理上分而治之.内政由刘备亲自主政,出兵作战由孔明全权负责,冲锋陷阵有五虎上将.所以刘备一路走来,虽然坎坷,但是很是很轻松.本人并没有吃多少苦,只是陪些泪水而已.但此次于情不过,为挽回桃园结义的面子,不得已铤而走险.于理有错,为曹操减轻西部压力.并起吞并雄心.虽然后有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但对于蜀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伤.

分析刘备此战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过于冲动,完全没有遵循管理原则,意气用事,众多大臣都劝阻不要进行,刘备全然不听,没有真正分析国内国外局势,一意孤行,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兄弟如手足,兄弟不在,纵有江山万里,又有何用?可是国内国外的情势并不是有利于此次进攻,刘备真正的敌人不是孙权,而是曹操,目标错误.

  很多企业,其实与刘备的发展有类似之处,在公司起步的初期,是靠朋友,资深员工一路打拼而来的,这些朋友或是资深员工在创业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青春和精力,与公司也已融合在一起,老板与这些人也已血浓于水.但是后面企业扩大时,这些资深的人未必能适应新的发展,虽然拥权自重,可依据公司制度,根据企业发展,可能部分老朋友,老员工已成公司发展的瓶颈.老板也有可能走向和刘备同样的歧途.感情用事,也难怪,毕竟多年的感情,毕竟一起打下的江山.也许换个职位能解决的事,老板也于情无法下手.造成制度无法执行,公司发展受阻.瓶颈无法突破.而资深员工因功不可没,居功不让,对新生事物不能接受,部门停滞不前,公司新的发展契机被扼杀.这也是很多国内民营企业无法突破"十年破产"的怪圈.

      作为企业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公司管理制度,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要无条件遵循.只有管理制度执行下去,公司的发展和运作才会有序.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执行.刘备在关键时候没有利用管理,独自决策,跳出自己多年经营的管理理念,最后只有惨败. 其次企业的经营要学会刘备的管理方式.分而治之. 授权管理.这样管理才会轻松而有力.刘备依靠自己的管理,虽然打了那么多仗,但是他并没有吃什么苦头.现在很多企业经营者因为授权不清.自己累了不说,公司的整体凝聚力也不够,因为下面的人认为你不相信他,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就总会认为下面的人做事不卖力,不称职.

    管理就是做到分而治之,今天看了下宋新宇博士的<<让管理回归简单>>.其中有段理论关于分而治之有很好的诠释,原文如下:

管理就是分而治之。分而治之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分”,另一方面在于“治”。

如何分,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关键。失败的管理者要么“不分”,要么“错误的分”。正确的划分要求管理者十分清楚自己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全部事情,并能够判断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一个部门的问题往往是部门经理不清楚自己部门都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因而把自己和部门内人员的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在公司层面,“分”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公司的产品和产品领域,以及反省和划分公司的客户类别(大客户vs小客户,老客户vs新客户,活跃客户vs沉默客户等)。通常每种划分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最高层面是以客户为主线还是以产品为主线进行划分各有利弊。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通常分比不分好。当公司有一定规模或者徘徊不前的时候,宁可有“错误的分”,也不要“不分”。只有分,公司才能成长;只有分,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分,员工才会有成长的空间。

很多管理者之所以不愿把公司或部门“分而治之”的原因是害怕“分而不治”。如何治,是“分而治之”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大多的管理者走了第一步,却忽略了第二步,这样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如何才能分而“治”之?

“治”的第一个关键在于“分”后的目标管理,在于目标的细分。“治”的第二个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在于旨在鼓励员工完成目标的合理激励。“治”的第三个关键在于让所有人都理解,“分”最终的目的不是“分”本身,而是整体,让所有人都关注整体。